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4795|回复: 5

[分享] 「月亮本身不发光,发光的是太阳」这样的知识究竟有什么用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23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我完全没有看出这样的知识有一点用处,也完全不打算鄙视或评论任何一个迄今仍然不知道这则知识的人。

这次修改是被同情的题主个人完成的重要修改,有可能涉及到问题重定向,因此也很可能不如不改而另提一问。
首先感谢所有人的回答、评论。
我本人本科读的就是物理系,硕士将读理论物理方向,并且自认为算是热爱知识(不限于物理或理论物理),尤其对于这则知识可能还要比知乎平均水平来的更加亲切。
但我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我所要问的,并不是这样看似离我们很遥远的知识对我们全人类究竟有什么用处,而是这样一点即明的、无限多的知识对于我们常人(非科学研究工作者)究竟有什么用处?我可以举出很多一点即明的、无限多的知识的例子:某行星A氢含量是50%,行星B没有水,龙卷风整个高度30%的位置角速度最大(纯属举例,勿信,之前没有标清,抱歉!)。有知友在评论区问我牛顿定律有没有用处,我认为有用,因为牛顿定律不是自然科学的分支(经典物理范畴内),它是有限的那个原理,是核心。我选择物理系,是因为我从未停止像一位知友一句话答案中说的那样“格物致知”,但恰恰矛盾之处在于我认为这则知识对于我们格物致知完全没有作用。一个易懂的反例,就是我认为爱因斯坦相对论对于我们格物致知起着很大作用。我认为,对于无限的知识我全无“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而一心奔向唯一的知识(物理学中)。
另一方面,很多知友对我“有什么用处”的设问感到不满意,我想指出这一点超过了本问题的讨论范围,意思明白就好~照诸位看来,“哪些常用的健身方法对于我们有用?”可能就不如“怎样健身能强壮自己?”这个问题友善;“kindle中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功能对我们有用?”可能就不如“如何优雅地使用kindle?”让人看得痛快,同样,为了让大家少产生联想,专心讨论问题,我的问题也可以改成“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月亮本身不发光,发光的是太阳】这样的无限多的知识?”
原文地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534760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那天早上被voice call那边东西掉落的声音吵醒,天已经亮了。
宝贝,你的minion掉地上了,胖得那个。
......真的诶,你怎么知道。
不告诉你。
天还没亮诶。
是嘛,我这边已经天亮了。
怎么会,北京和深圳不是在一个经线上嘛。
你说的没错,但是北京纬度高。
(二)
易易的天文老师是个植物学爱好者,大学又是学地理的。
白天,她带着我们走山路,赏石鉴草。晚上,我们观星。
路边有一株不起眼的小草。
快来看,这朵花没有花瓣,花瓣的位置是雄蕊。
她说的是真的。
我们面面相觑,谁都没见过这番奇景。
回去之后,老师翻起厚厚的手册。
它叫瓣蕊唐松草,此时此刻兴奋的像个孩子。
此时那株草或许已经被不知其然的路人踏平了吧。
(三)
又一次观星的路上,草原,坝上。
大家都忙着风吹草低见牛羊。
她随手捡起一块石头——火山石。
你们找找看,这些玄武岩,里面可能会有“微钟乳”。
我甚至不记得是不是叫这个引号里的名字,大抵说的是火山石的小孔内有像钟乳石一样的结晶。
易易有幸找到了这样的一块,长满了那样的结晶,和卢沟桥的石狮子一样,大小不同,形态各异。
兴高采烈地拿回家,
你为什么拿了块搓脚的石头回来?
姥姥不解。
(四)
易易,你见过银河么?
见过啊,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真的和照片上一样嘛?
其实看起来是没有颜色的,但是震撼的程度远超过照片的感觉。
唔、你不害怕嘛?
害怕?
对啊,是因为太习以为常就不害怕了么?它们那么多,那么远,每一个上面都可能有和我们一样的——生命,在看着彼此。
是啊,的确是太习以为常了,应该害怕的。
(五)
曾经收到过这样一道HR的心理测评:
你是一位火车司机,不巧你的火车失控了,前方有五个施工的工人,你可以选择改变轨道,但是这样会撞到另一个施工工人。你会怎么做?
