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肠癌已经是我国的第二大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我国每年新发肠癌超过50万例,每年死亡人数高达24万,新发和死亡病例均接近全世界同期肠癌病例的30%,已经严重影响国民的健康[1]。
目前我国肠癌的5年生存率很低,85%以上的肠癌发现即已属晚期,即使经过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明显低于40%;相反,早期肠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5%,甚至可以完全治愈。
现阶段我国早期肠癌的诊断率低于10%。但肠癌其实是最笨的癌症,最好预防的肿瘤,完全是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为什么说肠癌很笨呢?
因为85%~90%的肠癌都是由肠息肉恶变而来,而从肠息肉恶变成为肠癌,至少需要5-10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面,只需要发现肠息肉,并且做个小手术把息肉切掉,就可以预防肠癌。所以,肠癌很“笨”,给了大家足够的时间来发现息肉和癌前病变,早期发现这些病变,并且及时治疗,就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那么如何才能早期发现肠癌的蛛丝马迹呢?
很不幸,早期的病变基本上是没有任何症状的,患者一般不会有明显的不舒服,等到出现便血、腹痛、消瘦、贫血、腹泻、排便困难等症状的时候,往往已经是中晚期了。为了早发现,早治疗,只有定期体检才行。
那么,做哪些检查可以发现息肉和早期癌症呢?今天我来给大家详细讲解:
1、大便隐血试验
大便隐血试验是取一点大便去化验,检测大便里面有没有血液的成分,一般做为肠癌的初筛手段。优点就是非常方便、便宜,几块钱就可以化验。
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粪便隐血试验不能发现早期病变,例如,免疫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检出进展期腺瘤的敏感性只有20%至30%[2]。这是因为早期的息肉一般不会出血,只有息肉长到特别大或者已经癌变,才会出现表面糜烂,渗血。
也就是说,大便隐血试验发现肠息肉的能力较差,效果不好。如果采取大便潜血试验来筛查肠癌,推荐检测频率为一年一次。
2、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息肉和癌症最准确的手段,而且,发现病变可以立刻取活检,或者在肠镜下切除息肉病变。
肠镜发现息肉的概率也不是100%,一项系统评价显示,肠镜检出≥6mm腺瘤性息肉的敏感性为75%-93%[3]。肠镜检查还有其他的缺点,例如检查之前需要喝泻药,排空肠道的食物残渣。如果泻药喝得不好,肠道没有清理干净,就有可能导致大便覆盖小的息肉,出现漏诊。同时,喝泻药不好受,可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做普通肠镜也会存在一些不舒服的感觉,例如腹胀和疼痛,有部分人甚至无法忍受,而且有一定概率出现出血、穿孔等风险。
一次高质量的肠镜,至少可以管5年,如果肠镜没有发现问题,至少5年内不用再做肠镜了,因为肠息肉转变成肠癌,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
3、粪便DNA/甲基化检测
大便隐血试验不能发现早期病变,而传统的肠镜检查比较痛苦,排队预约时间长。有没有其他的无创、准确率高的办法呢?有的,那就是粪便DNA/甲基化检测。
肠息肉发生恶变的过程中,很早就已经出现基因突变或者甲基化,利用高灵敏的办法,检测结直肠脱落细胞的基因突变和/或甲基化等特征,具有无需特殊设备、无需限制饮食、无创等优点,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具体原理是这样的:收集粪便中脱落的细胞,提取DNA,然后经重亚硫酸盐转化,DNA中未被甲基化修饰的胞嘧啶转化为尿嘧啶,而甲基化修饰的胞嘧啶则保持不变。以转化后的DNA为模板,利用多重荧光PCR技术,检测相关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就可预测受检者患肠癌的风险。
国内外多个权威指南推荐将粪便DNA/甲基化检测应用于无症状人群肠肿瘤早期筛查,例如2023年国家卫健委《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中提到:粪便DNA检测可以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粪便初筛的效益。2019年《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共识意见》:粪便DNA检测具有无需特殊设备、无需限制饮食、无创等优点,有望应用于人群普查,建议筛查周期为每1~3年1次。
国内已经有相关的产品获得批准上市,例如华大基因的华常康®粪便DNA甲基化检测产品,从粪便样本中提取肠道脱落细胞的DNA,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直肠癌相关基因 (SDC2,ADHFE1和PPP2R5C) 的异常甲基化状态,从而评估受检者罹患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风险。这三个基因是通过层层筛选被挑选出来的,首先对人类结直肠癌组织全基因组甲基化进行测序和初步筛选,然后通过TCGA等公开的数据库及文献数据进行验证。最后通过临床样本验证,最终筛选得到SDC2,ADHFE1和PPP2R5C这三个基因。
经过层层筛选的基因,展现了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数据显示华常康®对于肠癌的检测灵敏度为87.74%,特异性为92.37%,对进展期腺瘤(癌前病变)的检测灵敏度为66.67%,检测结果提示阳性者再进行肠镜检查,病变检出率高达72.3%[4]。可见,粪便DNA检测在兼具无创安全和便捷性的同时,可以精准定位肠道病变人群,提高肠镜的依从性。
那么,粪便DNA甲基化检测怎么操作呢?
