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这几个月一直在做归国航班核酸检测,至少做过四位数了,来讲讲实际情况。
这里主要回答“痛不痛”和“方法”,具体的细节每个地方可能会有差异。
1、目前我们采用的主要是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共同点是采集的都是咽后壁上皮细胞;不同点是进入的方式和接触时间。
鼻咽拭子是用很细的棉签从鼻部进入,通过鼻咽管抵达咽后壁,接触至少10秒,同时旋转三圈,保证采集到足够的细胞。
口咽拭子,也是常说的咽拭子,从嘴部进入,需要被采集者张大嘴部暴露出咽后壁,然后棉签伸进去在咽后壁刮擦。(对你没看错,刮)
2、就感觉而言,个人差异非常大,跟你的鼻腔和咽喉的敏感程度有很大关系。对,我反对一个答案里“跟医务人员技术手法有关系”,真没啥关系,我后面解释。
鼻咽拭子简单讲是“捅鼻子”,目前见过的反应有:没反应、皱眉头、默默流泪、泪流满面、说疼、咳嗽、说痒、打喷嚏、有点想呕、有点爽(???)、酸爽等等。我自己练手法的时候也捅过(对,要找感觉),感觉是难受、有点痛(我有鼻炎)。因为它会摩擦到鼻咽管,所以鼻黏膜薄、鼻腔小的人会更加敏感,比如鼻炎患者、经常鼻血的、有鼻部手术史的,老人小孩等,一般不推荐(至少我们不用这个方式)。
口咽拭子就更加看了,咽部非常敏感的甚至会呕吐出来(我暂时没见过)。目前见过的反应有:干呕(就是有要呕吐感觉)~、咳嗽、痛(因为要刮咽后壁)等。操作时需要被采样者高度配合和照明的保证,舌头、嘴唇都非常容易遮挡视线,有时候你以为碰到咽后壁了,实际上那是舌根/悬雍垂/扁桃体,所以其实采集难度不像想的那么低。特别是不配合的小朋友…啊我已经被踢打过好多次了,采一个一身汗都要出来…
所以,跟技术手法没啥关系,因为路径和方式都一样,顶多鼻咽拭子我捅进去的时候慢一点(然后你的酸爽时间延长??);口咽拭子我要是刮的轻了,擦不到细胞,样品无效,你还得再来一次…
3、最后在准确性方面,我个人认为不相上下,只要操作手法到位、被采集者配合好,都能保证采集到足够的细胞(当然后续的试剂、检测试验等等环节也会产生影响)。实际中我们是两种都要采的,有时还要加上血液的抗体检测(这个我没操作过就不展开了),保证采集的准确性。一般来讲,鼻咽拭子因为到达咽部的准确性更高,所以相对准确性可能会高那么一丢丢(口咽遮挡物多+需要配合)。当然,作为见过四位数个鼻孔和喉咙的人,两种都OK啦
手机码字,就懒得配解剖图了,有兴趣的可以搜一搜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的视频或图片。
祝大家身体健康,疫情早点结束(天啊我好想休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