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91|回复: 0

[分享] 质谱在中药方法学考察中的应用方向整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30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1. 质谱在中药方法学考察中的应用方向
成分鉴定与结构解析:通过高分辨质谱(HRMS,如LC-Q-TOF、Orbitrap)对中药复杂体系中的化学成分(如黄酮、生物碱、皂苷等)进行快速鉴定。
定量分析:利用三重四极杆质谱(LC-MS/MS)对目标成分(如毒性成分、活性成分)进行精准定量,确保含量符合标准。
代谢组学研究:分析中药体内外代谢产物,阐明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质量控制与标准化:建立基于质谱的指纹图谱或多成分定量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实现中药整体质量控制。
2. 中药方法学考察的核心内容(结合质谱特点)
(1) 专属性(Specificity)
定义:指分析方法能够准确测定目标成分,而不受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干扰的能力。
称取50 mg样品,制备供试溶液(共制备7份,另6份用于步骤8),进样查看峰面积,确定合适的稀释倍数。合适稀释倍数的样品的EIC可以与标准品中间点的放在一起,用做专属性考察的结果。
(2)线性关系和检测限、定量限考察
线性:指分析方法的测定结果与被测物浓度成正比关系的范围。
检测线:指能够可靠检测到的最低浓度或最低量。
定量限:指能够可靠定量测定的最低浓度或最低量。
标准曲线建立:通过梯度浓度的标准品溶液建立质谱响应(峰面积/峰高)与浓度的线性关系,确定定量下限(LLOQ)和检测下限(LOD)。
配制对照品的混合溶液(需要根据上一步的结果,确定对照品混合的数量),浓度依次为1000 、500、200、100、50、20、10、5、2、1、0.5、0.2、0.1 ng/mL,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向下稀释(用于确定线性关系、检测限和定量限)。

(3)精密度实验
定义: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定结果的重复性。
日内/日间精密度:通过重复进样(同一天及不同天)评估质谱方法的稳定性,考察保留时间及峰面积的RSD(相对标准偏差)。
根据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确定低、中、高精密度和准确度实验的浓度。各浓度点连续进针6次,以6次结果峰面积的RSD值考察精密度,以6次结果与配制浓度的比值考察准确度。
(4)重复性实验
定义: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定结果的重复性。
样品制备重复性:考察提取方法(如超声、回流)对质谱分析结果的影响。

取稀释倍数略区别于步骤6的供试品溶液(如可100 μL加入15μL水),连续进针6次,考察重复性。

(4)加样回收率实验
定义:在已知含量的样品中加入已知量的标准品,测定回收率。
加标回收实验:在样品中添加已知浓度的标准品,通过质谱测定回收率(通常要求80%~120%)。
称取150 mg,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加入一定浓度的对照品溶液(需要根据样品含量确定,不能超出标曲上限),分别测定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浓度,计算加标回收率和RSD值。
内标法校正:使用同位素内标(如²H、¹³C标记物)减少基质效应和仪器波动带来的误差。
(5) 稳定性实验

定义:指样品在不同条件下(如时间、温度、光照等)保持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变的能力
样品稳定性:考察不同保存条件(如室温、4℃、冻融循环)下目标成分的质谱响应变化。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6、8、12、24h后测定,以7次结果的RSD值考察稳定性。
仪器稳定性:验证质谱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的信号漂移情况。

3. 中药质谱分析的特殊挑战与对策
基质复杂性:中药提取物中高浓度多糖、鞣质等可能抑制离子化,需优化前处理(如固相萃取、稀释)或采用稀释后直接进样(DDA)。
成分间干扰:利用高分辨质谱的分离能力(如Orbitrap的100,000+分辨率)区分同分异构体或质量数相近的化合物。
标准品缺乏:针对未知成分,采用半定量或相对定量策略,或通过合成类似物建立替代标曲。

通过系统的方法学考察,质谱技术可显著提升中药质量控制的科学性和国际化水平,助力中药现代化研究。

   END

「READING」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1889470050538340556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