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2618|回复: 5

[分享] 怎么确定自己有没有得癌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2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你真正确定自己可能得癌症,可能已经晚了,有人从确认肝癌到离世,仅仅10天...
这并非耸人听闻...


各种癌症的5年生存率不一样;有的无关痛痒,被称为喜癌;有的基本发现就晚了,比如肝癌~
所以,治疗只是辅助。更重要的是重视体检这件大事,早发现,早治疗,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落实于行动,不要让生命付出代价才发现自己的后悔。
接下来送上关于体检的最全干货,赶紧码住,绝对值得你点赞收藏!
出于行业因素和对用户负责任的态度,今天我要深挖体检的所有坑点,把那些你不知道的套路一一揭开。更重要的是,让你重新认识体检,掌握体检的正确方式。
为了完成这篇大作,我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调研几百篇医学类文章,找核保老师拿了1000多份体检报告,就是为了确保我写的所有信息都经过核对,准确无误,并且真实有用。


不管你是刚入职场的年轻人,还是处于黄金期的中高层,亦或是进入中老年的社会老司机,甚至是已经退休的叔叔阿姨,体检这件事情,谁都逃不掉,这篇文章将会和这些事情一样伴随你的整个生命。

我不期望它能够传播有多广,只求能够切实的帮助你解决体检的所有问题。
一.体检进入这3个误区,白花钱还看错了病


随着体检意识慢慢普及,体检已经成为很多中国人的日常。

但体检的水有多深?直到你亲身经历,你才发现:还可以有这操作

想要一次正确无误的体检结果,你一定要注意以下三大点!

1、体检没有针对性,结论没有指导性

体检报告一切正常,4天后却癌症晚期?

这绝对不是骇人听闻,空穴来风,而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事件:

2018年1月,广州的一位顾客在天河区某体检机构进行健康体检,体检报告显示体检指标一切正常,完全没有问题。




令人气愤的是,4天后身体突然发生不适。

去了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检查,结果被医院诊断为晚期肠癌,而且肿瘤已经向远处转移了!





由于癌症已经扩散,不能接受放疗,甚至连化疗都不给做了。

这件事曾经闹得沸沸扬扬,还一度霸屏各大健康网站。



案例中,这位顾客去体检中心检查的”体检套餐中无肠癌筛查项目,没有针对性,才导致没有及时查出,贻误了病情。

是体检中心有问题还是癌症太狡猾?是体检没有用还是没有做对体检?

有人说,假装体检已成为中国人的日常,90%的人体检都做错了。

对于部分人而言,体检的定义是单位体检,团队体检,入职体检,基本不会针对自身的健康状况做针对性的体检。

以入职体检为例:项目有限,不分男女





这些项目相当的基础,对于一些慢性病、职业病、癌症的早期诊断作用不大。

没有基于男女特性,家族病史,遗传病史,既往病史,以及职业性质。这种体检表面是福利,实际上对于很多人而言就是“走个过场”,根本没有用。

正规的体检中:

男性,需要重点关注肺、肝、食管、胃、结直肠、胰腺、肾、甲状腺等部位检查;
女性应定期检查乳腺、宫颈、子宫、卵巢等项目。

总而言之,体检万万不可马虎,坚持至少每年一次,精确筛查,对症下药。

2、体检只看价格,检查项目参差不齐

你随意打开一个体检网站,可以看到体检套餐琳琅满目,但价格却可以相差几十倍。

因为这其中的门道深得很!

如果你遇到一份宣称“几十块就能体检一大堆项目”的体检套餐,我劝你一定要慎重!

①贪图超低价体检套餐?“好戏”在后头!

开业大酬宾,10项妇科检查仅需29元!!!

是不是听上去很划算?但一定要留心,这明面上是各种优惠的体检套餐,实际上却各种套路你,让你花冤枉钱的体检骗局。

黄女士花29元买了妇科检查套餐,体检报告显示她身体出现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

在花费了700元检查费和药费后,体检中心告诉她,还需要花费7000元才能把病治好。

黄女士感觉不妥拒绝了治疗,最后到三甲医院一检查,身体健康一切正常。




这种案例每天都在发生,每天都有人上当受骗。

你要相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体检每年只做一次,去正规医院体检准没错,不要因为心疼钱而因小失大。

②体检追求“高精尖”?越贵不一定越好!

但有人贪便宜,也有人过分迷信:越贵就一定会越好!
NO!

就拿“一个检查看到你全身的病灶”的“pet-ct”来说,一次检查动辄近万元。局部检查需要4000-7000元;全身检测大约需要7000-13000。

它的确是目前最高端的医学影像设备,在全中国都不超过400台,对于癌症分期、转移复发有指导意义。





然而这并不适用于常规体检,很容易产生假阳性结果,造成资源过度浪费。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 医院)的统计,PET-CT 在健康人群中筛查出恶性肿瘤的比例仅为 1.3%,有效性很低。

连人民日报也提过高端体检的问题,不要迷信体检越贵越好。




明明几百块就能解决的问题,没必要花更多的钱。

价格从来不是体检的唯一参考因素,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体检不看资质,忽视假体检风险

中国的体检行业,是一块新兴的大蛋糕。

这几年,各种私立体检机构、海外体检项目等层出不穷。

在行业在迅速扩张的同时,各种体检乱象也频发:缺乏上岗资质、假冒医生签字等等。

在某档电视节目中,记者对于某体检中心进行了卧底调查。

多名“医生”直言不讳,表示自己并无上岗资质,而且科室内的几个人都没有从业证照。







没有选择具有公信力的权威机构,也是导致体检结果不精准的重要原因。

我宁愿承受公立医院“挂号难,排队时间长”的问题,也不希望“享受服务好,但根本查不出结果”的私立体检。
体检是否有针对性,体检机构的选择,都会影响到你体检结果是否准确。在总结了这么多坑点之后,下面我们来说说,怎么做正确有效的体检?

二.普通人如何做体检?不同年龄人群有哪些体检项目?




首先,一定要明确一点,坚持至少每年一次的体检,不管你工作再忙,时间太少,都一定要为了自己的健康负责,不要忽视疾病的风险。

我差不多花了三个星期,查阅了大量资料,与多名医生、核保老师深入沟通之后,审核各年龄段的风险因素,针对20-60岁人群制定了以下这份根据年龄划分的体检项目指南。

1、20-30岁




20来岁,处于青壮年,身体各项功能包括抵抗力最佳,完全不用体检?

并不是!年纪小,不代表风险为0!

癌症并不会因为你年纪轻,就放过你。任何疾病和癌症都有他自身的概率。

20多岁的年轻人,刚毕业走上社会,各种肝炎、消化道感染的几率会有所增加,切勿因为年轻,就有所大意。

2、30-50岁




30-50岁的年龄,“吃得多、动得少”,加上进入事业黄金期,应酬特别多,压力大。

人在30多岁发病的也不在少数。

建议该年龄段人群每年定期检查心血管健康,记好血脂、血压等指标。不能因为自我感觉身体良好而大意!

3、50-60岁




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不如从前,50岁的女性容易骨质疏松,男性容易出现肠胃和内脏的问题,除此之外,视力问题也需要额外重视。

这个时候的中老年人需要更加注意内脏的病变,防止这些小的病变发展成肿瘤。如果有条件的老人,可以考虑全面筛查各种癌症。


三.如何做好防癌体检?




