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336|回复: 5

[分享] 可口可乐公司的汽水秘方在中国是如何保密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6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6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这个问题居然能上热榜,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可乐(装瓶厂),强答一波。
因为中国的可口可乐生产企业接触不到配方啊!
首先,明晰一个事实,大家喝的可口可乐,绝大部分不是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



可口可乐系统

可口可乐的装瓶厂体系是个很独特的特许经营体系。可口可乐依靠各地(特许)的装瓶厂进行生产和深度分销。
可口可乐主要为装瓶厂提供原浆/浓缩液,可口可乐负责产品线规划-产品研发、品牌营销、浓缩液的生产。然后销售原浆/浓缩液给装瓶厂。装瓶厂把原浆和水、糖、二氧化碳进行灌装,然后进行销售。
这个体系保证了尽管可口可乐是全世界最畅销的饮料,但各地900多家装瓶厂其实是接触不到可口可乐的配方。这个独特的体系在二战前就有,壮大是因为二战时追求高效率的向前线提供可口可乐产品,节省运输空间设计的(运送成品包装的可口可乐太占空间)。把没有技术含量的工艺尽量靠近当地市场,节约运输成本 。
简单的理解,就是各个装瓶厂,就是一个超级大号的现调机(咱们在快餐店看见的着玩意儿就是用浓缩液(装瓶厂“勾兑”过的)+水+二氧化碳)。



可口可乐现调机——图片来自网络

可乐进入中国很早,在上世纪20年代,可口可乐就在天津、上海、青岛就建有装瓶厂。1927年,开办药房起家的英商屈臣氏公司率先获得授权,在外国人最集中的中国城市上海,建立起一组可口可乐灌装生产线。随后,英商山海关汽水公司、德商崂山汽水公司先后获得授权,在山海关、青岛分别建立了可口可乐灌装生产线。



淞沪抗战时老照片,背景是可口可乐广告——装瓶厂的名字和品牌商名字一样大

1978年,中美建交的第二天,可口可乐便重返中国。1979年1月1日,一车可口可乐从香港发出,由深圳进关。前一天,可口可乐已经和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第一家装瓶厂在1981年设立。
以前,还是喝得到可口可乐出的可口可乐……因为上海申美饮料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申美”)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最现代化的可口可乐的装瓶厂之一。在1988年成立时,可口可乐在上海申美的股东。
原来,中国的装瓶厂系统是三分天下的——中粮、太古、嘉里。后来嘉里退出,另外上海申美也转让给太古了。现在中国的可口可乐装瓶厂只有中粮和太古两个体系,中粮以北方为主,太古以南方为主。
2016年太古发布公告,太古将会接收中粮在中国南部及中部的多间可口可乐装瓶公司。重整之后,太古公司在中国内地及香港的瓶装公司所占权益比率如下:



太古在华可口可乐装瓶厂持股比例

装瓶厂专注于加糖、兑水、打气——汽水的秘方都在原浆-浓缩液里。说到浓缩液,我也没见过(因为我不是做生产的,连生产线都只能在参观走廊上看),不过再一次可口可乐的收藏展上,看见过包装罐。可口可乐原浆的包装罐是个比较稀罕的收藏品。那时候连数码相机都没有。在网上零星找到图片,是那么个意思。



Part 2 浓缩液包装罐



Part 1 浓缩液包装罐



Part 1 包装罐罐体



Part 1罐盖

从这些包装可知,即使是原浆,也是分几部分的……是为了保密,还是为了生产的考虑,这里希望能有更专业的解答。
最后,作为亲身在装瓶厂工作过的人,我同意很多答主说的,其实可乐的配方没那么重要。可乐味汽水当年什么万事可乐,成龙做广告的汾煌可乐,娃哈哈非常可乐,很多很多……崂山可乐一直卖到现在。从口味上,不能说完全一样,但也真没本质差别,而且可乐本身也不是什么超凡脱俗的味道……
可乐真正的能力,是通过牛逼的供应链体系,把成本压的很低。2000年左右,罐装355ml 现代渠道(连锁超市)零售价2元,PET 500ml 零售价2.5元。20年过去了,物价涨了那么多,我在很多便利店看到的PET 500-600ml包装零售价也就是3-3.5元。
北冰洋的汽水我很喜欢,但355ml罐装基本是5元以上——这个价格真是很没有竞争力。
另外一个能力是强大的销售执行能力,可乐的渠道下沉做的真是很好,在很多偏远山村,都能买到。在城市里,要求业务员去一家一家小卖店拜访,摆货架,把产品放在显眼的地方。要求KA经理必须在重点超市过节摆出最显眼位置的陈列……
在2000年左右,可乐装瓶厂就有很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支持用各种维度分析销售数据(销售数据日更),在2005年就尝试过用短信下订单,后来还推广过用PDA下单——早于移动互联网10年……十几年后,很多新零售项目说“我们重视数据,我们会挖掘数据”……我真是摇摇头——你们太低估传统(外资)企业的数据能力了。
改革开放,不是引进一两个产品,搞一两条产线那么那么简单……而是去学习国外先进的体系、技术、方法,并进行本土化的适应,并基于时代进行创新。
可乐虽然是个卖汽水的简单生意,让我第一次对“管理”、“系统”、“体系”、"运营”这些词有了认知和敬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6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口可乐最大的秘方是:除了矿泉水,没有任何饮料能做到比它便宜。
零售的可乐小卖部能卖3元钱,超市卖2.5元,做活动的时候甚至只要2元或者更低(包括零卡雪碧之类的,在超市活动也能2元拿到)。
而2元价位竞争对手,只有农夫山泉跟怡宝。
所以在我看来,可口可乐的汽水秘方就是:极为强大的渠道能力。

