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20|回复: 5

[分享] 在地球上,为什么是灵长类进化出了智能生物,而不是其它哺乳类,或者鸟类,鱼类,两栖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16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6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许是因为灵长类是最能撕逼的动物,就是嫉妒心理太强。动不动就得打仗,要打仗就得"军备竞赛”,技术不过关的都被淘汰掉了。灵长类最大的敌人就是他们自己。
反观其他哺乳类,嫉妒心理就没这么强。比如狗,狼,熊,虎豹,海豚等等,骨肉相残的很少见。大自然的食物有的是,犯不上相互撕逼打斗。小富即安,够吃的就行。就这么种得过且过的生存方式怎么能发展脑子呢?
但灵长类不同,就是灵长类欲壑难填,天生飞着一只鹰,还没等打下来就在争分配问题了。生存斗争很剧烈。相互攀比,相互不服,相互谋求着把对方这帮猩猩打倒。隔三差五地就要干仗。这不发展脑子也不行啊,不发展脑子的早就被淘汰了。
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得挨打,落后就该挨打。
为啥欲壑难填呢?或许就是因为基因突变取消了发情期吧!这样随时随地都可以发情——雄性激素始终昂扬——强者才有交配权,撕逼打仗在所难免。但要打仗,还不能叫随时可能的发情破坏打仗的组织能力来招致自身灭亡,化性欲为智商就非常必要了,这样灵长类在相互斗智斗勇中实现了自我的升级,锻炼了脑子。

