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桔灯提供了知识文库的服务,这周分享的是第八部分8.生化检测,提到即时检测就必须要提及当前生化检测常见检测项目—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免疫球蛋白(Ig)是从健康人血液中提取的血浆制品,含有正常人血浆中所有的特异性抗体成分,其中主要是IgG及少许的IgA,IgM。 Ig的应用始于原发性和获得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的替代治疗,后因发现它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其他疾病,如各种细菌和病毒感染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WHO制定的Ig制剂的基本质量要求如下: 1)具有完整的Fab片断和Fc部位功能的IgG单体分子,至少含90%; 2)抗体具有与献血人群相似的抗病毒抗原和抗细菌抗原的双重功能; 3)存在IgG的4种亚类且含量正常; 4)不含可激活补体的IgG多聚体和血管活性肽; 5)生物半衰期正常; 6)不传播肝炎病毒、HIV等疾病.大多数Ig制剂还含有IgA,可溶性CD4,CD8和HLA分子以及某些细胞因子,Ig的半衰期约为3周,Ig上的Fc段可与巨噬细胞、B细胞及其他细胞的Fc受体结合并进行信号传递.由于IgG来源于数目众多的供血者,因而含有各种不同的抗原结合部位,通过与T细胞受体的不同部位结合来调节T细胞功能。 免疫球蛋白的分类是什么? 在人体至少有五种免疫球蛋白,即IgG、IgA、IgM、IgD、IgE。 IgD和IgE含量很低,常规所测定的Ig主要为lgG、lgA、IgM三项。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异常,主要可分为三类: 1.几种不同的Ig水平增加:主要见于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及淋巴瘤等。自身免疫病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以lgG、lgA、IgM升高多见,类风湿性关节炎以IgG、IgM升高多见。 2.单一的Ig水平增加:又称为“M”蛋白病,主要见于: 多发性骨髓瘤(MM),表现为仅有某一种Ig异常增高,而其他种明显降低或维持正常。其中以IgG型MM最常见,血清中lgG含量可高达70g/L,IgA型次之,IgD型较少见,IgE型最为罕见。 巨球蛋白血症,是产生IgM的浆细胞恶性增生,血清中IgM可高达20g/L以上。 3.一种或多种Ig水平减少: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的,前者属于遗传性,如瑞士丙种球蛋白缺乏症,选择性IgA、IgM缺乏症等。继发性缺损见于网状淋巴系统的恶性疾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烫伤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射线照射所致。lgD升高主要见于lgD型MM。流行性出血热、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患者IgD升高。妊娠末期、吸烟者中IgD也可出现生理性升高。IgE升高常见于超敏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外源性哮喘、枯草热、慢性荨麻疹,以及寄生虫感染、急慢性肝炎、药物所致的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曲菌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IgE型MM等。 人体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是IgG ,它占总的免疫球蛋白的70-75%。IgG是初级免疫应答中最持久、最重要的抗体,它仅以单体形式存在。大多是抗菌性、抗毒性和抗病毒抗体属于IgG,它在抗感染中起到主力军作用,它能够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调理作用),中和细菌毒素的毒性(中和毒素)和病毒抗原结合使病毒失去感染宿主细胞的能力(中和病毒)。它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在自然被动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此外,IgG 还具有调理吞噬和结合SPA等作用。 IgA 分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血清型IgA可介导调理吞噬ADCC 作用;分泌型IgA(SIgA)是机体粘膜防御系统的主要成分,覆盖在鼻、咽、气管、肠和膀胱粘膜的表面,它能抑制微生物在呼吸道上皮附着,减缓病毒繁殖,是粘膜重要屏障,对某些病毒、细菌和—般抗原具有抗体活性,是防止病原体入侵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外来抗原进入呼吸道或消化道,局部免疫系统受到刺激后,无需中央免疫系统的参与,自身就可进行免疫应答,产生分泌型抗体,即SIgA。已有研究证明,呼吸道分泌液中SigA 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呼吸道粘膜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两者呈正相关。 