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UID
Email
密码
记住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辅助访问
收藏本站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社区
资讯
会议
市场
产品
问答
数据
专题
帮助
签到
每日签到
企业联盟
人才基地
独立实验室
产业园区
投资机构
检验科
招标动态
供给发布
同行交流
悬赏任务
共享资源
VIP资源
百科词条
互动话题
导读
动态
广播
淘贴
法规政策
市场营销
创业投资
会议信息
企业新闻
新品介绍
体系交流
注册交流
临床交流
同行交流
技术杂谈
检验杂谈
今日桔说
共享资源
VIP专区
企业联盟
投资机构
产业园区
业务合作
投稿通道
升级会员
联系我们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小桔灯网
»
社区
›
E、生产质量区
›
生物安全
›
换个角度谈谈猪场的生物安全续1-思维路径篇 ...
图文播报
2025庆【网站十二周
2024庆中秋、迎国庆
2024庆【网站十一周
2023庆【网站十周年
2022庆【网站九周年
2021庆中秋、迎国庆
返回列表
查看:
6929
|
回复:
0
[分享]
换个角度谈谈猪场的生物安全续1-思维路径篇
[复制链接]
临床医师
临床医师
当前离线
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
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雷达卡
发表于 2024-12-19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自从2018年8月非洲猪瘟的黑天鹅变成灰犀牛横冲蛮撞神州大地以来,整个行业仅仅8个月就哀鸿遍野,惨不忍睹。但随后的短短2年间,畜牧行业就完成了废土重生,资本在高额利润的引诱下,不断的涌入,时刻刷新着规模大小、先进工艺、建设周期、工资水平、引种规模等历史新高,同时也在加速整个畜牧行业的重构,似乎非洲猪瘟的灰犀牛已然远去?行业一片欣欣向荣。然而并没有,高额利润的引诱不光在加速行业的重构,同时也催生了另一只孪生的灰犀牛—非洲猪瘟疫苗毒,和野相比,疫苗毒更加隐蔽而悄无声息,让之前对待非洲猪瘟野毒引以为傲的“拔牙“措施变得异常困难,成功率越低,猪越拔越少。似乎在重演2008年经典蓝耳病演变成高致病蓝耳病的故事。
面对疫苗毒+野毒的这对孪生的灰犀牛,从依赖拔牙的技术方案回归到生物安全措施本身也许才是提升防控效率的最后的壁垒,畜牧行业的重构带来了生物安全硬件的升级,但配套的软件升级要显得加任重道远,我之前在海南省与团队一起坚守,亲身经历并渡过了非洲猪瘟肆虐最惨烈、最艰难的时刻,算是省内凤毛麟角的在外界大环境异常恶劣中幸存下来种猪场之一,庆幸不辱使命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生物安全较深刻的理解,形成了这篇文章:
“
付光栋:换个角度谈谈猪场的生物安全
”谈我对生物安全的理解,我在上一篇中定义了我对
养殖业的生物安全
的理解,
生物安全是通过清洗、消毒、隔离等措施,来对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这三个环节进行控制,把疾病传入/出的风险降到最低的一系列措施。
本篇想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扩展,谈谈我对生物安全更深度的思考,聚焦传播途径→防进入的思维逻辑上,希望能抛砖引玉。
业内绝大多数人对生物安全理解和实施方案都是建立发病案例的经验总结和貌似合理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基本由外而内的思维方式,对接触猪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级别评估,并不断对进行评估并加强,但最后发现那个点传入的风险很高,于是只能想方设法面面俱到,普遍认为生物安全是100分和0分的区别,没有例外。但实际操作中会发现,人的精力、时间和关注点是有限的,传播途径上与猪接触的渠道太多,都重视在很大程度变成都无法兼顾和聚焦,好像不管如何努力,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做到100分,疾病传入的风险就变成了中标的概率事件,诚惶诚恐的过度使用消毒药来寻求安慰。既然难以做到100分,疾病传入的风险变成概率的。那有没有可能通过逻辑分析聚焦风险最大的点,让防控的动作变得更有效,来提升防控的效率,降低风险呢?
