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216|回复: 5

[分享] 如何看待计算机「天才」王垠的博文《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怀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8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8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觉得,相对论的科普书和相对论在实际物理研究中的地位实际上是严重脱节的。科普书里喜欢强调的是,“空间收缩”,“时间膨胀”,“时空弯曲”,这些东西。然后最多介绍几个历史上早期的实验结果,说明它“正确”就结束了。如果相对论真的只有这么点东西的话,那它确实不怎么靠谱。
但实际上相对论在物理研究中,相对论的地位是非常基础的。就狭义相对论而言,任何高能标下的物理理论都会在4维时空的基础上推导。也就是说,处于上层的理论每被检验一次,狭义相对论就会变得更加可靠。就写进教科书的粒子物理中电子自旋反常磁矩的测量来说,理论和实验结果的验证已经达到小数点后十几位了。准确的说,狭义相对论本身并不是一个只有几个“反直觉预言”的奇怪理论,它是所有高能标下物理理论(不考虑引力)的基本理论框架。
广义相对论本身的地位也是类似的,它是在宇宙学等领域的基础。宇宙学的计算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在解爱因斯坦场方程的扰动。随着实验手段的发展,宇宙学上的严格观测(例如CMB)实际上已经可以告诉我们,广义相对论已经很“坚固”了。


对相对论的修改(基本都是广义相对论)也一直没有停过,做为理论物理工作者来说,其实大家更希望看到基本的物理理论能有大的修正。可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实验却一次次告诉大家“广相很稳”。目前来说,各种修改引力理论都能在一定层面上解决一些问题,不过就当前的实验结果来说,越发精确的实验结果把广义相对论变得越来越坚实了。

回到问题本身。我想,有一定基本科学素养的朋友自然会知道,科普书上的只是简单介绍一下相对论历史发展的皮毛,和真正的科研是有巨大差距的,外行人看个热闹了解一下也挺有趣的。
但是,没有基本科学素养又喜欢钻牛角尖的人,可能就容易发表一些民科一样的言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8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充分展示了一个突然遭遇了自己不懂的领域的灵魂,会表现得多么的疑虑、焦虑,以至于不由自主的开始反抗。

这事我熟。太熟悉了。
在知乎我就提到过很多次:自初中开始,我就养成了质疑课本的习惯。
无论是代数、几何还是物理、化学,它们的很多东西实在太反常识了。
所以,我不得不吃力的把自己代入反对者的角色,用尽全力的挑战它、反对它。

有时候,我是装糊涂。
比如,把自己代入菜市场小贩的角色去反对牛顿力学,然后想办法组织语言,用小贩也听的明白的说辞来说服自己。
这种情况往往来源于这样的思考:如果我是牛顿、欧几里得,看着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我能不能抓住那一丝契机,把纷繁复杂的现实层层剥离、抓住中间的那条线?
速度、加速度、重力加速度——这些学起来就绕口无比的东西,最初,是怎么从一片混沌中被人理清了的?这个难度,岂不比跟着学难上无数倍?
作为一个从小立志当科学家的孩子,我岂能在这里输给牛顿!

有时候,我也是真糊涂。
比如,经常性的,我真的把自己变成了科学的反对者——不,起码在我发现的这个场景里,物理学理论似乎有点问题……
一时间,真的觉得自己发现了科学界都没意识到的盲点,成名成家便在此刻!
然后,往往乐呵不到三天,就垂头丧气的发现……其实这玩意儿还是符合物理学理论的,我自己没把理论学到家而已。

当然,这种反对几乎是必输的——尤其对大学本科及以下水平来说,赢的机会可能只有万分之一、亿分之一。

但这些反对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好处。
一个理论,如果我没有认真的反对过它、没有自发的找到理由去反对我的反对,甚至是继续找理由反对对我的反对的不正确反对、以及对“反对对我的反对的不正确反对”的反对……
那么,我一定没有真正学会它。

