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456|回复: 4

车载诊断中ISO11898 14229 15765三个协议之间是什么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23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据小弟目前所了解的,ISO11898是物理层的协议,而14229和15765是诊断协议,请问这样理解是否正确~?

另外,14229和15765的SERVICE ID是不是不通用呢,比如向ECU请求读取和清除DTC代码的指令,是否会出现ECU不响应的情况~?

小弟初入这个领域,有挺多疑惑,希望对此了解的知乎大神们能给予指教,感激不尽!
原文地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21781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3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大堆诊断通讯协议,你搞懂了?还是搞懵了?

一、结论先出




重要结论,看这里

每次看这些协议都似曾相似,朦朦胧胧,因此系统梳理了一番。
上述罗列的诊断协议并非每个是独立的个体,
大部分都有相互关联,所以导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着实看不真切。
二、OSI 七层模型

第一步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概念,就是 OSI 七层模型。
它指从物理层传到应用层所经历的阶段分成七个部分,也有分成 4,5 个部分的模型(TCP/IP)。从汽车角度看,就是 CAN 消息从 CAN 总线硬件传到用户端需要依次经历这七个部分。
为什么要有这个?直接上传不就可以了?
网络大数据时代,每个阶段的厂家遵循的协议各不相同的话,影响产业发展,为了解决产品的适配问题,需要建立统一的详细标准。
打个比方,买螺丝,螺母,现在都是标准件,不管是 A 厂还是 B 厂生成的,C 厂都能拿来用,只要你们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做。


理解 OSI 之后,就可以理解上述协议的相互联系了。
比如下面这幅图,虽然应用层都是 14229 UDS 协议,但是其他层可以有多种组合,都支持 14229 的应用层,这样的话,即使下面层升级变动,应用层不用更改,依然可以适配。


三.ISO 和 SAE 的区别

两个组织,一个是国际标准组织,一个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
汽车的国际标准,基本都是他们主导,其他国家跟随。
ISO15031 是一个集合,将 SAE 中的相关标准,尤其是排放和法规相关的集中到一起。
ISO 15031 是和 SAE 标准相互对应的。


四.15765 和 15031 区别

15031 专门是用于 OBD 法规要求的,所以主要定义的是故障码,数据流信息等应用层的要求,这部分就是参考 J1979 和 J2012,而其物理层和网络层都是 15765。




五. J1939

J1939 协议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除了物理层使用 ISO 11878,其他均为 J1939 协议,主要用于商用车数据通信和诊断,之前和 15765 同时应用在商用车上,其中 1939 主要用于在线数据测试,比如故障码显示 SPN,FMI


六.27145

目前重型车国六阶段使用的是 27145 协议,相当于在商用车这块统一了 1939 和 15765,所以其中当然引用了一些 1939 和 15765 的内容,另外也支持 UDS 通用诊断仪。




七.UDS 14229

14229 即 UDS 协议,是售后通用诊断仪(所有故障信息,和 OBD 诊断仪相比)的协议。
除了诊断,像刷写也用到 UDS,所以是很广泛使用的协议。


八.实例

下面来看个诊断仪上的实例,


如果上面我们选择的是 15765-4,意味着选择的是 OBD 法规要求的协议,应用层是 15031-5,
那为什么下面的只有 J1979 和另一个 27145 呢?
因为 15031-5 对应的就是 J19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3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ISO11898-1是数据链路层的,ISO11898-2 ISO11898-3是物理层的。
14229是应用层诊断服务。
15765传输层。
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3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11898规定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15765规定传输层,涉及到多帧传输
14229规定诊断服务,是应用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3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11898是介绍can物理层的标准,14229是诊断方面的,是应用层。15765介绍了数据链路层,传输层,方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