A 继续前进 B 改变轨道 C犹豫不决
我选A。
为什么?
因为火车司机不能选择开哪条轨道。
(六)
如果你是个臂力很大的胖子,你在路过天桥的时候发现桥下的有轨电车失控了,远处有五位施工工人,你会选择把桥上除了你之外的唯一一位瘦子扔下天桥来让电车出轨倾覆然后停下来么?
A 会 B 不会 C 犹豫不决
我选D。
那是什么?
把他扔到车顶,然后给电车断电。
(七)
大一入学的时候有一门化学。
真是日了狗了,我们为什么要学化学。
一周56课时的课,净排些乱七八糟的课。
自动化和化学有一毛钱关系么?!
学院是傻逼,老师都是蠢货。
其实,注册电气工程师的考试是有普通化学的。
(八)
现在程序员和金融可赚钱了,为什么不让你家孩子学这个?
学什么是他的自由。而且他也喜欢历史。
那也得学点有用的呀,学历史有什么前途,出来只能当个小老师。
是啊,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我是个老师,一个月只有十几。
饭局上,他放下筷子顿了顿。
而王府井的服务员一个月工资近一百块钱。大家都排着队去。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很快话题就变了。


你想要浪漫,却只知道石块和小草
你想要正义,却只知道前进和转弯。
你想要理性,却只知道有用和没用。
你什么都想要,却什么都不知道。


版权声明:
个人转载无需征求本人同意,随意转载,但需要遵循
知乎协议
其他组织或团体请参考
知乎协议,征得本人同意后方可转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干嘛呢?”
发送了这句话之后,他的微信陷入了沉默,良久之后,对话界面更新,她轻描淡写的回复,“没干嘛。”
他抬起手腕看了一下表,24分钟,比昨天慢了1分钟,比上周慢了10分钟...
比上个月...慢了整整24分钟。
窗外清晨的阳光正懒懒的洒在他的身上,赶在周末的清晨6点就起来,他本来期望能够在她睡前多说上几句话。
在伦敦留学的她,现在面对的应该正是星空烂漫的黑夜吧。
尝试克制了一下情绪,失败。
他忍不住问道,“最近这一个月,你好像越来越不关心我们的未来了,为什么?”
这一次的回复来得很快,没有丝毫的停顿,“因为离得太远了,心也远了。”
他的双手颤抖着,急急的敲击屏幕,“在机场那天,你告诉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回复的前面带上了一个冷笑的表情,“是啊,我这边倒是有月亮,你那边有吗?千里共明月,我们隔着不止千里吧。连月亮都不能共享,我们还在一个世界吗?”
他痛苦的垂下了头,感觉到胸腔已经无法束缚住跳动的心脏。
目光呆滞的看着床头,那里躺着的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
记忆在脑海中掠过,那是在机场,他和她相拥在一起,不舍分离,直到喇叭大声喊出她的航班号,他眼中含着泪,她眼睛红肿着,从包里摸出了这本书。
他愣了楞。她将书塞进他的怀里,“认真看,以后咱们孩子问一大堆问题,你可不能指望我去回答啊。”
他再次将她拥抱在怀里。她偎依在他怀中,轻轻的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记忆的碎片闪烁着——
每个思念的夜晚,他捧起这本书一个字一个字的看。
看的不是书,是两个人的未来。
他猛然醒悟,一阵狂喜,噼噼啪啪的连续敲击,
“月亮本身不发光,发光的是太阳!
伦敦现在的月亮反射的也是太阳光,我们现在沐浴在同一片日光之下!”
她犹豫了一下,发来一个哭泣的表情,“我真傻,我错了。”
他欣喜若狂,原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每一个看起来没有意义的知识,上天其实老早就赋予了它意义。


手机振动,屏幕上显示她拨打跨洋电话过来,他乐开了花,连忙接了起来,“亲爱的...”
