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36|回复: 5

[分享] 外交部回应「中国试射高超音速导弹」,称是例行航天器试验,这一试验有哪些意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31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10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中国今年试射了一枚“可携带核弹头的高超音速导弹”。外交部能否证实?
对此,赵立坚表示,据了解,此次试验是一次例行的航天器试验,用于验证航天器可重复使用技术,这对于降低航天器使用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提供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世界上有多家公司都开展了类似试验。航天器返回前分离的是航天器配套装置,将在陨落大气层的过程中烧毁解体,落于公海海域。

原文地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3247885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31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一个网友讨论,过程很有意思——

网友:这个新闻外网炸了
我:为什么
网友:中国有高超速飞行器
我:中国搞航天这不是世人皆知吗?有什么好惊讶的
网友:因为能撕破防御体系
我:那不是很正常嘛?比如要研究导弹肯定就是得能破防才有意义啊,打出去都被拦截的导弹研究了有啥用啊?
网友:……
我:正常的科研逻辑难道不是要达成目标?难道要研发一种能被拦截的导弹不成?
网友:……
我:不是,这逻辑有啥问题吗?
网友:没有……
我:那你为啥一串点?
网友:因为过去中国的武器没有这么先进
我:东风17不是好几年了吗?
网友:……
我:我真不明白外国网友炸什么,有什么好炸的,要是当年美国研发一个能突破苏联防御系统的导弹,那会有人惊讶吗?难道不是理所当然吗?
网友:……
我:要是美国当年造出个导弹,连苏联的防御系统都突破不了,那反而令人惊讶对不对?
网友:你赢了……

我的确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导弹达到预定目标了就这么值得惊讶。不管这个航天器是什么航天器,达到预定目标难道不是一件非常正常、非常合理的事情吗?
赵发言人的这说法不是非常合理的说法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为啥要解读啊?难道不就是字面意思?而且都是汉字难道需要个“汉译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31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有外媒炒作中国军方 8 月试射了一枚可携带核弹头的火箭。而蓝厅的部分外媒在提问时不断强调那是一枚「导弹」。对此,赵立坚回应,此次试验是一次例行的航天器试验,用于验证航天器可重复使用技术。中国将和世界各国一起,为和平利用空间,造福人类共同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31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有可能是空天飞机,类似的东西可能是美国的X37-B,西方叫嚣说它可以在任何时候从太空轨道用核弹攻击任何地点,而我们肯定是不会这样啦,和平、和平、和平利用太空。
这个科技是未来近地轨道战机和空天轨道轰炸机的前置,终极目标是做到单级入轨的一体式空天飞机,那个时候人类就可以自由穿梭太空了。军事价值上,可以执行侦察、太空轰炸、还可以剪美国卫星翅膀,H20在它面前,真就是过气网红罢了。


这个保密级别空前的高,去年9月的时候官宣过“我国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通稿都是全网统一的。发射的时候方圆十公里不允许非工作人员进入,官方不允许直播,工作人员不允许拍照,应该是真正的外型过于先进所以不便展示,有比双锥体或者乘波体更黑的气动外形。


临近空间这一块美国开始重视并烧钱的时间比较晚,几乎和兔子同时起跑,以美国负责画饼、我兔负责实现的画风,很可能他们在这块的进度不如我们,这次也就怪不得叫的凶了。
侧面反映其进度的,是611所一项专利,“如何在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喷国旗”,关键词:5-25马赫、重复使用、空间作战:
背景技术
[0002] 某型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马赫数达到5~25,由于采用可重复使用技术,以其为基础开发的未来空间作战飞行器可以使我国的空间作战力量部署做到收发自如,其威慑作用将得到大大加强,并且可以显著降低空间作战成本,无疑将成为未来空间攻防对抗的新概念武器,具有战略威慑和实战双重作用。该型飞行器表面布置隔热瓦及隔热毡等热防护材料,热防护系统的作用是在气动加热环境中,防止飞行器过热或烧毁,维持飞行器的气动外形,承受相关的气动载荷,实现飞行器的机动飞行和水平安全着陆,保护飞行器的安全或维持舱内系统设备的正常工作环境。该型飞行器热防护系统外表面多处部位需要喷涂不同颜色标志,涂层耐温等级需达到800℃,且需满足高发射率要求、与刚性隔热瓦及柔性隔热毡等热防护材料表面相容性良好等要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某型飞行器热防护系统外表面多处部位需要喷涂不同颜色标志(国旗红、黄色),涂层耐温等级需达到800℃,且需满足高发射率、与刚性隔热瓦及柔性隔热毡等热防护材料表面相容性良好等要求,提出了一种耐800℃级高温标志漆及其喷涂方法。
25马赫估计是轨道速度,这个速度高于之前外界预估的各国洲际弹道导弹的轨道速度,轨道再入大气层的那一小段时间需要保证国旗依然鲜艳,我兔的专利就是那么朴实无华,但又炫耀得那么赤裸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31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外交部的新闻发言人赵立坚的回答太干脆太直接了,明显有预案。
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先来个花絮:
路边社(错了,是路透社)的记者求证实:“所以金融时报的报道指的不是一个导弹,是一个航天器,是这个意思吗。“
赵立坚回答:“是的”。那神情,那个语气,就象小学生背课文,特可爱。


说完以后,再来个例牌王之蔑视。


然后,一个邪魅的笑容。
这个笑容,就象在说:“我说了哦,信不信就随你们了"


