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注册标准 查看内容

国内外体外诊断产品标准体系现状!

2021-11-28 12:14| 编辑: 小桔灯网| 查看: 4147| 评论: 0|来源: 体外诊断IVD知识库

摘要: 1,国外体外诊断产品相关标准现状1.1 ISO体外诊断产品相关标准现状ISO/TC212临床实验室检测和体外诊断试验系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下设的技术委员会,负责医学实验室和体外诊断试验系统的标准化工作,包括质量管 ...

1,国外体外诊断产品相关标准现状

1.1 ISO体外诊断产品相关标准现状

ISO/TC212临床实验室检测和体外诊断试验系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下设的技术委员会,负责医学实验室和体外诊断试验系统的标准化工作,包括质量管理、检验前和检验后程序、分析性能、实验室安全、参考系统和质量保证。ISO/TC212成立于1994年,秘书处设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ISO/TC212下设5个工作组:参考系统工作组(ReferenceSystems)、体外诊断产品工作组(InVitroDiagnosticProducts)、微生物和分子诊断工作组(MicrobiologyandMolecularDiagnostics)、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工作组(QualityandCompetenceintheMedicalLaboratory)和实验室生物风险管理(LaboratoryBioriskManagement)。

截止到2017年底,ISO/TC212发布了26项国际标准,其中有些标准,如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ISO17511《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ISO15193《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参考测量程序内容和说明的要求》、ISO15194《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对有证参考物质及其支持性文件内容的要求》、ISO15195《检验医学参考测量实验室的要求》、ISO15197《体外诊断检验系统对糖尿病管理中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的要求》,影响力非常大,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采用。这26项国际标准中参考系统标准为5项,医学实验室相关标准为8项,体外诊断产品标准为13项,体外诊断产品标准占标准总数的50%。13项体外诊断产品标准中,关于体外诊断产品标签说明书规定的标准有6项,比例较大,产品性能评价方法标准有4项,只有3项标准是针对具体产品的质量标准。


1.2欧盟体外诊断产品相关标准现状

欧盟标准由欧盟标准化机构管理,各欧盟国家的国家标准由各国的国家标准化机构自行管理,但受欧盟标准化方针政策和战略所约束。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下设的CEN/TC140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技术委员会(InVitroDiagnosticMedicalDevices)负责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标准化工作,秘书处设在德国标准化协会(DIN)。CEN/TC140发布了37项标准,其中20项是认可ISO/TC212发布的标准。37项标准中,医学实验室管理标准相关标准为12项,参考系统标准为5项,临床标本贮存装置相关标准为2项(CEN规定标本贮存装置标准属于CEN/TC140的职责范围),IVD产品相关标准为18项。18项IVD产品相关标准中,涉及到IVD性能评价方法、取样方法、原材料、标签说明书规定等。CEN/TC140制定的标准是为了支持欧盟《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指令》(98/97/EC)在欧盟范围内的统一执行。欧盟2017年发布了新法规即《体外诊断医疗器械》(2017/746号),因此这些标准将在不久的将来进行修订。


1.3美国体外诊断产品相关标准现状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andLaboratoryStandardsInstitute,CLSI)成立于1968年,CLSI标准化领域涉及到当今检验医学发展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自动化和信息化、临床化学和毒理学、性能评价方案、血液学、免疫和配体分析、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即时检验、质量体系和实验室操作9大领域。迄今为止,CLSI发布的标准在400项左右[7]。CLSI主要关注医学实验室标准化,其标准按内容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验室检验程序的标准化;另一类是实验室所使用方法的标准化。CLSI的一些标准被美国FDA认可和使用。FDA下属的器械和辐射健康中心(CDRH)负责医疗器械的监管,依据《食品与药品管理现代化法案》进行医疗器械协调标准的认可和使用。CDRH认为使用认可的协调标准,可为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审查提供参考。目前,CDRH已认可CLSI制定的102项标准作为协调标准。


2,我国体外诊断产品相关标准现状

全国医用临床检验实验室和体外诊断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SAC/TC136)是我国负责体外诊断系统标准化工作的技术机构,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批准成立于1988年,对口ISO/TC212,秘书处设在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十一五”以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医疗器械标准工作非常重视,加强管理,协调各方面资源,保障标准经费。近年来,我国体外诊断产品标准数量和质量均得到大幅提升。截至2018年3月,SAC/TC136归口发布标准219项,其中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203项。这些标准在体外诊断试剂研发、生产和监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体外诊断标准体系见图1。纵向看,产品标准分为四个层级,从通用标准到领域通用标准,再到门类通用标准,最下面层级为产品标准和专用标准。219项标准中通用标准为44项,占标准总量的20%,其余产品标准和专用标准为175项。通用标准是产品标准的基础,是制订产品标准的依据,包括原料标准、术语标准、命名标准、性能评估标准、过程管理标准等等。横向看标准体系,依据体外诊断产品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应用环节,体外诊断系统标准化工作分为三个重要领域:参考系统、体外诊断产品、临床实验室质量和能力。参考系统是指体外诊断产品研发设计时要重点考虑量值溯源以及溯源所需的参考测量系统,这是保证临床检验结果准确可比的前提;体外诊断产品是指要建立产品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的统一技术规范;临床实验室质量和能力是指要对使用体外诊断产品的临床医学实验室的质量和能力提出要求,从而规范实验室管理。SAC/TC136的标准体系覆盖体外诊断产品的上游(研发)、中游(产品)和下游(使用)全过程。219项标准中医学实验室相关标准7项,参考系统相关标准7项,体外诊断产品相关标准205项。体外诊断产品领域的标准比重很大,占了标准总量的94%,这是与我国体外诊断产品的特点和现阶段监管需求相吻合的。体外诊断产品品种繁多,201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体外诊断试剂分类子目录中公布的体外诊断试剂达到766种,如果再区分方法学,数量会更大,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新靶标和新方法还在不断涌现,因此标准化的需求非常大。(图略)

