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无心插柳。
前几天的一篇推送,留言区有位胖友说:我现在越来越能找到状态了。清空自己,转移注意力。
冷冷回复说:嗯~减少与自己对话的时间。
/ 01 /
弯弯没想到,这句话引起了胖友们强烈的共鸣。好几只胖友在后台问冷冷:
冷冷小姐姐,为什么要减少与自己对话的时间?看到的时候真是太惊讶了,我就是经常和自己说话呢。(@希言)
我很容易焦虑,看了一下知乎,发现自己很符合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很多答案说不要太过于关注自己,你说减少与自己对话,我想问下这个怎么做到?(@。。)
冷冷啊~真的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呀,最近真的是没有动力,而且特别容易暴饮暴食,自己一个人考研,一切顺利的时候很美好,但是一旦一个地方做得不好,就是满脑子地安慰自己,各种方法论、心理学全都涌出来,结果就是又焦虑了。我真的需要减少跟自己对话的时间,内心戏太足了。(@Popo)
我突然发现,或者说,突然意识到,这种“跟自己对话”的现象,其实蛮普遍的。
某件事没做好的时候,遇到人际关系中的小挫折时候,自己想做某件事不敢做,或者该做某件事却不想去做的时候,又或者,对自己的某些特质特别不满意时候,人总是喜欢自己跟自己对话。
在跟自己对话的时候,自己责怪着自己,然后试图安慰自己,却无法原谅自己。
总想着,能够通过层层的论证,摆道理、看别人的经历、回想自己的不堪或者荣耀,来说服自己,让自己走出某个思维怪圈。各种乱七八糟的想法,在脑袋里不断闪现,越是试图挣脱,越是深陷其中,脑袋越来越累,心理也越来越焦虑。
/ 02 /
前些日子,在武志红微博上看到一句话:头脑的分析,容易是一种固有的疑虑重重的循环,所以如果没有新信息注入的话,思虑太多的人,就总是在原地打转。
嚯~简洁精当,瞬间让我生出,于困境中得以突围之感。
思虑过多的人,总是试图在思想中自我博弈,试图通过“想明白”,获得解脱;试图通过内部的战争、和解,来解决问题。
但是,大多数时候,这些自我对话,都是“一种固有的疑虑重重的循环”。
我们在二十多年的生活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固有思维。
当我们焦虑、恐惧时,很难以理性的、新有的、外界注入的某些健康鲜活的思维,来开解自己,而更容易重复固有的偏执的思维。
回想一下,你每一次的自我对话,是不是大多都以失败告终,你没法于对话中,自己打败自己的思想。一般来说,都是两个自己两败俱伤。
即使有些时候,某个好的、健康的你自己,暂时胜利,也很快会恢复到以往的“丧”之中。
这是我想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关于“为什么要减少跟自己对话的时间?”
/ 03 /
对自我过于关注,对内心感受、情绪波动过于关注,是问题本身。而试图在这一循环中,绕来绕去,走出迷宫,并不是突围的方法。
并不是说,当你知道了更完美的方法论,更完美的自我开解的方法,你就可以想明白,就可以好起来。
甚至可以说,你永远都不可能想明白的。
即使像武志红老师说的那样,有新的信息注入,但情急之下,我们更容易重复的,依然是旧的思维。
我要回答第二个重要的问题了:如何减少与自己对话的时间?
我的建议是: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外界。
/ 04 /
注意到我的表述了么?我没有让你去想办法减少关注自己。愈是想挣脱,愈可能深陷。
你不需要去刻意减少对自己的关注,不需要刻意不去跟自己对话;而是去关注外界。
注意力的焦点,在每时每刻,可以说只能有一个。当你足够关注外界的时候,自然会减少对自我的关注。
这种对外界的关注,应该养成一种习惯。
在外面走路的时候,学着去关注路旁的树,感受夏夜晚风拂过脸颊;跟人讲话的时候,试着专注于对方的表情,对方谈论的内容,试图把握其中的重点;吃饭的时候,学着只去关注饭菜好不好吃……
走在路上的时候,关注路上的行人,他们穿的衣服,走路的姿势;路旁的栏杆、车辆的牌号,还有墙上的横幅、标语……
如此种种。
/ 05 /
从每一个细节处,去关注你此刻所身处的外界的信息,自然会更少地去关注自己。
让自己在整体上,能够养成注意力向外的习惯。
不要试图从与自己对话中,去解决你固有的焦虑和痛苦。当你打开自己,当你让外界的信息涌进来,你内心的焦躁,就会平息很多。
感谢阅读。
码字不易,费时费心,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还请花1秒钟点个赞。:)
答主:高冷冷(哈工大化学本科丨北大中文硕士丨知乎50万关注)。我有20个万赞干货答案,我的学习类和心理学类干货,获得了120万赞同+290万收藏,在知乎总排名第四,学习型答主排名第一。
小小声告诉你,我的公众号“高冷冷”更值得关注,我给所有(300篇)干货做了便于查找的目录(在菜单栏“隔夜面包”),学霸养成丨心理丨思维丨方法论,数十万人在这里得到了真正的改变。——我的读者总说要把我藏起来,就是不愿意给我点在看。我好气0.0,只能自己给自己打广告啦。见谅。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373569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