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3255|回复: 5

[分享] 如何自己做冷链物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25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5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清波
编辑|唐晓园
正文共计 8860字
预计阅读时间 7分钟
冷链产业,从其上中下游的组成来看,是一个“制造业+物流业+零售业”的混合产业组合,根本上是B to C的模式。
一千多年前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记录的是古代运输生鲜的史实。唐玄宗派人制作的“寒冰+填满棉花的双层木箱”即上游制造;经由汉唐时期重要国道——子午道,飞骑接力,快马加鞭的运输方式即中游物流;最终的下游产品即博得贵妃一笑的新鲜荔枝。
今天,冷链产业下游主要是运送生鲜食品为主的菜篮子和送药救人为主的药箱子
先看菜篮子。
今日的食品冷链不仅成就了我国的“北肉南调”和日常生活的“最后一公里”,也让我们吃着挪威三文鱼,法国生蚝,阿拉斯加鳕鱼,北海道帝王蟹,越南火龙果等进口生鲜食物时,海外老饕也能享受到来自中国的大闸蟹,河豚鱼,松茸和小龙虾。
预制菜、生鲜电商、水果零售等热门赛道的发展前景也强依托于食品冷链产业。
目前中国食品冷链的短板之一在设备端。中国人均冷藏车、冷库的拥有率还是低于大部分可比国家。
再看药箱。
人类始终一刻不停迭代对病毒的防御武器——今天医药冷链已成为我们面对疫情和疾病时的保护伞。今年5月国家卫健委数据,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2亿剂次的新冠疫苗。
目前我国医药冷链的挑战之一是技术端的追赶。比如对比美国,美国依托大数据技术、自动识别射频技术、远程控制技术等,建立起了运输路线和车货匹配的信息平台。而中国医药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程度还较低。
随着诊疗新形态的出现——看病取药未必都在医院,也可以在家里、药店完成。医药冷链或成为求医问诊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source:pexels.

医药冷链食品冷链都属于冷链分支。下文我们将从中国冷链物流产业的中美差异对比下的增长潜力、上中下游产业特点和新玩家、马太效应促成冷链企业的并购重组、科技进步重塑冷链装备的智能升级等方面进行展开。
相信随着冷链产业的发展,世界上将越来越多因疫苗和药品得救的人,也会少一个因为吃到形状诡异冰棍而沮丧的小孩。




source:网络

01 中美冷链差距下的增长潜力
冷链物流行业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
中国冷链或最早诞生于周朝。人们发明了叫做冰鉴的容器(其原理类似于今天的简易冰箱)。算得上是最早的冷链(冷藏)操作实例了。



source:网络
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上游包括冷链设施设备的建设与生产制造,中游包括冷链运输、仓储等物流的运营,下游是冷链的应用领域,包括农产品、医药、电商及化工等。
任何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冷链断裂。或是在仓库的月台上,或是在运输途中,或在存储过程中,或在零售超市里——任一环节出问题,最终都会影响到消费者




由于冷链某个或多个环节断裂造成的食物浪费还是较为触目惊心的。
不管从冷链流通率,还是从冷链基础设施来看,我国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近日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数据:每年我国蔬菜、水果、水产品、粮食、肉类、奶类、蛋类七大类食物按重量加权平均损耗和浪费率合计22.7%,约4.6亿吨,其中生产流通环节食物损耗3亿吨。
我国果蔬损耗率高与冷链化程度较低密切相关,大部分果蔬运输处于“裸奔”状态。发达国家冷链运输普遍在80%以上,我国目前仅为约30%。
● 美国和日本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均超90%,我国同类产品冷链流通率为35%、57%、69%。(农业农村部)
● 一些商家的“冷链”就是放几个冰块,有的仍然用小棉被裹着生鲜品。
● 为了节约成本,冷链司机在运输途中私自关上制冷机的情况也会存在。




source:pexels

国内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美国较为薄弱。全球冷链联盟(GCCA)及中冷联盟相关数据,美国冷库容量几年前就已达到1.03亿吨,人均保有量0.48吨,冷藏车保有量达到25.41万辆,平均每千人配有1辆冷藏车;我国冷库容量5224万吨,人均保有量0.037吨,平均每千人配有0.2辆冷藏车




