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基因领域最大的一个公司IP——华大基因(300676)。 在研究华大基因之前,我一直有3个疑问:华大有多大?华大有多出名?华大基因到底是干什么的? 华大有多大?
根据华大官网谱系图,已经上市的华大基因只是华大集团的一个子公司,华大集团除此之外,共控制有75家企业,下图是典型代表。华大集团其实是个巨无霸,可以说是平台,也可以说是生态。如果都上市了,估计是宇宙第一巨无霸公司。
华大有多出名?履历自然是杠杠的。
1999年,代表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并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1%项目工作;2003年,国内首次破译四株SARS病毒全基因组序列;2004-2008年,先后完成家蚕基因组、家鸡基因组、水稻基因组计划、大熊猫基因组、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图谱研究;2005年,承担的10%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Map);2010年,华大基因从Illumina购买了128台测序仪Hiseq2000,一举成为全球最大基因测序机构;2011年,华大破译德国致死性大肠杆菌疫情的病原体基因组;2017年,华大基因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曾创造千亿市值的顶峰。
每一件都是世界性的事件。
不过,人红是非多。华大基因又是IVD和社会舆论的中心,从千亿市值被膝斩,到举报门,到基因数据泄露,到华大癌变,到被证监会质询、裁员风波等,数不清的负面舆论也在席卷这家公司。
华大基因是做什么的?
本质上讲,华大基因就是一家基因检测公司,通过分析人体基因样本来预测疾病风险,和去检验科抽血化验的流程和原理一样。检测的项目越多,检测的人越多,企业也就越挣钱。华大基因产品的重点方向是生育健康、肿瘤、感染和大数据分析等,主要服务机构是医疗机构、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个人用户占比不高,业务类型综合2B\2G\2C。
值得注意的是,检测和诊断、治疗是完全不同的事,尤其是在基因方面,很多的疾病检测出来也是不能治疗的,只能起到预防作用;并且不少的检测也不是临床确诊的证据,仅是一种辅助参考和风险提示。那他的价值在哪里呢?首先在体验上,比一些大家知道的穿刺等创伤性检测手段更友好,基因检测是无创的,采集血液就可以;另一方面,基因检测可以比传统手段更早的发现疾病风险;还有一点,基因检测在某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检测药物敏感度的药物基因组学。
华大基因品牌扫描
华大基因以“基因科技造福人类”为愿景,核心价值观是解读生命奥妙,谱写产业华章,体验精彩人生。华大方面认为,自己不是一家完全意义上的企业,而是一家“以国事为家事”的民营机构,定位与初心始终是造福人类、引领发展。
华大集团采取的是单品牌战略,以华大为品牌核心,扩展到多个领域。比如华大基因、华大农业、华大司法等。这种战略的好处是可以利用华大的知名度来降低营销费用,不足之处就是会殃及池鱼,一个品牌做不好,大家会对整个产业链产生负面想法。所以,华大基因就是华大。 2019年品牌升级后,华大的logo主色调选择中国特有青色,寓意春季和生命。且在古语的解释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之说。BGI是北京基因研究所的简称,可以理解为不忘初心。
华大的品牌形象是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设计的,在一致性、美感度方面具有高标准。
华大基因的市场营销主要有4方面,通过学术培训销售人员去目标客户洽谈合作;通过政府类大型学术交流活动获取订单;利用市场类学术会、展会、互联网营销打通产品渠道,赢得合作;各地开设医学实验室和分公司,深耕当地市场。
科普与公益
通过音频、视频和图文传播基因科普,如《天方烨谈》累计播出超过700期,在喜马拉雅平台点击量突破4,000万,还有《基因微课》《非要你健康》等节目。
公益方面,华大有华基金和光基金。在抗击H7N9、德国大肠杆菌疫情、抗击“非典”、汶川地震、雅安地震、印度洋海啸等重大事件上积极参与援助。
企业荣誉 2017年度最具投资价值A股上市公司TOP10 中国上市公司IPO新星奖 2018年深圳十大未来枢纽企业 最佳创业板上市公司 2018最佳社会责任企业
华大舆情扫描
华大基因的舆情管理,一言难尽。 在过去的1年里,最忙的是公关部门。 难处在于管不了和管不到。 管不了领导们的大嘴巴 管不到自媒体的发酵 华大的舆情风险是新媒体发展的缩影。在传统媒体端,尤其是主流媒体,华大可以沟通好。如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经济日报包括CCTV等,都给了积极正面的报道。 但是在自媒体端,大众的焦点完全变了,一切舆论的重心都跑到负面去了。市值缩水在微信自媒体就有300多条、圈地门162条,华大癌变将近400条,这还仅仅是在微信公众平台,不包括微博、百家号、搜狐号等。 自媒体,虚虚实实,很不好把握,至少,华大基因是深受其害。 而原因,一方面是公司发展过于耀眼,另一方面吹牛逼过头。触怒了大众情绪,包括安全,爱国,挑战公众常识等方面。