很简单,只需要从网上购买检测试剂盒,然后按照操作说明书一步一步操作就行,简单来讲,就是用试剂盒提供的工具取1勺粪便,装入专门的容器,然后把粪便寄回到指定的实验室,专业人士利用多重荧光PCR技术,检测三个肠癌标志物基因甲基化状态,从而判断受检者罹患肠癌的风险。受检者无需特殊肠道准备、无需饮食控制,仅需1勺粪便可无创、无痛预知肠道健康风险。
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那可以定期体检,建议每1-3年做一次粪便DNA甲基化检测。
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建议完善肠镜检查,明确是否有肠息肉或者肿瘤。
那么,哪些人需要筛查肠癌,什么时候开始筛查?
1、普通人从40岁左右开始筛查
对于没有肠癌家族史,既往没有息肉,炎症性肠病等高危因素的普通人,应该从40岁开始接受肠癌筛查。
2、肠癌家族史的人群
如果有一级亲属患肠癌,例如你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特别是发病的年龄较早,那么你得肠癌的概率是明显高于普通人的。应该要尽早地筛查,建议从40岁开始接受肠镜的检查,或者比受累亲属的发病年龄提前10岁。比如说,如果你的母亲在45岁的时候诊断肠癌,那么你应该从35岁的时候,接受筛查。
3、炎症性肠病的患者
如果你是克罗恩病或者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你发生肠癌的概率是显著增加的,需要在患病8年后接受肠癌的筛查,而且筛查频率要比普通人频繁。
4、遗传性肠癌的患者
有两种常见的遗传性癌症综合征,林奇综合征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这两种疾病的患者出现了基因遗传,患肠癌的概率非常高,而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家族中常常有多人患癌,所以,如果是这两种疾病的患者,肠癌筛查的时间要更早,频率要更勤。
林奇综合征患者需要在20至25岁开始接受肠癌筛查,或者比家族中最早诊断大肠癌患者的年龄小2至5岁开始筛查。
如果你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患者,需要在10至12岁左右开始筛查肠癌。
5、有报警症状的人群
无论是多大年纪,如果出现以下报警症状,有可能是肠癌的表现,应该接受专业筛查,包括:大于2周的腹泻、便秘、便血、大便变细、排便习惯改变,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或者消瘦、腹部包块。
总而言之,肠癌是我国的高发癌症,早期诊断率低,导致死亡率高。但是,肠癌是一种可以早期发现的“笨癌”,咱们应该定期体检,尽早发现肠息肉和早期癌症,及时处理,将肠癌扼杀在摇篮里,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华大基因华常康粪便检测#
主要参考文献:
- Han B, Zheng R, Zeng H,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 J Natl Cancer Cent. 2024;4(1).
- Lee JK, Liles EG, Bent S, Levin TR, Corley DA. Accuracy of 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s for colorectal cancer: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nn Intern Med. 2014 ;160(3):171.
- Lin JS, Piper MA, Perdue LA, Rutter CM, Webber EM, O'Connor E, Smith N, Whitlock EP. Screening for Colorectal Cancer: Updated Evidence Report and Systematic Review for 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JAMA. 2016;315(23):2576-94.
- LIU S, WANG Y, ZHUO D, et al. A large-scale real-world study for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Annals of Oncology, 2023, 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