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题主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背后的物理是非常深刻的,甚至好几代人的工作都围绕此展开。这个问题归根到底是“时间究竟是什么?”的衍生。当然我没有说是“时间从哪来”。因为前者是个物理问题而后者是个哲学问题。我尝试做一些解答,但因为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可能回答之中有些不正确的地方还请指正。
20世纪之前,物理学家对微观世界的认知普遍不足,但对于宏观世界的研究是非常充分的。实际上目前对宏观世界运用的物理(包括基本上所有的工程、机械、动力、能源、建筑、天体物理等等,除了精确领域、计时、航天、宇宙学这些),大部分还是牛顿力学这套体系。在这套体系下,时间维度被强行定义,而且与空间独立,“因果律”被定义为时间只能向一个方向流逝,也就是在某个宏观物体的“运动中”,“后发生的”t2必须大于“前发生的”t1。在现在看来,这种“定义”在牛顿力学中是必然的,因为在这个体系下,与运动密切相关的“力”的“效应”是“瞬时”和“超距”的,如果不定义”时间方向“将造成很大的逻辑困难,会导致很多运动定理失效。换句话说了为了避免信息传播速度的无限大问题,牛顿力学强行定义了”因果律“:只有在时间轴上的A、B事件具有因果性。然而在经典物理下,事情又没有那么简单,这里主要有一个事情,那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实质上是“规定了“宏观世界时间流逝的“方向”。换句话说,在宏观上,时间方向=熵增加的方向。关于熵增加原理,前面的
@Minglei Xiao 已经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解答。实际上他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是不同的。不同在哪里?我稍后回答。我们还是先回到“熵”的问题。“熵”在宏观上看是系统无序度,在微观上看是大量随机事件自发演化的“不可逆性”,因为从统计上讲,其回到“初始态”的概率太低。很多人无法直观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以我的看法,其实每个人都能“直观”了解“熵”,这正是我们每天发生的事情:时间流逝,一去不返,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一切演化,都是熵增加的结果。换句话说,时间不是那个钟表的指针的转动,不是春夏秋冬的轮替,不是日月星辰的变化,这些只是表象的东西,其实质是:宇宙是动态演化而非静止,而在演化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个”箭头“,表征着世界的无序和不可逆,这个”箭头“在我们的大脑中处理后就是所谓的”时间“。
有人会提到相对论,认为在相对论的认知里,宏观世界是不同的。我想说的是,相对论里只有两个事情不同,本质跟经典力学对时间方向的定义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两个不同只是:信息传播速度是有限的;时间不是个绝对量。第二个不同其实对我们理解时间并没有什么影响,只是每个人”感知“的”时间流逝“不同而已。第一个不同实际上是在对称性约束下,我们可以更加精确地定义”因果律“:所有能互相影响的事件都是”类时“或”类光“间隔,”类空“间隔表征的事件互不影响。但是,在定义”时间光锥“时,我们仍旧规定了”过去“和"未来"的方向,或是说,在表征相对论对称性的洛伦磁变换或彭加勒群中,”时间“的维度仍旧是特殊的,只是与牛顿力学不同的是,时间已经不是绝对量,他也会对空间部分产生影响而已,但事件仍旧不可能违反”因果律“。因此无论哪种宏观理论,时间的流逝方向是被”规定“的,其方向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熵增加的方向,这种情况下所谓”时间反演“是不可行的。
但是微观世界就完全不同了。微观上,对单个粒子,实际上没有统计性约束,也就是没有所谓”熵“的定义,那对它来说,是不是就没有时间方向的约束了?