金融共产主义学堂:eziv58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6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问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没有想清楚这个事情的本质
鱼类、两栖类,当然进化出了智能生物
那就是 人
如果还不明白,我再说一遍逻辑
进化本身是延续的,是有一个过程的,而不是跳跃的。鱼类进化出了两栖类,两栖类进化出了爬行类,然后再到哺乳类,最后到人,就如同一棵大树,人是目前的顶端,但下面的鱼类、两栖类,同样是这个过程中的某一刻的状态。至于鸟类,目前是一颗从爬行类分出去的分支,但你也不能说,未来不能从这里进化出智能生物,只是,肯定不是从鸟类直接跳跃过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6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先得总结哺乳动物有什么样的优势。
第一,脊椎,可以支持更复杂的身体结构。那么广大的无脊椎动物比如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等等就可以pass了,没有复杂的身体结构就无法产生更加高级的生命形式,它们至今也都处于食物链的末端。尤其是陆行种因为氧气的原因非常小,这样是不可能进化得出智慧生物的。
第二,温血,保持体温,活动能力强。那么两栖类和部分爬行类就可以pass了(恐龙貌似是温血)。温血动物可以通过体内新陈代谢调节体温,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性,并且智慧思考是个非常耗能的过程,冷血产生不了足够的能量。地球历史上有数次冰期,因此每次都要洗掉一大批冷血动物。
第三,胎生。相比体外生殖无疑是比较高级的,并且这种生存策略是保质优先,那么它的个体就比非胎生动物具有更强的适应力,比如亲子关系得到加深,有利于社会性的形成,胎生动物绝大多数都有养育后代的行为。这样,恐龙和鸟类两个选项就很有危险了,从白垩纪的地层中发现很多小恐龙都无法正常孵化,好像是火山爆发等气候因素使得蛋壳变厚甚至产生雌雄失调,说明卵生受环境因素的制约是非常大的。而现生鸟类总体对环境依赖度是比哺乳动物高的,有研究机构调查某地半个世纪的动物种类变化,一旦环境改变,鸟类的灭绝速度普遍高过其它物种。历史上渡渡鸟、恐鸟的灭绝也说明在外来物种的入侵中,尤其是老鼠、猫、猪等对鸟类会造成极大威胁,在漫长的历史中,这类似的生存竞争肯定上演了很多幕,自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鸟类起先一千多万年占据了主要生态位但很快就让位哺乳类了,因此说明卵生竞争力较弱,产生智慧生物十分不易。
第四,陆栖。陆地上有更复杂多变的环境,个人认为陆地环境下生物的自然选择等都要强于水中,且有用户回答直接用肺部呼吸使得氧气的吸收速率大大提高,这也使得生物可以进行更复杂的行为,生物的进化也会有向更高级阶段迈进的趋向。从古生物史中可以了解到,自鱼类中进化出了两栖类,之后,爬行类、哺乳类、鸟类都是在陆上进化出的,爬行类和哺乳类后又返回海洋占据食物链顶端。所以水栖动物,比如鱼类,太过于原始,进化步调太慢,不可能成为智慧生物。而海豚海狮一类的,聪明是聪明,但不回到陆地上来,它们的智力就可能已经摸到进化的天花板了。而鸟类因为要考虑到飞行原因,不可能有很发达的脑部,所以天上飞的也不能满足智慧生物的条件,鸟类再次pass。
这样筛了一圈下来,很明显,智慧生命在哺乳动物团队中出现的可能要远高于其他类型的物种。那为什么是灵长类呢?
个人认为灵长类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树栖(开始阶段)。姑且把树上生存看作是一个游戏里的副本吧,而树下生存则是陆栖玩家们的主要竞技场。树下生存的主流进化方向,植食类要么是更庞大消化好,比如大象野牛犀等,要么跑得更快,比如羚羊马等。肉食类就依此进化出专门猎杀大型厚皮动物的剑齿类,猎杀快速动物的犬科类,还有两者都有涉猎的现代猫科类,还有杂食的熊等。可以看到玩家们的总体进化趋势就是更高更快更壮,就是没有更聪明。所以假如灵长类的瘦弱祖先不去开树栖副本,那它要么很快被淘汰,要么就得被带偏进化方向,进化发力点不在脑子上面了,很快就会泯然众人矣。那么回过头看看树栖的优势,就在于攀爬需要灵巧的前肢,手的出现使得灵长类的智力有了一定的飞跃,因此更灵巧的双手就成为进化大方向。在此期间,部分灵长类选择了群居以应对树栖生活的种种危险,因而群居使得其社会性大大增加,生存能力得到提高,那么灵长类的进化趋势很容易就会向更高级的大脑迈进,因为这样可以更有效地使用双手以及和群体成员交流。
第二,彩色视觉。目前除过灵长类和部分以果实为生的蝙蝠,大多数哺乳类没有彩色视觉。这可能主要缘于恐龙时代,哺乳类及其祖先一直处在低级生态位,只能昼伏夜出,因而逐渐丢失彩色视觉,后来占据主要生态位之后,这个色觉细胞想丢掉容易再进化出来可就难了。而灵长类因为主要以果实为食,彩色视觉有助于快速区分出果实,所以十分幸运的,我们的祖先色觉细胞产生了突变,重获了彩色视觉,当然这比起恐龙的后裔鸟类来说,灵长类包括人类的彩色视觉都是阉割版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找有关资料,看看鸽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个人认为彩色视觉应当是智慧生物所必需的一项技能,前期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高效获取食物,避开毒物,后期它有助于我们的祖先更好地认知世界,产生智慧,因而不可或缺。