IgM 是抗原刺激诱导体液免疫应答中最先产生Ig 的,IgM 不是细胞,但可结合补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由于IgM 有较高的结合价,所以是高效能的抗生物抗体,其杀菌、溶菌、促吞噬和凝集作用比IgG高500- 1000 倍,IgM 在机体的早期防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1.IgG:免疫比浊法、单向免疫扩散法: 脐带: 7.6~17g/L(760~1700mg/dl) 新生儿: 7~14.8g/L(700~1480mg/dl) 0.5~6个月:3~10g/L(300~1000mg/dl) 6个月~2岁:5~12g/L(500~1200mg/dl) 2~6岁: 5~13g/L(500~1300mg/dl) 6~12岁: 7~16.5g/L(700~1650mg/dl) 12~16岁: 7~15.5g/L(700~1550mg/dl) 成人: 6~16g/L(600~1600mg/dl ) 增高:慢性肝病,亚急性或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疾病,IgG骨髓瘤,无症状性单克隆IgG病等。 降低:遗传性或获得性抗体缺乏症,混合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选择性IgG缺乏症,蛋白丢失性肠病,肾病综合症,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免疫抑制剂治疗等。 2.IgA:免疫比浊法、放射免疫扩散法(RID法): 脐带: 0~50mg/L(0~5mg/dl) 新生儿: 0~22mg/L(0~2.2mg/dl) 0.5-6个月:30~820mg/L(3~82mg/dl) 6个月-2岁:140~1080mg/L (14~108mg/dl) 2-6岁: 230~1900mg/L (23~190mg/dl) 6-12岁: 290~2700mg/L(29~270mg/dl) 12-16岁: 810~2320mg/L(81~232mg/dl) 成人: 760~3900mg/L(76~390mg/dl) 增高:IgA型多发性骨髓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结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白塞氏(Behcet)综合征、门静脉性肝硬化、某些感染性疾病、湿疹、血小板减少症、Wiskott-Aldrich综合征(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慢支缓解期等。分泌型IgA介于500~2500mg/L则病情重,病程长者<500mg/L。脐带血IgA升高:风疹、单纯疱疹、弓形体病、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革兰氏阴性杆菌宫内感染等。 降低: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80%)、非IgA型多发性骨髓瘤、重链病、轻链病、吸收不良综合征、原发性无病种球蛋白血症、继发性蛋白血症、继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放射线照射、使用免疫抑制剂)、反复呼吸道感染、输血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病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遗传性胸腺发育不全、丙种球蛋白异常血症Ⅲ型、丙种球蛋白异常血症Ⅰ型(IgG、IgA减低、IgM增加)、丙种球蛋白异常血症Ⅱ型(无IgA、IgM,IgG正常)等。 3.IgM:免疫比浊法、放射免疫扩散法(RID法): 脐带: 40~240mg/L(4~24mg/dl) 新生儿: 50~300mg/L(5~30mg/dl) 0.5~6个月:150~1090mg/L(15~109mg/dl) 6个月~2岁:430~2390mg/L (43~239mg/dl) 2~6岁: 500~1990mg/L(50~199mg/dl) 6~12岁: 500~2600mg/L (50~260mg/dl) 12~16岁: 450~2400mg/L (45~240mg/dl) 成人: 400~3450mg/L(40~345mg/dl) 注:正常值因标准品制备而变化。 增高:巨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急、慢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胆汁性肝硬化、隐匿性肝硬化、恶性肿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梅毒、黑热病、锥虫病、伤寒、弓形体病、乙型脑炎、单核细胞性白血病、霍奇金病等。脐带血IgM升高: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梅毒、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单纯疱疹、弓形体等宫内感染等。 降低: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非IgA和IgG型多发性骨髓瘤、霍奇金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蛋白丧失性胃肠病等。 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是什么? Ig是机体免疫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在免疫调节和防御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Ig的应用包括替代疗法(一般应用剂量为每月0.4g/kg)和大剂量疗法(每月2g/kg),分别用于治疗不同疾病. 1 替代疗法 Ig可升高抗体缺乏或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IgG水平,降低急性感染发生率.Ig替代治疗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可使体内IgG,IgM,IgA及球蛋白量均明显升高.Ig与抗生素联合治疗严重感染,疗效显著,亦可行大剂量间歇疗法,获得理想的疗效. 2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先天性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婴儿接受Ig后细菌感染和败血症发生率降低,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可提高存活率. 