source:giphy

这意味着我国食物全产业链的减损空间巨大。农业农村部数据,如果我们在能减少相关损耗,我国可每年节约2.3亿吨食物,满足1.9亿人1年的营养需求。
这都离不开冷链,这项极其庞大的系统工程。
今天有三方面力量正推动中国冷链市场进入快速增长期。
一是中国对预冷、贮藏、保鲜等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投入加大。中国食品供应链产业拥有万亿级别的市场体量。
二是不断增强的下游需求: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消费能力、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
三是国内生鲜零售等市场呈增长态势。其规模的扩张都要依靠冷链物流运输。
此前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就已达到9.2%的增速,市场规模已达到4184亿元(中物联冷链委数据)。随着疫情影响的减弱及我国经济增速逐步回稳,在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人们食品安全及节约意识不断提高、线上诊疗等新形态出现的大背景之下,冷链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方兴未艾会是毋庸置疑的大概率事件。
02 上中下游各自的特点和新玩家

上文我们说过,冷链产业是一个上游制造业、中游物流业、下游零售业的混合产业组合。
也即是说,冷链始于生产企业而终于消费者,其一长串链条上每个端点都需要严格监管,否则一招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我国冷链产业现已跻身国家高度关注的战略产业行列。我们大致梳理了本世纪中国冷链产业发展的几个阶段,从产业史的后视镜,总能窥到点什么。
2000-2007年
●萌芽阶段的冷链产业还未进入大众视野。“冷链物流”的概念远未深入人心。
不少企业靠着几辆改装过的二手冷藏车跑运输起家。冷库设备则大多在国营企业手中。
2008-2017
标志性事件的出现,意味着产业进入新阶段——
●资本上是2007年荣庆物流获GGV纪源资本A轮融资。之后B轮又获今日资本领投。
●政策端是2010 年国家发改委出台首个冷链规划。
●央视和中物联冷链委推出的《断裂的冷链》《冷链的冷遇》等节目等,让冷链物流的概念逐渐出圈。
玩家迅速增多:央企(中外运、招商局等)、外资(美冷、普菲斯、太古等)、食品企业(双汇、光明等)、商超(永辉、步步高等)等都跟进布局冷链,或成立独立物流公司。京东、天猫试水生鲜电商。
2018—至今
●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是冷链物流行业首个五年规划。
●资本端,2021年鲜生活冷链获中金、厚生投资等投资。同年瑞云冷链完成1.2亿天使轮融资和Pre-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招商局创投、青松基金、斯道资本等。
●星船知造相信冷链物流变革正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发展而到来。
如,物联网正加强医药冷链的安全性:物联网系统能针对任一箱体的温度、位置进行实时跟踪和分析,对运行数据进行记录并保存。整个运送过程会变得更透明;即使某个环节出问题,也能做到有证可循,实时预警。
自动搬运、智慧管理正变得更普及。星船知造了解到,医药流通行业中,部分工种作业环境恶劣。某医院药仓部分药品在零下35度极端环境中储存,正使用移动机器人代替工人作业。




source:giphy

总体来说,当前中国冷链产业的上中下游呈现出以下特点。
上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头部企业优势明显
冷链产业上游主要由以硬件为主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组成,包括冷库,冷藏车、冷藏集装箱、冷冻设备等专用相关设备(这里对于生产、加工或种植、养殖生鲜产品的企业不做讨论)。
先看冷库。作为制冷设备的一种,冷库通常位于运输港口或原产地附近。冷库与冰箱相比较,制冷面积更大,且有共同的制冷原理。
从各省市建已成冷库面积来看。2021年,我国各省市冷库面积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山东省、广东省及上海,三者冷库面积分别为625.28万吨、455.09万吨和410.11万吨。同时结合全国冷库库容总量来计算,前十省市冷库库容集中度超过60%。
2017年至2021年,我国冷库容量连年上涨,2021年上涨至8205万吨,较上一年度同期增长了15.89%。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新鲜食品的新鲜度和丰富度需求上升。我国冷库容量也逐渐扩大。
但对比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的人均冷库容量,我国的人均冷库容量仅0.13平方米,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冷库容量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冷库容量的增多,能满足更大规模的冷链物流需要。