按学科类别,体外诊断产品又可细分为血液体液、生化、免疫、微生物和分子诊断五大类。124项具体产品标准在各个细分领域中的分布见表1。表1数据显示,免疫领域的标准比重最大,生化领域标准比重次之,血液体液和微生物比重相当。分子诊断作为新兴技术,近年来快速发展,标准化工作也进展比较快,目前分子诊断标准占到接近10%的比例。


3,国内外标准比较分析

将我国体外诊断标准体系与国际、国外进行比较,在标准数量、类型与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差别。


3.1从标准数量上看,我国标准数量多,超过国际标准数量如前文所述,我国体外诊断标准数量远远超过ISO和欧盟。2005年以前,SAC/TC136发布的标准不到20项。大多数标准是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制定的。自“十一五”以来,随着体外诊断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国家对医疗器械标准逐步重视,国家食药监管部门针对体外诊断标准缺口大的现状,提出了“十二五”制修订100项体外诊断标准的目标。体外诊断标准化工作突飞猛进,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制修订标准数量大幅增加,十年时间内自主研发制定标准数量近两百项,为服务行业监管和促进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3.2从标准类型上看,我国产品标准多产品标准数量占了我国体外诊断标准总量的较大比重,这种现状是与我国体外诊断产业发展现状及我国现阶段标准化水平相吻合的。体外诊断在我国属于新兴产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于二十一世纪,标准化工作也是近十年来才快速发展。在发展现阶段,一方面需要大量的产品标准对产品质量和市场进行规范;另一方面,方法标准、基础标准的研究制定需要大量资料收集、调查研究、实验验证,需要技术的积累和沉淀,更离不开我国本土体外诊断产业水平的整体上升。


3.3从标准内容上看,我国产品标准大都会给出具体质量指标,国际或其他国家标准较少规定性能指标我国产品标准一般都会给出具体性能指标的规定,而国际或其他国家的标准很少去规定性能指标。以血糖自测产品为例,GB/T19634—2005《体外诊断检验系统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列出了自测用血糖产品的质量指标和安全要求,主要用于产品型式检验或验收。国际上也有血糖自测产品的标准ISO15197,ISO15197包含了对产品的设计开发、产品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性能评价、用户性能验证、标签说明书规定等要求,是一个针对研发、生产、使用各环节的全面、系统的标准。分析国内国际标准差异原因,可能与各国产业发展水平、监管需求、标准理念等国情有关。在我国,体外诊断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从市场、政府监管,再到用户使用,各个环节都需要明确具体的质量规范,从而对产品进行质量判定。而在发达国家,市场秩序和监管体系相对规范成熟,性能指标由生产厂家自己建立,并承担相应责任,因而在标准层面很少去设立具体的质量指标。


4,对我国体外诊断产品标准体系建设的建议

体外诊断标准是体外诊断产品研制、生产、使用和监管所遵循的统一技术要求,也是体外诊断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标准化法改革进入到深化阶段和战略推进阶段,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监管,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必须要做到标准先行。随着体外诊断产业的快速发展,体外诊断标准建设进入到发展关键时期。未来,将继续以“服务于监管、服务于产业发展”为目标,以需求为导向,持续开展体外诊断标准制修订工作。


4.1继续加强体外诊断产品标准的制修订

体外诊断试剂产品项目种类多,涉及技术领域复杂。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背景下,新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技术平台不断涌现。尽管目前发布的体外诊断国行标已不少,但体外诊断领域的标准制定和完善工作,远远跟不上体外诊断产品更新的速度,对标准需求仍然持续增长,今后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体外诊断产品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4.2完善体外诊断领域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协调性研究

经过长期的实践,体外诊断系统标准体系已经建立,基本能满足体外诊断产业发展需求,但是标准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产品标准居多,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少。在下一步的标准制修订工作中,更高效地发挥现有资源,将工作重心放在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方法标准的制定上,加强标准协调性、适用性研究,形成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体外诊断领域标准体系。


4.3做好基础研究和技术储备,加强重点标准的制修订

加强溯源和参考测量系统标准研究,关注质谱、数字PCR、高通量测序、即时检验(POCT)等新兴技术领域体外诊断标准体系的研究,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所需的标准,做好标准前瞻性研究和技术储备。


4.4加大标准宣贯力度,提高标准执行能力

随着已发布标准数量的日益增多,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手段,加强标准的宣贯,增进生产企业、管理部门、检验检测机构和临床使用单位等各方对标准的了解和可获得性,督促企业适时跟踪国行标制修订动态。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