2020年,中国新增457万癌症患者,全球第一。




平均每天超过 1 万人确诊癌症,相当于每分钟确诊 7.5 人

不知道你是否觉得触目惊心?

患癌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抽烟、喝酒、肥胖、遗传......其中,最大的诱因就是年龄

换句话说,每个人都可能避不开癌症!





基于此,我挑选了中国人最高发的六大癌症;

整理了对应的高危人群,检查手段,以及检查频率,希望可以从源头上帮到你。

1、肺癌



肺癌是中国最高发、且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在男性中,发病率排名第一;在女性中,也仅次于乳腺癌,排在第 2 位!

所以,一定要重视、重视、重视肺癌筛查!

肺癌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症状,只能通过体检尽早发现。胸部低剂量螺旋CT是早期发现肺癌的重要手段+黄金标准。

胸部低剂量CT与常规CT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其辐射剂量要比常规CT的剂量低,且精准度高。

美国国家肺癌筛查试验(NLST)得出的结果是:利用低剂量螺旋CT做肺癌的筛查,每年一次,连续三年,可以降低20%肺癌病死率。

2、乳腺癌




乳腺癌目前是我国女性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堪称女性的第一杀手

最开始典型的症状是无痛性肿块,逐步演变成乳头扁平,乳房疼痛,腋窝淋巴结肿大等。

针对乳腺癌检查最有效的手段是乳腺钼靶,他能准确显示钙化或毛刺,尤其是微小钙化显示率优于超声,对以钙化为首要表现的乳腺肿瘤,效果优于超声~

3、胃癌




我国是胃癌高发 国家,平均46秒就有一人新患胃癌,每63秒就有一个人死于胃癌。

针对胃癌而言,胃镜是常用的筛查胃癌手段。

可以根据自身耐痛能力+经济水平选择适合的胃镜检查项目:


  • 普通胃镜:费用最低,过程有干呕等不适症状,但能清晰地了解胃部的情况。
  • 无痛胃镜:需要在监护人的陪同下进行,没有不适感,如发现异常可一并实施手术。
  • 胶囊胃镜:直接吞服,创伤最小,但费用比较贵,发现息肉等异常无法手术,得再插管取出。
4、结直肠癌




在美国有句俗话:没有胃肠镜检查的体检都是耍流氓。

结肠镜是医学界公认的筛查结直肠癌的“金标准”,关键时刻能救命!

所有超过50岁的人都应该做一次结肠镜检查,如果你是高危人群,则应将筛查的年龄提前至40岁。

5、食道癌




据《柳叶刀·胃肠病和肝病学》发表的一项统计研究表明,全球有一半的食道癌病例发生在中国。

食道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如果出现吞咽困难等症状可能已经处于中晚期了。

针对食道癌而言,有效的手段还是胃镜。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无痛的。

6、肝癌




早期难以查询,晚期难以治疗这是肝癌死亡率如此高的重要原因。

甲胎蛋白(AFP是目前诊断肝细胞癌特异性最高的方法之一,但甲胎蛋白不能诊断所有的肝癌。

如果要想精准筛查,可以借助超声+AFP等手段进行综合诊断,全面检查。

确定检查项目很重要,选择体检机构也同样很重要。稍不注意,就容易陷入“假体检”的尴尬。


四.公立医院 vs 体检机构应该怎么选?



私立体检机构水很深,这是很多人的共识。并非没有道理:

在第十七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爱康集团CEO张黎曝光了不少体检行业的黑幕:

体检中心用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根本没有资质;

抽了血,没做检查就扔掉,直接出结果...





公立医院还是专业的体检机构更靠谱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私立体检机构。

客观列一下公立医院和私立体检机构的优缺点:




总结一下:

公立医院:公信度高,更正规;但人多,体验一般;

私立体检机构:服务体验好,但价格相对昂贵,但鱼龙混杂,需要注意甄别;

如何选择靠谱的机构呢?我总结了三点:

一看资质
二看服务能力
三看是否有价格陷阱

其中最核心的是资质问题。

根据卫健委确定的《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中,对体检机构有明确规定。

体检的场地、仪器,设备、医务人员的资质、体检操作、消毒措施都有明确的要求和说明。

如何查看体检机构的资质呢?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个小窍门:

查询当地的体检网or卫健委,查看是否有相应的体检资质or正规医院的三甲资质即可。

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线地区的卫健委网站,可以登录后查询资质。

深圳卫健委:http://wjw.sz.gov.cn
北京卫健委:http://wjw.beijing.gov.cn
广州卫健委:http://wjw.gz.gov.cn
上海卫健委:http://wsjkw.sh.gov.cn

体检选医院很重要,就医选医院更重要。

我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找到了这样一个宝藏网站。里面不仅有全国医院的综合排名,还有针对各个科室的专项的医院排名。

你可以选择适合你的地域和科室,找到匹配的信息:

http://rank.cn-healthcare.com/rank/general-best




你既可以选择综合实力排名领先的大医院,也可以对症下药,选择真正符合你需求的医院,针对性的医治身体的问题。

体检的准备也同样很重要。在充分了解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选择体检的医院之后,我们从体检的三大准备入手,来提升体检的准确度。

五.体检需要做哪些准备?


1、饮食、药物、衣着三大注意事项!

很多人对体检准备和认识不足,去了医院之后才发现:

  • 体检项目太多,去到现场理不清头绪...
  • 没有空腹,无法做抽血项目...
  • 担心吃了药影响体检结果...
  • 有些项目需要憋尿,有些项目又要排空膀胱,弄错了顺序相当麻烦....

    我整理了有关饮食、药物、穿着方面需要注意的体检问题,看看下面的几个误区你中了几条?

    饮食篇

    体检前一天饮食需要注意啥?吃了东西再体检影响体检结果吗?

    在我网上就看过一个很火的段子:

    男生体检前吃了鸡蛋,被检查出怀孕。



看似搞笑,实则在说明:

食物对于体检结果都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体检的准确性,千万不要作。

我整理了3大关于体检的饮食误区:

误区一:体检前一天晚上11点以后不要进食。

正解:至少保持12小时的空腹体检,至少从前一天晚上8点以后就不要进食。

误区二:体检前一周什么都可以吃。

正解:体检前一天注意清淡饮食,不喝酒,少熬夜。

误区三:为了保证体检结果良好,我可以多补补,营养汤,高蛋白高脂肪...

正解:海产品、动物血液制品、高甜食物、高脂肪肉类可能影响体检结果,导致指标不正常。

药物篇

前一天晚上停止进食,这是体检的基本常识。但服药也会影响体检结果你知道吗?

感冒药、发烧药、消炎药、维生素C以及部分止痛药都会影响体检结果。

以下是体检前应该注意的药物问题:





穿着篇

体检衣着宽松就够了吗?

NO!还得考虑便利性和是否影响检查结果~

连体衣裙、连体袜很明显就容易造成体检的不便。

穿戴首饰,玉佩,衣服上有金属拉链等金属物品都可能会影响X射线的检查结果。




还有一些体检实战细节不在这里展开,但你也可以了解一下比如:

1.宫颈癌筛查要排空膀胱,盆腔彩超要憋尿,所以需要恰当安排检查顺序

2.备孕和怀孕期注意远离射线,不做胸透,ct等;

当然,也不需要把体检想得过于复杂,如临大敌,准备充分,轻松应对即可。

2、教你网上轻松约号,拒绝排队!