按照所使用的制冷剂的不同,可大致将制冷系统分为氟利昂制冷系统、氨制冷系统和CO2制冷系统。氨制冷系统、氟制冷系统和CO2系统各有优缺点,根据各自的特性也会产生不同的问题。
当前,我国冷库市场竞争格局层次分明,对于大型的冷库设备,大冷烟台冰轮处于双寡头垄断的地位,虽然有来自地方企业和中型民营企业的入驻,但大冷和烟台冰轮的地位稳固,拥有较高市占率。




烟台冰轮CO₂ 螺杆制冷压缩机组

再看冷藏车。我国冷藏车正处于爆发式增长期。
冷藏专用运输汽车可按生产厂家、底盘承载能力、车厢型式来分类。一般有运输冷冻食品(冷冻车),奶制品(奶品运输车)、蔬菜水果(鲜货运输车)、疫苗药品(疫苗运输车)等。
近几年出现的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促进了这个行业的爆发式增长。
非洲猪瘟期间,为保障肉类食品供应和食品安全,中国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要求“从调猪到调肉”、鼓励“北肉南调”“最后一公里”,冷链物流需求日趋旺盛。之后出现的新冠疫情更是让冷链产业的挑战与机遇并存。生鲜产品供销渠道、居民消费习惯均发生许多变化,庞大的生鲜产品冷藏配送需求,导致电商配送业务井喷。




source:unsplash

冷藏车中的贵族是疫苗运输冷藏车,一台费用通常在50万元上下。运送雪糕的冷藏车售价则在4万元上下。
冷藏车的价格和不同物品物流要求的严苛程度正相关。
一般来说,雪糕等食品通常大批量运输。药品、疫苗则多呈现小批量、多批次的运输特点——医药冷链跟食品冷链相比,监管更严格,门槛更高,也意味着前期投入大。




雪糕化了一点——顶多世上又多了一个开雪糕盲盒失败的小朋友。但运输过程中温度过高或过低都 可能导致疫苗失效。
中国冷藏车行业发展的重点,是从数量型发展转向质量型发展。
2021年,我国冷藏车区域分布占比最大的地区是华东,占比为37%,其次是华南、华北和华中,占比都在10%以上
华东地区冷藏车数量较多主要是因为华东地区经济相对较发达,消费者的冷藏食品消费多,冷链运输需求大。冷藏车数量增多,能更好地保障冷链物流运力充足。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提供的数据,2022年国内冷藏车销量前十名基本都是国内汽车行业的知名企业。其中销量排名第一的北汽福田汽车,连续8年领跑冷藏车市场。在国内布局18个工厂,全面覆盖商用车整车及零部件全产业链。
排名第二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旗下的一汽解放,产品覆盖轻、中、重型商用车以及新能源商用车领域。针对冷链物流市场,解放产品及服务解决方案覆盖了城市配送、短途物流、长途物流等领域。
综合以上冷库和冷藏车的市场数据来看,随着各级政府对于冷链布局和配套的完善,国内冷库和冷藏车的生产企业呈现出集中度相对较高,市场供需依旧两旺的态势。
这样的一种红利主要被少部分的头部大企业瓜分,中小规模的生产企业显然在短期内很难撼动他们的优势地位。




source:pexels

中游:物流电商大佬云集,实力体系不断优化
根据《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GB/T19680-2013),冷链物流可根据业务性质的不同分为冷链运输、冷链仓储和其他服务(库内操作、打包和贴标等服务),市场占比依次分别为40%、30%和30%。




