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凝血诊断试剂主要用于检验科血凝方面的检测,为临床用药,整个围术期,各临床科室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依据,如今做凝血的国内外厂家也越来越多,而stago作为血栓与止血行业的领导者,其检测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有上百种,除去不同规格剂型的试剂产品,实际上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大类:常规凝血筛查,凝血因子的检测,纤溶系统及其相关标志物,抗凝治疗监测,易栓症,初级止血,以及配套的质控定标品。那么今天就针对这几个大类详细的介绍各项目检测原理,临床意义,让大家对出凝血检测有一个宏观系统上的认识,也方便后续针对某些特殊项目的详细开展进行铺垫。 凝血理论讲过很多次了,所有的出凝血检测都是基于体外模拟体内凝血级联的过程,其核心是凝血瀑布,以及三大系统即凝血,抗凝,纤溶的生理性平衡。而这些都是二期止血,再加上一期止血的血管和血小板作用,以及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出血性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实验室检测构成了整个血栓与止血的理论。 一、常规凝血筛查 即常规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 四项的检测主要是进行筛查,方法学都是凝固法。PT可以进行外源性凝血因子筛查(VII)以及口服华法林用药INR的监测,APTT进行内源性凝血因子(XII,XI,IX,VIII)筛查以及肝素用药的监测,同时PT和APTT也对共同途径上的因子异常(II,X,V)作出诊断。TT和FIB原理一致,区别是凝血酶的不同,以及是否含有肝素。TT主要用于肝素类抗凝药的排除,FIB用于测定机体内的纤维蛋白原含量。而根据PT的组织因子不同,可分为重组TF,胎盘,兔脑磷脂等,其敏感性ISI各不相同。APTT按照激活剂不同,主要有硅藻土,白陶土,鞣花酸各种类型,不同的激活剂对肝素的敏感性也不同。FIB通常使用clause法,TT选用的凝血酶有各种种属的,牛源,猪源以及爬虫酶等。四项作为最基本的筛查,基本是每个实验室必做的,四项试剂以及配套的不同水平的质控血浆,FIB定标血浆,构成了常规凝血筛查的全部。 常规四项临床意义及参考区间: PT(11-14s) APTT(25-37s) FIB(2-4g/L) TT(12-16s) PT延长可见于下列临床情况: –维生素K拮抗剂抗凝治疗 –新生儿出血性疾病 –肠道重吸收紊乱 –肝脏疾病(肝硬化,肝炎,黄疸) –纤维蛋白溶解 – DIC APTT延长可见下列情况: ●先天缺乏 ◎如果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可能是下列因子缺乏: –因子Ⅷ –因子Ⅸ –因子Ⅺ –因子Ⅻ ◎如果这些因子都是正常的,则应考虑下列物质缺乏: 激肽释放酶原(Fletcher因子) ●获得性缺乏和异常情况 –肝脏疾病 –消耗性凝血病 –纤维蛋白溶解 –循环中的抗凝物(狼疮抗凝物或循环性抗某凝血因子抑制物) –使用肝素或口服抗凝药物治疗 –使用凝血酶抑制剂治疗(如水蛭素,阿加曲班等) 纤维蛋白原分子量340kd,人体内浓度2-4g/L,纤维蛋白原由6条链组成:2Aα,2Bβ和2γ。凝血酶(因子Ⅱa)将纤维蛋白原分子裂解成两个纤维蛋白肽A(FPA)片段(从Aα 链)和两个纤维蛋白肽B(FPB) 片段( 从Bβ 链)。 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增高可见于糖尿病,炎性综合症,肥胖症; 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可见于DIC,纤维蛋白原溶解。此外,纤维蛋白原还可能是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的致病因素。 TT延长表示 : ●纤维蛋白原异常: –质量上的:纤维蛋白原血症 –数量上的:严重的纤维蛋白原不足或先天性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纤维蛋白原血症(DIC,纤维蛋白溶解,肝脏疾病) ●存在抗凝血酶: –药物治疗:肝素,水蛭素, 阿加曲班… –异常FDP(出现于骨髓瘤…) 可通过下列文章了解常规凝血四项: 从出凝血报告单来解读凝血指标背后的临床意义之PT,APTT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