平时工作太忙,好不容易抽出时间去体检,去到又要排队,还可能约不上,心不心塞?

这里我整理了两大线上预约方式,3分钟即可完成,别再傻傻去现场排队挂号了。

方法一:微信——城市服务进行预约服务




方法二:借用第三方预约平台

比如:腾讯健康、健康160


在我写这篇文章时,不仅收集了大量资料,还做过了大量的用户访谈,了解在体检过程的疑问。下面来总结一下体检的常见问题。

六.体检的常见问题


1、肿瘤标志物异常,就是得癌症了?



肿瘤标志物(TM)又称肿瘤标记物,主要存在于肿瘤患者的组织、体液和排泄物中,主要的作用是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

有很多人认为,有肿瘤标志物就代表患癌,某种肿瘤标志物升高就代表得了癌症,这种说法是错误!

实际上:

怀孕、酗酒、服用药物、患慢性病、接触宠物等,都可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

检查肿瘤标志物,只是发现癌症的其中一种手段。但如果要确诊癌症,还得结合多项检查,才能提高准确性。

比如下面这种组合筛查的方式:



所以说,就算查出肿瘤标志物异常,也不用太过担心。通常医生会要求你复查,再来进行综合判断。

2、一口唾液就知道会不会患癌?基因检测有那么神奇?

仅需一口唾沫,就能测出未来患上癌症的风险,还能查出你祖上十八代的基因起源,基因检测真的有那么牛x吗?简单来听听我的拆解。

基因检测主要分成2种:消费型和疾病专项基因检测型。

第一种,消费型。

这类产品号称能检测上百个基因项目,价格一般是几百块左右。

一般往产品附带的采集器里吐点口水,然后封装寄回检测机构,等待几天就能看到检测报告。

不过我觉得这种检测有点像算命,我个人对这种检测是持保留态度的。





第二种,疾病专项基因检测型。这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用户。一般常用在特定高危人群身上或者孕妇身上

举个例子,有一个产检项目叫做“唐氏筛查”。

如果筛查的结果是高风险,医生就会给出两种复查方案,要么做有创伤的羊水穿刺,要么做无创的基因检测。这就是疾病类的专项基因检测。

除了产前检查,基因检测还常常用来辅助癌症治疗。

例如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由于家族有乳腺癌病史,同时检测到自己携带相关的致病基因,所以毅然切除了双乳乳腺。

以上两种都是疾病基因检测的常见用途。

不过也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基因检测并不一定准确。有致癌基因并不代表就会患上癌症,没有致癌基因也不是肯定不会患癌

3、体检与保险的常见误区

在保险行业多年,总是遇到2类人,让我哭笑不得:

买保险前,特意去做全身体检,恨不得把自己的大病小病吃喝拉撒全部告诉保险公司;

买保险后,第二天就去体检,想着买了有问题就可以马上理赔;

先说第一种情况,买保险前体检有必要吗?

完全没必要!

健康告知就是 问什么答什么,没问到的可以不用告知。

我们只要根据当时的身体情况如实填写就好,没必要特意去体检来证明自己是健康的。

要是买保险前特意跑去体检,查出异常后,反而影响你买保险了……

而且,即便去体检了,还是要回答保险公司设置的健康问题,不能用体检报告直接代替健康告知。

如果没有体检,不知道自己身体是否异常,就不存在隐瞒病情的情况。

第二种情况,买完保险立即体检?

在买完保险后,不建议你立即去体检!

因为保险公司为了防止有人带病投保,一般会设置30天到180天不等的等待期。

如果等待期内被确诊生病,这份保险是不会赔的。

所以如果你身体没什么问题,建议在等待期后再去体检最稳妥。

但当然了,如果身体已经很不舒服,确实生病了,那还是要去检查。毕竟任何疾病都是早发现、早治疗,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4、有必要去国外体检吗?


近几年,随着健康意识提高,以及居民财富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美国、日本、新加波、瑞士等地体检 。相比于国内体检,海外高端的体检机构可能有一些优势:

  • 体检设备更精密。
  • 医生的资质和水平更高。
  • 检查和服务更细致。
不过需要注意:国外体检不一定会更好,警惕天价海外体检骗局!




西安的颜女士被美容院邀请免费去马来西亚体检,竟被查出肺癌,乳腺癌的患癌概率达到90%!

手足失措的颜女士被一顿忽悠后,花了62万去打“抗癌针” ,但回国后去医院检查确实各项指标一切正常。




这就是一起典型的海外医疗诈骗案。

如果你决定去海外体检,一定要选择权威的机构,多做功课!

不然一旦被踩中了陷阱,你找谁去维权?

写在最后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要因为缺少体检,不会体检而因小失大。

选择好项目,选择好医院,提前做好准备,把疾病扼杀在摇篮里,这不仅是一个人的事,更是一家人的事。

我看过太多因为治疗癌症倾家荡产的家庭,一是因为没有及时体检,二是没有保险保障。

希望咱们一起用好这两大利器,保障好全家一生的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癌症早筛!一定要做癌症早筛!虽然我们平时有做一些体检套餐,

比如入职体检、常规体检等,

但是很难在癌症发病的早期就查出来,

往往已经中晚期了,有明显症状了,普通体检才能检测到。


正因为如此,才会癌症一发现,往往就是晚期,

在我们身边,只要听说有人得了癌症,一般也就知道他没几年好活了。

但在医学界眼里,医生们普遍认为大约有1/3的癌症如果发现得早,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只不过想要及早发现癌症,靠的不是常规体检,
靠的是癌症早筛。




“癌症早筛”这个名词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
还是因为最近港股上市的一家健康检测机构研发出了最新的癌症早筛黑科技。

那么,到底什么是癌症早筛呢?
所谓癌症早筛,是指用快速、简便的方法,从大量看起来健康、尚未出现症状的目标人群中筛选出极少数肿瘤高危群体,可以及早发现肿瘤、降低发病风险。
尤其是那些发病率高、发展周期长的癌种,如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更需要做癌症早筛。

癌症早筛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大家都知道,
很多癌症一发现就已经是中晚期,往往已经扩散或转移,
这个时候不仅治疗难度大,治疗费用高,而且治疗之后预后也不会太好。
但如果能在癌变的早期就发现它并及时治疗,往往不需要那么多钱,而且容易治愈。

就拿结直肠癌举例,
中国人群结直肠癌Ⅰ、Ⅱ、Ⅲ、Ⅳ期的五年生存率分别为90.1%、72.6%、53.8%和10.4%,可见,发现越晚,活下来的希望越渺茫。

同时,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的治疗费用大概2万,而晚期(Ⅳ期)的治疗费用至少要25万,
发现得早,也能大大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和患者本身在治疗中所承受的痛苦。

所以,医生都会建议大家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把癌症早早扼杀在萌芽状态。

到这里就有人会想,
既然如此,那我能不能直接定期体检,严格执行,以后就不会得癌症了?




