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独立医学实验室发展路径和综合价值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副巡视员刘利群、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副处长胡瑞荣、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政策研究处主任科员刘锐、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杨洪伟、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卫生政策评价与卫生技术评估研究室主任赵琨、金域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耀铭等出席了研讨会。
引发关注 新型业态改变医疗服务供给模式
随着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方式的调整和改变,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涌现出来,改变了原有医疗服务的供给模式。近来,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等10类独立设置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与管理规范已相继出台,这是个可喜的成果。这些新业态的出现,一方面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可以选择的资源,另一方面拉动了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
“国家卫健委基层司非常关注包括独立医学实验室在内的区域检验中心等新业态。”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副巡视员刘利群表示,众所周知,对于基层而言,由于服务人口有限,不可能什么检查检验项目都能开展。因此,随着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工作的推进,今年要重点推进500个县域医共体的建设,区域的检查检验中心、影像中心等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包括独立医学实验室在内的区域检验中心的作用,实现实验室资源共享,对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未来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的一个发展方向。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副巡视员刘利群致辞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副处长胡瑞荣也认为,独立医学实验室等新型服务业态发展还有较大空间。下一步应该来探讨如何更好规范推进独立医学实验室发展,推动多方合作实现价值共享,让群众、医院、政府各方满意,促进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中心发展,让其在健康中国建设中施展拳脚,为人民群众健康维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副处长胡瑞荣致辞
“会议的召开非常有价值,有意义。”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政策研究处主任科员刘锐表示,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工作大会提出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新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从供给侧来讲,公立医院一直是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力军,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主要部分,但现在有新业态涌现出来并发展壮大,这些新业态如何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定位是什么?如何和传统的服务体系相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治理机制、政府监管如何调整?期待这个研究项目成果,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