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这个问题是我2014年提的。五年多过去了,产业界的应用进展还不是太理想。转发以下12个观点供参考——
观点1:抗体具有垄断性,适体完全公开,得不偿失。从长远说,适配体可以通过专利机制来保护,关键是突出表现出有别于抗体的优势,检测产品重要的一个性质就是重复性,适配体检测重复性是不是可以与抗体相当?检测类产品准入门槛低点, 检测试剂盒审批也简单, 检测类产品有几点要关注的,相比抗体来说,适配体的亲和力如何?适配体检测的重复性如何?
观点2:简单来讲,前景包含三种:检测、治疗和基础研究,目前希望取代部分抗体作用,在诊断领域可以快速产业化有前景,可惜没有成功的先例。检测和临床医学都会有广泛应用, 用作样品前处理试剂盒也行。
观点3:接触过几个做适配体的行业内老师,普遍的观点是,适配体虽然看起来也有很多,但是亲和力还是跟抗体没办法比。大家都是做这个的,觉得怎么样?现在被筛选出来的适配体种类还是太少,好用的适配体就少之又少。
观点4:体外检测是一个方向, 临床医学的精度要求高,加上仪器设备,成本其实不低,看好在食品安全快检领域的前景,如果做应用的同行,估计大家现在都在做检测,医学检测门槛高,个人感觉适配体最先会在环境、食品检测取得突破。
观点5:成功率+性能+稳定性+生产成本,决定了前景。
观点6:理性设计,定向筛选,可能是个方向。
观点7:产业化做药和试剂盒我都不看好,唯一优势是做电化学元件,因为这个是抗体做不了的。首先国内业界不会主动创新,从CFDA到上市公司,不会投资做这种早期产品,国外大公司已经大部分放弃了核酸药物,主攻抗体药物, 如果要拿证,核酸适配体基本没有任何优势,做检测试剂盒没有前例,CFDA不批,即使批了,现有医院体系不兼容,如果没有巨头去推进,基本没有空间
观点8:将aptamer用于活体动态实时检测,也是一大方向。是抗体做不了的。
观点9:针对罗老师提出的前景的问题,我个人有如下感想:我是做检测的,当我设计出一个对某种靶标有特异性响应的检测体系,这个体系对很高浓度的非靶标不响应而对浓度很低的靶标响应时,我就觉得适配体真神奇,前景很广;然而将这个检测体系用于稍微复杂的实际样品检测时,该体系立马挂掉,这个时候便会觉得无比沮丧,直问适配体前景在哪?怎样才能实用?个人觉得aptamer在大分子药物检测方面具有前景。现在蛋白多肽药物很火热,缺乏专属性分离方法。
观点10:食品安全领域对诊断的灵敏度要求高,适配体能解决亲和力和信噪比问题吗?更别说稳定性问题了。很难实现针对复杂体系的应用,最好在筛选的时候,就用比较复杂的环境筛选。这个问题个人觉得是因为筛选是在缓冲液体系完成的,而不是在复杂体系,针对复杂的应用体系,类似Elisa的三明治法会不会有效,多个适配子共同产生信号才是真信号?但是如果使用比较复杂的环境,筛选成功率是否又会很低,筛出来的适配体是否在纯净体系里又会挂掉?感觉二级三级结构不稳定才是适配体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可能需要在链上加互相疏远的基团使其不会折叠的时候随机的交联在一起造成亲和力下降甚至丢失。
观点11:对于一些小分子,制备抗体是很难的,但是适配体好像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观点12:抗体药物实际上现在面临很大的问题,因为抗体比较大,会有免疫原性。这个是个比较头疼的问题。 所以现在才有纳米抗体和适配体的研究方向/据说有一半的抗体有问题, 根椐我们的教训,一半可能还不止。实际样品的检测,为了提高检测成功率,我的经验是要对待测样品加不少的前处理,有价值的靶标都被抗体占领了,现在的靶标有价值,有市场的少,例如临床常用的标志物即使筛了可能发不了论文,市场又抢不过抗体。比如乙肝表面抗原为什么没人去筛。说实话,大家心里都知道适体相对于抗体的优点,但是局限性还是很大。适配体要应用的话应该是需要先筛选出好的序列,个人觉得,用于检测的适配体不需要特别高的亲和力,如果一个适配体kd值在uM级,通过各种检测技术可以实现nM的灵敏度
有老师推荐一篇论文,适配体在应用领域的尝试,这篇文章的思路就很不错。One-step tumor detection from dynamicmorphology tracking on aptamer grafted surfa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