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296|回复: 5

[分享] 如何听到时间的声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爸爸,这是什么呀”
“爸爸,他为什么会这样”
“爸爸,你看这个,怎么回事啊”
“爸爸,你连电视都会修啊”


“儿子,你玩的这是什么”
“儿子,你帮我看看怎么不动了”
“儿子,这个为什么一闪一闪的”
“儿子,你连电脑都会修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26岁,你看着身边的人都结了婚
婚礼的份子钱逐年递增
春节回家,父母从带你串亲戚
变成了带你去见相亲对象
见了十几个姑娘
你每次都觉得和那个她比
差了一点
28岁那年,你遇到了一个和你遭遇差不多的姑娘
你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她说:你还不错
你喝了一口可乐说:你也是
你还不确定喜不喜欢她
双方家长就已经摆好了订婚宴
结婚的前一周,你和朋友出去喝酒
你说,不想结婚
朋友说,你啊,就是想太多。谁不是这么过来的?


29岁,你们终于结了婚
婚礼办的不大不小,朋友来的不多不少
攒了几年想要去实现理想的钱
搭在了这一场百人的私人庙会上
婚礼进行到中间
司仪带着标准的商业化微笑
对着台下的亲朋喊道
要不要让他们亲一个!
台下那些人跟着一起起哄
不知道为什么
你简简单单的亲了一口
俩人恢复到了一开始的站位
你小声说了一句:我爱你
那个昨天还看不惯你倒腾模型的新娘
愣了一下说:我也爱你
你不确定她是不是对你说的
就像你不确定是不是对她说的一样
婚礼结束后,并没有你想象的浪漫
你听着外屋的新娘一笔一笔的算着份子钱
想着不过才两年,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想着想着,洞房夜就睡着了


30岁,她怀孕了
辞掉了工作,在家养胎
你在公司逐渐有了点地位
手里管着十来个人
独立负责一个项目
结婚前陪嫁的那辆20万左右的车
也变成了你一个人的独享
但你依然不敢放松
每次加班
电话那头都是抱怨与委屈
但你不能争辩什么
谁让她怀了你的孩子
在这一刻
不论是她的父母还是你的父母
都无条件的站在这一边
31岁,孩子落地了
前前后后连孕检带住院费花了10万块钱
不过无所谓
你看着你的孩子,怎么看怎么喜欢
高兴的仿佛这是你的新生
32岁,这是人生最不愿意重复的一年
平均睡眠3小时
孩子每一个小时都要闹腾一次
第二天拖着睡不醒的眼睛去上班
老板说你上班不干活
回家媳妇说你不干活
你想了半天不明白,那谁干活呢?
那辆开了3年的车
成为了你真正的家
你不在抱怨路上拥堵的交通
你甚至开始希望
再多堵一会
回到家,你关了发动机
在车上点了一根烟
这是你每天最幸福的十分钟
车前是功名利禄,车尾是柴米油盐


35岁你因为身体越来越差
加班越来越少
晋升的速度也越来越缓慢
那天下班,媳妇告诉你
孩子要上幼儿园了
双语的一个月3000
你皱了皱眉头,那边就已经不耐烦了
“四单元的老王家孩子,一个月6000”
“你已经这样了,你想让孩子也输?”
你没说话,回屋给媳妇转了6000块钱
这笔钱,你原本打算给自己过个生日,买个新电脑
38岁,孩子上了一年级
老师说一年级最关键,打好基础很重要
你笑着说,是是是,老师您多照顾
新生接待的老师看着你不明事理的脸
给你指了一条明路
“课外辅导班,一个月2200”
40岁的时候,孩子上了三年级
老师说,三年级,最关键,承上启下很重要
你笑着说:是是是,正打算再报个补习班
44岁,孩子上了初中
有一天回到家,她对你说
爸爸,我想学钢琴
你没什么犹豫的
你以为这些年,你已经习惯了
但那句“爸爸现在买不起”你始终说不出口
好在孩子比较懂事
她说:爸爸没事,要不我先学陶笛也可以
你看着这么懂事的孩子,却开心不起来
46岁,孩子上了一个不好不差的高中
有一天你在开会,接到了老师的电话
电话里说你的孩子在学校打架了
叫你去一趟
你唯唯诺诺的
和那个比你还小5岁的领导请了个假
到学校又被老师训了一通
无非台词就是那一句
你们做家长的就知道工作,能不能陪陪孩子
你看着这个老师,有点可笑
好像当时说:
家长在外辛苦点
多赚点钱让孩子多补补课的和他不是一个人
50岁,孩子上了大学
很争气,是一个一本
他学的专业你有点看不懂
你只知道工作不一定好找
而且学费还死贵
你和他深夜想聊聊
准备了半斤白酒,一碟花生米
你说着那些曾经你最讨厌的话
还是要为以后工作着想
挑个热门的专业
活着比热爱重要
你们从交流变成了争吵
你发现,你老了
老到可能都打不过这个18岁的孩子
你说不过他,只能说一句:我是你爸爸!
孩子看着你,知道再怎么争辩都没用
这场确立你最后威严的酒局不欢而散
你听的不真切
在孩子回自己屋的路上好像叨叨了一句
“我不想活的像你一样”
怎么就哭了呢?50岁的人了
一定是酒太辣了,对不对
一定是酒太辣了