我的思路是对传播途径的风险等级由内而外,逆向推导,进行聚焦。
一、为了更有效的理解和讨论,我们先锁定本次讨论的背景和前提。
1、我们讨论的生物安全措施,是聚焦于传播途径中的各种人、车、物等与猪直接接触的物资,通过有效执行业内基本认可的中等水平的清洗、隔离、消毒措施后,讨论疾病传入的风险。
2、在成本决定企业生存的前提下,最求生产效益最大化决定了不可能存在100%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我们是在1的基础上,实施了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之后,进行疾病传入的风险是概率大小的评估。
3、生物安全措施目的是物资、人员接触猪前,尽可能在在生物安全圈内(危险区、缓冲区、生产区)通过多轮的清洗、隔离、消毒传播渠道各环节的减毒,我们重点讨论三类风险:
A、通过三措施(清洗、隔离、消毒)后减毒不彻底。(高、中、低)
B、尽管已经减毒,但该物品会高频率接触猪。(高、中、低)
C、在生物安全圈内突破三要素规则特殊渠道进入:短时间跨过生物安全区域 (高、中、低)
4、我们在1、2、3的前提下来讨论
第一头猪可能通过可能的传播渠道被感染的概率
,来逆向聚焦风险最大的点,让防控的动作变得更有效。
二、逆向推导的思路是明确直接接触并传染猪的渠道,反推哪些动作可能导致猪感染的风险可能性较高,
再推导是哪些物资或者操作导致的,一步步随着生物安全区域外移到人员、物资进入的过程,评估风险等级,直至我们要从逻辑上进行推导,能回答如下四个问题。
1、哪些渠道存在幸存者偏差(比如免疫过程物资的污染),哪些渠道尽管可能性很低但,但忽视了与猪接触的频率。
2、凭什么这个渠道是风险较高的,到达那个环节(危险区、缓冲区、生产区)风险较高,可否防控?
3、逻辑是否自洽,A、认为对猪概率最大的感染渠道/物品是否也采取最彻底的生物安全措施?B、我们定义的高风险感染渠道/物品是否推导出对猪也是高风险?
4、我们是否能通过推导,区分出风险的等级,聚焦风险最大的点,并让防控的动作变得更有效。
三、
逆向推导的思路是锁定最终传到猪的渠道只有血液和口鼻接触两种,
重要的提示如下:
1、交叉感染污染仪器后,通过免疫、采血、治疗等动作,刺破猪皮肤屏障后,很低的滴度就能感染猪,血液传入>口鼻接触。
2、对传播渠道的采样检测来评估带毒的可能性,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我们认为不太可能的渠道,可能是因为量太大或太频繁,采样不具备代表性或者频率不够,存在幸存者偏差,被忽视了,
例如:1中的免疫过程操作交叉导致的病毒接种。
在整理清楚以上一、二、三个思维路径后,我们把人、车、物、转运放在入场、及出场的所有动作放在交叉的环境中进行评估,看哪些可控,哪些交叉严重,整理成思维导图(如下图),对风险等级进行评估,抓住风险最大的,可控性差的、交叉严重的,容易忽略和落实不到位的点,抓住重点,来提高生物安全防控的效率,也许能在这一波的的疫苗毒中,提高存活的概率。
说明:不同的环境背景下,风险级别有不同的权重,实际推导过程会复杂很多,前提是要明白对传播途径中的一系列物资、人员、操作等在各环节中,通过清洗、隔离及消毒措施后,如何才能落实到位,并做好防交叉。我仅提供思维路径,无法负责解答。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341531775
楼主热帖
小桔灯网业务合作须知!
如何注册小桔灯网VIP会员?
如何选择一款质量上乘且价格实惠的ELISA试剂盒?
[
ELISA技术
]
国际认证CB 讲解
[
CAP认证
]
智慧仓储新时代:从“人工管”到“智能控”,遨智云如何重新定义冷链仓储?
[
冷链管理
]
为什么那么多公司做前后端分离项目后端响应的 HTTP 状态一律 200?
[
同行交流
]
生娃娃,有什么意义?有没有必要“优生优育”?
[
生殖医学
]
免疫组化查了16项?
[
免疫组化技术
]
为什么我感觉现代医学还是很落后?
[
液体活检技术
]
分子育种提高酶活?
[
原料技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返回列表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FDA注册
内分泌科
招标动态
NMPA体系考核
原料技术
标准与注册检验
关闭
官方推荐
/3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参与交流!
网站定期开展行业相关话题互动交流活动!对认真参与讨论的桔友将有金桔奖励!欢迎参与。
查看 »
IVD业界薪资调查(月薪/税前)
长期活动,投票后可见结果!看看咱们这个行业个人的前景如何。请热爱行业的桔友们积极参与!
查看 »
小桔灯网视频号开通了!
扫描二维码,关注视频号!
查看 »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业务合作
-
投稿通道
-
友链申请
-
手机版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返回首页
Copyright © 2008-2024
小桔灯网
(https://www.iivd.net)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宇翼科技
浙ICP备18026348号-2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0599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