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55|回复: 5

[分享] 2024土博找教职,是什么难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27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本硕双飞一本,博士稍考前一点的211。光学工程专业(但做的是遥感图像处理),预计博士毕业时(24年6月),应该会有一作,TGRS2篇,ISPRS1篇,GRSL1篇,通讯2篇(RS和JSTAR)。硕士期间成果(导师一作,我二作)开源3区、遥感学报、遥感信息各一篇。想问问类似成果的大家有什么合推荐的高校可以去,不太想飞升,也不想躺的太平。戾气太重就不用回答,知道自己菜。
感谢大家!!!

原文地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1146332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7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安某顶尖211本硕博,毕业后在西安某985做了3年博后,信号处理方向(雷达方面),目前一作SCI论文10篇(其中IEEE TSP 2篇,IEEE TAES 1篇,Elsevier signal processing 3篇,均长文),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5项,主持国自然青基,面上各1项,博后基金1项,陕西省面上基金1项,从今年2月底博后出站开始投简历,包括西电,西交大等,至今没有收到一个电话或邮件回复  
还有,本人还没有35岁,目前近似失业状态~
最近又被人忽悠投了浙大,死马当活马医吧,付出了那么多,不想在双非平台浪费自己的青春,毕竟还有点学术追求,但是感觉西安已经呆不下去了~
针对评论区的疑问补充下: 本人的国自然面上确实是实打实的主持,不是参与。我曾经在母校做了短短几个月的博后,在此期间申到了青基。后来因各种原因离开了母校,去了别的学校做博后,又申到了国自然面上~
最后,我想说,博后主持国自然面上是不是犯了什么滔天大罪?为什么评论区有人各种阴阳怪气,打击贬低。我说的句句属实,如有半字虚言让我永生永世找不到工作~
<hr/>更新:  感谢评论区知友们热心的建议。我直接给各团队负责人发邮件了,然后电话,邮件雪片般纷至沓来。看来各高校人事秘书大多是不负责任的,应聘邮件估计都懒得查看,无形中扼杀了多少青椒的职业梦想。所以大家求职时直接联系心仪的团队负责人吧,给人事秘书投简历不靠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7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也算亲师兄吧。
故事背景,中科院植物类最好的研究所之一,准院士课题组,2023年底老板正式当选了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师兄是首届博新计划获得者,也算中国博士后的最高荣誉了吧。读博大概是从2011-2017,博后大概是2017-2020左右
一开始 福建农林大学副教授,无独立课题组
发了Cell几年后 福建农林大学校聘正教授;有独立课题组;博导
详细说说:
研究生第四年发表一篇共同第一作者的Nature Biotech,当年的影响因子超过了Nature正刊。幸运的是,当时NB还很够意思的给了cover story,这可能也是院士课题组第一次在大子刊上发表封面文章。
后来博士读了六年半,顺利拿到博新计划和博后的基金。加在一起几十万,不小的数字。而且工资都可以自己fund自己,不需要老板花(其实老板本应该多给他一点)。博后期间一个月到手的…,我个人认为不高。
博后做了约两年多,因为亲属健康原因,不得不开始找教职,在找工作和入职的过程中,一篇共一兼共同通讯作者的Cell文章投出去了。
最后福建农林大学给了他校聘副教授。一年后由于共同通讯作者的Cell文章被接受,官网报道了一下这个工作,但是并没有马上给他提校聘正教授
我问过他这是为什么,他说现在福建农林大学不缺主刊,他这篇文章福建农林大学也不是主要完成单位。未必可以有我想象中的巨大加持。
后来等到2023年底我向他要推荐信的时候,我搜了一下他的网页,发现他23年刚刚被提成校聘正教授。(Cell通讯的文章是2021年10月份online的)。唉,过程中的苦闷和不容易,我隔着屏幕也能感觉到。
看了看他最新简历,比较亮眼的是参加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承担一个子课题 分了他一百二十万。作为青年教授,我觉得还算不错。但是,的确对不起他的努力。
我有问过他你为什么不去参加华人生物学最高奖学金,吴瑞奖学金的评选。他说,全英文答辩,感觉不太行,遂放弃…
当年他也想过要出国,但是家庭、女票、父母的身体状态、年龄。都在那。不得已才放弃。
其实如果一个人在国外稍微有名气一点的地方 第一作者发表过Nature Biotech、共同通讯作者发表过Cell正刊。我想,入选四青,在九八五或者中科院当校聘正教授或者四级研究员应该没问题。可惜了,没出国就是很难做。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观点:
海外博士比不上本土博士,因为本土博士的导师很多都是本土掌握资源的大佬。
但是现实生活中,我见过的院士课题组,二十多年培养的博士博后里,也就两个学生能入选四青、一两个学生能上杰青。根本没有很多人说的那种院士一推马上就上的感觉。
本质上也是,qualified一群人 有本土大佬加持,更容易拿到帽子。但是,达到那个高度,就没有多少个人能做到。加上即使达到那个高度也肯定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拿不到主流人才帽子的。这和是不是土博,我觉得有一定相关性 但是不能说土博在拿帽子上会更好。
通过我师兄的例子,
这也对我是一个鞭策,我当时就下定决心,必须后来要出国、出境、趁着年轻练好英语、趁着年轻多折腾多遭罪,不然只会老了还一身臭毛病。