中游的产业基本以具备冷链运输仓储能力的物流业为主,也不乏顺丰、京东、菜鸟、美团这种快递业及电商界的大佬。
比如市场上做医药冷链的公司,其上游就是前文所说的生产医药冷链设备的企业,包括冷库企业、冷藏车,疫苗运输车车企等。下游就是药品流通企业,如医院、药房等。
而其中游公司,即参与药物运输和仓储的公司。我们将其中的物流公司大致分为三类:
●一类是国药物流、华润医药物流、九州通物流等有大型药企背景的医药物流企业。优势在于能集中规模经营。
●第二类是以上海生生物流为代表的主营业务为医药冷链的企业。其优势是专业壁垒。
●第三类就是以顺丰、菜鸟等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能为中小型药品批发企业提供更实惠的运输服务。




source:pixabay

京东2014年开始打造冷链物流体系,顺丰也发布了“顺丰冷运”品牌;次年,菜鸟宣布推出生鲜仓储配送中心;
2018年,京东正式推出京东冷链,专注于生鲜食品、医药行业;
2020年,中通专门成立了冷链业务板块。
2021年,美团优选进行大规模的冷链设施建设;
盒马武汉、成都的两座供应链运营中心也已投入使用,其大规模自建冷链物流开始成型。




source:unsplash

随着这些年涉足医药冷链领域的企业越来越多。一个问题时不时从消费者脑子里跳出来:快递公司和电商企业到底靠谱么?一想到用的疫苗是快递公司送的就有点慌怎么办……
2017年,顺丰上市当天,医药上市企业康恩贝董事长胡季强在工作日记里写了一句话:“这是我们做医药人的耻辱。”
但其实,顺丰的医药物流版块是独立的,同时依靠自身优势一定程度弥补了药企物流的短板。顺丰分离了医药冷链和生鲜冷链资源。其医药冷链和其他快递服务分属不同系统。




source:国药物流

在快递公司入局前,药企物流一般只覆盖药品从药厂到分销商之间的路径。大部分药品批发企业缺乏足够财力打造专有物流团队——导致覆盖范围受限。
之后整个物流过程属于“层层转包”的卷心菜式
顺丰的加入,补齐了从分销商到用户间的药物配送路径。从层层转包变为一条龙运送。
国务院已取消第三方药品物流业的行政审批,第三方物流参与中国医疗冷链市场竞争,将是大趋势。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的数据,目前中国冷链物流企业的注册资本主要分布在500万-1000万之间; 其次为1000万-5000万的企业。从整体来看,中国冷链物流企业注册资本在500万以上的企业超过54%,在1000万以上的企业超过31%
融资以种子轮/天使轮和战略融资为主。
资本、市场,物流业、电商界的大佬看好冷链赛道的背后,也有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冷链物流特殊性愈发突出的原因:
一方面它配送的生鲜食品,蔬菜水果,保障的是菜篮子,米袋子,承载的是民生安邦之重;
另一方面,它运输的又是核酸样本,疫苗,针剂等抗疫用的医疗保障、检测及救助物资,传递的是生命健康之重。可以说,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这几年时间里,冷链不跌反增,不退则进,成为了国内为数不多,得以迅猛发展和取得长足进步的产业之一。




医药冷链要保证的不是冷,是恒温。大多数疫苗需要冷藏保存的温度在2-8℃之间

在后疫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受到政策利好,政府支持的冷链产业前景,必然会随着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对于生鲜食品、医用保温产品需求的不断攀升而持续看好,更上一楼。
下游:终端行业食医为主,惠泽民众千户万家
冷链物流的下游应用以生鲜食品的运输为主,其次是医疗产品。
近年我国生鲜电商发展迅速,打破了人们的购物区域限制,消费者可以享受到品类更丰富、产地更遥远的商品。
我国生鲜电商的市场规模稳定上涨,生鲜电商的市场渗透率持续攀升。使得生鲜食品的远距离运输需求增多,推动冷链物流运输需求大幅增多




冷链的下游主要由零售电商、商超及医院等终端共同组成。
在接收了上中游传输过来的生鲜商品和医疗用品之后,通过电子商务、店面零售或医用场所,再把需要冷链保温的产品交付给不同地点,不同需求的顾客。当然,在分派或转移给最终顾客之前,这些终端仍然需要配备一定数量中小规模的冷库,冷藏车或冷柜等制冷和运输设备。
不同于商超和医院等终端只需坐等顾客上门的传统模式,对于生鲜电商来说,他们必须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运输配送问题。于是,英姿飒爽,来去如风,骑着各式电瓶车,穿着统一颜色工作服,配备了足够冰袋、保温包,泡沫箱的各家电商快递小哥便成为了中国城市街头巷尾最靓丽和刷屏的风景线。
没有他们的勤劳奔波,风驰电掣,坐在家中或办公楼里的我们是难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拿到活蹦乱跳的鱼虾,味道香浓的牛奶,新鲜美味的水果抑或是冻而不化的冷饮的。当然,对于终端的消费者而言,如果这些送达(或自取)的生鲜食物(或医用产品)不能马上被消费掉,为防止变质腐坏,需进行低温冷藏(冷冻),而到了这个节点上,家用的冰箱、雪柜就又成为了冷链系统闭环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source:pixabay

