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刊登了哈佛大学研究员西原玲子等人的研究成果,经过对8万9千名访问样本的跟踪调查发现,自1988年到2012年,累计有474人死于大肠癌,接受过大肠内窥镜检查的人群中,死于大肠癌的比率,相比未接受检查的人群低68%。此项研究从侧面证实了内窥镜检查在大肠癌防治中的积极作用。大肠癌的发病率在中国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率在所有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5位。而在上海,大肠癌已从常见恶性肿瘤排行榜上的“老六”升至“老二”。而事实上,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大肠癌病患,目前的治疗效果还是较理想的,因而,普及内窥镜检查,有效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成为我国医学界努力的方向。 剖析大肠癌问题症结 潜伏期长、易误诊 大肠癌在临床上属于潜伏期长、比较不易发现的癌症类型。在人体内潜伏期可长达8-10年,因而,在未能实现有效早期筛查的人群中,发现即晚期的现象十分普遍。有60%-70%的患者在中晚期才开始实施治疗,但效果和术后成活率已经变得十分不乐观。 造成大肠癌无法及早发现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其自身的隐蔽性。大肠癌早期症状如便血、腹泻等很容易与痔疮和其它肠道疾病混淆,存在误诊的可能性,若不能保证第一时间确诊,往往会错过了宝贵的治疗时机。据国内文献资料显示,直肠癌误诊率达30%~40%,其中青年人误诊率可高达65%~75%。 现行大肠癌诊断技术 钡剂灌肠和内窥镜检查 为了更精确的诊断和发现大肠癌,医生会采取技术措施辅助做出诊断。传统方式一般为钡剂灌肠,学名“X线钡剂灌肠”,从肛门注入稀释钡剂然后再打入少量气体,使得直肠、全部结肠及盲肠显影。这是一项成熟、易掌握的临床检查技术,在绝大多数肛肠科医院均可实施。但其操作方式和比较抽象的影像判读模式阻碍了精准度的提升。内窥镜检查是近年来开始得到推广的新型大肠癌诊断技术,可以直达病灶获得实景影像,具有直观、准确、可提取样本活检等技术优势,正在成为一种新的选项,被越来越多医疗机构采用。 由于内窥镜检查尚属新生事物,很多公众尚未真实体验,凭借片面的了解和不实传闻,认为内窥镜进入体内检查,会伴有巨大的疼痛和不适,因而抵触检查。其实内窥镜技术也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演进,将检查的不适感、疼痛感降到了最低,以目前诊断大肠粘膜病变最有效的奥林巴斯电子结肠镜为例,采用简洁、轻巧、柔软的一体化镜身设计,大大降低了检查者的不适。通过内置高分辨率CCD和数字视频信号处理器,它能够提供图像清晰、逼真的图像,还可以通过肠镜的器械通道送入活检钳取得米粒大小的组织,进行深入病理分析,甚至还能以独特的肠镜器械通道与特殊的微创治疗设备连接,不开腹实施大肠息肉切除等镜下微创手术。 结合目前我国的大肠癌发展趋势,医学界建议公众若出现如便血等模糊的早期征兆时,尽可能的进行内窥镜检查,及时发现和扼制大肠癌隐患,提高生命质量。除了必要的检查之外,日常还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作息的调整,避免过多食用油腻、辛辣食物,戒烟戒酒,保持健康心态和平稳的情绪,大肠癌的家族遗传因素也必须谨慎对待,像亚健康的上班族、有大肠癌家族病史的市民,都属于高危人群,更要加倍注意早期癌信号,及时就医。 公益先行 奥林巴斯提示关注肠道健康 面对大肠癌肆虐的现实,医学界已经给出了中肯的建议,但普及肠道内窥镜检查是一项复杂的长期化过程,只有公众的积极响应,才能使其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作为全球领先的医疗品牌,奥林巴斯在不断研发先进肠道内窥镜、助力医疗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同样以高度的热情,投身健康关爱公益事业。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优势,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肠道健康知识科普、内窥镜技术和应用演示等公益行动,开创了“为爱·爱胃”“肠运动常轻松”“呵护肠胃拥抱健康”等时尚公益品牌,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公众的主动健康意识。 奥林巴斯认为,有效的预防比任何治疗措施都更有价值。大肠癌不可怕,只要公众能够积极的面对它,配合医生进行内窥镜检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能有效遏制大肠癌蔓延,彻底战胜它的一天就不会遥远。未来,奥林巴斯愿与公众携手,在塑造公民先进健康价值观的道路上,铿锵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