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高危人群基因筛选技术”和“肺癌基因检测技术”11日在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子诊断平台正式投入使用。 基因检测就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肿瘤组织,对基因序列进行检测分析的技术。近年来,基因检测已经可以预测人们未来会罹患哪种疾病的风险更大,帮助医生了解运用哪种药物病人更敏感和更有效,从而提前进行预防或优化选择个体化的诊疗方案,降低癌症患者的发病率,提高早诊率和生存率。 目前,乳腺癌高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而肺癌则居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之首,其发病率均逐年上升,并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郝希山院士称,肿瘤分子诊断平台的建成和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是实现肿瘤防治和患者个体化医疗的重要途径,将带来两个方面的重大转变,一是个体化靶向性治疗,二是对可能发生的疾病的预防。 天津市肿瘤医院分子诊断中心主任于津浦介绍,乳腺癌基因检测技术,只需要被检测者5ml外周血,就可以对6个乳腺癌易感基因进行全外显子基因突变检测,根据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情况,评估基因突变携带者罹患乳腺癌的几率,以此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达到提前预防乳腺癌的目的。而肺癌患者基因检测项目,则是利用肺癌患者“绿豆”大小的一块组织样本,对14个肺癌驱动基因的热点区域进行深度测序,从而检测驱动基因的突变情况,并以驱动基因检测为依据,优化制定个体化肺癌靶向药物治疗方案,进而推动肺癌的个体化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