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
公子只能说,你想多了。

就人类目前的检测手段来说,
想要做到百分百准确检测癌症、且灵敏易操作,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现在的癌症检测手段多多少少都有点缺陷,
这得从癌症筛查的原理开始讲起。




目前的癌症检测方法主要有四种,
他们各有适用场景,也都各有缺陷。

第一种:影像学筛查。
主要是借助各种成像技术,对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形成清晰的影像,进而判断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确定是否有癌变发生。
比如用于乳腺癌筛查的超声、乳腺钼靶等技术,但这种技术一是对致密型乳腺、近胸壁肿块的显示不佳,二是有放射性损害,做的频次过高本身也可能导致癌变。
比如常规X线胸片等,这些技术需要肿瘤达到一定体积才能检测出来,滞后性比较大,很难发现早期癌变。




第二种:内镜筛查。
主要是借助先进的光学仪器,从体外经过自然管道进入体内,检测体内是否有癌变发生。
比如筛查结直肠癌的结直肠镜和筛查胃癌的胃镜,这种技术灵敏度很高,常作为检测结直肠癌和胃癌的金标准。
但具备内镜检测能力的医院较少,资源有限,价格比较贵。同时检测过程有较大的不适感,患者依从性较低,甚至还可能引发交叉感染。



第三种:肿瘤标志物筛查。
体内出现肿瘤,往往会伴随一些肿瘤标志物的产生,比如抗原,酶,受体、激素、特异性蛋白等成分。通过免疫学、生物学等方法检测这些物质来判断体内是否发生癌变就是肿瘤标志物筛查法。
比如针对前列腺癌会进行PSA肿瘤标志物检测,针对肝癌会进行AFP肿瘤标志物检测,
但这些检测其实在灵敏度、特异性方面都不太突出,容易出现假阳性或者假阴性。




第四种:液体活检技术。
又被称为无创诊断技术,主要是指通过血液、唾液、尿液等体液对疾病进行诊断的技术。
当体内发生癌变时,体内的肿瘤来源生物标志物(循环肿瘤细胞-CTCs、循环肿瘤DNA-ctDNA、外泌体、微小核糖核酸-miRNA等)的浓度就会发生异常,检测这些肿瘤来源生物标志物浓度的变化,就能推知体内发生了哪种癌症。
这种技术最大的缺陷主要还是不准,现阶段的技术很难达到准确检测的能力,
比如《Nature》相关研究发现,携带1cm3肿瘤的早期患者ctDNA浓度一般在0.008%左右,而目前的检测能力极限在0.1-0.5%之间,两者存在指数级的差距,这种鸿沟短期内无法克服。




通过前面的介绍,大家可能会发现,癌症早筛没法指哪打哪,百发百中,
那还有必要进行癌症早筛吗?
癌症早筛还有用吗?




前面病人不听劝,转到华西确诊肝癌的例子,
我不用再重复。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




这是一张早期胃癌的胃镜照片,
红圈的部分就是癌变部位,这就是靠着经验丰富的医生在做胃镜的时候检查出来的,
这时候的胃癌,你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吃喝拉撒睡,一切正常。

但如果你不做癌症早筛,
等到变成下面这样子,你就已经没救了:




所以,癌症早筛有没有用?
当然有用。

但有用只是癌症早筛有用,
不代表我们去做常规体检就有用。

接下来公子就告诉你,
为什么我们去做常规体检查不出癌症?
为什么癌症往往一发现就是晚期?

95%的人去做常规体检查癌症,
都踩了这几个坑。

第一坑:癌症体检手段驴头不对马嘴

很多体检中心会利用人们的相关知识的匮乏,用驴头不对马嘴的医疗手段筛选癌症,
这种现象曾经就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










这里人民日报也给出了相关专家建议,
我在后面还给大家总结了常见癌症的筛查攻略,
大家结合这两份做参考即可。
第二坑:包装成“高大上”,号称一次检查查清所有癌症的高端体检项目

有人说,既然常规体检没法在早期筛查癌症,
那我能不能在常规体检中加入专门为筛查癌症设立的体检项目,这样不就能查了?

于是,市面上很多机构就推出很多动辄好几万的“高端体检项目”,
包装的十分牛逼,声称能精准定位早期癌症等等...
但其实大部分人根本就用不到这样的检查,有些检查甚至对身体有害!
以下就是两个典型:

(1)PET-CT
好多体检机构的PET-CT宣传语是“一个检查看到你全身的病灶”。
但事实上,现在没有哪个国家的癌症筛查指南,将PET-CT列为普通人的癌症筛查手段。包括很多人去的日本。
对于健康人的筛查,是不推荐使用PET-CT的。

原因一:pet-ct价格高,国内做一次8000~10000人民币,国外更贵。
原因二:辐射很大。做一次PET-CT的辐射量,相当于5-10年的自然本底辐射,相当于150次X光平片。
原因三:PET-CT也有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会导致错误的诊断。也就是说,PET-CT也不是一定准确的。

(2)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近年来非常火爆,号称能预测疾病,追根溯源,无所不能。
但实际上,基因检测只能提示一个人是否具有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变异。
而目前,我们能够清晰确定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变异还不多。
有,患癌风险不一定明确;没有,也不能排除患癌的可能。

如果有某种癌症的家族遗传史的癌症高危人群,可以通过检测特定基因来判断患癌风险,从而决策预防方案。

比如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通过基因检测,得知自己携带乳腺癌高风险基因,且几率高达87%,她通过切除乳腺的方式,将自己患乳腺癌的几率,降到5%。
如果没有某种癌症的家族遗传史,做基因检测那就是白白浪费钱。
第三坑:体检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假体检防不胜防。

之前体检行业有个事就挺轰动的,
爱康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刚直接自曝行业丑闻:
“体检行业里边也有真体检、假体检。
有些同行,用护士假冒医生检查 B 超。
有些同行抽了血做都不做,把血倒掉,直接出结果。”



为什么他们敢这么干,因为得癌症的比例没那么高,假体检的的错误率就没那么高,
但利润确是100%。
倘若没有患癌症,那损失的也不过是钱,
倘若真的患病却没有检查出来,这些无良的企业无异于谋财害命。

所以,如果你去体检,
遇到行业中的这种渣子,你想想你能查出癌症吗?
第四坑:癌症筛查手段,并不是万能钥匙。


既然体检机构不靠谱,
那我直接去正规医院做体检总行了吧?

去正规大医院做体检,结果当然比去体检机构靠谱得多,
遇到专家给你看胃肠镜,那更是让人心安很多。

但问题是这些比较靠谱的检测技术也只是对一小部分癌症有效,
比如宫颈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胃癌等等,这些通常都有行之有效的筛查项目,
一般人只要符合筛查标准,基本都能通过对应项目的筛查预防癌症。

但人体那么多种癌症,谁又敢保证自己得的是哪一种呢?