科学,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东西——你不真的去反对它,又怎么可能学懂它呢?
<hr/>总之,很高兴看到王垠正在重复我走过的路——这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毕竟,没有认真反对过自己学习的理工科理论的,那肯定是没学懂。

不过呢,作为一个被殴打的遍体鳞伤的科学黑粉,我还是要提醒一下:
1、这种反对几乎是必输的。尤其缺乏正规学习的外行。
所以,为了爱护自己的羽毛,没事脑中high一下就行了,没必要写出来。
当然,写出来也没关系,只要心理素质够强不怕人喷就行。
另一个就是注意影响,别人当了真、受了误导就不好了。要知道很多人是从来就没学会思考的。
2、不要停止思考和学习
事实上,相对速度问题老早就被人指出了。这就是著名的“双生子佯谬”。
时至今日,很多关于双生子佯谬的讨论仍然是错误的。其中一个典型的错误就是以为它需要求助于广义相对论(考虑加减速场)。
类似的还有很多奇妙的佯谬。比如火车过山洞/闸机问题等。

总之,王垠同学表现出了物理系大一学生面对新世界时的那种典型的焦虑和反抗。
这是好事。科学本来就需要你学着反对它。因为它本来就是靠着反驳和发展前人理论壮大的。
只不过,他可能没有意识到,他自己的影响力和物理系大一水平的质疑之间,太过反差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8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以为我是来活捉民科的吗?
错!我是来向王大师学习的!
如果你看了王垠的博客,也开始怀疑相对论了,那你还在第一层。
如果你怒斥王垠民科,然后搬出证据和他对线,那你还在第二层。
而躺在第五层的我思考的是:
为什么王垠怀疑的是相对论,而不是别的?
我以前一直不解,为什么相对论的民科层出不穷,却很少听说其它领域的民科上热搜,比如说量子?
如今我终于大彻大悟。
原因非常简单:市场证明,怀疑相对论永远能带流量,而怀疑量子就不行。量子民科倒也不是没有,可惜僧多流量少,好像至今未能登上某乎热搜。
王垠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究竟做出了怎样的事,我从来没弄明白过。

