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假定成功人士的特征来自“生育而非养育”【(nature rather than nurture)这个短语也出自高尔顿之手】,那么成功的特质也是可以被后代继承的,因此国家应该鼓励精英阶层之间更多地繁育后代,并且不应该鼓励那些“被精神错乱、低能、习惯性犯罪及贫困影响的人”生育后代。他还提出只要通过筛选,就像从马群或者牛群中人工选择最优的个体特征,我们就能改造人类种群并创造“一个天才组成的银河”。
在统计学的世界里,高尔顿被尊为回归(Regression)与相关性(Correlation)基本概念的奠基人,这些理论涉及到测量一个变量预测另一个变量准确程度的相关方法。另外,高尔顿还普及了这样一个概念,即很多人类的能力(比如智力)都倾向于符合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也就是钟形曲线(Bell Curve)——在1994年出版的图书《钟形曲线:美国社会中的智力与阶层结构》(The Bell Curve: Intelligence and Class Structure in American Life)中最突出的观点正是来自这一概念。
与此同时,对于优生学的支持之声在高尔顿所处年代并不多见。在他人生的晚年,高尔顿进行了一场名为“概率,优生学的基础”(Probability, the Foundation of Eugenics)的演讲。一边哀叹公众还没有对优生学产生兴趣——特别是哀叹人们仍然在和“随便什么人”结婚,却不考虑自身在优生优育方面的潜力——他还一边预测公众舆论一定会发生动摇,“只要收集到足够多的证据直至真相可以不证自明了。”
皮尔逊有着一些极端的种族主义政治观点,而优生学恰好提供了一种支持其立场的话语。在1900年,他曾经进行过一场名为“科学视角中的国民生活”(National Life from the Standpoint of Science)的演讲,他说:“我的观点——我认为我们可以将它视为一个国家的科学观——即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维持内部的高效就要保证其国民基本上来自一个更优质的血统……而维持外部的高效就要通过竞争,主要是通过与劣等种族的战争来实现。”
尽管他意识到其他人可能会批评说如下观点是非人道的,但皮尔逊还是在其著作《科学的规范》(The Grammar of Science)中写道,“一种错误的人类大团结、软弱的博爱主义、虚假的人道主义会对如下这种情况表示遗憾,即一个有才干又健壮的白人种族应该取代一个深色皮肤的部落,而后者既不能为人类的利益最大化而利用自己的土地,也不能为人类共同的知识宝库贡献自己应该贡献的那一份力量。”
同一年,高尔顿建立了优生学档案室,后来更名为高尔顿国家优生学实验室。在高尔顿实验室的工作期间,皮尔逊创办了另一个期刊《优生学年鉴》(Annals of Eugenics),如今被称为《人类遗传学年鉴》(Annals of Human Genetics),在这里他更加直截了当地阐述那些优生学观点。 他的第一个直言不讳的观点就刊登在1925年该杂志的创刊号上,文章关注了当时犹太移民大量涌入英国并逃离他们在东欧遭遇的大屠杀。皮尔逊预测道,如果这些移民继续涌入英国,他们将“发展成为一个寄生种族。”
而他对此事的统计学论证更是雪上加霜:通过对大量犹太移民儿童的身体特征进行检查,结合对这些儿童家庭生活状况的调查,以及他们的教师提供的智力评估,皮尔逊得出结论声称,第一,这些儿童(特别是女孩)并不能达到非犹太同龄儿童的平均智力水平;第二,他们的智力与任何可被改变的环境因素(如健康、清洁、营养)都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皮尔逊还做出推断:“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表明未经筛选的环境因素能够对智力产生任何直接且合理的影响;而本文的观点在于,只有更优等的血统才应该被允许进入一个拥挤的国家,而不是更劣等的血统,而且还企图通过居住在全新的环境就能达到本地人口的平均水平——也没有任何统计调查可以支持这是能够实现的。”
很快,就有人引用该杂志的文章,从科学角度支持他们的反犹太目的。《外来威胁》(The Alien Menace)一书的作者亚瑟·亨利·莱恩(Arthur Henry Lane)称皮尔逊的观点“对我国的兴趣与利益有着巨大意义与深远影响,因此英国种族的每一个人,尤其是政治家与政客都应该人手一本《优生学年鉴》”。
“我的圣经”:希特勒曾经说他抱着浓厚兴趣研究过高尔顿及其同事提出的优生学理论。在一封写给美国高尔顿协会联合创始人麦迪逊·格兰特(Madison Grant)的信中,希特勒将格兰特的著作《伟大种族的消逝:欧洲文明的人种基础》(The Passing of the Great Race or The Racial Basis of European History)
作为伦敦大学学院高尔顿优生学主席、《优生学年检》的编辑,罗纳德·费希尔是皮尔逊的接班人,也是另一个有资格被称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统计学家的人。另外,费希尔在生物学方面也有极深远的影响。首先,他在1930年出版的著作《自然选择的遗传理论》(The Genetical Theory of Natural Selection)调和了孟德尔遗传学与达尔文进化论,从而产生的演化生物学学说被称为“现代进化综合论”。由于上述贡献及尚未提到的成就,无论是在当时还是今日他都广受赞誉。2011年,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称赞他是“自达尔文之后最伟大的生物学家”。
由于该法律的人群适用标准是出了名的模糊,曾经一度有高达65000人居住在国营的聚居区里。作为对这项法案的反击,G·K·切斯特顿(G. K. Chesterton)写了一本名为《优生学和其他罪恶:反对科学组织国家的论述》(Eugenics and Other Evils : An Argument Against the Scientifically Organized State)的书,他在书中嘲笑优生学家干涉他人生活的样子,“这就好像一个人有权像做化学实验那样强迫并奴役其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