筛查了常见的几种都挺好,
并不意味着自己就没有癌症了。
所以,不是说癌症筛查没用,
而是“流水线作业”、“蒙眼掷飞镖”式的乱查没有用。

大家要做癌症筛查,就得把它当作去医院看病一样对待,
根据症状,有针对性的检查才行。

接下来,公子给大家整理一些高发癌症的筛查要点,
大家可以对照着做,在做好的基础上,再结合医生建议和自己的实际情况,
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入检查。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前6位的分别是: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和食管癌。
公子就给大家介绍这6种高发癌症的早期筛查要点。
1、 肺癌




教大家怎么用这张表,
比如大家想去查肺癌,就可以去大医院找有经验的医生挂个门诊,
然后做个低剂量CT,结果出来之后,医生自然会给你建议。

由于肺癌在我国比较高发,同时生存率比较低,
所以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是高风险人群,建议一年查一次,
低风险人群,可以不用查。

表中给出了高风险人群的简单判断条件,
只要你符合其中一项,就应该有意识的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早查早预防。

给出的价格只是那一项的检查的价格,
具体还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该干嘛干嘛,医患同心,才能更高效的治疗疾病。

除了去医院做这种专项的检查外,
每年的常规体检,尽量都去做,因为这里只是癌症筛查,但不代表我们除了癌症,不会患上其他的慢性病,常规体检能帮我们早点发现慢性病。
不过,在体检的时候,尽量选择知名靠谱的体检机构进行。

2、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高发癌症之一,
可以说,在广大中青年妇女中,很多人都有乳房结节、乳房肿块,
一旦这些结节、肿块恶化,就变成乳腺癌。

筛查乳腺癌,大家可以去做乳腺钼靶,
有的时候还需要配合B超一起检查。

如果你摸到自己有结节/肿块,
或者乳房周围皮肤有凹陷等等,
一定要去医院做个检查,让经验丰富的大夫给你后续建议。
3、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可以用结肠镜直接看到,
遇到经验丰富,观察细致的医生,就能直接给你找出来早期癌变,
提前治疗,治愈率非常高。
4、胃癌




胃癌和结直肠癌一样,
也可以通过胃镜直接看到,胃镜的诊断一般都成为胃癌的诊断的金标准。

平时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的人,
最好在改掉不良生活习惯的前提下,定期去查一查。

由于胃镜是一根管子直接到胃,
做起来很难受,如果大家经济能力允许,可以选择无痛胃镜。
5、肝癌





肝有为人体解毒的功能,
现在不少年轻人都有氪肝的不良生活习惯,
如长期熬夜打游戏、看小说,聚会大量饮酒等等。

在改掉不良生活习惯的同时,
也要定期的去检查肝脏。

对于有肝硬化,乙肝的人,
则更需要时刻注意肝脏是否有癌变。
6、食管癌





食管癌和胃癌、结直肠癌一样,
可以通过内镜直接查看,这里就不再赘述。

只是,大家平时吃饭,
应该要细嚼慢咽,注意饮食的均衡。

总之,我们的身体很脆弱,
浑身都是肉长的,没有一块是铁打,
要想不生病,就得好好爱护身体,
这比任何检查都管用。

当然,如果你比较担心自己的身体,
常规体检,癌症早筛就要定时做起来,
做这些并不会花多少钱,

而它所起的作用,
仅仅是在大坝溃堤之前堵住蚁穴,
在火灾来临前去除火患而已。


保险信息不对称非常严重,十买九坑,买保险前仔细阅读下面的攻略可以让你少花几万块冤枉钱。

  • 保险购买攻略:


  • 全网高性价比保险产品测评+全网最全保险选购攻略:


  • 保险避坑指南:
写在最后:

  • 想给家庭配置最便宜保险,可以私信或者扫码关注我的公号“肆大财子”留言,我会以自己多年的经验,帮你提供一些值得参考的建议。
2. 如果想诊断自己的保单或者还有核保、理赔等疑难问题,私信或下方评论。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早期发现肿瘤,肿瘤筛查是必不可少,
但是也不是每个人没事儿都要去查查肿瘤标志物,来个全身CT核磁或者petCT。这样其实某种意义也是医疗资源的浪费。
肿瘤筛查主要是针对高危人群,如有某种肿瘤家族史的,从事的工作有患癌风险的,长期生活不规律,生活习惯不好等。这些人在普通体检基础上因该进行相应的肿瘤筛查,提早预防。
不同癌种需要进行的筛查项目是不同的,高危人群特征也不同,以下是选自《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的内容,供参考:
大肠癌
高危对象
1、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的人群;
2、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3、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4、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5、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6、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7、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两周肛肠症状指有以下任意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便血、粘液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
筛查建议
1、40岁以上有症状高危对象,经两周对症治疗症状没有缓解者,应及时作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任一指标阳性应进行肠镜检查。如FOBT阳性者经肠镜检查仍未示有异常,建议作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2、40岁以上无症状高危对象,每年接受一次FOBT检查,如隐血试验阳性,则进一步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如FOBT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不应超过3年。
3、年龄大于20岁的FAP和HNPCC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4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
4、45-75岁无症状筛检对象,每年接受1次FOBT检查,每10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
5、粪便或血液的多靶点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筛查,粪便标本的证据更为充分,但由于价格较为昂贵,限制了其应用。
预防建议
1、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2、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3、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肠癌发生的风险,具体使用须咨询医生;
4、戒烟,避免其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乳腺癌
高危对象
1、未育或≥35岁初产妇;
2、月经初潮≤12岁,或行经≥42年的妇女;
3、一级亲属*在50岁前患乳腺癌者;
4、两个以上一级或二级亲属在50岁以前患乳腺癌或卵巢癌者;
5、对侧乳腺癌史或经乳腺活检证实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管内乳头状瘤病者;
6、胸部放射治疗史(≥10年)者。
*一级亲属指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同父母)二级亲属指叔、伯、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
上述情况均为乳腺癌高危因素,伴2条及以上因素时,应考虑为高危乳腺癌对象。
筛查建议
1、一般妇女
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月检查一次;
临床体检:20~29岁每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
X线检查:35岁,摄基础乳腺片;隔年1次乳腺X线检查(钼靶);>40岁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60岁以后可隔2~3年乳腺X线检1次。
超声检查:30岁以后每年1次乳腺超声检查。
2、乳腺癌高危人群
鼓励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年做临床体检1次,30岁以后建议乳腺核磁共振(MRI)检查。
预防建议
1、健康生活方式,远离烟酒,合理营养,保持健康体重,坚持锻炼。
2、适时生育,母乳喂养。
3、参加乳腺筛查,定期体检。

