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78|回复: 5

[分享] 为什么明明中国还有那么多疑难杂症,社会却还说不需要那么多生化环材土木水利人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23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3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结论:两头严重缺人,中间硬卷。
现在这个行业最缺乏的,一是顶端能够进行远景规划的战略家,需要同时精通商务、法律和技术,对国际国内市场有着极其深刻理解的那种人,能把一家公司往高层次带的那种,这种人可遇不可求,平均一家号码局摊不上两三个。二是缺技术过硬的工人和工长,上一代吃苦耐劳的老农民工已经逐渐退役了,新一代掌握现代化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能力的工人和工长还没批量地培养起来。而且要命的是其实上一代农民工虽然吃苦耐劳,可是他们的技术绝大多数其实也没有多高,指望他们把技术传下来,很多时候人家根本没有,只能说是一些经验,你怎么传呢。至于上上不去下下不来的大学生,那是非常不缺。
这个锅当然第一是市场,一线技术工人的薪资待遇首先上不来,其次就算有些单位已经上来了,施工一线的艰苦环境很多人也压根不愿意挣这个钱。二是我国的这个大学教育体系非常成问题。本世纪初的大学生扩招可能是近四十年来最垃圾的几个政策之一,很多明明根本没有能力接受大学教育的人现在也成了大学生。现在就有个分不清大小月的大学生整天跟我报材料,每天都是什么9月31号,4月31号,那也叫个大学生。他们成了“大学生”你就得给他们安排大学生的工作,一来二去大学生的工作他们无法胜任,工人的技术又没有学。不光是不屑于学的问题,而是现在就算有明白人去读大专学技术了,他们在大专里也根本就学不到什么正经东西,职业教育已经瘫痪很久了,整个职业教育系统你一个班下来没死人就算胜利,你指望能学到什么技术呢。
大学扩招生产了一堆根本干不了大学生工作的伪大学生,同时职业教育的瘫痪使得就算是想学技术的人也学不到技术,逼迫本来应该去学技术的人最后也进了大学硬卷,一批本来能成为优秀技工的社会中坚力量现在躺在家里实质性失业无限循环考公考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最后注定是哪里也考不上的),同时技术面临断代,工程技术含量提高不上去,利润相应的也就上不去。
所以说题目里说的两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其实压根就不矛盾,它们同时存在,而问题的根源就是貌似一堆人,实则能用的太少。往大了讲,这不是一两个行业的问题,而是中国整体面临的问题。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两点:
1.让市场发生大规模的集约和重组,大规模地清理落后、重复、低利润的产能,通过集约来提高利润,进而提高基层从业者的薪资,让基层从业者的薪资达到办公室人员的2-3倍。
2.彻底改革职业教育体系,让职业教育切实能学到东西,让本来就没法升任大学生工作的人通过职业教育来获得正常回报的收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3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
因为这些人才,国际分工(美帝)不想你养。
每个行业都有疑难杂症,不夸张地说,没有哪个行业的人才是“够”的。
说“不需要”,不是说这个领域已经完美,而是说这个领域无法提供更多的收益来支撑这些人才。

当年需要你的产能,社会上什么时候说“不需要工人”?十年前需要你的金融收益,社会上不是满满的创业风气?
美帝的过剩资本需要产能时,你的“高科技”发展就是美帝产业界的宠儿;你的真·高科技开始威胁美帝资本的垄断收益时,你发展科技就是用心险恶。
生化环材人才真的不需要?开玩笑,在产业升级迫在眉睫的现在,最需要。说不需要,是因为美帝不需要你有些产业升级来威胁他的垄断收益,所以这些领域的中国企业大量无法进入国际分工里获得收益。
美帝这些开始打击我们的供应链就是这个逻辑:我们早就垄断美帝大部分的服装、玩具需求了,美帝不打击;也垄断了好些年美帝小机电产品,美帝还不打击。
你开始成规模摸到装备制造业了,美帝就来了。
让你没钱养不起,自然就“不需要”了。

恶心的是,美帝不是只在打击门类里限制你销售、征收你关税、控制你技术转移。
服装玩具人家也收割你的主要利润呀。
在不怎么被美帝重点关照的门类里,你收益已经很少;在美帝重点关照的门类里,来自国际分工的收益几乎要归零。
要么你用别的收益来换取市场进入许可,例如你自己的金融开放;要么你就用本国为数不多的盈余来咬牙支撑,期待能一个个慢慢熬到自循环,自负盈亏。
像光伏产业那样。
所以几乎可以肯定:只要我们搞产业攻坚的门类,几乎都是苦的门类。别看芯片现在热,你去问问芯片领域的工程师工资平均是多少。
现在赚钱的,不是搞芯片。