第三,地栖(后续阶段)。哺乳动物中,灵长类拥有了灵巧双手和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比较好用的大脑,以及彩色视觉,可以说智慧生命的潜在条件都有了,接下来就是时势造英雄了,你不能老在副本混呐,你得当主流玩家呀。于是,四百至八百万年前,非洲的热带丛林开始逐步变为草原,我们的祖先逐渐从树栖猿类中分离再次回到地面,茂盛的草会使得四肢行走看不到潜藏在草丛中的捕食者,所以部分猿类开始直立行走,并且这样使得身躯比较高大,捕食者不敢轻易靠近,因此双手得到彻底解放。因此,可以看出,重新回到地面,人类祖先因为地栖生存迫不得已选择了站立,因而双手得到解放,可以使用工具,同时颈部骨骼为站立而带来的变化竟然促进了语言功能的逐步形成,这些都需要更加强大的大脑来控制运作,从此人类的进化方向就基本确定了,更聪明、更聪明、更聪明,最终从灵长类动物中脱颖而出,成为地球的主宰。而那些没跑到地上来的亲戚们,逐渐就演化成我们现在所了解的黑猩猩、长臂猿等等。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观点,四百至八百万年前的非洲,热带丛林消退的速度不是太快也不是太慢,正好给猿类祖先留下了充足的的时间以进化出地栖能力,否则骤然的环境突变猿类可能就瞬间灭绝了,所以这样可以看作为什么非洲走出了人类而其他地区则不能吧。
综合来看,人类的出现,有必然也有偶然,地球的历史虽然很长很长,人类出现的历史相比很短很短,但要产生智慧生命的生物条件——脊椎、温血、胎生、强大的大脑等等,地球的生物们可真的是蓄力了数亿年,淘汰了无数技能点偏的玩家,得天时地利才有了人类,幸甚至哉。
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6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哺乳动物对比其他动物,优势是很多的:
例如说哺乳期长,足以形成比较稳定的亲子关系,便于各种技能的传承。
还有为了保持恒定的体温,进化出了一套能够长期保持稳定供应能源的器官和系统,这套系统对于保障能耗很高的大脑,同样有很重要的作用。
另外,任何可以飞行的动物,体重受限于平方立方原理:体重按照尺寸的立方增长,而肌体剧烈运动(飞行)后的散热,则是依据表面积按照尺寸的平方增长。所以,推论就是任何可以飞行的动物,体重都有上限。哪怕考虑历史上的风神翼龙,这上限也会不太高。而在这不大的重量范围内,还要同时供应几大耗能系统:大脑、飞行、体温保持,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在哺乳动物中,灵长类也有独特的优势:
为了攀爬树木,手被进化为可以单手灵活抓握的形态,这为使用工具提供了一个相当出色的基础技能。
同样的原因,灵长类动物的肩关节也是在哺乳动物里最灵活的(不知道要不要加之一),这也为扩大手的潜在应用领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手的优势哪怕不是人类,也都是能看到的:除人类外的其他灵长类动物,手部能做的各种动作的丰富程度,也是超过了其他种类的动物的。
还有,为了准确的判断树枝的高度和距离,进化出了双目视觉。这为中近距离内的精确操作工具提供了另一个保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6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哺乳类有些是很难,有些是不太可能
我们先说说大脑这个器官,虽然说不同的智能生物可能耗能不同,但是智能生命都必须要有很好的逻辑能力,这就说明要有很大的皮层,大量的神经元用于处理复杂任务,能量消耗不会降低。
这也就说明了智慧生物几乎肯定可以是异养生物,不可能是自养生物,换句话来说智慧生命当前一定是要吃一些肉的,没有肉是很难在自然条件下活下去的。
同时,大脑进化也不是一步到位的,所以说部分的大脑能力增强,是能够让其获得更多的肉来弥补各种损失的。
首先我们说鱼类。
鱼类要发展出高智能是很难的,大脑是一个能源消耗很高的器官,而碳基生命获得大量能量的方式只有氧化反应。
而水中氧气含量只有大气的三十分之一,所以除非有个超级巨大的腮,否则不可能提供足够的氧气。
但是进化如此大的腮会有很大的问题,这个腮为了流过更多水流,表面积必须大,实际体积也要足够大。
水的阻力比大气大得多,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的生物很显然不会有足够好的运动能力,甚至干脆很难运动。
大脑如此耗能,这个东西没办法找到足够的食物,所以脑袋大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互相拖累的现象了,以至于鱼不会太聪明,最多有点特长。
而海豚这样的不属于鱼类,实际上呼吸空气给了海豚很大的优势。
因此我们基本可以断言,从水中获得氧气进行反应的生物,不太可能具备高度的智能。
这样我们可以收窄了。
条件1:呼吸空气。