宫颈癌
高危对象
1、有多个性伴侣
2、性生活过早
3、HPV感染
4、免疫功能低下
5、有宫颈病变史的女性
筛查建议
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及以上的女性都建议进行筛查:
1、21~29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
2、30~65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或者高危型HPV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5年1次;
3、筛查结束时间:>65岁且既往多次检查均示阴性,则结束筛查;若曾诊断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病史者,再持续筛查20年,筛查频率视病情定;
4、接受过子宫全切术的女性(无宫颈),且过去20年里未曾有CIN2、CIN3、原位癌或癌症的女性,不需要检查;
5、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遵循特定年龄的建议(与未接种疫苗的女性一样)。
预防建议
1、接种HPV疫苗;
2、不吸烟或戒烟;
3、安全与健康性行为;
4、及时治疗生殖道感染疾病;
5、增强体质。
肺癌
高危对象
年龄>40岁,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者:
1、吸烟≥20年包*,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2、被动吸烟者;
3、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氢等接触者)普:
4、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瘤家族史者;
5、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者。
*年包:指每天吸烟多少包乘以持续多少年,例如20年包指每天1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
筛查建议
1、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行LDCT*筛查。建议尽可能使用32层或以上多层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肋膈角尖端水平。基线CT扫描以后,根据病灶具体情况(形态、大小、边界等特征),建议至专科医院咨询具体下一步诊疗计划;
2、若检出肺内结节,根据结节不同特征,磨玻璃、亚实性、实性结节及多发结节的具体情况进行LDCT复查;
3、根据国情和效能以及我国人群特征,不推荐将PET/CT作为人群肺癌筛查的方法。
“LDCT:低剂量螺旋CT
预防建议
1、不吸烟或戒烟;
2、对于有职业暴露危险的应做好防护措施;
3、注意避免室内空气污染,比如被动吸烟、明火燃煤取暖、接触油烟等;
4、大气严重污染时,避免外出和锻炼;
5、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要及时规范地进行治疗。
肝癌
高危对象
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以下人群:
1、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者;
2、有肝癌家族史者;
3、血吸虫、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4、药物性肝损患者。
筛查建议
1、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
2、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一次。
预防建议
1、接种乙肝疫苗;
2、慢性肝炎患者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炎病毒的复制;
3、戒酒或减少饮酒;
4、清淡饮食,减少油腻食物摄入;
5、避免发霉食物的摄入。
胃癌
高危对象
凡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均系高危对象:
1、60岁以上入群;
2、中重度萎缩性胃炎;
3、慢性胃溃疡;
4、胃息肉;
5、胃黏膜巨大皱褶征;
6、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术后10年);
7、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2月);
8、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9、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
10、恶性贫血者
筛查建议
年龄>40岁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皱褶征、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作胃镜检查。
预防建议
1、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不暴饮暴食
2、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3、减少食用生冷、辛辣、过热、过硬的食物及熏制、腌制等高盐食物;
4、戒烟;
5、少喝或不喝烈性酒;
6、放松心情,合理减压。
前列腺癌
高危对象
1、年龄>50岁的男性;
2、年龄>45岁且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3、年龄>40岁且基线PSA>1ug/L的男性;
具有以上前列腺癌高危因素的男性,需提高警惕,必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对异常结果进行合理随访。
筛查建议
1、建议对身体状况良好,且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的男性开展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且在筛查前应详细说明前列腺癌筛查的风险和获益;
2、血清PSA检测每2年进行1次,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体
状况决定PSA检测的终止时间;
3、对于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应尽早开展基于血清PSA检测的筛查;
4、不建议针对40岁以下男性进行人群筛查。
预防建议
1、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2、减少高动物脂肪的食物摄入,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3、避免过于辛辣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造成前列腺的过度充血;
4、日常生活中多饮水,勤解尿。避免憋尿、久坐不动;
5、建议适度体育运动。
甲状腺癌
高危对象
1、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线尘埃接触史者;
2、由于其它疾病,头颈部进行过放疗的患者;
3、有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及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Cowden综合征、Carney综合征、Werner综合征和Gardner综合征等)的既往史或家族史(有血缘关系);
4、甲状腺结节>1cm,且结节生长迅速,半年内增长到1cm以上;
5、甲状腺结节>1cm,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声困难、伴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并可排除声带病变(炎症、息肉等);
6、甲状腺结节>1cm,伴颈部淋巴结肿大;
7、降钙素高于正常范围者。
凡有上述情况之一者,均系高危甲状腺癌对象。
筛查建议
1、甲状腺筛查要同时进行功能检查和形态检查。
2、一般人群
目前没有用于甲状腺癌早期检测或常规筛查的标准试验。
临床颈部体检:20-29岁每2~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
颈部超声检查:30岁后每年1次(包括甲状腺、颈部、锁骨上)。
3、甲状腺癌高危人群
颈部超声(包括甲状腺、颈部、锁骨上)检查,每年一次。
4、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结束时,建议分别进行一次颈部超声检查。
预防建议
1、避免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和放射性尘埃接触史;
2、健康生活,合理饮食,增加运动;
3、合理疏导情绪不良。
淋巴瘤
高危对象
1、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者;
2、感染及慢性炎症患者;
3、免疫功能低下,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器官移植史者。
筛查建议
1、一般人群
临床体检,每2~3年1次。
2、高危人群
临床体检,每年1次。
3、上述临床体检包括以下项目:
①外科体检:浅表淋巴结和肝脏脾脏触诊;
②B超检查:浅表淋巴结、肝脏脾脏和腹腔淋巴结;
③血常规。
预防建议
1、避免放射线照射和放射性尘埃接触;
2、健康生活,加强运动等体育锻炼;
3、积极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慢性炎症;
4、合理疏导情绪不良。
食管癌
高危对象
年龄>40岁,并符合下列任一项危险因素者:
1、来自我国食管癌高发区(我国食管癌最密集区域位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南侧,尤以磁县为著,在秦岭、大别山、川北、闽粤、苏北、新疆等地也有相对集中的高发区);
2、有上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反酸、进食不适等症
状;
3、有食管癌家族史;
4、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5、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如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筛查建议
食管癌高危人群
普通内镜检查,每2年一次;