当你需要卖出一个垄断式的高价时,配方保密就非常重要;然而,如果你做到了垄断式的低价,那么反而是所有友商都想要避开这个配方。因为一旦我的配方跟可乐相同,消费者就会想,我花高价喝你这个,为什么不直接喝可口可乐?于是乎,这些友商避开的配方自然就获得了保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6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年前西瓜一斤五毛现在一斤两三块
二十年前西红柿一斤一块两,现在八块八
二十年前北京房价一平4000,现在一平?
二十年前可口可乐一听两块五,现在一听两块五
所以即使你偷学了它的配方也卖不过人家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6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答案都在说可口可乐的成功不在配方,在品牌力,配方保不保密没差。
我完全同意这个观点。但我觉得题主可能更想要搞清楚的问题是「食品公司的配方如何保密」,包括但不局限于可口可乐。
我下面简要回答一下如何保密这个问题。
其实不难。我知道的就有两种技巧,第一是「配方拆分」,第二是「原料专供」。
先说「配方拆分」,拿可口可乐当例子说吧(只是假设,不代表实际情况。实际情况请参考这个答案
只需要:
1)在中国找 3 家工厂,分别生产 A 糖浆,B 糖浆以及 C糖浆。
2)混料工厂负责将 A, B, C 三个糖浆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糖浆
3)罐装工厂负责加入水和二氧化碳,做成成品。
这样安全性就比「让一家工厂掌握从糖浆到成品的完整配方」高多了是不是?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拿到完整的配方,从而无法生产出一模一样的可口可乐。
但这么搞还是不能防止混料工厂的某高管分别买通 A, B, C 三家工厂并把完整的配方搞到手啊……(虽然概率很小)
于是目前很多食品公司就通过「原料专供」来让别家无法模仿。
大概过程是这样的:
设某 A 公司产品的原料总共有 10 个,其中有 1 个核心原料,在初始研发阶段就跟 B 公司签订独家采购协议。B 公司只能专供给 A 公司这个原料。
由于 B 公司的这个原料也是自己独立研发的,在市场上找不到替代品存在。
而 A 公司也不知道 B 原料的具体配方,因此即使存在内鬼也泄露不出所有的配方。
你可能会说,那如果有一个研发本来在 A 公司,后来跳槽去了 B 公司,不还是会泄露?
简单,刚才我们只假设了 1 个核心原料,如果有 5 个核心原料,分别找不同的公司专供,那获得完整配方的难度就要高几个数量级了。
<hr/>有人说,你可以做逆向工程,买来市场上的产品,气相,液相,质谱,一顿招呼,成分不被扒得清清楚楚?
如果你觉得通过这些仪器分析就能把配方成分扒清楚,估计你没做过配方研发,或者这个配方实在太简单了,没有做过任何防山寨处理。
要知道,世界三大香精公司,奇华顿,芬美意,IFF,随便挑一家出来,选一个常见品种(比如柑橘香精),都能找到至少百来种不同型号。
每种型号的香精,都是十几、二十种香原料的组合。这些型号之间的区别,表现在仪器分析上可能没有那么显著,但风味呈现就是不一样。
香精通常添加量最多不过百分之零点几,再考虑跟食物中其他各种呈味成分的互相作用,这种复杂度,你确定你能精确还原出「你的竞争对手用的是哪家的哪支型号的香精」?
就算真还原出了具体香精型号,其他原料呢?那些专供的原料怎么处理?
要知道,有些原料甚至在田里的时候就已经是专供了。特殊品种,特殊风味的作物,专门用来生产某品牌产品。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更别说,很多产品的核心不在配方上,而在生产工艺上。比如老干妈。专门的生产工艺决定了特别的风味,以至于在市场上吃到风味相似的产品,可以直接查出工艺泄露事件……
老干妈配方遭泄露,涉案金额达千万,内鬼已被控制所以,对于复杂食品配方的逆向工程理论上可行,实际难比登天。如果模仿到七成,八成像,已经是突破了。100% 还原,基本没可能。
因此配方泄露还是会造成实实在在的损失。食品企业对于配方,工艺的保密还是相当有必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6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啥秘方啊……
可乐瓶子上写的清清楚楚嘛——
水,果葡糖浆,白砂糖,二氧化碳,焦糖色,磷酸,咖啡因,食用香精。


前面几种成分的配比我估摸着随便找个实验室就能整出来。
难度比较高的可能是“食用香精”的成分,真的价值连城的话逆向出来也不是什么难事,无非是多些成本罢了。
事实上,网上随手一找也能找到接近传说中配方的东西——


照着这个做出来,口味和我手上这瓶可口可乐也许有差异,但我估摸着再大也没可乐和无糖可乐的差异大。
弄出初级产品,再微调微调,做出来的成品不能说和可口可乐一模一样吧,起码也能十分相似以假乱真。
毕竟很多人其实分不太清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可是完美复刻了可口可乐又能咋样呢……
可口可乐之所以是可口可乐,是因为人家已经讲了一百多年的故事,花了不知道多少钱拍了不知道多少个广告,在无数影视图书图文资料中留下痕迹,甚至于形成一种“文化”,成了美帝国主义的象征之一,在若干个历史节点上刷足了存在感……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它卖三块钱能赚钱
谁能做到?
——哦,百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