另外,我还认为:
读博,是拿文凭的;博后,是工作。这也意味着,如果你是国外读博,那么你不成功,没发表极高影响的论文,你也是个能熟练使用英语、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博士。
如果你是国外做的博后,如果发表了很好影响力的成果,你是一个成功的海龟,回来做教授。
但是如果你只是一个国外做了博后,国内本硕博文凭都一般的人,成果也不算亮眼的话。你只是一个国外打过工的人。就业竞争力,非常一般般。
毕竟,一般的学校,在你没有很好的成果的情况下,一般是要求你的本硕博学校都要不错或者双985等这种条件。博后在哈佛但是没发表好的东西,或许,未必是加分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7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过来人,只是想说现在的博士脑子要清楚。你博士期间能发的那些文章,百分之90靠的是你老板和你老板的那个平台,不代表你真的有多厉害。
为什么很多人博士毕业以后发的文章永远达不到博士的水平,这也就是高校为什么高校要招戴帽子的人才。高校需要的是能提高自己平台的人才。
绝大部分普通博士没有这个能力,这不只是科研,也是带团队、公关等各种综合能力。
建议放低要求,毕竟是买方市场,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7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很多同行交流了一下,给大家分享一个注意事项——不要为了国内教职不好找而出国强行镀金
因为根据我手上收集到的案例,国内正在对海外经历祛魅。单出这张牌在物理圈内现在连211都吓唬不了。这张牌唯一的作用是在你申请x青的时候,海外优青是相对容易申到的,因为三年海外经历作为筛选条件降低了竞争烈度。但问题是,国内985高校这两年瞄准了海外博后大量回国的时机都想网罗人才,这就导致了加入养蛊大军的除了我们土博出身的师资博后,还有以海外优青为最终考核目标的大批海归博后,海外经历也开始通货膨胀了。于是乎,借由海外平台入职985的道路被堵,只有背靠优质平台的天赋异禀的卷王才能冲过去。
再次分割————————
一早来办公室发现很多人不知道高能领域这种按照姓氏abc字母序排名的操作,据我所知基础数学也是这样,学术界唯二的存在。我之所以不提一作就是因为这种排序下的一作≠第一贡献,我因为姓氏靠后吃了不少苦头。
手动分割线————————
本科中西部某985,直博是top985,物理专业,有PRL,文章已发表的10篇不到,算上arxiv就是10+,目前只有一个985师资博后的位置(承诺了能安全过渡到讲师编制,但是你们懂的)
就今年这个教职,简直是地狱级别的难度
国外博后到这个点基本不抱希望了,稍微一打听才知道国外现在在缩减高校科研的财政投入,很多以前有钱的熟人今年都没钱招博后,所剩无几的位子都在关系网内部流通,外人做的再好,没用。
(下次别再让我听到谁说国外学术圈的氛围开放包容啊什么的,我可能会跳起来搞他脑袋)
其次国内,最近一段时间的经济形势不用我多说了财政也是处于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状态,编制缩水;再加上由于上面要求博士就业去向不能太难看,导致博后的位置又在扩张甚至某些博后位置还在升值;口罩摘下来了,之前一直在国外回不来的还有不少打算近一两年回来的,一连套下来,已上岸的降薪调岗,没上岸的被几乎瞬间增高的门槛打了个措手不及。
照着这么个趋势来看,后面几年,没有最差,只有更差,各位兄弟姐妹们尽量先找到位置,花个三年左右的时间稳定下来,然后学一门手艺,别到时候被优化了连吃饭的本事都没有只会水文章骗经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7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物理专业,北京某985博士
总的来说,这两年(2023和2024年)找教职跟2022和2021年时情况完全不一样,没有最难,只有更难。坏消息是今年比之前难。好消息是今年相比于之后的每一年都是最好的一年,越往后肯定是越难的,现在才哪儿跟哪儿。对于不同地域,不同地方,不同层次的学校,得分开来说。
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的重点大学,一些211,985,难度自不必说,一般有顶刊的文章再加上人脉,还是可以进的。顶刊论文和人脉只有其一,难度有点大。
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尤其是东部地区,如江浙沪或珠三角,直辖市这种的省级重点大学,双非这种学校现在都不好进了,一般也得有顶刊。比如杭州某些原二本院校,10篇普通SCI+主持一个省部级项目或国家级项目,也即达到副教授的水平才能进,博士后是基本标配了。如果关系比较strong,四五篇PRB这个发文情况也可以。
再者是偏远地区的省级重点如新疆内蒙,或中西部三四线城市的双非一本,二本大学,目前难度还不是很大,如果做了博后就还好进。如果有人脉也好进。只要博士毕业。如果没有博后和人脉,发文四五篇SCI基本可以考虑,多投一些还是能拿到几个面试资格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很多一线城市985院校毕业的普通博士,是否可以接受偏远地区的普通高校,是否可以接受三四线城市的普通高校。如果可以接受,找工作的难度并没有很大。如果非要限定地域,如江浙沪,珠三角的某几个高校,对于985毕业的普通博士来说,那难度就大了。
我觉得随着博士毕业越来越多,三四线城市的地方院校水平肯定也会起来的。比如很多学校都在申请升级为大学,在申请博士点,硕士点。一旦这些地方院校完成各种升级,不再缺人,那难度会更大的。现在想做大学老师,只要不在乎地域,还可以做出选择是进高校还是其他工作。未来几年恐怕就没有可选择的余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