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轰轰烈烈的安徽IVD带量结果出炉,之所以引起全行业的瞩目,在于两点“出人意料”: 从结果来看,这次“试验性质”的IVD带量采购,还是充分鼓励了企业的参与性:全场5大类23项产品中,只有1个产品落选,基本参与的都有收获,集采方并为他们“保留底牌”,未公示最终价格。
虽然目前,关于安徽IVD集采还有不同声音,暂无法评判是不是一个好的起点,但一个业内共识是,这绝对不会是终点。
“你越不想发生的事情,往往越会发生。”这源于墨菲定律,之前有人说,这是心理学效应,离现实很远,但IVD带量采购,就这么真真切切发生了,近在眼前,谁都无法回避。
从IVD产品销售流程上来看,要经过厂家→代理商→医院→患者,这四个环节产生了三个价格, 
▲化学发光产品销售流程,来自信达证劵
根据流出会议纪要,这次医保局想要实现的是“挤压贿赂中间地带”,所以这次谈判价格选定的是入院价,包括税费与配送费在内。在国内体外诊断行业,以经销模式占主导,这次处于“中间地带”的经销商被精准打击,会产生“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效果,使整个行业更加透明,销售、售后等职责也将陆续转回到厂家身上。从集采流程来看,谈判之前,专家先设定好一个谈判入围价(应该是贴近过往安徽市场的最低价),再以该价格进行谈判。

▲本次集采流程 安徽虽是医改先锋,但毕竟是单一市场,在全国医疗器械市场中也非TOP 5大省,拿不出增量市场,集采方手中筹码有限;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关闭 官方推荐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