如此看来,冷链产业其实是一个制造业出合格硬件,服务业出优质软件,全过程都需要采用严格管理的方式进行控制的系统化工程。
在整个链条上,任何一个节点都来不得一丝半点的疏漏,否则轻则生鲜食品腐坏变味,重则药品疫苗失效变质;前者或许只涉及到浪费节约的道义问题,可后者就可能演化为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了。
03 我国冷链产业的未来思考

根据中国冷链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未来的思考主要有以下四点:
首先是产业扩容惠及人们的菜篮药箱。
冷链产业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重点关注,关乎到广大劳动人民的菜篮子、餐桌子和药箱子,那么加大其发展力度,补齐各项短板会是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前问题主要体现在冷链流通率较低冷库建设规模的不足上,难以满足日益多元化的产业发展需求,完善冷库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流通率,减少断链和损耗仍然是冷链物流发展的基石,也是冷链物流企业走出高投入期,逐步实现盈利水平提高的关键所在。
中国生鲜类冷链流通率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对比仍存在差距,果蔬类/肉类/水产品类流通率分别为22%、34%、41%,而发达国家普遍保持在95%-100%
生鲜农产品损耗率方面,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损耗率分别为10%、19%、7%、9%,而发达国家普遍保持在5%。(数据:中物联冷链委、IARW)
民以食为天,按照中国十四亿人口的消费能力,参照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应指标,中国冷链产业的发展前景显然是无比辽阔的。




source:pexels

其次是马太效应促成冷链企业的并购重组。
从冷链产业上中下游各个企业的市占率来看,无论是上游的冷库、冷藏车、冷藏集装箱生产企业,还是中游的物流仓储、运输企业,还是下游的电商、商超零售企业,其实都呈现出头部企业占据主要优势地位的马太效应。
上游的大冷、烟台冰轮、北汽福田、一汽解放,中游的顺丰、京东、美团、菜鸟,下游的永辉、家家悦、百果园(包括像海尔、美的、容声、美菱这样的家用冰箱、冰柜生产商),由于资本的偏好及本身技术力、品牌力和市占率的优势,未来的冷链产业还会持续强者恒强,头部企业扩大领先优势的态势,很多资金不足,区域化的中小企业很可能会在激烈的,与大企业的竞争中败下阵来,最后成为后者兼并收购的对象。




source:pexels

第三是科技进步重塑冷链装备的智能升级。
总体来说,冷链物流会涉及到三大类技术:
一是移动制冷技术,包括制冷剂、制冷系统、温控系统及干冰、冰块等辅助保冷措施;
二是保温技术,包括冷藏集装箱、保温箱、保温袋、冷藏箱及各类保温包装手段及密封措施等;
三是智能监控系统,主要用于对冷链储存、运输过程进行监控与管理,包括引入温湿度传感器、RFID、GPS、无线通信技术及软件管理系统。
目前来看,移动制冷和保温技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而智能监控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通讯技术的助力下,虽说渐入佳境,但只要各个环节企业间的信息系统无法真正全部打通,就不能做到闭环。




source:giphy

另一难点是冷库中的搬运、码垛、分拣等实际作业。
在冷库冷链这样的特殊环境中,温度通常低至零下18度、零下35度、甚至零下60度,人工的作业效率低下,无法长期持续,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于是引入复合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搬用和分拣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让人不再承受低温伤害,就是目前冷库降本提效的最佳方案,也是生鲜电商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利器。
冷库作业环境对于机器人所用电池、机器视觉等部件的要求极高,不仅要求相关电池在零下几十度的操作环境下可以持续工作及充电;还需要解决电子核心元器件防水保护,冷库内冰雾水汽影响导航摄像头精确度,地面结冰容易打滑等多种问题。
因此,在未来的冷链发展进程中,必须通过寻找更好的替代材质来解决原先三元和磷酸锂电池在零下18度以下工作时间极短,低温条件下难以启动充电等实际困难,才能真正解决冷库里机器人替代人,机器人可长期持续工作的现实问题。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机器人完善方案供应商的跨界而来,冷链产业实现全面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
尾声