电话那边,她轻轻叹了一口气,
“我本来想找个借口,你却不给机会。我已经有新男朋友了,英国帅哥,家里开宝马的,希望你不要再联系我了。再见,穷鬼。”
他傻眼了,手机从手中滑落,掉在地上。


很久很久,他才拾起手机,无力的划拉着破碎的屏幕,点开了通讯录里那很久没有联系的名字,没等那边说话,他淡淡的说,“我要回家。”
电话那头传来苍老而又绅士的声音,
“外面的世界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精彩,欢迎你回来,思聪少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不少答案可能是在题主的补充之前写的,并没有针对题主真正的疑问。
题主之所以质疑“一点即明的、无限多的知识对于我们常人(非科学研究工作者)究竟有什么用处”,是因为这些知识“对于我们格物致知完全没有作用”。也就是说,常人是有格物致知的需求的,但“月亮会不会自己发光”这样的知识不能满足这种需求。题主承认相对论或牛顿定律等物理理论体系对常人的用处,是因为它们“对于我们格物致知起着很大作用”,能够满足我们的格物致知需求。
这就是说,题主认为,普通人要想满足自己对世界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恰当的做法是学习相对论等复杂的物理理论体系,而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月亮会不会自己发光”这样的知识上,因为这样的知识不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先摆出我的观点。我认为,恰恰是“月亮会不会自己发光”这样的知识,可以有效的激发我们的思考。
首先提一个问题,物理理论体系是怎么得到的?
是通过先建立几条先验的不言自明的公理,然后一条引理一条引理的推导出来的吗?或者,物理理论体系的建立,本来就深深的依赖于人们对大自然的繁琐细节的了解程度和思考深度?
题主是学理论物理的,那我就来引用《费曼物理系讲义》中几段很精彩的论述:
     我们在科学上所关心的事物,具有无数形式和许多属性。举例来说,假如我们站在岸边眺望大海,将会看到:这里有海水、拍击的浪花、飞溅的泡沫以及汹涌的波浪,还有太阳、光线、蔚蓝的天空、白云以及空气的流动——风;在海边有沙粒,不同色纹和硬度的岩石;在海里浮游着生物,此生彼灭;最后,还有我们这些站在海岸边的观察者;甚至还有幸福和怀念。在自然界的其他场合,难道不也同样出现如此纷繁复杂的事物和影响吗?无论在哪里,到处都是这样错综复杂和变化无穷。好奇心驱使我们提出问题,把事物联系起来,而将它们的种种表现理解为:或许是由较少量的基本事物和相互作用以无穷多的方式组合后所产生的结果。
      例如,沙粒和岩石是两回事吗?就是说,沙粒只不过是大量的细小石块吗?月亮是不是一块巨大的岩石呢?如果我们了解岩石,是否就能了解沙粒和月亮呢?风是否与海洋中的水流相似,就是一种空气的流动?不同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征?不同的声音有什么相似之处?究竟有多少种颜色?等等,等等。我们就是试图这样地逐步分析所有的事情,把那些乍看起来似乎不相同的东西联系起来,希望有可能减少不同类事物的数目,从而能更好的理解它们。
       几个世纪以前,人们想出了一种部分解答这类问题的方法,那就是:观察,推理和实验;这些内容构成了通常所说的科学方法。
      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月亮本身不发光,发光的是太阳」。这是一条人类已经掌握的知识,对应着大自然的一处细节。这样的知识数目繁多,标志着人类知识数据库的庞大,人类探索未知的艰辛和辉煌,也说明了大自然的复杂和丰富多彩,称其为”无限多的“并不算夸张。但是,这样的知识,真的是“一点即明”吗?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发光”?也就是说,天体发光(辐射)的机制是什么?
       2.如何判定月亮(太阳)是独立发光还是反射光?有没有什么现象必须要用月亮反射光/太阳独立发光来解释?除了这种思路之外,是否可以通过地球上的接收器(眼球、CCD、光谱仪等)直接分析天体的辐射来判断?也就是说,独立产生的辐射与反射的辐射,辐射特征是否存在可观测的差异?人类的科技树升到哪一级才有可能做出这种判定?
       3.月亮是如何反射光的?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如何测量月亮的反照率?从反照率中可以得到哪些月面信息?