在2018年的年报中,公司把舆情作为一个风险来重视。今年看来,改进还是有效果的。
华大品牌故事
华大基因成立于1999年,由汪建等人创立,起于一个人类的伟大事件“人类基因组计划”。2007年,汪建出走国家队,创立了深圳华大,从购买国外的测序仪起步,再到收购国际测序公司,自己开发高通量测序仪,实现测序平台和试剂的国产化,成为国内最大的基因科技公司,是一个民族品牌在基因研究领域崛起的故事。曾被称为基因界的富士康,和基因界的腾讯。
汪建与尹烨
研究华大基因,不得不研究汪建和尹烨。汪建是华大基因创始人,董事长;尹烨是华大基因CEO。
汪建人称“老汪”,是一个基因领域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个不守规矩、喜欢极限运动的人。以民间人士代表国家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抗击非典病毒研究、和王石登顶珠峰这几件事最为人所称道。 不过他在公众场合很多发言,由于太过挑战公众常识认知,常常被舆论追击。比如,公司员工不允许有出生缺陷,并要求员工活到100岁;自己设立了一块墓碑,表示要活到120岁;员工不允许放支架,不允许(心脏)搭桥;只要看到华大员工在公司里打领带,就要上去揪掉;有一段时间,女孩子员工要是剃光头就给8000块钱现金奖励,男人戒烟就给5万块。华大电梯门口有一个体量计,身高和体重比值不达标的得不到晋升、加薪;钱多了没事干可以打疫苗,普通老百姓还不如做个早期检测;我们正在克隆猛犸象,过几年或能看见。
汪建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大嘴巴,他对基因世界的认识是要比很多人看得远。但是基因能做的事情不代表是华大现在能做的事情,他经常搞混了。并且很喜欢把在私下聊天的话拿到公众上来说,不被舆论打死才怪。华大的公关人员也难,毕竟管住老板的嘴不容易。
尹烨是媒体圈、财经圈、科研圈最受欢迎的生物界“名嘴”,也是传播生命科学的科普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开设《天方烨谈》有节目。 网上有一个尹烨非常火的视频,看完有些烧脑。 华大产品力
很多质疑华大只是一个检测公司,并没有核心竞争力,容易被卡脖子。而收购的CG公司的技术和Illumina公司相比类似于小灵通和苹果。不管怎么说,华大没有走贴牌的道路,自己也是把新的测序仪和试剂做出来了,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并且在业绩上,也表现的是平稳增长,业务覆盖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 截止2018年报告期末,华大基因公司及其全资、控股子公司获得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和备案凭证共计104项。拥有的已获授权专利共计346项,其中发明专利322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外观设计专利8项。 雇主及客户关系 2018年年报显示,华大基因目前有3150名员工(含子公司),其中博士103名,硕士860名,人才资源相当的丰富。 身体好、学习好 、工作好‘’三观三好”是华大人才选拔与评估的核心准则,并贯彻人才引进和内部培养的始终。建立了员工管理和专业“双通道”的职业发展体系。 而根据各类雇主分析平台显示,大家对在华大基因工作的态度是: 1、优势在于生物测序,适合生物工程师发展; 2、老板有魄力和规划,但公司管理能力不足; 3、待遇一般,工作氛围好,技术大牛多,可以锻炼人,学到东西; 4、大部分就职过的员工评价为满意。
在经营评述上,没有看到华大基因在客户关系管理上的表述。 业界传闻,华大对投资者是比较强势的;而对合作伙伴的关系,去年爆出了王德明事件;对个人客户,爆出了“华大癌变”事件,我觉得在客户关系管理上,华大需要足够重视。
华大品牌评价
整体来看,华大基因是一家专注于基因领域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品牌形象、市场行为、公益活动方面都建立了完整体系,具备专业、高度的特点。 1、传统公关能力较强,公司在主流媒体的品牌形象良好。 2、基因研究渊源长久,品牌底蕴深厚。 3、以技术求发展,承担民族品牌担当。 4、公司在舆情管理方面有严重的不足,在舆情反馈方面严重滞后;同时在沟通管理层对外形象方面水平欠佳;不能够积极合理的应对公众情绪;公司内部舆论管理不够严格。 5、客户关系管理不足;无论是投资人、合作商、个人用户都出现了负面言论和不良事件。 6、业务能力不等同于技术能力,混淆了基因的能力和检测基因的能力;导至基因概念大行其道,产生了不良后果。
品牌优化建议
1、公关部管理好老汪的嘴,不是让他不说,而是让他尽量在非公开场合说; 2、踏踏实实凭实力做事,不浮夸,不玄幻,不画饼; 3、加强企业正面报道,找一家专业机构合作舆情监测,积极反馈公众疑虑; 4、重视客户关系管理工作; 5、吸收同行的优点。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和单位,依据公开搜索的资料撰写,本着学习的态度和品牌的发展思考,如有不足之处,请谅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