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一位素未谋面的朋友分享了一篇文章,并约我谈谈自己对IVD行业尤其是生化企业发展前景的看法。这真是一个大课题,我一时恐怕说不清楚。今天,就以该文章为视角,来谈谈IVD行业中,到底谁在闷声发大财。 本文所有的讨论来自下图: 本次调查约25家,分布在生化、免疫、分子、POCT、代理渠道、ICL以及原料和辅助器械等领域。这些企业是IVD领域的领头羊,或是登录A股、或是新三板市场,也有些正处在卡位。调查数据来自各自的年报或新闻报道,时间节点各异,力求最新。 25家企业的平均毛利率为58.84%。 可以看出,生化领域上市企业最多,平均毛利率约54.81%,而科华生物、中生北控等也是上市最久的IVD企业。但6家企业中除九强生物之外,所有的毛利率都低于行业平均毛利率。以科华生物为例,其诊断用品利润率连年下降。虽然在2016年其诊断试剂收入6.9亿元,毛利率达到64.99%,却也架不住医疗仪器投入的拖累。名义上医疗仪器的毛润率为18.92%,恐怕销售费用的投入会更多。 又以九强生物为例:2016年度的毛利率为67.39%,2015年度同期为72.03%。无论如何,九强生物之所以可以保持较高的利润率,主要得益于明星产品同型半胱氨酸。2016年度该产品销量近1亿元,占主要业务收入的15.43%,毛利润为86.50%。这就是创新产品带来的超高收益。 生化检测中的利德曼尤其值得注意,虽然连续两年毛利率都保持接近58%,但营收和利润权限下滑。其中营收下滑21.75%,总利润下48.46%。 免疫检测不愧是行业的热点,从目前上市的三家(包括新三板)来看,毛利润是比较一致的,保持在75%左右。换句话来说,这个细分领域的发展得益于国产企业的快速的技术提升。如果仍保持在管式发光的发展思路上,免疫检测不会有如此突飞猛进的发展。那么,三五年之后,免疫检测会不会走上生化检测的老路呢?技术革新将是永恒的话题。 分子诊断的毛利率较低,达安基因在2015年的毛利率仅为37.62%。但要说明的是其应收中试剂仅占比45.21%,服务却占38.37%。另外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是分子诊断还处于行业爆发的前期,很多的市场都待开发;很多的项目都没有充分展开。乙肝之类的传染病检测利润已经相当的薄,而基因检测却又没有发挥威力。一旦诸如产前筛查等基因检测全面开展,其市场和利润将是令人咂舌的。 POCT的平均毛利率约69.84%。虽然理邦毛利率54.82%看起来较低,但其产业涉及到除了POCT的其他领域,不算是全POCT产品。三诺生物主要是血糖监测,而万孚、基蛋和明德基本上代表了POCT检测的心肌、炎症感染等领域,其毛利率也是POCT整个行业的真正写照。万孚生物2015年毛利率66.77%,2016年有所提高达到68.49%。 这其中提到一家申请IPO的尿液分析仪器的国内代表企业爱威科技。其2014-2016年的毛利率分别是71.28%、68.07%和66.76%,虽然很高,但明显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尤其要说明的是IVD的渠道供应商,列表中的三家全部都是靠代理国外产品、掌握核心客户、提出优化的集约化方案,从而快速提高营收,从数字较大的营收来弥补较低毛利率带来的不足。其中尤以润达医疗为代表,上市两年多来,陆续收购了20多家企业,涉及海内外的销售型、生产型IVD企业,甚至包括上海瑞美电脑科技这样的检验信息系统供应商。这样的发展道路可以用滚雪球来形容。 国内第三方检验市场尚未大范围打开,而且目前与国家医疗改革紧密联系,不仅迪安和金域在发展,甚至美康生物以及IVD的渠道供应商也提出了众多的方案。ICL的毛利率的提高主要不体现在常规的检测项目上,未来开展更多的特检和定制化检测项目,将是真正的利润来源。 关于菲鹏生物,可谓是国产IVD原料的佼佼者。2015年度的毛利率是94.62%,其中抗体产业为91.03%,抗原和酶为98.68%;2016年度整体的毛利率是93.59%。这样的企业会是怎样的存在?也许这正说明中国的IVD企业对原料是多么的渴求。2015年菲鹏生物营收1.1亿元,2016年达到1.5亿元,34.46%的递增速度也不算低了。 不得不佩服阳普医疗的坚持。原来同样是生产采血管的厂家,现在科华生物的报表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的采血管业绩痕迹;而阳普医疗的采血管营收已达到2.46亿元,年均增速约10%,毛利仍然有48.57%;而试剂营收才0.99亿元,毛利也不过才45.88%。需要指出的是阳普医疗涉足医疗融资领域,毛利率居然达到97.51%,但业务尚未展开,营收仅0.22亿元。因此,作为国产采血管业务的代表企业,阳普医疗能将总毛利率做到44.26%是难能可贵的。 另外要说明一家未在表中的企业:深圳雷杜。雷杜涉及生化、凝血和血球业务。其中血球业务占总业务的1/3,2014年约0.4亿元,毛利率,54%。 最后还是简单说一下IVD行业的黄埔军校深圳迈瑞。深圳迈瑞是无法归类的,业务庞大,业绩是其他国内企业无法企及的。单说IVD领域,三年以来IVD的营收占迈瑞总营收的比例逐渐扩大,2016年达到32.04%;IVD的综合毛利是64.62%,略低于影像68.54%,但高于生命信息与支持类62.45%。2016年营收是90.32亿元,是国内最大的医疗器械生产商(没有之一);2016年国际市场的销售额占营收的50%。就这样。 梳理下来,免疫发光赚钱、原料生产赚钱、POCT赚钱;然而从规模上来看,只能说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生化检测是因为找不到更赚钱的方法而越来越不赚钱;分子诊断是大家都憋着劲儿等着赚最大的钱;渠道集成商是急于倍增规模来赚钱。 找不到合适的路,就等着别人把能走的路都给挤满了而自己无路可走吧。 总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