冷链产业不仅要立足中国,致力于满足我国人民群众的需要,解决我国社会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应该走向世界,把中国的冷链产品送到地球的各个角落,让我国冷链的服务惠泽世界各国人民。
我国既是农业出口大国,也是农业消耗大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2022年,我国蔬菜总产量为7.91亿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商品产量5.93亿吨,消费量为5.81亿吨。
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消费国和出口国。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全球前五蔬菜出口国分别为中国、墨西哥、西班牙、荷兰、意大利。中国蔬菜出口量占世界蔬菜出口量的14%左右。当我们吃着挪威三文鱼,法国生蚝,阿拉斯加鳕鱼,北海道帝王蟹,越南火龙果,泰国榴莲等进口生鲜食物的时候,我们也希望中国的大闸蟹,河豚鱼,松茸,小龙虾等美味食材能够更多、更远地走上海外食客的餐桌,成为世界更好认识中国的美食窗口。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中国的生鲜农产品已经通过冷链的方式进行了跨国流通,走入了沿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再加上WTO(世界贸易组织),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一系列我国为融入世界,走向世界而签订的贸易协定,中国的生鲜食品正源源不断登上世界人民的餐桌。要成功地做到这一点,冷链物流的作用首屈一指,无可替代。
我们可以非常自豪地认为,中国的冷链产业,前景广阔且基础稳固,志向远大而厚积薄发,伴随着我国新材料、大数据、新能源冷藏车等产业发展,冷链一定可以成为造福于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又一张中国名片。
参考资料:
[1] 《全国冷链物流企业分布》中冷联盟
[2]《2022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
[3]《冷链物流高成本难题如何“破局”》现代物流报
[4]《中国冷链行业发展分析》前瞻产业研究院
[5]《生产流通中食物损耗调查》 新华社
本文基于访谈及公开资料写作,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为星船知造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5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我们认为做冷链物流还需密切关注市场状况。
近年来,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种类、质量、营养,以及口味的多样化消费需求也显著增加。而新鲜的食品需要通过冷藏或冷冻的方式进行运输、加工、储存和配送。在旺盛的消费需求驱动之下,我国冷链物流行业正步入高速发展阶段。


从消费力角度看,以家庭为基础,我们看到中国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正在持续上涨。消费者在线上消费和生鲜消费方面消费力的提升,带动了中国生鲜电商行业交易量和渗透率的增长。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交易额4,658.1亿元,同比增长27.9%,市场渗透率为7.91%,与2020年实现的数字相比,增长了1.93%。未来,生鲜食品将继续成为中国家庭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将继而增加市场规模以及此类农产品储存在优质仓库空间的需求。
受疫情的影响,目前中国需要冷链处理的药品种类和数量正在不断地增加,主要原因包括:

  • 公共医疗保健体系的推进和改善;
  • 居民医疗保健意识的提高;
  • 居民医疗保健方面支付能力的提升,
  • 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医药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大幅增长,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药物流分会数据表明,2021年市场规模超4,800亿元,同比增长23.3%,随着人们对生命安全的重视,医药冷链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预计2022年规模将超过5,600亿元。
无论是消费力的提升,亦或者是疫情之下需求的增长,都促进着冷链行业的发展。
而在冷库的运营过程中,能源消耗是其中一项高成本的费用。然而,随着物联网(IoT)的不断发展,冷库运行和管理也将变得更加智能化,从而有效地解决高能耗的问题。物联网正在引领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通过IEEE 802.15.4无线网技术、云和应用程序等连接设备,实时信息和数据就能够随时随地从智能冷库传输给业主/管理员。


通过使用连接系统和建筑控制技术,业主/管理员可以及时、远程地向智能冷库中的机器与设备发出调大、调小、开启和关闭等控制指令。如果业主/管理员能够正确且有效地使用智能系统,能源消耗则会随之减少,费用成本也会相应降低。
所有这些硬件和软件应用都清楚地表明,无线建筑控制解决方案可以让冷库变得更加智能,从而提升能效并降低成本。毫无疑问,在可预见的未来,移动设备、云技术、软件、建筑传感器和无线网络等关键要素的高效衔接,将为物联网在智能冷库中的广泛普及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
更多中国物流冷库——冷空间迎来发展热潮的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戴德梁行公众号明日发布!