这个问题实际上非常复杂。非相对论的量子力学已被实验证明是”非定域“的,也就是说波函数之间的影响有时是”瞬时“的。但这并非构成破坏了”微观因果律“,因为波函数并非是“物理可观测量”。在量子力学体系中,只有”物理可观测量“是”实在“的,其它都只是中间的”数学定义“。”可观测量“决定了我们在观测或实验上,能够看到什么,发现什么。然而在量子力学框架下定义”因果律“是非常困难的。在传统电磁理论中,物理可观测量的英因果关系可以用色散关系表征,即波传播时有相速度和群速度,群速度代表着波中蕴含的信息,包括可观测量的信息。量子力学中,波函数的传播,也可以将其分解,”相速度“上也许可以”非定域“但”群速度“无法超过光速。在测量上,我们也需要满足色散关系,一个波函数过来,在到达散射中心之前,出射的波函数为0。
在定域的相对论化的量子场论中,物理可观测量由算符决定,微观因果律由算符的对易关系决定,在类空间隔下,玻色子算符的对易关系和费米子算符的反对易关系(对易和反对易分别决定了其统计,而两者分别由运动方程或拉格朗日密度决定)。对易和反对易关系的来源,是经典物理中的泊松括弧,而泊松括弧是反应哈密顿量随时间演化所遵循的法则,而哈密顿量的演化在物理可观测量上,内涵时间平移不变性,即能量守恒定律。因为量子场论内含了相对论,所以其带着很多经典物理的信息,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即时间方向仍旧是定义好的。而且在测量上,在计算散射截面时,色散关系也必须满足:没有入射粒子,就没有相关的出射粒子。
但是时间反演在微观上的内容还不止这些。一个无质量粒子,比如光子,他的间隔是类光的,所以没有內秉时间,换句话说这个光子寿命是无限的,对它而言时间是没有的,时间箭头前后左右对它都无任何关系。我们能观测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就是因为此。而有质量的费米子,比如电子,据前所述,他们是有”时间方向“的,然而,会不会有他们会”反着“时间反向走呢?当然会的。这就是正电子。而其它的粒子就是他们的反粒子。这就是题主所谓的”时间对称“吧。反粒子实际上是携带一样”信息“,比如各种量子数,能量动量等的沿着时间轴相反方向行进的”粒子“而已。但因为我们”习惯上“认为一切事物都得沿着时间轴流逝,所以在正向时间轴看来这就是携带各种”相反“信息的”反粒子“而已,因此”反粒子“具有跟”正粒子“相反的量子数,反方向的动量,但因为粒子质量是洛伦磁不变量,所以能量仍旧是”正“的(根号p平方加质量平方么)。 但是一个粒子要么沿着时间线走要么逆着时间线走,它是不会一会沿着时间线一会逆着时间线走的,这在物理上叫”T宇称“,这也是粒子的內秉属性(由时间对波函数的分立对称性定义)。在没有发生散射前,粒子的宇称是固定的。在李杨之前大家对宇称守恒也是深信不疑。结果他们发现在弱作用过程中,宇称是不守恒的。简单说是粒子散射后,出射粒子总宇称会发生变化。而中微子是更大的宇称破坏的例子:只有”左手“中微子而没有”右手的“。那么更大的问题来了,为什么宇宙间只有”正物质“组成的星系啊地球啊人类啊,有没”反物质团“组成的玩意呢,比如”反恒星“、”反地球“或是弄个反的你跟你一碰就大家一起升天这种?原则上正反物质并无任何区别而且定义上完全可以反向啊。因为正反物质间会发生湮灭,成为一坨能量,所以肯定是宇宙演化早期,正反物质就”不对称“了,然后反物质消失,正物质留下,形成了我们现在的世界。那为什么会有这个不对称呢?这个问题很大,在物理上叫Baryogenesis 和 Leptongenesis问题,很多人在做,但目前似乎没有什么结论。
总结一下:宏观上,无法进行”时间反演“是因为物理规律本身对时间箭头的定义及热力学第二定律决定的,而宏观上的时间平移对称性即能量守恒定律,没有时间的分立对称性(空间的分立对称性即对应所谓左右手等价);微观上,微观因果律由物理可观测量算符的对易关系决定,单个粒子的”时间反演“对应其反粒子,时间平移对称性还是对应能量守恒定律,时间分立对称性对应粒子的T宇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