那么我们有要说鸟类。
鸟类也受到制约,鸟因为需要飞行,肌肉是非常庞大的,很多鸟类大部分重量就是胸肌。肌肉是十分耗能的器官,所以总能量的大部分要供给肌肉。
大脑既是一个能耗大户,体积也不能太小,很显然鸟类如果要扛起一个大脑,他的功耗肯定相当高,人脑的功耗相当于一个小白炽灯泡。
同时,假定鸟长那么大脑子,它的身体其它部分就是面多加水,水多加面了,为了能抬起大脑,人家就必须要有更大的容纳空间,强度要更高,结果重量就更重……
所以要负担起一个足够大大脑的鸟类,恐怕要像翼龙那么大——显然这个地球目前不足以供养翼龙这种消耗实在太高的动物……总不能叫他去吃老鼠……可是让它去吃大象又有点太困难了……
总之,中间没办法有个过渡,谁跑出去多了谁就是找死,自然鸟类也很难进化出的和人类那么聪明。

所以条件2:不能有太大的空间和重量限制。

然后我们说两栖类。
这个就比较简单了,首先复杂的大脑相对来说是容易损坏的,他们的关联是很多的。两栖动物是冷血动物,目前大多数两栖动物体积都比较小,就算是鳄鱼也不算太大。
这样让他们热容相对较小,冷热交替的时候他们的身体供能是不稳定的。
很显然,能量供给降低不动的时候,养个大脑就等于浪费了,利用率太低,本来冷血动物的长处就是平均能耗低,吃一口可以活好久……
这下为了吃一口,就要开一个烧油巨大的破车去追(大脑),而且平时这车发动机还不能关……
天一冷,食物一少,冷血动物行动也迟钝了……活活饿死丫的……
可见冷血动物这种体内不稳定的环境,对于大脑这种能耗大,高精尖的设备运行是不利的,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利用率太低。
所以条件3:稳定的内部环境且经常能用得上。


满足这三条,就有智慧的可能了。
但也要看路线,看前期点的技能点。
要是人类出现的时候没有变成稀树大草原,而是茂密的树林,瓜果遍地,掠食者都是突然从林间袭击……这个时候耐力不重要,索敌距离不重要,关键是反应速度……
那说不定人类眼睛就可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而且复杂的规划能力也不需要,反射神经倒是一流……
结果变成了神经质猴子。
所以也要看条件啊,人类也是走运才突然有个适合发展智慧的外界环境,初始条件也没有劣势。


——————补充——————
妈了个鸡,鳄鱼是爬行类,我错了,我下跪,我学习台湾虐狗国军给你们下跪。
下面有人说啦,鸟这个东西有不会飞的。
其实这个问题我也想到了,不过当时懒得打字,这里我觉得还是比较重要的,我提一下。
首先鸟不会飞,往往是因为比较大的环境限制,有这个条件。
要么是环境恶劣比如说企鹅是因为忒冷,这个时候长出个大脑浪费能量会屎。
要么是环境太好,比如几维鸟,生活条件辣么好,富二代要什么脑子。
事实上最有可能有智能的,恐怕是鸵鸟,因为条件比较合适。但比较可惜的是鸟类的颅骨脑容量实在太小(虽然可以变大,但最开始的容量太小)。
不过鸵鸟实际上也是比较聪明的鸟类了,难为太凶。

另外智能这个东西,大多数体现在一般性问题的解决能力,可以大体脱离本能思考一件事儿。
虽然乌贼这样的是很聪明,但毕竟也只是特长,也就是对于特殊的空间状况把握的比较好,这也是和它的生活环境有关系的,他必须经常把狭窄空间中的猎物给吃到。