55岁,孩子工作了,似乎有一点理解你了
但你却反了过来,你说不要妥协
56岁,孩子也结婚了
你问他喜欢那个姑娘么
他愣了愣说:喜欢吧
60岁,辛苦了一辈子,想出去走走
身边的那个人过了30年
你依旧分不清到底喜不喜欢
你们开始规划旅游路线
这么多年了
你们还是存在分歧,还是在争吵
某个瞬间,你觉得
这样可能也挺好
一切都准备好了
儿子说:爸妈,我工作太忙了
可以帮我照顾一下孩子么
你们退了机票,又回到了30年前


70岁,孩子的孩子也长大了,不用天天操心了
你下定决心说:一定要去玩一趟
可是手边的拐杖
只能支持你走到楼下的花园
75岁,你在医院的病床上
身边聚满了人,你迷迷糊糊的看见医生摇了摇头
周围那些人神情肃穆
你明白了,你要死掉了
你没有感到一丝害怕
你突然问自己,我到底是什么时候死掉的呢?
你想起来30岁的那场婚礼
原来,那时候,你就死掉了吧


依照惯例
死前的3秒,你的大脑要走马灯
倒叙你这75个年头的一生
画面一张一张的过
1秒
2秒
两秒过去了
你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两秒内的回忆
第3秒
突然你笑了
原来已经回到了15岁的那一年
你看见一个男孩
他叼着一袋牛奶,背着书包
从另一个女孩家的阳台下跑过
那个男孩朝窗户里看了看
那是15岁的你暗恋的那个女孩子
你想不起来她长什么样子了
最后一秒你努力的回忆着
然后终于笑了出来
3秒过去了
身边的人突然间开始嚎啕大哭
你可能听不清了
你最后听到的嘈杂的声音
是一群十五六的少年 起着哄说的
答应他
答应他
答应他

原文来自《谁不是一边娶妻生子,一边死在路上》  作者不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天去妹妹的家长会。
还特意穿了件白衬衫,挤出来点少年感。
我站在走廊,校园广播里正放着王筝的《我们都是好孩子》,操场上一个男孩悄悄的靠近正在专心打扫的女孩旁边,大吼一声,然后扭身就跑,女孩挥舞着扫把追赶。
时间的声音?
大概就是教室里那台老式吊扇吱嘎吱嘎的响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怎么叫呀?叫妈妈,对啦!”
“怎么又拉一裤兜子!孩他爹,屎裤子拿一下!”
“自行车让你爸教你!让他带着你骑!”
“饭盒别忘了带!给你做了青椒面!哎呦,水瓶哪儿去了?”
“又没及格?你还敢学我签字儿啊你!”
“吃点橘子!吃点排骨!吃点青椒别老吃面!”
“中考能考好,我就把电脑给你买了!”
“怎么又打架?我看看,哎呦…”
“妈给你报了个班,你看看去呗?”
“大学别考北京了,那里太远,妈不放心!”
“钱带的够吗?北京食堂卖青椒面不?”
“一年你才回来一趟,不是寒假吗?怎么才十天呀……”
“学校工作分配吗?妈也给你找了个公务员的班,就在咱们镇口!可好啦!”
“那领导对你满意吗?没挑你刺吧,安全吗?北京地铁人多不多?”
“升职啦!哎呦,哎呦,真好,真好,真好。”
“你看看你过年也没回来,还不让唠叨几句!”
“哪里认识的对象呀,那边家里是独苗吗?家长人咋样?”
“你现在要孩子,你妈还没老,还能帮你带带。”
“家里还有些钱,能给你凑个首付,买好的,买好的。”
“你爸爸他……”
“你多给妈打些电话,妈家里一个人待着,闷。”
“过年还回来吗?带着娘俩来家里,妈给你做青椒面。”
“妈能去北京看看你吗?过几年走不动啦。”
“你回来啦,推轮椅带你妈出去转转……”
“他们家卖青椒的也走了,妈每年底都收一捆,你没回,那椒一年就坏一捆。”
“你说时间怎么过这么快呢,一转眼,你都这么大了……”