3 感染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Ig具有调理素及特异性抗体作用,增加吞噬细胞杀菌能力,具有较强的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对B组β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肝炎病毒等感染引起的疾病有确切疗效,也可用于烧伤后预防绿脓杆菌感染. 4 自身免疫性疾病 Ig可用于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发性硬化、急性脊髓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性肾炎等,其次为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及系统性硬皮病.研究结果表明,大剂量Ig(每月2g/kg)对机体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已应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免疫球蛋白的检测方法是什么? A.免疫电泳 B.双向扩散 C.ELISA D.散射比浊法 E.对流免疫电泳 免疫球蛋白的参考值 1.IgG:免疫比浊法、单向免疫扩散法: 脐带: 7.6~17g/L(760~1700mg/dl) 新生儿: 7~14.8g/L(700~1480mg/dl) 0.5~6个月:3~10g/L(300~1000mg/dl) 6个月~2岁:5~12g/L(500~1200mg/dl) 2~6岁: 5~13g/L(500~1300mg/dl) 6~12岁: 7~16.5g/L(700~1650mg/dl) 12~16岁: 7~15.5g/L(700~1550mg/dl) 成人: 6~16g/L(600~1600mg/dl ) 2.IgA:免疫比浊法、放射免疫扩散法(RID法): 脐带: 0~50mg/L(0~5mg/dl) 新生儿: 0~22mg/L(0~2.2mg/dl) 0.5-6个月:30~820mg/L(3~82mg/dl) 6个月-2岁:140~1080mg/L (14~108mg/dl) 2-6岁: 230~1900mg/L (23~190mg/dl) 6-12岁: 290~2700mg/L(29~270mg/dl) 12-16岁: 810~2320mg/L(81~232mg/dl) 成人: 760~3900mg/L(76~390mg/dl) 3.IgM:免疫比浊法、放射免疫扩散法(RID法): 脐带: 40~240mg/L(4~24mg/dl) 新生儿: 50~300mg/L(5~30mg/dl) 0.5~6个月:150~1090mg/L(15~109mg/dl) 6个月~2岁:430~2390mg/L (43~239mg/dl) 2~6岁: 500~1990mg/L(50~199mg/dl) 6~12岁: 500~2600mg/L (50~260mg/dl) 12~16岁: 450~2400mg/L (45~240mg/dl) 成人: 400~3450mg/L(40~345mg/dl) 部分特定蛋白分析仪信息附录 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 v 贝克曼 Array 360 测定原理:速率散射比浊法( 特种蛋白)、散射比浊抑制法( 药物) 测定速度:80个结果/小时 温度控制:26.7C± 1C 吸液量:7-20uL 试剂消耗:每测试47uL血清 定标有效期:特定蛋白一次 定标后有效期达14天以上 标本数量:每个转盘40个标本 测试能力60个试剂位置( 3个试剂转盘 x 20 ) v 贝克曼 ICS-II 两种波长,两种光源,分别配合两种测定系统 速率散射比浊法外,新增加近红外速率透射比浊分析 抗原过量的检测 速率散射比浊法、速率免疫抑制法、近红外颗粒速率免疫分析法、近红外颗粒速率散射抑制法 检测速度达每小时180测试 四个缓冲液位---完成1400个测试 •39个半永久性反应杯 •灵活的系统界面:触屏,鼠标,键盘 •每日保养少于1分钟 •穿刺式试剂盖,不需开关瓶 •一次编程72个样本,每个样本24个项目 •用户自定义系统,与原装试剂同时运行 v 西门子(原德灵)BNP/BN 全自动特定蛋白BN 100 全自动特定蛋白BN II 全自动特定蛋白BN ProSec Emilvon Behring博士是血浆蛋白检测领域的鼻祖;1901年,Behring博士因在科学研究,尤其是疫苗接种方面的先驱性贡献,获得了全球第一个医学诺贝尔奖金。其后创建了蛋白研究和生产基地—Behringwerke,成为历史上专门致力于血浆蛋白研究的第一家公司。 2007年德灵公司被西门子公司收购。 v 法国赛诺菲QM300 特定蛋白 v 雅培AXSYM 免疫分析仪 v 雅培IMX 免疫分析仪 半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 v 英国MININEPHAD200特定蛋白分析仪 原理:采用红色激光,散色比浊原理全定量 快速:最快的15秒出结果 经济:仪器试剂成本低 简便:操作简单5步完成 独特项目:可检测lgG亚类(lgG1、lgG2、 lgG3、lgG4)和lgGA 亚类(lgA1、lgA2)等检测项目:可检测26个项目 v 挪威[小旋风]特种蛋白金标检测仪 产地:挪威 型号:TYX10 HbAlc(糖化血红蛋白) U—Albumin(尿微量白蛋白) CRP(C—反应蛋白) D-Dimer(D—二聚体) v 深圳国赛Nephstar TM 检测原理:乳胶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 测试模式:磁卡模式,将同批号试剂标准曲线存入磁卡内,测试时不用作标准曲线,只需刷卡输入标准曲线。仪器自动扣除本底干扰,不用作空白对照 操作模式:半自动,只须加入样品和试剂,其余由仪器自动完成;中文界面,操作简单 测试速度:15~180秒/测试 检测性质:全定量 检测试剂:NephstarTM特定蛋白分析仪专用试剂 质 控 液:附赠 采用标准:IFCC CRM470国际标准 样 本 量:10L~40L,全血、血清、尿液 附送附件:稀释模式芬兰原装进口电子移液器 深圳国赛 v 武汉艾尔夫TD系列 v Delta四通道特定蛋白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