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转载自“生物吧”
【穆恩告诉你】 为什么多细胞动物没有叶绿体
关于这一话题,无论是高中教材还是网络上都有过广泛的讨论。然而,这一讨论缺乏在理论上的必要性。本文将从多方面阐述为何叶绿体在多细胞动物中没有出现。本人才疏学浅,如有不甚科学之处,望多加指正
一,多细胞动物个体(Homo sapiens为例)的能量供求 整个生物圈中都存在着不间断地能量流动,生物圈中的任意成分也不例外,而一切地表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均为太阳能。太阳每分钟辐射到地面的能量约为0.38cal/cm*min ,而植物的光能利用率约为2%。如果智人体表上皮含有叶绿体,而且光合效率达到植物的水平,则[以人类身高2.26m(对,我在黑姚明),宽0.6m,两面受光计算。这几乎已经是极限水平。] 体表受光面积为2.26*0.6*2=2.712m*m,以每日日照时间13H计算,日固定能量约为:2.712*10000*0.38*2%*1/1000=173.13408Kcal。而一个成年人的每日能量需求约2500kcal ,则净能量流动为+173.13408-2500=-2326.86592 kcal。即仅凭光合作用,人类个体每天甚至不能获取8%的所需能量,更不用说积累干物质以储备能量。(而且你能成天不穿衣服站着晒太阳?)况且合成叶绿体本身就会造成一笔不小的能量开支,人的表皮细胞更新周期为28d,即平均每28天就需要完全更新体表细胞,其能量开支完全是得不偿失的 ,人类根本没有必要为了不到8%的能量供应去消耗远多于此的能量在寿命有限的体表细胞中合成叶绿体。
二,个体内部的物质流动 众所周知,光合作用的途径有三类:C3,C4,CAM,C3植物利用rubisco将二氧化碳固定为PGA,C4植物是通过HCO3-与PEP反应形成草酰乙酸,再经由转氨作用或还原作用形成天冬氨酸或苹果酸(C4化合物),进入维管束鞘细胞后脱羧产生二氧化碳并在其中进行calvin循环以固定二氧化碳;CAM则于白天合成苹果酸,夜晚脱羧进行calvin循环。然而无论是哪一种植物都进化出了高效率的气体交换机制以维持暗反应的有效进行,然而人类体内却缺乏能够直接,快速的进行气体交换的机制,也没有能使表皮细胞富集二氧化碳的能力。因此叶绿体就算在表皮细胞中存在也难以有效的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光反应(水的光解)会消耗大量体内自由水(合成5g干物质需要消耗约2kg水),这对异养生物来说会增加需水量,会造成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性低下(如两栖动物)。这会明显的影响分布范围,而与脱离水环境的进化趋势背道而驰。
三,个体功能与结构的适应 植物进化出巨大的体表面积以适应光合自养生活,而巨大的体表面积对于需要维持适当体温以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动物(对恒温,变温动物均是如此)只会凭空增加体温调控的难度。同时,植物发展出了庞大的根系以获取足够的无机物和代谢需水,叶底产生气孔以促进气体交换。而动物为了适应陆地运动的异养生活,发展出了血管-肺换气和表皮角质层以在减少水分消耗的情况下高效的进行气体交换。若动物可以在体表进行光合作用,则体表必然需要发展出极其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这对保持恒温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显然,光合作用对于需要高效运动和减少失水的多细胞动物来说是不必要的。
四,进化的选择 这就是标题中标明“多细胞动物”的原因。叶绿体并非从未在动物细胞中出现。原生动物门鞭毛虫纲 植鞭亚纲就是例子。它们拥有运动能力和植物性营养(光合自养)。这就是说,并非动物在进化上从未进行过自养生活的尝试,而至今没有多细胞自养动物的出现明显的表明了自养生活是不能在多细胞动物中有效进行的。并且动植物的进化趋势自从腔肠/藻类开始就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动物去适应运动,异养生活,而植物去适应固着,自养生活。所以,“分裂性选择”中的“中间性状”是显然难以适应环境的。
总结
无论是在能量,分子,个体还是进化的角度,多细胞动物产生叶绿体都是得不偿失的,而大自然绝对不会保存一种没有竞争力的物种。所以,试图在目前的多细胞动物的细胞中引入叶绿体以试图自养的想法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发布于 2017-11-23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