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神经内科医生是怎样的体验?
说件平常的门诊经历,让你们了解下神经科医生怎么思考和诊断的;尤其说说自己的不高兴,让你们高兴高兴;但最终要自我吹嘘的。
另外讲个故事而已,不对任何细节负责,也不接受各种询问,附内心感言,对理解医生思路和选择正确就诊姿势有帮助。
分割线……
风和日丽的春天下午,本来该愉悦的出门诊。但因为感冒与痔疮的折磨,心情和天气就非常不相称。可门诊不是随意停和改的,于是带着上坟的心情上班,一路伴随菊花绽放桃花感,就像一条丢了骨头的狗。
自然是痛苦不堪,乱糟糟的环境里倾听患者诉说痛苦,绞尽脑汁在五分钟内判断怎样应对,隔几分钟擦一次鼻涕,继续体会痔疮造成大姨妈感。
屋漏偏逢连夜雨,最后五个都是抑郁焦虑患者,每一个都费尽唇舌,简直口干舌燥。其中两个终于信任的去取药了,另外两个半信半疑的离开了(爱信不信,难道我还剖开心灵给你看,开药是为治病而非拿回扣)。
最后一对五十岁左右的夫妇,妇带着紧张表情和一叠检查结果走进诊室。检查结果正常,症状符合焦虑引发的躯体化症状。告诉她口服些抗焦虑药物,但她希望住院检查。言谈举止流露出各类不满,毕竟她坚信自己患有严重而可以治愈的疾病,是医生无能查不出来,所以更需要家人的关心,与医生“高度的重视”。
(类似患者很多,对医生依赖又怀疑,像过冰河的狐狸,需要冰面的承载,又怀疑冰面会裂开。执念深,医生意见与己相同则喜,不同则怒。)
妇激动的第六次重复:我头晕,脖子僵,背痛,有时心慌,还老出汗,晚上睡不好,记忆力也差,明明是身体很难受,你怎么说我焦虑?
我也内心烦躁,面无表情的第六次重复:不需要住院,先吃一个月抗焦虑药再来复诊,相信你感觉会好一些的!实在不放心,还可以去精神科咨询下。夫也无可奈何的看着“爱妻”。
内心崩溃的我默念:痔疮,鼻涕,还有情绪,要淡定,淡定。然而妇不出所料的第七次重复自己的症状。直到
一个女孩没敲门就走进诊室,打断了她的陈述。
这是往日我最反感的行为,今天却有救星的感觉,尤其救星自带感人的天使面孔和魔鬼身材。我一向喜欢看颜值下菜碟,也反感焦虑妇的絮叨,但还是对天使拉下脸:门外等候,这位还没有看完。(别的医生我不知道,我个人最讨厌插队,擅自闯入诊室,“就问一句话”,“不看病,就问一问”等各种行为。)
小姑娘可怜兮兮的站在那里,有些口齿不清:我前天来神经科门诊看过,医生又让我去风湿科,风湿科医生看过又让回来神经科,还说就让我来您这里,可门诊又说已经没号了……
我虽然讲原则,想想小姑娘医院里走马灯似的转悠三天有够可怜。而且我最终还是看颜值的,于是让她门外稍候。耐着性子安抚焦虑妇,好在夫完全认同自己老婆焦虑(我完全能想象他终日面对一个内心不安,车轱辘话的女人,是什么感觉,真诚同情),携妻离开。带着菊花不适感,擦干净鼻涕,晚下一会儿班,把女孩儿叫进来问清经过。
她一周前,自己也不清楚怎么回事儿,上楼时腿一软就从楼梯上栽了下去,摔得七荤八素。回家歇俩钟头才缓过来,第二天觉得吃饭喝水有点儿咽不下去,说话都像感冒带着鼻音。这两天更严重了,但今早又好些。
当然紧张啊,前天看门诊,同事为她查头颅磁共振。(肯定是怀疑脱髓鞘病,脱髓鞘病常见于年轻女性,损害小脑,会共济失调,可以解释从楼梯摔倒;损害脑干,会延髓麻痹,可以解释吞咽障碍,言语欠清。同事干的漂亮,千元的磁共振就诊断个七七八八,思路简洁明了,赞一个!)
她:然而磁共振报告完全正常!
我:what?片子我看看!
她:没带,我以为正常就不用带了。
(卧槽,很多病人以为重点在报告结果,常常不带原始影像片。其实神经科医生结合患者病情,带着目的和线索阅片,有时能看出影像医生忽略的问题。我也不能理解自己花钱检查,却舍不得给医生看片子的做法。)
我:以后呢?