作者:
戴德梁行华东研究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5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楼上同行回答了那么多,非常专业,那我也说说我的看法:冷链物流包括:产品生产后仓储→运输→配送,这里不分那么细了,你想做哪一块,如何定位是你最大的问题。冷藏运输我比较熟悉,可以简单的给你说说:运输里面包含四个角色1.货主(食品厂家、商贸公司、水果商贩)   2.运输公司(专业从事冷链运输的公司,一般都自有车辆)3.个体车老板(一般都是一个村里几个人合伙买车,组成一个小车队)4.配货站;由于冷藏行业投资比较高,所以投资前请慎重,考察好市场在下决定。
如果你定位于运输这块,我建议考察内容包括:
1.当地是否有冷藏品食品厂家(制作肉类、速冻食品、乳制品等需要低温的产品)、蔬菜水果基地2.如果有,你是否有人脉关系在里面(在甲方没有大到类似于淘宝、京东、蒙牛、伊利这种企业的情况下,大部分都是关系承包)
如果二者都有,ok,那你可以做两个角色    1.中间商,把业务承包下来,然后转包给物流公司 2.做配货站,收取配货费,目前国内大约有3-4千家冷藏配货站,整体收益尚可,只需要投资个电话费即可
3.考察当地的同行,看看生存状况如何,如果普遍哀鸿遍野,那就要慎重考虑是否要做这一行了
好了,大体就这些,如果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我可以给你说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5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女对冷链物流有一些研究,
纸上谈兵之言,欢迎探讨。
题主看到了冷链物流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这非常难能可贵。
并且问题中给出题主生活的城市规模并不太大。说明目标市场的需求有一定的局限(人口少)。
当你新进入一个行业,或是一个新领域,肯定对一切感到生疏。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0)打算做冷链物流的哪一个环节?
(1)目标市场需求情况如何?(客单价,利润,订单量)
(2)定位的冷链物流模式是哪种?
(3)企业的服务的对象是企业(B2B)还是普通消费者(B2C)?服务区域范围有多大?
       (跨区域还是区域内)
(4)资金是否比较充足?(涉及到自建物流或是组合配送或是外包)
对冷链有很大需求的是这样一群人们:
他们敏感,注重品质和口碑,不给试错机会。
如果您打算做冷链,那么请抱着“战死沙场,在所不惜”的觉悟去做。