这也是我为什么老是主张不要随便转移“低端”产业。
因为这些产业看着“低端”,其实是可以为高端攻坚造血。而且在国家指令的引导下,总量很大。
全中国的中低端儿童平板,跑不起你45纳米的产线?全中国的纺织制品,养不起你的材料应用?
我们身为纺织大国,到今天都没全搞定染色、面料上的材料问题,高端点的还在日本手里。
这些“低端”产业为高端科研提供了大量应用场景,国家如果能专心把这些产业链接起来(怎么突然想起死亡搁浅了...),我们是能养得起大量生化环材的年轻人的。
坐拥全球第一大工业产能,何来的“不需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3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说的是生化环材料的科研和中国社会的疑难杂症这个意思的话,我给你举个例子吧。
因为某个县城经济发展,要挖一座山,这是迫切需求。
山对面的橘子,山楂,苹果,梨,一筐一筐都快烂了。
山这边的人常年没有水果吃,嘴唇都快干裂了。
迫切不迫切?疑难不疑难?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有进口外地的飞机运。
但是人家的飞机只租不卖,运一次受几十万的费用,导致水果很贵,只有个别县城和乡镇企业家才吃得起。
然后县里面的市民农民都注意到这件事了,他们都说要挖山,修高速铁路。
要挖山就得开山石,于是县领导下了指示:每个人,只要送来的石头越多,我给你们发钱越多,给你们涨职称越高。
这些县城里的各大工匠们一听到了,都挺高兴的,于是就想办法。
他们首先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个挖山必须是不费力还挺讨好的买卖。
有很多地方开山容易修路。但是要挖的石头太坚硬,我们这点儿半瓶子醋的手艺也不行啊。
于是他们就想了个办法,要找那种开采容易,开采量大,还能烧钱的地方采。
最好附近还有平原,最好不能离山坳太远。
于是他们就想了个办法,论证了一通,题目是《蹲在山脚修建贯通山脉的铁路计划》,给了县领导人看了看。
县领导人批准了之后,他们就开始去跟县财政要钱,说首先要买挖掘机。
于是县财政划了一大笔钱给了他们。他们去外地采购挖掘机,还蓝翔技校考察,学习了大概三年,载誉而归。
回来后他们就开始在整个县里招兵买马,先吹一通为了全县百姓的利益,挖山是最崇高的工作,然后就开始以低廉的工资招聘人,县城里的年轻人都没有吃那个苦的,他们就去乡镇中学找优秀毕业生。
然后就开始了浩浩荡荡的采石工程,大家拼命采集更多的石头,这些石头来自于山脚,山坳,山对面。都是松软土质里面筛出来的石子。
工匠头子评选上了,最佳匠人评上了,匠心津贴拿到了。
开挖掘机年轻人熬出来的熬出来了,背矿土的年轻人熬不出来的跳楼了。
但那些石头没有一块来自坚硬的山体。
掺了废渣土的石头被一车一车地运进来,外地买来的的挖掘机换了一批又一批,外面的挖掘机制造商笑得合不拢嘴,但是没有一块山体的石头被运进来。
在挖了三十多年快四十年的山之后,人们突然发现,山体上的石头丝毫未减。
山这边嘴唇还干着,山那边山楂还烂着。
最要命的是,有个外地的商人当上了他们那边的县领导,说得张涨价了,要是不涨价的话,不准租给你飞机了,挖掘机也要给你断了。你只能吃我们这边的苹果,很贵。
事情闹大了。县城里一片义愤填膺。大家都气的不行。
就连村里的老张头都知道这件事了,他跟孩子的老师聊天的时候问了一句:
咱们县明明需要挖山,但为什么回村过中秋节的后生们都说别再去学挖掘机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3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需要生化环材等劝退学科的人才
但是社会缺少养一池子只有个别能成为人才级别的的资源
祭出这张比暴漫还要早的rage comics的图,你以为的科研和实际的科研


顶尖的人才,需要刷刷刷地经过多次的试错,筛选,机遇才能培养出来的。想要有人才就需要有大的人数基数搞人海战术。可是社会资源没能给那些未成为顶尖人才的大多数人一个较好的准出机制,那这些人当然是拍大腿后悔一开始就不应该入坑。
比较理想的,最顶尖的人才去最需要他们发挥的地方,普通的人才也能去行业里普通的位置有所发挥,这就是不坑的专业。若是一个行业只有最顶尖的人才能进入,稍微差一点就还不如转行,那这个行业的入行风险就非常大了,饱受诟病的天坑专业基本都有这个问题。
毕竟,谁又能保证自己恰好就成为一个行业的佼佼者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3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白了还是穷,等什么时候和漂亮国一样有钱的时候就养得起了,就需要了。
前一阵子看丘成桐老先生接受采访就说:中国很多基础学科领域差世界很远。
就比如量子计算,IBM可以养1000个量子计算相关的高科技人员,每人每年光工资就要10W刀以上,这是一笔多大的费用?而且像这1000位现在做的事情,根本谈不到成果转化,但是人家IBM就是有这个能力能养得起这么多人。
只有天知道哪块云彩下雨,这1000位里总有要下雨的云彩,赌到几块就能占领一个新领域,从而进入下一轮新高地的抢占。
这就是个正循环体系:拿到世界的话语权  → 制定符合自身利益的国际规则 → 占领科技制高点 → 获得超级丰厚的利润 → 养一帮“闲人”继续做科研 → 继续占领科技制高点 → 获得超级丰厚的利润 → 养一帮“闲人”... ...
但是我们国家是个后起国家,能吃得饱,穿得暖的时间不超过50年,就更别谈养一帮不能转化成果的科研人员了。也就是最近几年国家稍微富裕点了,有点钱了,才能在一些不那么着急成果转化的领域投点资。但是和漂亮国的撒钱程度比起来,还是差得远。
科研说白了,就是用钱+时间来买新的知识。所以,等以后国家更加有钱了,科研成果也必然会出来。像什么诺贝尔奖,说真的,只是时间的问题,再过30年一定是“家常便饭”。
不过话说回来,遥想当年863计划,国家在那么穷的时候,宁肯压缩国防预算,也要拿钱做科研。要是没有那个时候邓公的坚决支持,到现在咱们的科技会更差,会更穷,会更不需要生化环材类的科研人员...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