  • 如果他是做学术的,那他发表了哪些有影响的论文?
  • 如果他是做技术的,那他发明了什么技术,被今天的我们普遍使用?
  • 如果他是做生意的,那他做的是什么生意,做到多大规模了?
听说王垠专业学的是编程语言,博客上也写过许多对各种编程语言的批评,看样子非常内行。(rust语言大师张汉东老师莅临评论区实名表示不服)
那么,他发明了哪个新的编程语言?或者改进了哪个旧的语言呢?
以上种种,我虽略有耳闻,怎奈水平有限,终究还是搞不清楚。
但有一点我非常清楚:他是一个自带流量的人。
这就是我要向王大师学习的地方。
十几年前王垠写了一篇网文:《完全用Linux工作》,从此爆红出道。
而贫贱如我,用了将近20年linux,直到今天还在linux下苦逼地写代码、调参,any one knows?who cares?
王垠在清华、康奈尔好几个名校读博,一个博士学位也没拿到。这要换了那些从小做题为生的老实孩子,简历都不知道怎么写了;连续3个phd都没拿到,怕是连跳楼的心都有了。
而在王大师这儿,非但不丢人,反而变成了龙傲天的简历,可以吹一辈子。一个追求真理、不惧权威的叛逆天才人设,跃然屏外。
有人说了,比尔盖茨也辍学过,所以王垠=盖茨吧?
问题是,盖茨辍学后搞出了windows,王垠博士退学后……转身又考了一个名校,重新开始读博——然后再度退学……
当然,凭借不世出的天才光环,王大师到底还是进了谷歌、微软等大厂。然而不久后又出来了——当然,当然不是王大师的问题,一定是大厂的问题。道不同,不相与谋。心中自有大道在,岂能与尔等鼠辈同流合污耶?
乔布斯、贝索斯年轻时也进过大厂,混了不久也出来了。所以王垠=乔布斯+贝索斯吧?
问题是乔布斯出来以后创业,搞出了苹果,贝索斯搞出了亚马逊。王垠出来后到底搞出了什么,我至今搞不清楚,不敢评论。
这些有口皆碑的传奇事迹,令王大师的光辉形象愈发伟岸。作恶的谷歌将王大师视为眼中钉,腐朽的微软早已容不下王大师的锋芒,对钱不感兴趣的阿里面对王大师的境界,唯有仰望。不肯摧眉事权贵,亦不为五斗小目标折腰。嗟乎!先生真乃绝世独立的一代宗师哉!
读博=>发paper=>进大厂的名校竖子们,庸庸碌碌,多如牛毛;埋头苦干、日拱一卒的技术匹夫们,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大丈夫改变世界,当吸流量、立人设、蹭热度、炒话题,此乃真英雄也!
有诗为证:
天下英雄谁敌手?
王垠。
生子当如王土艮。
有人对我说:你变了,你安心做点科普、写点干货不好么?非要来跟cs界的网红凑个什么热闹?
的确,以前的我是不想、也不屑如此的。
但是当我看到,我的文章被全网转(chao)载(xi)几百万次,而你们甚至都不知道那是谁写的——我才恍然大悟:变的不是我,而是时代。
也许,曾经的王垠和我一样,是不想、也不屑于跨界碰瓷的。
而现在的王垠——他未必当真怀疑相对论,但是免费蹭蹭爱大师的流量,不寒碜。
所以,我来蹭蹭王大师的流量,也不寒碜。
<hr/>你们以为我是来嘲讽王大师的吗?
错!
我是来向王大师斗胆进言:下一次怀疑的主题,咱能不能怀疑一下量子?
量子力学自从诞生以来,就有很多争议,比相对论还多。极少人能真的理解相对论,而能理解量子的,连一个也没有。正如费曼所说:没有人懂量子力学!
用来证明量子的那些“科学实验”,也是普通人无法亲自证实、甚至难以复现的。量子的实际效果,普通人无法直接体会和验证,只能相信权威描述。比如被知乎炒作成“史上最灵异恐怖”的双缝干涉实验,看过的人都怀疑,科学家们真的做过这种实验吗?
双缝干涉实验恐怖吗?恐怖在哪?你亲眼见过叠加态、物质波吗?“薛定谔的猫”真的存在吗?全都是假说而已,而且很可能都是胡扯!
最重要的是,怀疑相对论的著名科学家(除了民间的以外)好像没有,然而怀疑量子理论的科学家倒有很多,包括爱因斯坦、薛定谔、玻姆、贝尔这些量子力学大师。所以,怀疑量子,足以让王大师跻身世界大师之林!
——不不不,我当然不是说王大师您不是世界级大师——我的意思是说,您来蹭爱大师的流量,只是蹭蹭却没有进去——不不不,我是说,您怀疑爱因斯坦,可能怀疑得不够深入,下一次咱怀疑量子的时候,最好怀疑得更深入一些!
比如这本《猫、爱因斯坦和密码学:我也能看懂的量子通信》,就把量子怀疑得很深入!而且还浅出!


量子是什么?长啥样?诡异在哪?有什么用?
量子通信真的无法破解吗?
谷歌、IBM为什么要争夺“量子霸权”?
如果你早就看量子不顺眼,赶紧入手一本吧!看完这本书,你就会更怀疑量子了!




