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内容整理自广东省中医院检验医学部主任 黄宪章 教授的专题讲座
2019年,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印发了《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明确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因此智慧化将成为未来医院发展的大趋势。 1. 智慧医疗面向医务人员,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的建设电子病历和影像、检验等其他的系统互联互通。 2. 智慧服务面向患者,包含了医院的一体机、自助机,以及手机结算预约挂号、预约诊疗、报告查看,便民服务(如停车信息推送、提示等)。 3. 智慧管理面向医院,医院精细化管理用信息化手段辅助医院管理者进行精准决策,管理者用手机,或在办公室的电脑上就可以看到全院运转的状态,包括使用办公系统。 同时,开展智慧医院建设,需要遵循以下的“十大标准”:1. 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纳入评估目标; 2. 评估标准主客观相结合; 3. 诊前服务支持多种证件的患者身份认证; 4. 院内资源或信息发生变化时,可及时通知患者,如可住院床位变化、临时限号、医师停诊、检查设备故障等; 5. 助力医联体发展; 6. 患者评价纳入诊后服务; 7. 患者随访形成电子化记录; 8. 支持电子处方外流; 9. 医师在院外使用患者信息须进行审批管理,操作内容可追溯; 10. 建立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智慧医院的评估亦分作五个等级,不同等级间的基本项目数、选择项目数与总分各有差异。综上,一所合格的智慧医院,必然需要优秀的智慧医学实验室。而随着时代发展,医学实验室也面临着业务量激增、信息化应用广度不够、内部管理缺乏协同、数据利用率低下等挑战。如何在医改政策的框架下,提升员工满意度,实现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当临床对实验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如何提升临床满意度,辅助临床决策;大数据、AI等技术不断成熟,如何为实验室所用;患者对报告时间,报告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优化就诊体验?这些都是在医学实验室的发展过程里,必须思考探索的问题。医学实验室的发展经历了“四化”,即: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自动化是使用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操作,同时能自动记录收集相关业务信息的过程。信息化则是将仪器设备和内嵌系统形成的相关信息,通过各种信息资源进行记录和传输。数字化把模拟数据转换成用0和1标识的二进制码,这样电脑就可以读出来这些数据,其本质其实是基于实际可视化对象进行的转化过程。而智慧化是基于数据化直接调用或指导到工作,将人需要付诸的精力和所需的理解减至最低,具有“拟人智能”的特性或功能。实验室发展的“四化”彼此之间有着紧密关系,以自动化作为基础,一步步逐渐实现着完善进步。作为医学实验室的信息化发展的核心——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不仅是一套专为医院检验科设计的信息管理系统,也是医院信息系统(HIS)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功能是把实验仪器与计算机组成网络,对实验仪器传出的检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存储。此外,随着技术发展,LIS也开始助力于实验室管理工作,为实验室标本检测提供全面、高效、高质量的流程管理。 一代LIS系统的特点是跟随仪器一机一系统;二代LIS系统的特点是实验室内联网,统一报告管理;三代LIS系统的特点是连接HIS,并使用条码管理样本;四代LS系统的特点是从单一报告管理到实验室内部管理;未来,智能化方向发展的特点则是智能、支持移动设备、支持物联网。 医学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有以下几点: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就诊体;提升报告质量,满足临床需求;科学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增强竞争力,提升科室影响力。然而在当前,信息化建设依然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信息化应用范围局限,信息化环境建设不完善,实验室缺乏对数据的全面管理。于是,数字化实验室因之而生。数字化实验室的目的,是从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实现提质增效、降本增益、创新服务;具有信息资源共享、全程无纸化、采集自动化、分析智能化的特点。它的建设目标包括了改进质量管理手段;规范实验室内部管理;设备数据的自动采集;实现检验数据大范围共享;支持实验室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提升用户对服务的满意度。1. 实验室资源的数字化管理:检验项目与方法的数字化管理,设备的数字化管理,实验室人员的数字化管理,试剂耗材的数字化管理; 2. 实验室环境的数字化建设与管理:实验室环境监测,网络环境建设; 3. 体系文件的数字化建设与管理:管理要素,技术要素; 4. 检验流程的数字化管理:检验申请,标本采集,检验过程(标前处理,检验设备数据采集,质量控制),检验报告,信息查询等其他业务的数字化; 5. 实验室数据的数字化管理:实验室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实验室数据安全,大数据下的实验室数据分析。 以广东省中医院检验医学部为例,数字化建设带来了相应的应用便利和效率提升,包括:在检验前,临床医生就可以看到各种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方便进行查找;医生、护士也能很容易地查找标本采集的要求,不需要记忆复杂的手册;统一门诊、住院、体检检验的医嘱,包括其中的收费标准,方便临床医生与患者沟通;不同院区的医嘱,也能进行个性化设置;智慧取单能够准确通知患者的取单时间。在标本采集环节,采集工作站可以显示特殊要求。依据文件,对不合格的标本设定质量指标,进行电子化管理。而在标本转运途中,则可实现采血、运输、接收的一体化。在质控的落实中,借助中间体软件及设备厂商研发的LMSA质控系统,将质量数据、质量文件、质量记录都完成了电子化。科室装备的流水线实现了自动质控,自动生成失控报告,备注质控数据,方便工作人员查看;标本进行留样,便于验证比对、标本质控;并且可以自动生成月总结、年度总结,大大便捷了检验人员日常操作。数字化实验室同样体现在检验后的环节。在以往的基础上,自动审核逐步推广到每一台机器、每一项项目。另外还有建议性智能检验报告,对检验结果进行自动备注。微生物检验方面,实现了根据检验实际结果,自动补费退费。在整个流程中,集中式、移动式的操作系统使医生们仅凭一台平板电脑就能够360°监控标本状态,保证运转连续,随时随地获取关键信息。样本所在位置及存档信息都会被自动记录,可实现快速查找。同时,在科室管理方面,从电子签名的智能门户登录、试剂及文档的电子化记录,到参考区间和第三方检验的管理,也都在实现科室管理在保证安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逐步无纸化、数字化。在不久的将来,科室还计划在完成数字化的基础上,加入智能检验理念,逐步多方面、全方位地迈向智慧化,建设“智慧实验室”。相关资料查阅来源:https://www.sohu.com/a/331449619_3748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