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整个医疗健康板块尤其是IVD板块的暴涨引发了行业间的热议。10月17日,IVD板块则继续领跑,天瑞仪器、迪瑞医疗、九安医疗、安图生物、新产业等企业持续发力。 资本市场的“活水”流入,使得IVD板块一扫近两年的下跌阴霾,一跃成为热门板块。市场的波动总是包含着逻辑的,是什么原因导至IVD板块终于“苏醒”? 9月7日召开的国常会决定,加大社会服务业信贷支持,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财政贴息贷款。据悉其中约有2000亿的资金用于医院系统医疗设备更新。 而这次贷款使用方向主要是开展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医疗设备购置。按照IVD在整个医疗器械的占比约为15%,也就是说大概有300亿能分到IVD市场。 而最关键的是,这次1.7万亿贴息贷款,其中有2000亿左右落到医疗头上,释放出了一个更重要的信号——贴息贷款一方面是为了迈过疫情的阴霾,一方面是为了提振实体经济,而且已经做出行动了,有医疗一份。而在医疗中,IVD这个板块正处在黄金发展期。 而从签约情况上来看,截止10月12日全国已披露贷款合同金额超536亿元,远远超出预期,甚至到最后2000亿都不一定够用。 从设备需求往上报到采购招标到贷款到账的整个流程并不短,预计贴息贷款带来的“余温”还够医疗器械行业以及相关的IVD企业温暖一阵子。 10月13日晚间,由江西牵头的22省区肝功能生化试剂集采方案征求意见稿传出。这也被认为是二级市场反应积极,体外诊断板块强势拉升的直接原因。 相较近期全国骨科集采方案托底机制需要在最高申报价的基础上降价60%,本次生化试剂集采仅需要在最高申报价的基础上调降20%即可以入围,降价幅度相当温和。 并且更重要的是,集采打破了旧有的市场分配格局,在公平的规则下,国产替代的进程会进一步提速。公开资料显示,如按安徽IVD集采标准,国产品牌入围需降价20%-25%,而进口产品入围门槛更高,降价幅度需达到28%-30%。这意味着,企业想要入围集采就必须降价。由此一来,国产品牌和进口品牌重回同一竞争轨道。 国内优秀企业可以借此次集采分享市场红利。集采作为国产品牌扩大市场和创新发展的机会,一方面企业为确保利润不得不降价中标,另一方面国内企业不得不加快产品研发以抢占新市场。因此,有利于赛道内企业的优胜劣汰。 根据二十大“医疗关键词”的解读,未来医疗卫生与健康中国建设将是战略关键。 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 报告以人民为中心,将持续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随着千县工程、区域医疗中心、分级诊疗、县域医共体、区域检验中心以及2年贴息贷款政策的持续加持,医疗设备在县域市场将完成快速下沉,这将持续扩容医疗器械以及体外诊断市场的体量。 此外,三年疫情防控也让国家层面看到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以及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全国各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能力、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也将在未来5年得到进一步提升,这同样将给当下“医疗市场经济”带来正向推动作用。 结语:此外,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亦表现出IVD行业整体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期的状态中,利润增速相当惊人。 数据来源:MedTrend医趋势 2022上半年,在净利润最高的头部企业中,九安医疗营收232.67亿元(+3989.07%),净利润163.10亿元(+51475.97%)。成为2022大健康领域增速最高的企业。 达安基因营收66.76亿元(+91.69%),净利润36.08亿元(+124.62%),新冠核酸产品驱动; 明德生物营收52.53亿元(+360.27%);净利润27.6亿元(+376.29%),新冠核酸+新冠抗原产品驱动,新冠抗原同比增长274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