——————我补充一下为什么不是别的哺乳类——————
这很大程度上就是运气,但进化中好爹也不完全是运气。
实际上一个物种要活下来,是需要有一个生态位的。
就目前研究而言,大体人类的雏形是出现在非洲大陆他娘的不怎么下雨的年代,简而言之这就是一个关键点。
这个关键点首先。
1:如果需要远距离快速活动,就必须要有比较好的导航能力。
陆生哺乳类没有和鸟什么玩意儿一样的磁导航技术(最近研究认为这个导航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鸟类可以看到磁感线),所以就要想在大范围长距离活动的时候,就必须要能记个地方……否则,就只能当居无定所的动物啦。
但是灵长类是天生有领地观念的,所以尽可能的还是要定居(当然不是一个地方永远不走,但是要集合)。
这个时候脑袋就要发达一些。
实际上在平原地区的其他哺乳动物,什么狮子啊,豹子啊都相当聪明(更何况他们是掠食动物)。
2:原有的生态位被挤压了。
灵长类天生适合在森林里活动,吃点果子,有机会搞点神马小猴子的开荤。很显然不适合在平原地带活动,吃得越来越少,适应不良了。
灵长类因为结构的问题,点太远的技能树概率太小了,注定是一种速度跑的比不过羚羊也跑不过兔子的东西。
但是灵长类即便是现在的大猩猩,耐力都是相当可观的,几乎是哺乳动物里最好的(当然也不是完全不计速度,不然王八爬个100年你怎么比)。
这个技能点就被点上去了。
而且下雨少了,可吃的植物就少,甚至昆虫都少了,这个时候不得不开辟新的营养来源。
说不定有可能点了耐力技能的灵长类动物,是被存活在有限森林里的那些没耐力但强壮的家伙赶出去的呢,至少可以肯定当时森林会很拥挤。
传统行业进不去,马云抹着泪就出来开辟蓝海市场了。
那么多人类亚种逐渐灭亡,尼安德特人甚至很可能是被智人慢慢挤压灭绝的……可是猩猩之类的却没有,足见同一个生态位出现一个超强竞争者是多么恐怖。
3:社会化。
智慧这玩意儿,能交流能传递能协同很重要。一个东西智商再高,就算和老鼠一样能够靠遗传就把部分知识(一些倾向)直接传递下去,其作用还是有限的。
换句话来说,不是特别经济,所以说对于独居动物来说,有限的环境应变能力就足够用了。


换句话来说,在当时的环境下,灵长类动物没有最根本的限制,本身灵长类就是杂食动物,只是原来吃肉比例低。
同时灵长类生活方式受到的环境压迫最大。
灵长类底子在耐力方面比较好,结果点出的技能点需要配合的技能点会发挥出极大的优势。
别的哺乳动物吧,比如说猫科,变大变快就可以了,本来爪子就好使,一路技能点往上点就行。
很显然猫科点智商消耗的能量,不如去点已经有的科技树。
当然进化不是自己选的,只不过这样的突变更加容易发生,而且每一步都能带来好处。
如果说有个大猫选择进化脑子,那么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可能落败于进化爪子和快跑能力的同类了,它操不着妹子,它也就完蛋了。
所以说猫科动物要出现高度智能,显然会被相同生态位的兄弟姐们竞争到死。
灵长类就不行了,这牙马马虎虎,爪子对于猛兽基本就是开玩笑(倒也没那么差,但也就自卫范畴)。
换句话说,对灵长类来说,进化神马难度都差不多,脑子变聪明了,在其他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好歹能够带来一点收益。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灵长类在那时候混的好吗?
混的那叫一个惨,种群那么小,比起现在濒危的那些动物来说,人类在当时真是实打实的濒危物种。


简而言之,大脑这种消耗能量很高,而带来效益很缓慢的东西,只有在别的竞争方式很难达到的情况下才会用的。
做个页游就能盆满钵满,谁tm去做男友和屎命召唤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