视频链接:
【外媒称中国试射“高超音速导弹”,外交部:例行航天器试验】10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外交部回应中国试射高超音速导弹 有记者提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中国今年试射了一枚“可携带核弹头的高超音速导弹”。中方对此有何回应?赵立坚表示,据了解,此次试验是一次例行的航天器试验,用于验证航天器可重复使用技术,这对于降低航天器使用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提供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世界上有多家公司都开展了类似试验。航天器返回前分离的是航天器配套装置,将在陨落大气层的过程中<hr/>我们再来看看能证实的部分:
首先,它肯定是高超音速飞行器,并且环球飞行了一圈。
这个飞行器在近地轨道环绕地球飞了一圈。那么意味着,它大部分时间的飞行速度大致是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如果是400公里轨道的话,就是7.8公里/秒。
也就是23倍音速左右,即23马赫。
当然是高超音速。



空天飞行器假想图

其次,它的载荷能力不低。
赵立坚表示,据了解,此次试验是一次例行的航天器试验,用于验证航天器可重复使用技术,这对于降低航天器使用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提供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天地往返运输工具,当然载荷重量不会太小,不管是载人还是载物,没有个几吨重都不实用。
那么,如果有一天需要民用转军用的时候,往航天器里面塞分弹头,十个八个应该不在话下吧?
所以,它真的只是个试验中的民用航天器产品。
但是,如果,万一能转化为军用,就可以起到轨道轰炸机的类似效果。
美国自己玩X-37B这种可以转化为军用的空天飞机很多年了,从来不说它是威胁。现在我们只是试飞了一下空天航天器,就是威胁了!
典型的贼喊捉贼。



传说中可重复使用的X37B空天飞机

那么,赵发言人说的,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有可能就是类似于美国的空天飞机这种。



网友绘制的中国版空天飞机假想图

再来看看无法证实的部分。
国外炒作我们正常的试射航天器为高超音速导弹,是不是因为美国的观测系统观测到了航天器在大气层打水漂现象?
往返航天器,验证一下打水漂技术,也很正常。



图片来源@科技Freestyle

钱学森弹道:打一次到两次水漂,轨迹相对容易预测,但用于弹道导弹再入大气层时可以达到极快的速度,最快可以达到三十多马赫。
相当于给你预测的机会,但不给你反应的时间。
东风17导弹据说是用了这种弹道。
SANGER(桑格尔弹道):多次打水漂,控制难度很大。
桑格尔弹道特别适用于轨道飞行器,它的飞行轨迹无法预测,但由于轨道的限制,我的理解是它的速度只能维持在23马赫左右。
打水漂的作用:
1。利用大气阻力减速。(嫦娥5号返回即如此,阿波罗11号也打过水漂)
2。用于武器载具时,可以变换轨道,让对方难以拦截。
如果中国的”廉价可回收航天器“在环绕地球一圈的过程中真的多次打了水漂,那绝对是领先全球的黑科技。
看上面的简图,大家可能觉得打几次水漂似乎也不难,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相对地球来说,大气层是非常薄的,航天器要在薄薄的那层大气中上打水漂,这需要十分精准的入射角度,失之毫厘就有可能进不去或者直接亲吻大地。
总结:
外媒炒作的这次试射,应该就是一款“廉价可回收航天器”(民间命名:空天飞机),但是,它从技术上来说很可能是一次极大的突破,有潜力转移为军事用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31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意义非常重大,大到无法形容:
桑格尔的伟大设想,纳粹德国的脑洞黑科技,今天终于实现了。
按照报道,这是一次纯粹桑格尔弹道的环球飞行,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意义重大不言而喻。
桑格尔弹道,著名的水漂弹,在大气层和太空间反复跳跃。美国在阿波罗计划中尝试过,但是跳的高度不高(55跳到67公里,没过冯卡门线,难以说是跳入了太空,有些人甚至认为只是一次半弹道式返回,不算桑格尔弹道),苏联尝试直接失败。我们在嫦娥五号返回的时候已经尝试过一次(两次跳跃,分布跳到了140和120公里高度,非常标准的桑格尔弹道),现在直接环球水漂,进展可谓惊人,怎么吹都不为过。
关于嫦娥五号和阿波罗打水漂的详细科普文章
嫦娥五号“打水漂”返回地球,验证载人登月,阿波罗大多不敢玩美国人污蔑我们是武器试验(技术上确实实现了当年东风6设想的环球打击),实际上贬低了这次试验的意义,这次试验军事潜力自然巨大,但更核心的是为未来空天飞机(银鸟)进行技术验证。钱学森弹道,桑格尔弹道,两大高超音速方面的伟大理论设想,我们都已经掌握,也算站在时代前列了。
话说我小时候看科普文章提到桑格尔和银鸟轰炸机的设想,还觉得非常科幻的事情,没想到现在居然看到科幻走入现实的那天。只可惜超大等军坛都被干掉了,发生了这种大事也看不到各位大佬专业的分析了。
PS:有些答主认为这次试验是鳖版X37,显然把去年9月的“五十万”项目和今年8月这次试验搞混淆了 ,去年鳖37是用长2F发射的,今年8月没有长2F发射的航讯,长2F只在6月和10月各打了神舟12和13上去。而且这次肯定是亚轨道飞行,真要按照美国炒作的轨道轰炸机,实际上违反了太空非军事化的协议(洲际导弹这些都没有入轨),就是X37也是打着非武器化的名义运行,这次试验的“鳖银鸟”肯定肯定和“鳖37”在轨迹上有本质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