“……”

“……我怎么叫呀?叫爸爸,对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
时间,一直以来都是各种科学家和人文艺术家所研究的主题。在天体物理里,时间是一个具体的单位,而在人文科学里,时间多半是个感性的概念。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无时不刻地不在影响着个体的生命和人类的历史。
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和科技对人类理解力的影响,视觉艺术家也开始越来越普遍地意识到时间这一客观单位的存在,于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视觉艺术作品,把时间和时间的影响力作为了自己表达和讨论的内容。英国当代艺术家,达伦·艾蒙德(Darren Almond)创作过一个用时钟完成的装置艺术作品。
在这个题名为《潮汐》(Tide,2008)的作品中,他把600个一模一样的时钟在画廊里累成一面墙。这600个钟都精确校对过时间,走得一模一样,每分钟都会一起齐刷刷地变成下一个数字。



Darren Almond,Tide,2008



Darren Almond,Tide,2008

试想一下,你作为一个观众走进这件展厅,看到一大面墙的时钟,首先是一种震惊,然后会感到一种恐惧和压迫感。因为它放大了时间的存在感,把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具体和夸张地摆在了你的面前。而且,在这个装置作品中,你会真真切切地听到时间的生命与声音:随着每一个分钟的流逝,这些数字会齐刷刷地跳动,一起发出一种机械的声音,那种赤裸裸、齐刷刷的声音简直让人感到可怕——它让人清清楚楚地看到和听到了时间一点一点地流走的事实。
达伦·艾蒙德(Darren Almond)于1993年毕业于英国温彻斯特艺术学院,获得学士学位。 在2005年,他入围了特纳奖的入围名单。他常常用摄影、雕塑和电影等媒体来探索「时间」这个概念,尤其是表现时间对个人的影响。
他对「时间」的痴迷使得表现时间、记录时间、探索时间的意义成为他艺术的一贯主题。而时间是个感性的概念,也是个客观的概念。每一段时间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都不一样,体验上有人觉得一天很长,有的人觉得一年都很短;而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更因为大家的经历不同,有着不一样的私人回忆,所以同一个时间点在不同的人的心里也不尽相同,也许欢乐,也许悲伤。所以说,时间这个东西既是私人的、主观的、感性的,也是客观的、集体的、历史性的。



Darren Almond, A Bigger Clock,1999

在艾蒙德的作品里,时间,无论是用时钟这样的形象直接呈现,还是用摄影、录像等媒介间接表达,其实都是艺术家无法真正抓住的东西。对于时间,我们能提及的内容要么是已经从指缝间溜走的过去,要么是一个不可能具体化的未来。
至于艾蒙德的时间艺术研究,他的作品既不追求数字的纯粹性与准确感,也不追求形而上学的、虚无缥缈的时间诗学。 取而代之的是,艾蒙德向往和感兴趣的都是人对于时间的情感——具体来看,就是「人造时间的存在主义机制」。
其实,时间是否可以被表达和量化,人类是如何认识到时间的存在,如何把一天制定为二十四小时,全球使用统一的时间单位,一年分为365天,12个月,每天都有上午、正午、下午、晚上,这些指定的单位和规则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这种全球统一的记录和表达语言就是一种科学,也是一项艺术作品。而时钟这个物件的发明,更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品。不同时期的不同设计,机械或电子的原理与形式,时钟本身就是一个人类表现时间的大型艺术作品。时间在一种人为机制中,被有系统地分为几秒、几分、几小时和几天,或者赋予某个时间点一种特殊的文化和情感记忆,类似「911」和「北京市2008年」等,这样的时间标记对于不同的人和文化而言,皆有不同的心理回响。
我们每个人之于时间的关系,就是自我与自身历史的关系——我们在等待一个未来,或者正在忘记一个过去,在这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中,时间的意义和内容都是主观存在的,一个被彻底遗忘的瞬间与没发生过的未来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与客观历史无关紧要。



