今年生物医药的整体融资环境确实不友好,但也有不少亮点,比如肿瘤早筛、细胞治疗、合成生物学等。9月份,大剑哥参加ICDC会议,与业内不少朋友聊了聊,有感于NGS具备了很好的伴随诊断前景,但是发展路径上似乎罩上了一层薄雾,致使大多数人看不清楚,经常陷入大悲和大喜的循环,借着国庆假期写点文字分析一下。 从公司的财报来看,各家NGS发展确实存在瓶颈。臻和生物、世和基因、泛生子、燃石医学等NGS头部公司仍然处于净亏损状态。相比于亏损数字,更令人不安的是NGS企业的发展状态。最近,臻和生物和世和基因的IPO似乎给市场注射了一支强心针。但是,业内人士都知道,2年前,燃石和泛生子就已经实现了美股IPO。上市2年来,股价持续下跌,企业依然没有脱离困境,泛生子已经启动了私有化方案,燃石的资金流更充沛一些,可以再熬一年。However,IPO不应成为我们当下NGS的发展目标,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实现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跃升。如果NGS仅仅沉浸在IPO的暂时喜悦里,那就还是初级阶段的事。 也不能说这两年的探索一无所获,NGS逐渐明晰了各分支子赛道: (1)癌症早筛; (2)患者确诊后的精准肿瘤学检测; (3)MRD和HRD为代表的药企事务。 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下,各NGS的院内服务工作显著下降,患者检测数目提升非常困难,药企服务成为新的重要增长点。药企服务与药物的伴随诊断密不可分,从药物研发贯穿到药物的商业化。目前来看,各家NGS药物提供的伴随诊断方案多数集中于研发领域,比如临床前PCC开发到1-3期临床研究,这样的方案缺乏稳定现金流支持,也存在过度内卷的风险。 长期以来,药物的伴随诊断(CDx)开发就存在一个矛盾体(paradox): 一个药物如果疗效足够好,开发CDx是多余的(浪费钱); 一个药物如果疗效不佳,开发CDx也是多余的(没有用); 当药物疗效处于足够好与不佳之间的灰色地带,CDx才具有巨大价值,这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状态,就像K药与PD-L1的天作之合,首先需要药物研发企业有这个意识,将药物疗效提升从药物本身转到诊断上来,很可惜,国内有这样意识的药企寥若晨星。 前几日,CMDE发布了《当前关于病原体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产品的几点考虑》,网上讨论比较多,中心思想就是宏基因组测序(mNGS)作为病原体检测的二线/三线使用,一线使用仍然是传统检验方法。笔者不知道是否会推及到人体基因检测领域,如果推及的话,NGS测序大型panel作为二/三线使用,一线使用采用PCR等传统检验方法。今年年初,不少NGS表示,500基因+的大型NGS panel有望在今年年底获批,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近期《基因江湖》出了一套PPT,在网上比较火,关于基因测序的前景,提出了几个关键问题。 在大剑哥看来,这些问题没有触及NGS作为伴随诊断的内核,也把NGS能力过于神话了。 首先我们要看到,生命科学的中心法则:在生物体内,遗传信息沿着“DNA-RNA-蛋白质”的方向逐级传递,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表现形式,亦是一切有机生命体的表现形式,因此疾病发生时多表现为蛋白质层面的异常;癌症的发生发展也不例外。 其次我们看到,NGS作为核酸检测的有效手段,在中心法则上占据了制高点,在转录领域优势巨大。但是NGS对于下游的翻译、翻译后修饰,检测能力存在先天不足。 大部分疾病的发展有其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肿瘤也不例外,由于国内癌症防控的种种原因,确诊多为中晚期肿瘤患者,这就使得质变相比量变更为重要,成为主要的检测手段。 NGS擅长发现肿瘤中异常的基因突变,但不擅长发现正常基因的过度表达;擅长发现微量的基因突变细胞,但不擅长发现生物标志物时空表达差异。 以当下最火热的Her-2 ADC药物DS-8201为例,临床医生非常想知道患者的her-2蛋白表达数量,是否位于中低表达,适合用药。NGS给出方案,它没有办法直接检测her-2蛋白数量,它能够提供一套基因测序panel,该panel里的基因能够做成一个网络,调控her-2基因的表达,从而间接检测Her-2的表达。这种NGS方案过于间接,走向临床存在很多问题。 谈到这里,细心的读者应该有所感悟。NGS适合的领域偏向于静态基因分析,区分基因是否发生质变,野生型/突变型,适合的药物伴随诊断也是如此,比如EGFR敏感性突变,ALK融合突变、Met外显子跳跃突变等。动态的基因分析,区分基因表达:蛋白质过表达,蛋白质糖基化修饰,不是NGS擅长的领域。 目前的抗肿瘤药物开发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早期的小分子化药/抑制剂,偏向于基因发生质变,各类~替尼药物蓬勃发展,也带动了相关的NGS开发。目前大分子抗体、双抗、核酸药物、ADC药物,更加考虑基因的量变程度,即蛋白的表达情况,翻译后糖链修饰情况,这类诊断信息超出了NGS的舒适圈。 所以,在大剑哥看来,NGS作为伴随诊断的发展方向就是抓牢基因的质变和量变。在基因的质变领域,NGS还可以往下游延伸更多。基因的量变领域,是未来NGS的工作重点,很多蛋白质组方法也瞄准了基因表达量变领域,可惜突破点不多,需要借鉴NGS的很多框架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