       4.太阳是如何独立发光的?发光对应着能量释放,太阳要想持续的独立发光,必须有稳定的能量供应。能量供应机制是什么?是什么能源让太阳维持数十亿年的持续发光?太阳会像一堆火那样烧完吗?太阳如果烧完,是像火堆那样渐渐熄灭,还是像点着的汽车那样爆炸?
       5.为什么月亮不能独立发光而太阳可以?是因为月亮的物质构成中不存在某些太阳只有才有的“燃料”,还是有“燃料”但不具备点着的环境?月亮曾经独立发光过吗?月亮与太阳之间的物质构成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假设可以在维持月亮的物质构成和密度的前提下,把月亮放大到太阳大小,月亮会像太阳一样燃烧吗?这样的“超级月亮”的归宿是什么?
      。。。。。。
       在看到「月亮本身不发光,发光的是太阳」这句话时,如果你没有根本想过以上任何一个问题,那么,这句话对你就没有任何意义。它不过是一个命题,一种诠释,一个断言,“苏格兰的绵羊是黑色的”一类的断言。它与你无关。它描述的对象你并不关心。你信任这句话,接受了它,不过是因为书本或他人的权威让你信服,而不是出于任何理性的思考。这句话本身是人类所掌握的知识,但是,它不是你的知识。这样,采取跟福尔摩斯一样的态度是明智的。
他不耐烦地打断我的话说:“这与我又有什么相干?你说地球是绕着太阳走的,可是,即使地球绕着月亮走,这对于我或者对于我的工作又有什么关系呢?”
                                                                            -----------《福尔摩斯探案集》 血字研究
       如果类似的问题自然的出现在你的大脑里,你也愿意花一些功夫给出答案,那么你会发现,每一个答案都会引出更多的问题,这样的问题链几乎可以无限延伸下去,把天体物理的许多重要理论(辐射机制,空间探测,恒星形成与演化,太阳系起源,恒星模型,超新星爆发......)都包括在内。大自然是一个整体。科学事实(细节知识)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理论框架与其他事实链接在一起。尝试建立这种链接的过程就是加深理解的过程。
       另一方面,创立物理理论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把大量的科学事实有序的链接起来,指出它们背后的因果关系,抽象出更简短的图式来描述更多的大自然的细节。脱离细节知识的物理理论是没有意义的,即使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样迥异于现实经验的理论。
       知识不是装饰。理论不是教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
我赞同
@欧阳笠的回答。
1 知识是理性的
这些一点即明的小知识,本身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是无用的。
所以题主的思路是对的,答案是几乎无用。
龙卷风角速度大不大,奥地利有没有勋爵制度,遥远的天狼星座,有没有纯粹气体的星球,又是否会蕴育出生命。
本质上都是无用的。
格物致知是朱熹提出来的观点,所谓格物至理,一理即万理。
这是训诫式,教化式的理论观点,实际上朱熹比题主还要再杂一点儿,朱熹是要求天地万物都格的,堪称格式化的鼻祖。
我们大可不谈理学的宗义,整体上说,我方才所言的知识有用与无用,是一种从纯理科角度来谈的东西,以结果导向,与我的科技树无关的,自然无用,我丝毫无兴趣。
我是一个战士,学什么火球术,有病。
这是一种观点,我称之为,知识是理性的。
2 知识是感性的。
知识有没有可能,是感性的。
前面部分的观点在于,科学是可以分为有用与无用的,科学不存在这个知识我喜欢,就是好的,这个知识我想知道,就是对的。
无用就是无用,无法格物致知,无法给我带来分毫的进步,我觉得,就是无用的。
那么我不得不再加一个大框架,科学可不可以也感性的去追求,可不可以去感性的判断,我所喜欢的知识。
我就将王守仁找来,王陆学说是典型的在理性角度搀和唯心主义,按照现在的话来说,王守仁与朱熹的不同,就在于走不走心。
朱熹,你不走心。
龙卷风角速度大不大,奥地利有没有勋爵制度,遥远的天狼星座,有没有纯粹气体的星球,又是否会蕴育出生命。
这种知识,为什么有人愿意去知道,为什么底下这么多回答的人,都在劝解题主。
因为愉悦,知识有时候,就是感性的,知识会给人愉悦。
也许没有数据上的增进,但是在心理层面,快乐有时候就是一种用处。
我想知道,我喜欢知道,所以我知道。
这句话,在理科角度,是不是错的?