Darren Almond,If I Had You 2003

无论是用日常生活里我们在床头或是桌台上放置的时钟,还是用集装箱一样大的计时器来表现时间,艾蒙德的艺术工作就是在让人们看到、听到、摸到如空气一样存在的「时间」。当时钟被放大到纪念碑一样大的巨型尺寸后,时间发出的声音也会如洪钟一样,不可忽视。



Darren Almond,Six Months Later, 1999

在《六个月后》(Six Months Later, 1999)这件摄影作品中,艾蒙德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非常精确地重复拍摄了他工作室里的一处相同位置。 每个镜头都记录下来了他的桌子和椅子,一扇窗户,两个风扇和一个壁挂式的翻转时钟。 这里面的每张照片都是相同的画面内容,唯一的色彩与视觉变化就是透过不同时间而投射进来的光线,和时钟上显示的时间数字。
让无声无息的时间发出声音,留下痕迹,画出轨道,这不仅是声音艺术家在做的事,装置艺术家、行为艺术家、摄影家、电影导演、雕塑家和音乐家都一样,可以发明创作出一套自己的度量方法,和记录方式,去表达时间,留住时间,感叹时间。



Darren Almond,Schwebebahn,1995

《施韦伯恩》(Schwebebahn,1995)这部电影是一个在「悬浮铁路」上拍摄的胶片艺术。在德国的伍珀塔尔·施韦布巴恩(Wuppertal Schwebebahn),有欧洲唯一的一条悬浮城市铁路线。浮动铁路于1901年启用,本身如上下山林的缆车那样挂在空中,既古老又充满未来感,在艾蒙德眼里,是一种时空具体化的完美视觉呈现。 艾蒙德使用手持式Super 8胶片相机,一种现在看来十分具有年代感的影像捕捉方式,来获得一种朦胧的彩色图像,保持一种时间的原始美感。 然后,他将镜头上下倒转,同时放慢了影片的速度,让人们产生了一种神奇的观看效果,是一种以悬浮铁路为第一人称的视角。 通过火车上下颠倒的视觉世界观看时间,产生了情感与感知的混淆与迷离。
达伦·艾蒙德不是唯一一个利用物体、地点和事件的象征和情感潜能,制作出「时间」的肖像。创作既具有普遍共鸣又具有个人感悟的时间作品,这是许多艺术家都在做的事情。他们用私人化的视野和个人的角度去表现时间,讨论时间的意义,描绘出时间在人们身上留下的痕迹。



Darren Almond,Meantime,2000

时间是生命对人类最终的审判和寓言,无论是通过像《施韦伯恩》(Schwebebahn,1995)那样的视频肖像来捕获时间,还是《潮汐》或是《与此同时》(Meantime,2000)使用数字时钟和雕塑语言来震撼观众的视觉作品,或者是他的实时录像 《 实时片段》(Real Time Piece,1996年),各种物件和媒介组成的艺术作品成为了一个个容器,是捕捉时空幻化的完美工具。
而就任何一件艺术作品来说,其实都不需要艺术家的专门投入,每一个艺术作品本身就都是一件关于时间的创作。它包含了这件作品自己被创作出来时所具备的时间属性,记录了艺术家作为一个创作者对于时间的感悟与表述,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如果想「听到」更多艺术品的声音,可以看看我之前写过的一篇关于声音艺术的回答:
「聲音藝術家」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如果想知道还有哪些艺术作品展现了「时间」这一主题,可以去听听我的一期知乎Live:
如何在艺术里表现「时间」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欢迎关注艺术杂志:《布林客·BLINK》(微信号:blinkzine)
and Follow 我的视频就去:哔哩哔哩 / 油管,了不起的苏小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