内镜检查病理提示轻度异型增生,每年1次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病理提示中度异型增生,每半年1次内镜检查。
预防建议
1、不吸烟或戒烟;
2、少量饮酒或不饮酒;
3、合理饮食,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
4、增强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皮肤癌
高危对象
具备下述高危因素者,均系皮肤癌高危对象;
1、经常暴晒与紫外线照射;
2、长期接触化学性物质,如沥青、焦油衍化物;
3、患有慢性溃疡、经久不愈的疤痕、瘘管、盘状红斑狼疮、放射性皮炎等;
4、曾患有皮肤癌;
5、持续增大或近期生长明显的胎记;
6、足底、掌心等易接触摩擦部位长痣。
筛查建议
临床体检,每年一次。
有高危因素者,由专业的医生进行皮肤检查,包括痣、胎记或其他色素异常区域,记录颜色、大小、形状或质地的变化,必要时进行活检。
预防建议
1、定期皮肤自查(以尺比对,拍照备用);
2、户外做好物理或化学防晒,避免暴晒;
3、足趾或皮肤色斑勿自行反复修剪或弄破;
4、合理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胰腺癌
高危对象
40岁以上,伴有下述任意1项者(第6项因素会增加胰腺癌风险,但一般不做筛查):
1、有胰腺癌家族史、糖尿病史;
2、有长期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史;
3、无明显诱因的中上腹饱胀不适、腹痛,出现食欲不振、乏力、腹泻、消瘦或腰背部酸痛等症状;
4、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者,尤其合并胰管结石的慢性胰腺炎;主胰管型粘液乳头状瘤、粘液性囊性腺瘤,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有血清CA19-9升高者;
5、无家族遗传史的新近突发糖尿病患者;
6、有幽门螺杆菌(HP)阳性、口腔牙周炎史者。
筛查建议
1、上述对象以CA19-9等肿瘤标志物的血检结果结合腹部CT、MRI进行筛查,B超也能提供相应的帮助;
2、上述人群尤其是有家族史者和已有胰腺病变者每年一次CT或MR检查。
预防建议
1、戒烟、控酒;
2、提倡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饮食;
3、多食禽类、鱼虾类食物,提倡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如青菜、白菜、萝卜、西兰花等;
4、提倡户外有氧活动;
5、为防止良性病变恶化,有胰管结石、导管内粘液乳头状瘤和囊性腺瘤或其他胰腺良性病变患者应及时就医。
胆囊癌
高危对象
1、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结石越大风险越高);
2、长有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特别是单发、宽蒂息肉)者;
3、瓷化胆囊或胆囊蔓缩者;
4、胆胰管汇合异常或先天性胆管囊肿患者;
5、胆囊腺肌症患者;
6、慢性伤寒感染人群;
7、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人群;
8、炎症性肠病人群;
9、合并糖尿病人群。
筛查建议
1、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
2、一般人群:建议每年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尤其是女性。预防建议
1、超过1厘米的胆囊息肉、超过1厘米的胆囊腺肌病患者,建议限期行胆囊切除术;有症状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菱缩、瓷化胆囊以及小于1厘米的胆囊腺肌症病患者,建议尽早行胆囊切除术。
2、按照筛查建议进行定期体检。
脑部肿瘤
高危对象
脑部肿瘤的十大早期信号:
1、头痛 常常清晨发作,较剧烈,起床轻度活动后逐渐缓解或消失;
2、喷射状呕吐;
3、视力模糊,视觉障碍;
4、精神异常 常常有兴奋、躁动、忧郁、压抑、遗忘、虚构等表现;
5、单侧肢体感觉异常 痛觉、温觉、震动觉减退或消失;
6、幻嗅;
7、偏瘫或踉跄、醉酒步态;
8、耳鸣、耳聋多在打电话时,一耳听到,另一耳听不到;
9、巨人症;
10、幼儿发育停止。
筛查建议
重视脑部肿瘤的十大早期信号,需要到神经科或相关科室(眼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外科等)进一步检查。
预防建议
1、健康生活,避免熬夜;
2、增加户外锻炼和运动,保持合理体重;
3、合理饮食。
最后,如果身体出现不适时应该及时就医检查,不要拖延,更不要认为“百度在手,知识全有”然后开启自我诊断模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
一般体检有概率检查不出癌症的,而且很多癌症没有征兆,不痛不痒,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
拿身边的例子和你说,有位熟人的父亲,肝癌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1个月左右就去世了,发现原因还是肝癌扩散到其他器官才感觉到痛觉,才得以检查出来。
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是也决定回答这个问题,一方面因为身边也有人很关注这个问题,并且付诸实践去尽量避免癌症了,另一方面,也希望更多人了解这方面知识,因为身边熟人告知的其家人患癌的已有3位。
有些事不发生在自己身上不知道什么是可怖与无助。
所以如果确定自己有没有得癌症有3个方向:
1.定期体检
指的是全身体检,如果身体有问题,会及时反映到报告上,比如乳腺增生的时候就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可以一定程度避免发展成乳腺癌。(多谢各位评论提醒,我觉得两者必然关系应该是没有,但是乳房出现问题,是比一般人发展出乳腺癌的几率要高)
但可惜的是,体检不能完全检查出是否得癌,就算检查出来,也只能在癌症形成后才能检查出来,无法在癌细胞刚出现就发现。
2.身体不适立刻就医,不要忌讳就医
比如胃癌、大肠癌,这些都很直接反映到日常生活,胃痛胃病,大便问题等等,如果有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
3.癌症筛查
这几年很火的项目,如果不是之前陪婶婶去做过我都不了解还有这么个项目。癌筛筛查和肿瘤标记不一样,前者是在癌症形成前就能发现变异细胞,可以及时阻止癌症形成了;后者是体内已有癌症才能发现,治愈率会大大降低。
癌症筛查是检测体内是否有ctDNA的存在,ctdna是由肿瘤细胞坏死,凋亡或主动分泌等原因释放至血液中的微量DNA碎片,是一种特征性的肿瘤生物标志物。
通过检测CTDNA是否在身体内存在,能够高效精准的找出“癌前”病变讯号,从而发现病变中的细。
这是目前最有效确定自己是否有得癌症,以及及时阻止癌症形成的方法了。缺点就是费用高和市面上该项目多,要仔细辨别,注意做癌筛的基因库研究室的专业程度。
希望可以帮到题主。附上一张之前陪婶婶去做癌筛的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到医院抽血检查肿瘤标记物指标
近年来,医学家发现了血液里的某些蛋白质,作为肿瘤的标志物,来反应肿瘤细胞的变化。这些蛋白质,一般都是肿瘤细胞分泌到血液里的,普通的细胞一般不分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血液中这些蛋白质的含量的高低,来判断肿瘤的大小和数量。
但肿瘤标志物不能单独用于评价肿瘤的治疗疗效,它只是辅助指标,可以作为参考。没有哪一种肿瘤标志物的准确率能达到100%;同时,一种肿瘤标志物也可能与多种肿瘤相关,一种肿瘤也可体现在多个标志物。国际医学检验学领域内权威的学术组织美国全国临床生物化学学会(NACB),近年它多次制定肿瘤标志物的使用指南,强调大多数肿瘤标志物缺乏高度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不推荐在普通人群中采用各系统肿瘤标志物谱进行推测性普查,但推荐几类人群选择有针对性的肿瘤标志物进行筛查。
(一)关于肿瘤标志物的分泌(应用与局限性)
肿瘤标志物可以作为癌症筛查的项目之一,但大部分肿瘤标志物参考价值有限,并不是所有的肿瘤,都会分泌这些蛋白质。因此,存在一部分患者肿瘤已经属于晚期了,但是肿瘤标志物还会是正常的。同时,正常的细胞,也并不是一定不分泌这些蛋白质。也就是说,正常人,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比如感染、炎症、妊娠、醉酒、剧烈运动等情形下,部分肿瘤标志物也会升高;部分人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可能造成肿瘤标志物的升高。
虽然肿瘤标志物存在种种影响因素,但肿瘤标志物无疑是所有癌症相关检测中最为便捷的一种,它对于疗效判断、预后评估、肿瘤的复发及转移等情况辅助诊断的效用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仅靠肿瘤标志物的升高来判断是否有肿瘤是不合适的。临床上确诊一个病人是不是得肿瘤,除了肿瘤标志物之外,还要结合影像学等一些检查,最终能够给出明确确诊结论的主要还是靠病理的检查结果。
(二)肿瘤标志物的具体分类
癌胚抗原(CEA):广谱型的肿瘤标志物,尤其是肺癌及消化道癌症检测。据统计,CEA在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依次为结肠癌(70%)、胃癌(60%)、胰腺癌(55%)、肺癌(50%)、乳腺癌(40%)、卵巢癌(30%)、子宫癌(30%)。
甲胎蛋白(AFP):筛查、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标志物,抽血检查。该指标反映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相对较高,诊断阳性率为60%~70%。血清AFP>400μg/L持续4周,或200~400μg/L持续8周者,应进一步结合影像检查。但妊娠、婴儿、遗传性酪氨酸增多症、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AFP也会明显增高。
糖类抗原19-9(CA19-9):消化道肿瘤标志物,是一种与胃肠道癌相关的糖类抗原,通常分布于正常胎儿胰腺、胆囊、肝、肠及正常成年人胰腺、胆管上皮等处。检测患者血清CA19-9可作为胰腺癌、胆囊癌等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对监测病情变化和复发有很大意义。
糖类抗原15-3(CA15-3):可作为乳腺癌辅助诊断,术后随访和转移复发的指标。其对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较低(60%),晚期的敏感性为80%,转移性乳腺癌的阳性率较高(80%)。
