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桔灯提供了知识文库的服务,这周分享的是第八部分8.生化检测,提到即时检测就必须要提及当前生化检测常见检测项目—性激素。 性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下丘脑-垂体-卵巢构成一个轴系(HPOA),下丘脑调节垂体功能,垂体调节卵巢功能,卵巢激素再作用于多种靶器官如子宫等,同时卵巢激素对下丘脑-垂体有正、负反馈调节作用。 HPOA的功能正常,是维持女性生育功能的基本条件之一。 月经的正常生理、卵子的发育成熟、受精、早期胚胎的着床发育,均是在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调控下进行的,有赖于体内正常的内分泌环境。 正常女性卵巢每月经历1次周期性变化。在卵泡早期,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逐渐升高,卵巢内一组窦状卵泡群被募集,FSH使颗粒细胞继续增殖,激活颗粒细胞的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促进雌二醇(E2)的合成与释放。到月经周期第7天,被募集的发育卵泡群,FSH阈值最低的卵泡优先发育成为优势卵泡,优势卵泡生成和分泌更多的E2,反馈抑制了垂体FSH的分泌,使其它卵泡逐渐退化。 优势卵泡决定了该周期卵泡期的期限,血清及卵泡液E2水平与优势卵泡的体积呈正相关关系。月经周期第11~13天,优势卵泡迅速增大,分泌E2,达到300pg/ml(1100pmol/L)左右,由于E2高峰的正反馈作用,垂体大量释放黄体生成素(LH)及FSH,使卵母细胞最终成熟并发生排卵。 排卵后的优势卵泡壁细胞结构重组,颗粒细胞与卵泡内膜细胞黄素化,约在排卵后5天内先后形成血体及黄体,黄体可生成与分泌孕酮(P)及E2,为接纳孕卵着床及维持早期胚胎发育做准备,排卵后5~10天黄体功能最旺盛。 若卵子未受精,黄体的寿命为14?2天,黄体退化使血E2、P水平下降,FSH水平又升高,新的卵巢周期开始;若卵子受精着床,则黄体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作用下转变为妊娠黄体,至妊娠3个月末才退化。 检测女性H-P-O-A各激素的水平,对不孕症的病因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及生殖生理作用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激素水平的测定一般抽取外周血检验,常用方法有放射免疫测定法和化学发光法。 性激素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㈠ 雌激素 育龄期妇女体内雌激素(E)主要来源于卵巢,由卵泡分泌,分泌量多少取决于卵泡的发育和黄体功能。孕妇体内雌激素主要由卵巢、胎盘产生,少量由肾上腺产生。妊娠早期E主要由黄体产生,于妊娠10周后主要由胎儿-胎盘单位合成。至妊娠末期,E2为非妊娠妇女的100倍。 雌激素包括雌二醇(E2)、雌酮(E1)、雌三醇(E3)。E2是生物活性最强的雌激素,是卵巢产生的主要激素之一;E3是E2和E1的降解产物,活性最弱,其相对比为100:10:3。 雌二醇检验值系数换算:pg/ml*3.67=pmol/L 1.雌激素基础值及月经周期变化 (1)基础E2:卵泡早期E2处于低水平,约为91.75~165.15pmol/L(25~45pg/ml)。 (2)E2排卵峰:随卵泡发育E2水平逐渐升高,理论上每个成熟卵泡分泌雌二醇918~1101pmol/L(250~300pg/ml)。 卵泡开始发育时,E的分泌量很少,至月经第7日开始卵泡分泌的E2量逐渐增加,排卵前1~2天迅速上**到第1次峰值,称为排卵峰;自然周期排卵前E2可达918~1835pmol/L(250~500pg/ml)。 E2排卵前高峰大多发生在LH峰前1天,持续约48小时于排卵后迅速下降。排卵峰的出现预示在48小时左右可能排卵,可根据LH值、卵泡大小及宫颈粘液评分考虑HCG用量及注射时间。 (3)E2黄体峰:排卵后E2水平下降,黄体成熟后(LH峰后的6~8天)E2再次上升形成第2高峰,称为黄体峰,峰值459~918pmol/L(125~250pg/ml),约为排卵峰之半数。如未妊娠E2峰维持一段时间后与P值高峰同时下降,黄体萎缩时E水平急剧下降至早卵泡期水平。 2.雌二醇测定的临床意义 (1)诊断女性性早熟:E2是确定青春期启动及诊断性早熟的激素指标之一。8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血E2升高>275pmol/L(75pg/ml)可诊断为性早熟。 ⑵E1/E2>1提示E1的外周转化增加,为睾酮(T)增加的间接证据,如绝经后和PCOS。 ⑶E2水平过高可见于颗粒细胞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瘤、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肥胖、吸烟者、正常妊娠及糖尿病孕妇。 ⑷卵巢早衰隐匿期:基础E2升高、FSH正常,是界于卵巢功能衰竭和正常者之间的中间阶段,即卵巢早衰隐匿期。随着年龄及卵巢功能衰竭,就会出现高FSH、LH,低E2状态。 ⑸卵巢功能衰竭:基础E2降低而FSH,LH升高,尤其FSH≥40IU/L时,提示卵巢功能衰竭。 ⑹基础E2、FSH、LH均呈低水平,为低促性腺激素(Gn)缺乏症,提示病变在下丘脑-垂体,如希恩综合征等。 ⑺多囊卵巢综合征:雌激素维持在较高水平,无周期性变化,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一个内分泌特征,这包括了E2和E1水平的升高,T及LH分泌增多,FSH分泌减少,LH/FSH>2~3。 ⑻妊娠早期E主要由黄体产生,于妊娠10周后主要有胎儿-胎盘单位合成。至妊娠末期,E2为非孕妇女的100倍。E2可作为流产患者保胎治疗的观察指标。 ⑼预测超促排卵(COH)效果及妊娠率 ①基础E2<165.2pmol/L(45pg/ml)者,妊娠率明显高于E2≥165.2pmol/L者。 ②基础E2>293.6pmol/L(80pg/ml),无论年龄与FSH如何,均提示卵泡发育过快和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在IVF周期中若基础E2>367pmol/L(100pg/ml),COH疗效不良,因卵巢低反应或无反应而造成的周期取消率明显增加,临床妊娠率下降。 ⑽监测卵泡成熟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指标 ①促排卵治疗时,当卵泡≥18mm,血E2≥1100pmol/L(300pg/ml),停用HMG,肌肉注射HCG10 000IU。 ②促排卵治疗卵泡成熟时E2<3670pmol/L(1000pg/ml),一般不会发生OHSS。 ③促排卵治疗时,有较多卵泡发育,E2>9175pmol/L(2500pg/ml)~11010pmol/L(3000pg/ml)时,为发生OHSS的高危因素; ④超促排卵时E2>14 680pmol/L(4000pg/ml)~22 020pmol/L(6000pg/ml)时,OHSS发生率近100%,并可迅速发展为重度OHSS。 ㈡孕激素 P由卵巢、胎盘和肾上腺皮质分泌,在妊娠期主要来源于胎盘。月经周期中外周血中的P主要来自排卵后所形成的黄体,其含量随着黄体的发育而逐渐增加。 卵泡期P一直在低水平,平均0.6~1.9nmol/L,一般<3.18nmol/L(1ng/ml);排卵前出现LH峰时,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在LH排卵高峰的作用下黄素化,分泌少量P,血P浓度可达6.36nmol/L(2ng/ml),P的初始上升为即将排卵的重要提示。排卵后黄体形成,产生P浓度迅速上升;黄体成熟时(LH峰后的6~8天),血P浓度达高峰,可达47.7~102.4nmol/L(15~32.2ng/ml)或更高。若未妊娠排卵后9~11天黄体开始萎缩,P分泌浓度骤减,于月经前4天降至卵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