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5日,深圳首届生物展上华大基因的展位。
近日,华大基因的研究员在进行筛查。
七年前,华大基因落户于深圳盐田一家破旧的鞋厂,短短数年,这家民营机构从参与、追赶、同步到部分引领,开创了生物经济的崭新模式。如今,其研究分支机构遍布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大的基因测序航母”。 华大基因今日所取得的成就,几乎没有人会想到。如果说,在世界生命科学最尖端的基因科学领域中“摸爬滚打”,令其有了摘取桂冠的先天优势,那么,我们所要探寻的重点是,其发展思路、人才培育、商业模式上有什么独特的秘诀? 启示之1 为何“墙内开花墙外香” 为全球提供科技服务 有人说,华大基因是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新书《未来:改变全球的六大驱动力》中,多次提及深圳华大基因,将其誉为中国崛起的代表。去年,比尔·盖茨在美国给万里之外的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写了一封信,称“华大成立以来,在基因测序、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面取得的成绩,让我印象深刻。” 同年,相关领域多位诺奖得主先后到访华大基因。 被众多世界级的商界、政界、学界领袖公开赞扬,这在中国其他公司并不多见。人们不禁要问,作为后起之秀,华大基因为何总是被人念念不忘? 记者观察发现,究其原因,一是在科学研究上真正做到了“源头引领”;二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为人服务”的理念贯穿始终,为全球提供了高质量的科技服务。 “我们不是总跟在别人后面‘捡果子’!”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王俊在盐田华大基因总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生命科学的发展规律,必然是从科学发现开始,首先要有自己在源头形成的认识。 翻开华大基因的大事记,其在诞生之日起,就踏入国际基因测序行业的第一梯队。1999年9月9日,华大基因加入了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完成人类3号染色体短臂上约占人类整个基因组1% 区域的测序任务。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与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一起,并称为20世纪全球三大科学计划。 如果说这小小的1%让华大基因拿到了基因科学领域核心圈子的门票,那么在汪建看来,华大基因真正高速成长期还是2007年来到深圳以后。几年来,华大基因不仅主导或参与完成国际顶尖的“千人基因组计划” 、“国际大熊猫基因组计划”等,还在世界顶级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论文。 探究华大基因的发展路径不难发现,在科技服务方面,华大通过“走出去”战略,利用境外资源实现了快速发展。 用王俊的话来总结,“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我们进入当地,是以服务当地百姓和产业为前提的。” “先为世界人民服务,世界各种货币才会为我们服务。现在很多企业把挣钱放在第一位,这不是我们的理念和价值观。”汪建也在多个场合反复说到,只要符合科学基本规律、符合人们的基本需求,最终就会得到大家的支持。 启示之2 如何让年轻人创奇迹 敢于尝新,鼓励标新立异 面向传统机制体制进行的改革,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敢用年轻人,善用年轻人,成为华大基因的诀窍之一。 在华大采访时,记者有一个较深的感触—这里的员工很多还是“学生模样”。就是这些平均年龄26岁的年轻人,创造了一个个“奇迹”。2013年,华大发表SCI论文196篇,其中《自然》及子刊杂志32篇,《科学》及其子刊3篇。这些年轻人就是绝对主力。 且不说现任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的王俊, 今年才38岁,“80后”的的李英睿,早已是华大科学体系第一负责人,更年轻的“90后”赵柏闻去年入选“世界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家”。 有行内人士感叹,在生物科学领域,这样的青年科学家在哪儿都一将难求,但在华大好像雨后春笋,总会不断“冒出来”。 进一步探究,你还能观察到更多古怪的事情:比如有女生剃光头,汪建立即给了她8000元奖励;科研带头人将自己的头发剪出“华大”二字,把头发染成红色表示“怒发冲冠”;这里几乎没有人穿西装、打领带,还有的把自己打扮成美国NBA赛场的球星;而作为董事长,汪建甚至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和普通员工一样坐在格子间里! 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从更深层次研究,华大为何要鼓励这样一种标新立异的文化? “这是一个颠覆性的地方,一个创新的地方,从表型到思想,我们鼓励员工和别人不一样。” 汪建在近日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颠覆式创新,首先要从解放思想做起,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摆脱物质生产、工业经济那些模式和发展思路的束缚。 其实,汪建自己就是一个“敢于尝新”的冒险者。2010年5月,56岁的他与王石(微博)等人一道登顶珠峰,到现在,华大基因已有近十人曾站上了近8000米的高峰。 在这样的创新氛围之下,敢用年轻人、善用年轻人的做法也变得顺理成章。 高中没毕业的 “90后”赵柏闻被人视作天才。2013年他被世界权威科技杂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技商评》评为“年度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家”。 如何培育和激励他们呢?“在河边挖一个游泳池,训练几个月,再跳到河里去游泳,这样成材率就高了。”汪建介绍说,华大有一整套网上的公开教学体系,不保密,谁都可以学。“科学是典型的‘摸着石头过河’,又会游泳,又敢摸石头,就容易成功。” 启示之3 怎样解决“造血”难题 引入工业模式服务科学家 如果用传统的眼光来看,华大基因是一个游离在体制外的民间研究机构,做着大量“学院派”的基础研究工作。然而基础科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他们是如何解决“自身造血”的难题? 近年来,华大基因不断婉拒全球著名投资机构,有人说,这个看上去很“学院”的华大基因,不懂得商业运作。 而实际上,从落地深圳,华大就开始尝试科研、技术、产业的“混合”发展战略。收入每年以3倍的速度在迅猛增长,2009年收入超过4亿元,2010年已在10亿元以上。 不过,按照汪建给华大基因设定的四部曲:科研服务、科技服务、医学服务、人人服务,数十亿级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我们现在才走到第二步,第三步正在加速。”他认为,科技服务能到100亿元,而数年内基因诊疗将成为全球医院标配,这将是一个1000亿元级别的市场。 华大基因在科技服务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模式。汪建坦言,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给了他们很大启发,于是华大基因把所有工业革命中的优势,都转移到生命科学里来,又把生命科学所特有的发展规律和必要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将基因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做成一种廉价服务,使之成为一种一般研究人员、医生或农业专家随时可用的工具。”外媒这样论述。 在医学服务方面,目前,华大基因已经在癌症、糖尿病、产前检测等慢性疾病的预防、筛查和治疗等方面取得进展,并与全球医疗机构开展广泛合作。 “去年华大医学已经做了20万的产妇检测。”王俊表示,未来医学革命的方向应该是更加个体化—人一出生,就有自己的基因身份证,一旦生病,可以根据其基因信息准确治疗。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华大基因在产业化、商业化中开始大手笔地“正面出击”,有两个关键性的战略节点值得探究。 一是2010年初,华大启动15亿美元贷款,买断了Illumina公司近全年的产量—128台新一代测序仪。 “当大家都没想到能做产业的时候,我们买了128台仪器,让全球震惊。这实际上是为华大的产业化铺就了道路”。华大基因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次战略性的资源买断实质是在行业起飞的关键时间点上,赢得了一年的战略发展期。 第二次战略出击是2013年3月,华大基因完成对美国上市公司CG的全额收购。“这相当于让测序仪国产化,补上了其在基因检测设备方面的短板,成为了一家基因解决方案业务领域的全产业链、全球化公司。”他介绍说。 “以华大基因为代表的深圳企业,抓住全球知识产权布局刚刚开始的契机,通过一种新的形式,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另一条道路。”中科院院士、原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对这种发展模式给予了高度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