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位女科学家,以表彰她们在CRISPR/Cas技术上的卓越贡献。隆地熊对于CRISPR/Cas系统能这么早就被诺贝尔奖垂青,深感欣慰。这项技术的出现已经引发了新一代分子诊断的发展。它进一步提升了分子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回归后的隆地熊有意对CRISPR/Cas技术进行简单概述,重新开启“分子诊断万花筒”小白篇。 ------------------------------------------------------------------------------------------------------ CRISPR/Cas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基于CRISPR/Cas系统的一类生物技术。CRISPR/Cas系统是一种原核生物如古细菌内类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系统,以抵抗外源物质如噬菌体的入侵。首次受到入侵时,外源性遗传物质会被嵌入形成记忆。当再次受到入侵时,就会及时做出响应进行抵御。 CRISPR是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palindromic repeats的简称,即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在已测序细菌中占约50%,而在古细菌中高达90%。如图1所示,在序列上CRISPR是由重复区(repeat)和间隔区(spacer)两部分组成。重复区的序列在同一细菌中高度保守,但不同细菌间有少许差异,片段较短(21-48 bp),含有回文结构。回文结构的特点是单链时可形成发卡结构,而双链时能形成十字结构。每个CRISPR/Ca位点中约含2-375个重复区。间隔区则是被细菌嵌入或捕获的外源性核酸序列,在二次入侵时可充当利箭,直达目标对象。每个CRISPR/Ca位点中约含1-374个间隔区,序列多变,每个间隔区约26-72 bp。 图1. 典型的CRISPR/Cas位点结构组成
在CRISPR序列上游部分则是启动CRISPR序列转录的前导区(leader),相当于启动子角色。再往上,就是负责编码与CRISPR序列共同作用的蛋白质的CRISPR关联基因,即CRISPR associated genes(cas genes)。其所编码的蛋白就是Cas酶,即CRISPRassociated proteins(Cas proteins)根据编码蛋白的序列相识度,已发现的93个cas基因可归为35个家族,其中11个家族形成cas内核,覆盖Cas1至Cas9蛋白家族。一个完整的CRISPR/Cas系统至少含有一个能形成cas内核的基因。Makarova等人(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13, 2015:722–736)将目前的CRISPR/Cas系统分为两大类:Class 1和Class 2。Class 1 CRISPR/Cas系统常常需要多种Cas蛋白合作才能降解外源核酸,而Class 2 CRISPR/Cas系统则只需一种大的Cas酶即可完成降解功能。Class 1 CRISPR/Cas系统内的Cas蛋白有I、III和IV三种;Class 2的Cas蛋白有II、V和VI三种。这六种类型的Cas蛋白又包含19种亚型。比如常见的Cas9蛋白属于Class 2 II类,Cas12a (又叫Cpf1)属于Class 2 V类V-A亚型,Cas13a(又叫C2c2)属于Class 2 VI类VI-A亚型。 目前,研究最为深入且应用最广的就是CRISPR/Cas9系统。图2所示为分离自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Class 2 II-A亚型CRISPR/Cas9系统结构组成。 图2. 分离自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Class 2 II-A亚型CRISPR/Cas9位点结构组成
当外来物种入侵时,CRISPR/Cas9位点启动转录,分别合成出crRNA反式作用体(trans-acting crRNA即tracrRNA)、crRNA前体(precursor crRNA即pre-crRNA)和Cas9蛋白。如图3所示,Cas9蛋白和tracrRNA首先在pre-crRNA上识别、绑定形成复合体。在RNase III的帮助下,pre-crRNA别切割形成crRNA中间体。而后,Cas9介导二次切割,形成成熟的crRNA。此时,Cas9、mature crRNA和tracrRNA形成功能性复合体,以执行对外源核酸的切割降解。 图3. S. pyogenes Class 2 II-A亚型CRISPR/Cas9系统中成熟crRNA(mature crRNA)形成过程 至此,大家应该对什么是CRISPR/Cas系统有了初步的认识。事后,隆地熊还会进一步介绍其在基因编辑与分子诊断上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Jennifer A. Doudna andEmmanuelle Charpentier. Science, 28, 2014. DOI: DOI:10.1126/science.1258096 2. Kira S. Makarova etal. Nat. Rev. Microbiol. 13, 2015: 722-736. DOI: 10.1038/nrmicro3569. 3. Hélène Deveau, JosianeE Garneau and Sylvain Moineau. Annu. Rev. Microbiol. 64, 2010:475-493.DOI: 10.1146/annurev.micro.112408.134123 4. Kira S. Makarova et al. Nat. Rev.Microbiol. 18, 2020: 67-83. DOI: 10.1038/s41579-019-0299-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