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如果正在准备产品的注册,但是对流程不清楚、需要了解整个注册检测的注意事项、节约成本个时间,请参加下文:
1、医疗器械的注册检测需要分步骤解释,有FDA、CE、和NMPA的要求。国内一般确定产品分类、技术要求等,这部分下面重点讲。医疗器械注册检测是产品上市前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验证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确保符合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以下是详细的流程指南和注意事项:
### **一、医疗器械注册检测流程**
#### **1. 明确法规依据**
- **国内注册(NMPA)**: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等法规,不同类别(Ⅰ/Ⅱ/Ⅲ类)检测要求不同。
- **国际注册**:如FDA(美国)、CE(欧盟)、PMDA(日本)等需符合当地法规(如ISO 13485、IEC 60601等)。
#### **2. 检测前准备**
- **产品分类**:明确产品管理类别(Ⅰ/Ⅱ/Ⅲ类),分类错误将导致检测方向偏差。
- **技术要求制定**:
- 参考《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
- 涵盖性能指标、安全性(电气安全、生物相容性)、电磁兼容性(EMC)、软件功能(若适用)等。
- 需与检测机构提前沟通技术要求合理性。
#### **3. 选择检测机构**
- **资质要求**:选择国家药监局(NMPA)认可的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各省医疗器械检验所)。
- **国际检测**:选择具备ILAC-MRA或FDA认可的实验室
#### **4. 送检流程**
- **样品准备**:
- 提供典型性样品(3-5批次),确保与量产一致性。
- 配套资料:技术要求、说明书、电路图、软件版本信息等。
- **签订合同**:明确检测项目、周期、费用(常规检测费用约5-20万元,复杂产品更高)。
- **检测实施**:
- **性能检测**:如精度、耐用性、功能验证。
- **安全性检测**:电气安全(GB 9706.1)、生物相容性(ISO 10993系列)。
- **EMC检测**:辐射发射、抗干扰能力(YY 0505)。
- **软件测试**:符合《医疗器械软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
#### **5. 获取检测报告**
- 合格报告:作为注册资料的核心文件。
- 不合格处理:分析原因(设计缺陷、材料问题等),整改后重新送检。
---
### **二、关键注意事项**
1. **合规性优先**
- 检测项目必须覆盖法规强制要求(如高风险产品的生物学评价、灭菌验证)。
- 有源器械需额外关注EMC和电气安全,植入器械需生物相容性报告。
2. **时间与成本管理**
- 检测周期通常为1-6个月,复杂产品可能更长。
- 提前规划时间,避免因检测延误影响注册进度。
- 费用预估:常规检测约5-20万元,复杂产品(如Ⅲ类)可能超过50万元。
3. **与检测机构密切沟通**
- 送检前召开技术会议,确认检测方案。
- 实时跟进进度,及时解决检测中的技术争议。
---
### **三、常见问题解答**
1. **是否必须第三方检测?**
- 国内Ⅱ/Ⅲ类器械需第三方检测,Ⅰ类可自检(需具备CNAS资质)。
- 部分情况可接受境外检测报告(需经NMPA评估)。
2. **技术要求如何制定?**
- 结合产品特性、同类产品标准、临床需求,避免照搬标准导致过度检测。
3. **检测失败怎么办?**
- 分析报告中的不合格项,可能涉及设计修改(如电路调整、材料更换)、工艺优化或文档补充。
4. **是否需临床试验?**
- 高风险产品(如Ⅲ类、部分Ⅱ类)需临床试验,与检测同步规划。
5. **检测费用如何优化?**
- 提前进行预测试(如EMC摸底测试),减少正式检测失败风险。
---
### **四、建议与资源**
- **借助专业服务**:委托CRO(合同研究组织)协助编写技术要求和协调检测。
- **关注动态**:定期查阅NMPA和检测机构官网,跟踪标准更新(如新版GB 9706.1-2020)。
- **案例学习**:参考同类产品已公开的注册检测报告,优化自身方案。
如需要请联系:130-3893-0824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227801987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