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谱就其发展史、检测原理、结构和大家进行探讨,让基因扩增仪变的更简单。 (如果读完文章您觉得还有哪些想听的知识点小谱没有讲到,亦或是觉得小谱文章中有哪些观点您不太认同,欢迎您积极留言。)
核酸体外扩增的设想最早是由Khorana在1971年提出的。“经DNA变性,与合适的引物杂交,用DNA聚合酶延伸引物,并不断重复该过程便可合成tRNA基因。” 然而当时还没有成熟的基因序列分析方法,也没有热稳定DNA聚合酶以及引物合成操作很困难。这种设想达不到实际的效果。并且在70年代初出现了分子克隆技术,一种克隆和扩增基因的途径被提供了,因此人们遗忘了Khorana的设想。 1983年4月的一个星期五晚上,Kary Mullis开车去乡下别墅的路上,猛然闪现出“多聚酶链式反应”的想法; 1983年12月,Mullis用同位素标记法看到了10个循环后的49 bp长度的diyi个PCR片段; 1985年,Mullis在Cetus公司工作期间,发明了PCR。Mullis要合成DNA引物来进行测序工作,却常为没有足够多的模板DNA而烦恼; 1985年10月25日申请了PCR的专利,1987年7月28日批准(专利号4,683,202 ),Mullis是diyi发明人; 1985年12月20日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diyi篇PCR的学术论文,Mullis是共同作者; 1986年5月,Mullis在冷泉港实验室做专题报告,全世界从此开始学习PCR的方法。 根据PCR原理,商业公司在PCR仪的基础功能上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至今,PCR仪已经更新至第三代技术。为方便读者朋友理解,本文将对三代PCR仪的原理、特点、主要厂商及产品、应用领域做一系统梳理。 第一代——标准PCR仪 ▲ 标准PCR反应过程 第三代——dPCR(数字PCR) 不同于qPCR 对每个循环进行实时荧光测定的方法,数字 PCR 技术是在扩增结束后对每个反应单元的荧光信号进行采集。 数字PCR是一种基于PCR反应(聚合酶链反应)的单分子绝对定量技术。如图1,在数字PCR的过程中: (a) PCR反应体系(含有荧光染料或探针)被分割为数以万计的均一微液滴, (b) 其中部分微液滴内会含有一个或多个模板, (c) 将这些微液滴收集到试管内进行PCR反应,其中含有模板的微液滴会产生扩增产物,由此具有较强的荧光,成为阳性微液滴, (d) 在PCR反应完成后,依次对每个微液滴内的荧光进行检测, (e) 根据微液滴信号的峰值高度,绘制出微液滴荧光分布的散点图, (f) 通过合理的荧光分类阈值将微液滴内的荧光强度数字化,判断出其中具有较强荧光的阳性微液滴(图1f中绿色的数据点,称为“1”)和具有较弱荧光的阴性微液滴(图1f中蓝色的数据点,称为“0”),并通过“1”和“0”的个数来实现绝对定量。因此,与实时定量PCR不同,数字PCR不需要使用标准曲线,即可直接对核酸拷贝数的绝对值进行定量。 ▲ 数字PCR原理示意图 最后通过直接计数或泊松分布公式计算得到样品的原始浓度或含量。 迄今为止,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数字PCR仪器主要有两种,根据微反应的形成原理不同,主要分为 “芯片数字PCR”与“微滴数字PCR”两类。 1.芯片数字PCR ▲ 芯片数字PCR原理图 2.液滴数字PCR ▲ 微液滴数字PCR原理图 基因扩增的基本要素与DNA复制的基本要素是一致的。 ①DNA模板:待拷贝的DNA称为模板,它可以是双链DNA也可是单链DNA,Z后扩增得到的产物是双链状态的。 ②引物:是DNA复制的先锋,就象结晶过程中的晶核,引导DNA的合成。在PCR扩增中一般使用合成的寡核苷酸作引物。 ③DNA聚合酶(TaqDNA聚合酶):是DNA复制的动力,在dNTP等底物存在时在引物的引导下沿着模板DNA合成互补的DNA链。 ④缓冲液:提供DNA合成反应所需的pH,离子强度等环境。 ⑤4种单核苷酸:dNTP,提供DNA合成原料。 基因扩增仪是利用PCR技术对特定基因做体外的大量合成,用于以检测DNA/RNA为目的的各种基因分析。 PCR反应一般设置20~40次循环,每一循环包括高温变性、低温退火、中温延伸三步反应。每一循环的产物作为下一个循环的模板。PCR的扩增效率很高,如果循环次数是30次,那么新生DNA片段理论上达到230拷贝(约为109个分子)。PCR反应每个循环的三个基本反应步骤如下: ①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4℃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产物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 ②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 ③引物的延伸:温度升到72℃左右,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每完成一个循环需2~4分钟,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到达平台期所需循环次数取决于样品中模板的拷贝。 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上一篇:11类肿瘤抗原下一篇:罗氏诊断2022年即将上市的产品
最新评论相关分类图文热点 最新文章
关闭 官方推荐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