糖类抗原125(CA125):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存在于上皮卵巢癌组织和病人血清中,是研究最多的卵巢癌标记物,在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应用研究均有重要意义。主要针对早期卵巢癌,抽血检查,可发现50%-60%的卵巢癌。
糖类抗原242(CA242):消化道肿瘤标志物,是与胰腺癌、胃癌、大肠癌相关的糖脂类抗原。血清CA242可用于胰腺癌,大肠癌的辅助诊断。
糖类抗原72-4(CA72-4):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尤其是胃癌,可以说是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与CA19-9及CEA联合检测可以监测70%以上的胃癌。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PSA是由人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至精浆中的一种糖蛋白,PSA主要存在于前列腺组织中,是50岁以上男性筛查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该指标反映前列腺癌的准确率相对较高。良性前列腺疾病也可见血清PSA水平不同程度升高。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SCCA是鳞癌的肿瘤标志物,适用于宫颈癌、肺鳞癌、食管癌、头颈部癌,膀胱癌的辅助诊断。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小细胞肺癌以及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征性标志物。小细胞肺癌中NSE阳性率91%,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神经母细胞瘤患者,NSE也经常升高。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 :Cyfra21-1是非小细胞肺癌,特别是肺鳞癌的首选标志物。与CEA和NSE联合检测对肺癌的鉴别诊断,病情监测有重要价值。
Free-β-HCG:生殖细胞肿瘤的特异性肿瘤指标物,与肿瘤恶化程度密切相关。
二、自己根据症状判断,有针对性地到相应科室筛查。
根据下面列出的情况,可根据自身症状,在结合相应肿瘤标志物指标判断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到相应医院相应科室进行防癌筛查。
(一)久治不愈的咳嗽、咯血、胸痛,筛查:肺癌
早期肺癌常常无明显症状,多数因体检时做低剂量螺旋CT发现,一般的X光片很难发现。当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时,常出现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胸痛、发热、气促等表现。推荐检查:胸片(不利于小结节的筛查)、低剂量螺旋CT、穿刺活检(CT后的进一步定性病理检测)。
需要注意的人群:
1. 长期受环境污染的人群(例如油漆工人、长期接触工业尾气、PM2.5、厨房油烟的人群);
2. 50岁以上的长期吸烟的人群、长期吸二手烟(被动吸烟)的人群;
3. 慢性肺部疾病(肺结核、矽肺、尘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等)的人群。
(二)肝区疼痛、长期厌恶油脂食物,筛查:肝癌
早期肝癌多无症状和体征,超过一半的肝癌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右上腹疼痛或不适多为肝癌的首发症状,逐渐地,出现腹胀、食欲不振、腹部肿块、黄疸、消瘦等症状。推荐检查:肝脏超声、CT、核磁共振。
需要注意的人群:
1. 家族中已有确诊肝癌患的人群,尤其是直系亲属;
2. 有慢性乙肝、丙肝病史的人群;
3. 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病人;
4. 长期食用腌制、烟熏、霉变等食品的人群;
5. 50岁以上、长期酗酒的人群;
6. 药物性肝损患者。
(三)经常上腹痛、食欲不振、不明原因的消瘦,筛查:胃癌
胃癌起病比较隐匿,70%以上无明显症状。经过慢慢发展,可逐渐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反酸、嗳气、食欲减退等。多数患者以为是慢性胃炎或胃溃疡而忽视或误诊。推荐检查:胃镜检查。
需要注意的人群:
1. 有胃癌、食管癌家族史的人群;
2. 有慢性胃炎、中重度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慢性胃溃疡病史的人群;
3. 高风险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感染的人群;
4. 年龄50岁以上的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
5. 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群:如经常食用烫食等刺激性食物,喜食熏烤、煎炸、高盐、食物;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者;经常食用可能霉变食物等。
(四)大便习惯改变、形状改变、便潜血阳性,筛查:大肠癌
大肠癌(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有时仅感觉食欲不振。随着癌肿发展,症状逐渐显现,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腹痛(开始会表现为隐隐作痛,尤其是餐后更为明显)、便血、贫血、消瘦等。有时还容易会误认为是“痔疮”(尤其是直肠癌)。推荐检查:肠镜检查、肛门指诊检查、粪便潜血检测。
需要注意的人群:
1. 有大肠癌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大肠癌患者;
2. 长期摄入大量动物脂肪、动物蛋白(例如大量肉类食品)、高热量(精致碳水化合物)食物的人群;
3. 50岁以上、长期摄入酒精和油炸食品、缺少蔬菜水果的摄入的长期顽固性便秘人群;
3. 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大肠腺瘤、家族性结肠腺瘤病、大肠息肉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人群。
(五)长期、反复的吞咽异物感、吞咽困难,筛查:食管癌
早期食管的癌症状往往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略。随病情发展,患者可出现胸骨后不适、吞咽时轻度哽噎感、喉咙异物感等,可间断或反复出现,甚至长达数年。推荐检查:胃镜检查。
需要注意的人群:
1. 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患者;
2. 长期伴有上消化道不良症状的人群(如恶心、呕吐、腹痛、反酸、进食不适等);
3. 长期吃烫食,喝滚烫饮品的人群;
4. 常吃霉变、烟熏、麻辣食物,经常吃过夜菜的人群;
5. 经常吃含致癌物亚硝酸盐的腌制食品的人群。
(六)经常腹痛还伴有黄疸,筛查:胰腺癌
胰腺癌患者在病变初期也经常没有明显临床表现。胰头癌患者可早期出现黄疸而就诊;胰体尾癌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腹痛、饱胀、消瘦等症状。推荐检查:超声、CT、核磁共振。
需要注意的人群:
1. 有胰腺癌家族史、糖尿病史的人群和患者;
2. 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患者,尤其合并胰管结石的慢性胰腺炎。
3. 无明显诱因的中上腹饱胀不适、腹痛,并出现食欲不振、乏力、腹泻、消瘦或腰背部酸痛等症状;
(七)乳腺出现肿块、乳头改变,筛查:乳腺癌
乳腺出现无痛性并生长较快的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一般单侧乳房的单发肿块较常见。随着病变的进展,会出现乳头溢液、乳头扁平、乳房皮肤凹陷、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皮肤改变等症状。
推荐检查:乳腺超声、钼靶检查、核磁共振。
需要注意的人群:
1. 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人群;
2. 经常使用含有激素的制品的人群;
3. 有乳腺导管和小叶非典型增生的人群;
4. 月经初潮过早或闭经过迟的女性人群;
5. 未生育、晚生育(第一胎在35岁以后)或不哺乳的女性人群。
(八)阴道经常异常出血,筛查:宫颈癌
子宫颈癌好发于40岁以上的妇女,早期通常无特异性症状,常表现在同房后或妇科检查后出血,同时可有阴道分泌物增多、下腹坠胀等不适。推荐检查:TCT(液基细胞学检测)、HPV-DNA(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阴道镜检查。
需要注意的人群:
1. 有宫颈癌家族史的人群;
2. 高危亚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
3. 有宫颈病变史(如长期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等)的女性人群;
4. 性生活过早或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人群。
(九)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紫癜,筛查:白血病
白血病患者可有不明原因的发热、疲乏、贫血、消瘦、肌肉或骨头疼痛等不适,有时伴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还可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等。推荐检查:血常规等相应血象检测。
需要注意的人群:
1. 长期大量吸入装修等污染气体(如甲醛)的人群;
2. 长期接触某些化学试剂的人群。
(十)淋巴结莫名原因的肿大,筛查:淋巴瘤
表浅淋巴结出现无痛性、进行性肿大为淋巴瘤的早期信号,同时还可伴有发热、乏力、瘙痒等不适,病情发展后,可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推荐检查:外科触诊、超声、CT、穿刺活检、相应血象检测。
需要注意的人群:
1. 长期处于电子辐射或射线环境的人群(有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者);
2. 长期使用劣质染发剂等化学试剂的人群;
3. 长期接触含苯或有机溶剂等化学制剂的人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