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发布全球首个HCV自检指南 7月15日,世卫组织发布首个HCV自我检测指南,新指南强烈建议提供丙型肝炎病毒 (HCV) 自我检测,作为 HCV 检测服务的附加方法,这是其首个关于 HCV 自我检测的指南。 WHO在《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战略(2016-2021)》中设定了到 2030 年消除作为公共卫生问题的 HCV 的目标,目标是诊断 90% 的 HCV 患者并治疗 80% 的确诊患者。然而,截至 2019 年,全球 5800 万慢性 HCV 感染者中估计只有 21% 被诊断出来。而且,尽管最近在高效且民众负担得起的直接作用抗病毒 (DAA) 治疗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在 2015 年至 2019 年期间,只有 940 万人(占确诊人数的 62%)接受了 DAA 治疗。且男男性关系、毒品注射者的HCV 感染率很高。世卫组织关于 HCV 自我检测的指南旨在支持国家规划的努力,以覆盖可能无法进行检测的人群。 为帮助确保自检试剂的质量,世卫组织发布了 HCV 自我检测产品资格预审的技术规范。相信HCV 自检试剂盒很可能很快就会面市。
HCV流行病学
丙型肝炎病毒可引起急性和慢性感染。新的 HCV 感染通常是无症状的。有些人会患上急性肝炎,但不会导至危及生命的疾病。大约 30%(15-45%)的感染者在感染后6 个月内自发清除病毒,无需任何治疗。 其余 70% (55–85%) 的人将发展为慢性HCV 感染。在慢性 HCV 感染者中,20 年内发生肝硬化的风险在15% 至30% 之间。 传播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血源性病毒。它最常通过以下方式传播:
HCV也可以通过性传播,并且可以从受感染的母亲传给她的婴儿;丙型肝炎不会通过母乳、食物、水或偶然接触传播,例如与感染者拥抱、亲吻和分享食物或饮料。 世卫组织估计,2015 年世界上有175万新的HCV 感染(每 10 万人中有 23.7 例新的 HCV 感染)。 测试和诊断HCV感染的诊断:
当被诊断出患有慢性 HCV 感染后,应该评估肝损伤的程度(纤维化和肝硬化)。这可以通过肝活检或通过各种非侵入性测试来完成。肝损伤的程度用于指导疾病的治疗决策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