那些搞量子的科学家,他们花在研究学术上的时间,似乎大大超过做科普的时间。如果科学家真的理解自己的理论,有这些时间和工夫,他们完全可以把量子力学向大众解释清楚,可是他们从来没有!
和王大师英雄所见略同的是:我早已感觉到长久以来科学界在掩盖真正的量子知识,把它们弄得越来越难懂,太多滥竽充数的人写一些垃圾科普。这就是为什么我最近都在致力于把看似深奥的量子、还有AI变得简单,并且传授给其他人。只有大部分人能理解量子、AI这样的关键学科,才能确保它们不会腐败变质!
<hr/>评论区有人问我:什么文章被抄几百万次?
谢谢您关心,就冲着您问了这一句,我也要来更新一下。
我不是针对谁哈,我只是随便举几个栗子:
比如这篇从双缝干涉讲起的量子通信入门贴,在B站、抖音搜索“双缝干涉”,如有雷同,绝非巧合:
双缝干涉实验恐怖吗?恐怖在哪?比如这本书,看完第三章,如果你感觉似曾相识,好像曾经在公众号上看过,那就对了:
B站曾经出过一个著名的视频,叫什么浪来着,就是那个被骂毁了——不不不,被点赞无数的z能量视频,主题关于电竞少年——巧了,我这本书的最后一章,也提到了电竞:
我没想到的是,连我自己都觉得写得一般的知乎回答,只是点赞稍微多了点,他们都不放过。一字不改,视频还是软件生成的:
国内这么多优秀的“软件公司”怎么写不出属于自己的编程语言呢!_哔哩哔哩_bilibili为什么中国出了这么多厉害的互联网公司,但没有自己设计过编程语言?要不是好心的路人实在看不下去,特地到评论区来告诉我,我还不知道连这玩意儿都有人抄呢。
有人说了:既然证据确凿,为什么不告他们呢?
我也咨询过法律界的朋友,这种情况如果真打的话,能赔多少?
最后发现:我宁愿被继续抄袭,也不愿去走程序拿那点“赔偿”。
好吧,你们赢了,赢麻了。
至于各位看客,我知道你们大多数人的想法是:只要能吃到免费的蛋,我何必care是哪只鸡下的呢?
在这个时代,这种想法好像并没有什么问题。
唯一的问题是:即使是鸡,也有无法忍受被白X的一天。
我决定了:从今以后,我在知乎上只想抖抖机灵、蹭蹭流量、写写软文,反正我也到了快退乎的年纪了,不求造福人类,只顾自娱自乐。
我敢说,哪怕是你在看的这篇,也有人在盘算着,怎么把它“改编”成各种流量短视频。
您随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8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充分展示了王垠本质上就是一个智慧不足、自满有余的小镇做题家。
不要忘了,在此之前爱因斯坦是一个在专利办公室工作的小职员。
爱因斯坦16岁就参加了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1895年入学考试,并且之后又攻读了博士学位,在那个年代,这个学历已经是人上人中的人上人级别了,可以说比王垠的川大本科,博士肄业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看完这书,回头再看爱因斯坦原版的论文,仍然是天书,不知所云。还没说清楚要解决什么问题,一堆复杂的公式就丢过来了。我真是佩服他,能把这么简单的事情弄得如此复杂。我怀疑到底有多少物理学家实际看过他的论文,更不要说谁真的看懂过。因为看不懂,所以很多人可能都没发现,相对论的基础是“光速不变”的假设,而这不一定是物理事实。
这里充分显示出王垠的认知水平很低,并且无法认识到自己的愚蠢。
举个例子,职高里的盲流子,看个三角函数,和差化积就觉得很难,那他们是不是也可以怀疑三角函数就是假的?三本带专里的混混,看个求导积分也觉得是天书,那么他们是不是可以怀疑微积分就是个大骗局?
王垠看不懂相对论,居然不首先认识到自己智商的局限性(可能大一学的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就是王垠数学智商的极限了),反而怀疑“这么复杂的东西是否有人真的看懂过”,可见其目中无人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
根据我看其他领域论文的经验,真正的大师写的论文一般都比普通人更浅显和直接,因为真正的大师不需要故弄玄虚,但爱因斯坦的论文却不浅显。
如果任何论文都很直接,都能让王垠这种没有受过任何数学物理的科研训练的人都能直接看懂,那么人类数千年来的科技确实是毫无发展了。所谓大师写的论文比一般人更加浅显直接,本人认为,那是对本领域专家浅显直接,而不是对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浅显直接;后者只是毒鸡汤罢了。