一个战士,只要他喜欢学火球术,就可以学,也许他还能变成魔剑士。
只要他喜欢,这就是知识的感性。
3 谈谈我自己。
我小时候,是个彻头彻尾的科幻迷,《科幻世界》几乎每期都买,了解到了许多莫名其妙,也毫无用处的知识。
我喜欢一位船长驾驶着反物质宇宙飞船,穿梭在一个又一个星球之间,它们中,有的星球转速是地球的三十倍,一天就是一生,有的星球,充满了喜马拉雅山那么高的风暴,毁天灭地。有的星球只有气体,上面的生物活在万米高空之上,竟然也培育出了智能。
我很久以前,和我表哥买了一本《中华百科全书》,了解到月亮不发光,是太阳光的道理。
我曾经为了小升初加分,也背过诸如,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最长的英雄史诗是藏人的格萨尔王传。
这些一点即明,无限多的小知识,我当时没发现有什么用。
实际上能让我一个月多赚一个零的小知识,我从未见过。
直到有一天,我真的来到了青海,我想起这首英雄长诗,格萨尔王传。
这个知识我不谈它是否有用,我只是感觉那一瞬间,给我的震撼,我明白了为什么这里的天地这么贫瘠,藏人如此辛苦,却能够一代一代的复述这首长诗。
这个知识让我震撼,它无用,但是,它让我震撼。
我不知道它,我还是可以来青海,可我恐怕就不太会有这种感觉。
我表哥是做剪辑的,他工作的地方与意大利隔了几万公里,可是他就是知道百花大教堂的典故,我们都觉得毫无用处。
可是他觉得知道本身是一种愉悦,不论他最后去没去佛罗伦萨,他这一生,也好过只知道扎金花的许多同事。
知识本身,会给人愉悦,也给人欢喜,这是知识感性的一面。
而非仅仅以有用与无用来衡量。
我现在常常也幻想着遥远星球的故事,我曾经了解到的普朗克常数,狄拉克什么玩意儿,我都不太懂,可是我知道一点,我对于这个世界就更有兴趣,我甚至对于这个世界之外的地方,也充满兴趣。
这不是有用与无用的问题。
以上都是我的一些浅见。
我还是希望,这个世界有一些科学家,能够告诉我,在天狼星座,有没有小天狼星。
毕竟成为科学家,是我儿时的第一个梦想。
因为我以为科学家,就是一个什么都知道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题主,我明白你的困惑。中学时看韩寒说数学学到初中二年级就够了的论调也挺赞同,那时我的想法跟你差不多。不过,现在我有了一些不同的见解,不妨与诸位分享下。
单个知识拿出来看,都没什么用。知道牛顿三大定律又怎么样?知道逆转录病毒的致病原理又怎样?知道曹孟德他长子叫曹昂又怎样?知识体系才有用。由各种细碎知识组成的有机整体才有用。打个比方,一幢大厦由砖块构成,每个砖块单独拿出来,都看似无足轻重,平淡无奇。甚至整个大厦换一块砖,少一块砖都无伤大雅。但没有那一块块可替代的砖块,大厦从何而来?
当然,我知道你可能会问,如果你根本不需要这个大厦,不需要这个知识体系怎么办呢?这个衍生的新问题应该分两种情况讨论:
第一,你现在以为你不需要,但在将来的某个节点你可能会需要。
举个笠子,我大一时考完微积分仰天长叹:这辈子终于不用跟数学沾边了。到了PhD阶段,我却突然发现自己没办法对实验数据做出有效的分析。于是我又跟着本科生一起上课,学习数学基础课,然后再进阶学习生物统计的博士课程。人生的路那么长,什么事情都不是那么绝对。
第二,你真的一辈子都不可能需要。
对于知识,甚至对于人生,我始终一个观点,不应该太功利。不是任何东西都可以拿来用,更不是任何东西都需要拿来用。不然,往大了说,人生有什么用?无非是一个熵变过程,跟浩瀚的宇宙比起来再惊天动地的伟业也不值一哂。有用没用的事少考虑一些,生活更轻松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