2. 下面,分条目解释上述5个问题:
(0)做冷链物流,分工要明确。冷链物流是“冷”和“配”的结合。这些我相信大家都不难理解。
  冷链物流涉及到分拣,配送,仓储,加工,逆向物流等物流环节。还可以延伸到代理服务,生
  鲜电商。选择做“冷”,那么请在温控技术上下功夫。美国的普菲斯,AbleFreight等等,在冷库   
  等运营上独占鳌头。选择做“配”,更多是对物流运输上的要求。比如具有快递基因的某丰优选。
  选择做平台,那么就需要在电商平台建设以及推广上大做文章。比如某宝网,某东网,都是行
  业领先的平台。
        基于题主给出的信息来看,刚进入行业内部并不适合做大型冷链物流企业。选择非常重要。
(1)目标市场需求情况如何?(客单价,利润,订单量)
目标市场最大的需求是什么?如果目标市场--客户的需求普遍较高,订单量也就越大,那么可以形成规模效益,比如可以走量形成整车运输。而针对运输的商品,客单价越高,能够获得的利润就越大。某风曾在最大限度地平摊了各类成本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每单金额达到100元以上才有可能实现保本。
针对题主而言,订单量一定,又需要兼顾盈利,那么可以选择客单价相对较高的商品去做。冷链的对象指生鲜食品和医药品。生鲜食品包括水果蔬菜,肉蛋类和海鲜产品。一般而言,客单价较高的商品包括海鲜和进口水果。比如之前中高端水果车厘子所引发的电商生鲜大战,足说明了利润之驱。而“兴业证劵曾在去年11月发布的报告《冷链行业投资策略:迎接冷链大时代》中算了一笔账,按照冷链成本占订单金额15%左右的理想比例来测算,其认为客单价需要达到270元才能让生鲜电商有不错的收益”。
(2)冷链物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全程冷链模式,一段式全程冷链宅配模式和两段式全程冷链宅配模式。不同的模式所需求的资金不同。基于对题主的考虑,初期做合作式的模式更加适合,一来可以优势互补,二来可以降低风险。
(3)如果服务于企业,那么可以形成固定的订单,这对于未来开展持续性的业务非常有利。先有很多家做水果的B2B企业,在网上直接可以搜索到。不再逐一举例。如果做零售服务广大消费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就会很多,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持续形成订单。基于题主所在城市规模不大的前提,可以考虑做企业对企业这一块,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发展个人消费者。这样一来,订单能够持续稳定的生成。
(4)相信题主和大家都了解,冷链物流的核心在于温控
因此,相较于其他物流活动来说,冷链物流需要通过设施设备和技术来确保低温状态,这样就要花费更多的财力和物力。 您是需要自建物流体系还是花钱买服务,这个很关键。自建物流体系,一般用于大型B2B,或大型B2C企业。并且自建的话前期投入非常大。对题主而言,这些资金投入之处也需要斟酌。
3. 最后,注意事项
      (1)成本风险
目前生鲜电商平均毛利水平在40%左右,其中海鲜毛利50%以上,普通水果约20%,冻肉毛利在20%-30%左右(中国冷链物流网)。
这里要注意食品损耗率问题。生鲜类约5%,农产品小于等于20%,鲜花40%~50%。
      (2) 区域竞争
        本地有多少竞争对手(同类型企业)?多少合作伙伴?(冷链的上下游企业)
      (3)可持续发展
        追求高效率的物流配送,需要采用标准化包装方法。
        比如泡沫箱和冰袋(泡发海参,生鲜水果等)
写在文末:
冷链物流难做,但不代表不能做,做不好
这需要时间以及多方的共同努力。
以上回答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5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冷链物流这个话题现在越来越热了,说明是好事哈。不过这个问题比较大,很难详细的回答,不过作为冷链物流的从业者说几点吧。
  以商品为例,举个冰淇淋的例子吧,众所周知冰淇淋的保存温度需要零下18度,如果高于这个温度,冰淇淋结构开始破坏,空气释放,脂肪颗粒融化,如果融化后再冻住,就成了冰砖,从原来的润滑细腻的口感,变的坚硬,所以冰淇淋是在冷冻食品里面比较难运输的,同时冰淇淋的冷链物流要求2点:1温度足够低 2温度要恒定。
    这2点存在也就造成电商尤其是B2C端的很难完成,比如淘宝,京东等电商出售冰淇淋,用常温的快递放置冰块造成温度达不到要求冰淇淋花掉。用干冰成本很高,而且不够安全(干冰遇到液体容易爆炸)。
  但是有个电商例外,也被所谓o2o的模式,就是我爱冰淇淋,其模式简单的可以这样概括:客户订购---仓库发货--配送到带冷冻保存的配送点(最后1公里)--预约客户--保温箱送货。
  也许有人说,从仓库到客户手中不是更快吗?说的有道理,其实从现实来说,客户不一定在家,而且重要的是如果用冷藏车给客户送货,从第1家到第10家,冷藏车的空气和外界空气不断的交换,其温度会升高很多,这个过程会加大消耗制冷资源(汽油/柴油),同时浪费人力(和很多人沟通)。从上述我爱冰淇淋的冷链物流例子来看,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尽量减少温度变化过程,省去人力资源的浪费。
  当然,在送达各个配送点的过程路线选择很重要,意味着最少时间的消耗,最少能源的浪费。
  综上,冷链物流要做好,路线,工具(冷藏车),人员,仓库等因素都要配合好,这样才能保证冷链物流时效,服务品质,才会具有竞争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