你发现吗,这个 1919 年的实验是无法复现的。他们要是被收买了,联合作假,或者拍摄时设备出现了误差呢?1919 年的相机是什么样的技术,是否能准确地拍摄如此遥远的星球?两个拍摄点相距如此之远,他们如何保证两张照片是同时拍摄的呢?他们如何保证拍摄的几何角度是正确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没人能再次做同样的实验来验证他们的结论。下一次日食是什么时候,会有类似的现象出现,还能拍得到吗?事实就是,一百年过去了也没人能再做这样的实验。
这里王垠又开始捏造事实;实际上根据维基百科,几年之内就有好几次重复实验了;
Later research
Although the Eddington experiment and the publication of its results had an immediate impact in the popular press, the acceptance by the worldwide scientific community was less swift. Understanding of general relativity among other scientists was still poor, and during the 1920s scepticism about the theory and the results continued until new eclipse observations and other tests of relativity settled the matter.
The light deflection measurements were repeated by expeditions that observed the 21 September 1922 solar eclipse in Australia.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was played by the Lick Observatory[5] and the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both in California, USA.[7] On April 12, 1923, William Wallace Campbell announced that the new results confirmed Einstein’s theory of relativity with measurements from over 100 stars.
谷歌搜索“Eddigton Experiment”可以找到大量结果,其中不乏近年来进行的实验;稍有常识都能看出,这个实验现在以及极为简单,乃至都变成大学生作业水平了,如APS -APS April Meeting 2019 - Event - Repeating the Experiment that Made Einstein Famous;估计都不值得发表了。

后来美国发射了一个叫 Messenger 的水星探测器,说证实了水星有这现象。NASA 其实只是心理战工具,连登月都是假的,什么不可以假?月球离地球 38.4 万公里都去不了,水星离地球有 1.55 亿公里。反正其他人没法去,随便摄影棚里拍个片就把你骗了。所以我怀疑这 Messenger 水星探测器是否存在过,更不要说采集的数据是否真实,计算模型是否合理了,只有任凭 NASA 瞎掰。
这里已经完全是低端民科的嘴脸了,估计下一步就该是“地平说”了?
你还可以查看官方的 NAVSTAR GPS 用户手册,里面讲了很多关于精确计时的原理,包括原子钟的各种技术细节,连地球的不规则自转都考虑进去了,却从未提到因为相对论而产生的时间误差。综合所有这些,我觉得说“GPS 定位系统依赖于相对论”是牵强附会,或者是故意混淆视听。
这是欺负大家看不懂英文?Microsoft Word - IS-GPS-200D_w_IRN_1_7Mar06.doc 里面直接搜索“relativistic effect”都有9个结果,这叫做“未提到”?

可见王垠要不已经魔怔了,要不是在进行“社会学实验”,考察一下自己的粉丝里有多少是脑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8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撇去和相对论有关的东西不谈,他这篇博文的核心观点有这么几个:
1.你们专业人士搞出来这么多理论有用么?能吃么?
2.你们自己说实验验证了理论就完了?你们没有用我能明白的方式验证,就是没有验证。
3. 这个世界应该简单到只存在任何人都能理解的理论,一但有只有少部分专业人士掌握的知识,这些知识就是无用的。
这几点没什么可说的,就是标准的反智主义。然而讽刺的是,王垠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也是大部分人不知道也不理解的,后面图灵和丘齐的那段言论,有多少人能知道他在说什么?
如果他不双标,那么显然他自己知道的计算机知识也是无用的,他自己就是这套反智标准下应该扫进垃圾堆的专业人士。他对图灵和丘齐的捧一踩一,且不论正确与否,本身就是自诩专业的无病呻吟之说。
所以这篇博文一方面在自己不懂的方面极力反智,一方面在自己的领域摇身一变成了垄断权威。
这波啊,这波是自我中心主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