她:医生看了片子,想了一下,让我去风湿科看。
(可能磁共振确实正常,所以又怀疑她患有肌炎,皮肌炎或者狼疮一类的自身免疫病。肌炎或皮肌炎可以解释无力摔倒;狼疮可以损伤脑干,也可以解释吞咽障碍,言语不清。可是仍旧不太像啊!)
我:那么风湿科怎么说?
她:风湿科大夫看完,摇头,疑惑的说不太像,要不就仔细查一查,开了一堆化验单和肌电图检查;后来又想一想,还是说不太像,觉得是你们神经科的病,指名让我先来你这里看看,如果没什么说法就去做检查。
看来有挑战性了,我知道这两位同事都很优秀,他们挠头,我多半也会被挑落马下。拿过化验单看,抽血化验就两千多元,加上肌电图没准要三千了,估计风湿科同事没抓没挠,就实施了“散弹战术”。
(临床医生碰到疑难病无从下手时,有时会被迫采用全覆盖式检查,冀望获得线索;美剧实习医生格蕾中有一集就是这么做的;在一些疑难病非常集中的知名医院,为避免误诊漏诊,散弹战略成了常规方法;这也是很多患者抱怨大检查,甚至怀疑医生从中牟利的原因之一。)
更加不敢怠慢,让她脱鞋躺在诊疗床上。查病理征,阴性(不考虑椎体束损害)。查腱反射,正常(不像椎体束和周围神经损害,多发性硬化和格林巴利都不像)。完全没有肌握痛(不像肌炎,那样肌肉会很痛)。闭目,伸舌,呲牙,鼓腮,下颌活动都很好,虽然自己觉得有鼻音,但我听不太出来(说明颅神经也都还好)。眼睑也没有下垂(不像重症肌无力)。
可是抬大腿力量就差了,轻易就被我一只手按了下去(胳膊扭过大腿),怪不得从楼梯上摔下去。为了避免她维持美女形象,不好意思用力,我让她站起来做下蹲动作。她面有难色:我怕摔倒!然而我坚持,于是她蹲了下去,果然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双手撑地才起来。(髂腰肌肯定有问题了,绝不是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
一头雾水啊,今天翻船了。也只能查肌电图了,风湿科同事已经想在前头。我无奈的让她先去约肌电图,她也一无所获的失望离开。我充满挫败感的坐在那里,满脑子疑惑,暂时忘记了菊花不适。
灵感总是一瞬间的,我骂了自己一声蠢货,快步走出诊室,果然比我还郁闷的她并没有走远。
我:闭眼
她:干嘛?
我:用力闭眼
然后,用手指毫不费力就拨开了眼睑。(眼轮匝肌果然还是力弱)
我:最近看东西有双影吗?
她:有过一天,可后来好了?
我:晚上,或劳累后感觉怎样?
她:工作轻松,不累,可晚上差些。
卧槽,只是全身型重症肌无力而已,英名险些付流水,安排她住院,然后轻松愉悦的回家治痔疮,忘了一天的劳累痛苦,几天后结果确诊了重症肌无力。她或许需要接受胸腺手术,但即使治愈也可以在男朋友那里名正言顺的撒娇:我拧不开饮料瓶盖!
重症肌无力导致面肌无力,所以闭目力弱;眼外肌无力,所以出现看东西双影;咽喉肌无力,所以吃饭喝水难以下咽;四肢近段肌肉无力,所以大腿没劲从楼梯上摔了下去;重症肌无力症状波动,所以她差两天,好两天;重症肌无力不能耐受劳累,所以白天活动后,晚间容易加重。这个解释完美的对应了她所有症状。
为什么连续两个医生都想不到重症肌无力,因为90%以上的重症肌无力患者都会先有眼睑下垂,睁眼无力的症状。所以来了一个例外的,脑回路就直接跳了过去。重症肌无力并不是每天见,而这种表现的重症肌无力更少见,但少见和没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中国的医生每天看的病人太多,好处是经验多多,坏处是思维定势,所以阴沟里翻船,马失前蹄的事儿并不少见。
最后,当病人告诉医生,我某处不舒服时,医生应当遵循以下理念:
先考虑常见病的常见症状
再考虑常见病的少见症状
然后考虑少见病的常见症状
最后考虑少见病的少见症状
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