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结构及培养要求 | 菌落特征 | 培养要求 | 鉴别要点 | 临床意义 |
白喉棒状杆菌 | 形态: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
排列:散在L、V、Y字形及不规则栅栏状。
特殊结构:无荚膜、无芽胞、无鞭毛、无菌毛。革兰染色:阳性。 | 吕氏血清斜面生长迅速,异染颗粒明显。S型菌落。普通培养基生长不良。
亚碲酸钾血琼脂菌落黑色
亚甲蓝染色:深浅相间节段或着色较深的颗粒。
Neisser染色:菌体染成黄褐色,颗粒染成紫黑色。
Albert染色:菌体呈蓝绿色,异染颗粒蓝黑色。 | 营养要求:较高。
气体环境:需氧或兼性厌氧。
温度环境:35~37℃;pH7.2~7.8。 | 不分解乳糖;产酸不产气。毒力试验,异染颗粒 | 白喉外毒素致白喉;菌体不入血,可有毒血症 |
炭疽芽胞杆菌 | 形态:两端齐平,呈竹节状。
排列:组织内生长呈单个或短链,试管内可形成长链。
大小:致病菌中最大的革兰阳性杆菌。
无鞭毛,机体内或含血清培养基上可形成荚膜。
人工培养或在外界环境中易产生芽胞(位于菌体中央) | (血)琼脂平板:形成灰白色、不透明、无光泽、边缘不整齐、大而扁平的粗糙型菌落,低倍镜下观察呈卷发状。
酸氢钠琼脂平板:置5%CO2环境中37℃24h后,有毒株形成黏稠有光泽的黏液型(M型)菌落(有荚膜菌体);无毒株粗糙型菌落(R型)。 | 营养要求:一般。
气体环境:需氧或兼性厌氧。
温度环境:37℃,pH7.0~7.4。 | 不分解乳糖;产酸不产气。串珠试验阳性;重碳酸盐毒力试验菌落M型,噬菌体裂解试验。 | 荚膜及炭疽毒素致炭疽病 |
产单核李斯特菌 | 形态:偶呈丝状。
排列:呈V字形或成对排列。幼龄菌G+,陈旧培养物G-;有鞭毛;无芽胞,20℃有动力。无荚膜 | 血琼脂小而透明S型菌落,狭窄β溶血环。半固体培养基25℃倒伞形生长 | 营养要求:一般。
气体环境:需氧或兼性厌氧。
温度环境:能生长于4℃。(可进行冷增菌) | 不发酵甘露醇和木糖
触酶及七叶苷水解试验阳性;CAMP试验阳性 | 胎盘或产道感染新生儿
传单 |
红斑丹毒丝菌 | G+杆菌,单个存在或形成短链。
无芽胞、无鞭毛、无荚膜。 | 血琼脂光滑型、粗糙型菌落 | 厌氧或微需氧,
初次分离要厌氧 | 发酵葡萄糖、乳糖,产酸不产气
触酶,氧化酶,动力阴性,H2S阳性 | 丹毒丝菌病 |
阴道加特纳菌 | 多形性;新鲜G+,菌株G-。·无芽胞、无荚膜、无鞭毛 | 人血平板有针尖菌落,β溶血环 | 营养要求较高 | 非淋菌性阴道炎 |
蜡样芽胞杆菌 | G+大杆菌,芽胞位于菌体中心或次末端不突出菌体。,引起食物中毒的是周毛菌,有动力不形成芽胞呈链状排列。 | 菌落较大,表面粗糙似毛玻璃状或融蜡状,血平板上有b溶血 | 营养要求不高 | 表面粗糙似毛玻璃状或融蜡状,能耐受100度30min,干热120度60min | 食物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