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刘博谈准确度第五篇,本篇介绍什么是精密度。 1、精密度作为性能指标的意义 在临床检验中,临床患者样品一般只进行一次测量,体外诊断试剂的精密度符合要求才能保证临床结果的准确度,好的精密度是获得良好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因此,精密度在体外诊断定量产品研发阶段就应受到重视。 精密度是体外诊断测量系统的重要分析性能之一,是产品研发、产品标准建立及注册等过程中需要确认的重要技术指标,其资料是评价拟上市产品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也是产品注册所需的重要申报资料之一。 2、精密度的作用 有了科学、全面评价的精密度数据,才能看出哪些是影响精密度的重要潜在因素。 利用这些数据可以指导研发人员重点关注这些潜在因素,并采用合适的办法予以消除,从而整体提高体外诊断定量产品的精密度,降低测量不确定度,进而提高体外诊断定量产品的准确度,为临床准确检测患者样品提供保障。 3、精密度评价的现状 目前国内体外诊断产品生产厂家主要依据各项目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评价产品的精密度,主要评价重复性(批内精密度)和中间精密度(批间精密度)。 CLSI EP05-A3(以下简称EP05-A3)在A2的基础上对体外诊断定量产品精密度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文基于临床生化各项目系列行业标准、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EP05-A3等文件对精密度评价的基本原理和确认方法进行了阐述,旨在为体外诊断产品生产厂家进行定量方法的精密度确认提供相关的技术参考资料。 4、基本原则 (1)操作者应熟悉测量程序和/或仪器工作原理,了解并掌握仪器的操作步骤和各注意事项,能在确认阶段维持仪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用于确认实验的样品一般采用临床实验室收集的稳定、冷冻储存的混合血清(或血浆);当临床样品不稳定或不易得到时,可考虑其他稳定的以蛋白质为基质的商品物质,如校准品或质控品。 (3)进行精密度确认时,应评估2~5个浓度水平样品的精密度。所选样品浓度应在测量范围内有医学意义,即至少有一个浓度在医学决定水平左右。 不要为了得到较小的精密度,都选用较高值的样品,甚至超出测量范围;也不建议选用靠近最低检出限的样品,此时所得的精密度往往偏大。 相当多的检验项目低值常无实际临床意义,但有少数检验项目,其低值也有临床价值,此时就需要评价有判断价值的低值精密度。 如没有医学决定水平,可在参考区间上限左右选度。此外,再根据检验项目的性质在线性区间内选择另一个浓度。 如与厂商或文献报道的精密度进行比较,所选浓度应与被比较精密度的浓度相近。否则有可能得出不恰当的结论。 5、类型 精密度的类型包括测量重复性、测量再现性、中间精密度等。 临床化学工作中将一个「分析批」的测量条件视为「短时间段内」,因此「重复性」有时也被称为「批内精密度」、「序列内精密度」。 「再现性」又被称为「实验室间精密度」、「室间精密度」。 重复性和再现性为两种极端情况的精密度,而介于两者之间的精密度被称为中间精密度。 中间精密度条件不同可得到不同的精密度,体外诊断产品生产厂家应在精密度确认报告中明确中间精密度条件。 GB/T 6379.3-2012/ISO5725-3:994列举了四种中间精密度条件,即时间、校准、操作者和设备。 根据不同中间精密度条件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实验设计:
相对应的统计学处理,前者一般直接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后者进行方差分析(ANOVA)。 ANOVA的实验设计应充分考虑其「平衡」性,即各个次要因素的数据组的测量次数是一致的。 本文中采用的是ANOVA的平衡实验设计。 EP05-A3将同一设备在一个实验室内的中间精密度称为「实验室内精密度」或「设备内精密度」,或「单点精密度」。 而将设备间(同一测量程序)的精密度称为「再现性」,或「多点精密度」。 ISO 5725将设备间(同一测量程序)的精密度仍然视为中间精密度的一种,本文将其称为「设备间精密度」。 体外诊断产品生产厂家对体外诊断医疗器械进行精密度性能评价时、宜对重复性、实验室内精密度、设备间精密度进行评价。 设备间精密度评价使用的设备应该是各自独立的,同一流水线上的两台设备不应视为独立的,多台设备可以在同一实验室内,也可在不同实验室内;在多个实验室时,其中一个实验室起主导作用,一般为制造商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