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83|回复: 5

[分享] 为什么国外实验室中实验者都会带护目镜,国内实验室几乎都没有这个习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23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开始以为是经费问题,但是现在淘宝上一副高质量的护目镜也就十几块钱,并不贵。很多高校老师自己都不清楚个人PPE的重要性,更不可能教给学生了。单靠每次开学一两次安全宣讲会,学生是不会清楚实验安全细节的重要性的。也有很多学生甚至老师分不清普通眼镜与护目镜的区别,认为戴了普通眼镜就可以当护目镜了。本人读研的时候也这么觉得,后来再一次加液氮的时候冲出来冲到眼睛才认识到却别和带正规护目镜的重要性。
当然,何止是护目镜,很多实验师连白大褂,手套都不带。实验室吃喝,大闹也常常见到。有的实验室(主要是有机或者化工)甚至脏乱差到跟小餐厅后厨房一样.......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内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研文化氛围还未完全建立。这个不是靠几篇文章能够解决的。很多学生在白大褂上涂鸦,女生披着头发做实验,主要是缺乏最基础的科研文化熏陶。举个例子,国外及实施初中生在实验室里,做一些非常初级的现象观察实验,都会被要求佩戴护目镜,白大褂等一系列PPE,所以从小就认为,在实验室这些是必须品。但是国内大部分学生从小并没有接收这方面的熏陶,会认为带护目镜和“作”,很“假”。在他们眼里白大褂和普通衣服并没有太大区别,没有对科学的基本敬畏感。以至于我带同行来实验室参观时不得不要求穿了涂鸦的白大褂的学生不要出现,太丢脸了。
好在国内一些985院校和重点大学实验室通过近几年强力推进已经开始正规化了,但是大部分非重点院校的学生个人防护观念还是非常落后,毕竟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需要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因可以看看我这个回答。
我本科和硕士都在国内,博士在澳洲,算是体验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实验室环境。下面就来看看有哪些不一样吧~
01个人防护装备(PPE)
在澳洲,进入实验室必须穿戴好完整的PPE(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和防护镜。
其中,防护镜(goggle)是最最重要的,因为眼睛是最最最重要的。万一有实验事故,眼睛受伤了,就啥都看不见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带上护目镜后,就能有效防止实验过程中,液体飞溅,进入眼睛。
现在我们学校的要求是,进入实验室前就要把护目镜带好。这样就确在实验室的每一时刻,眼睛是有保护措施的。
实验室安全事故一直都有发生,不管是国内和国外。实验人员受伤和死亡的报道一直很多。
我到现在还记得,17年左右,一个清华的博后半夜做实验,实验意外导致爆炸,结果丢了性命。他的父母白发送黑发,那该是有多凄凉。
所以呢,小伙伴们,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管每天做实验的结果怎么样。
总体而言,我觉得澳洲是比国内做的更好的。当然啦,我说的国内情况是指2018年以前我待过的实验室,不知道现在国内实验安全怎么样。
我之前在国内的时候,实验室安全也会有定期检查,也会经常给我们开实验安全的会。但是最后具体到课题组里面,总感觉没有怎么落到实处。
但是在澳洲,实验安全的问题,不是一般的重视,是真的真的很重视。学院或者学校一旦发现有任何小小的问题,都会拍照,提出来,找导师具体落实。
就比如说,之前我们的护目镜是放在每个人的实验台上的,我们是走到实验台上后才开始戴护目镜。有一次检查后,就被学校的人指出了这个问题,让我们进实验室前就要带好护目镜。
除了护目镜就是实验服和手套了。实验服如果弄脏了就需要清洗,学校有专门洗实验服的地方。如果被酸腐蚀,有破洞,那就要换新的实验服了。
实验服肯定是长袖的,能够很好的保护手臂。如果有实验意外,有化学试剂飞溅到实验服上,要立马脱掉实验服,站在安全淋浴设备(safety shower)下面,把自己整个冲下水。
那大家会问了,如果夏天怎么办,这么热,还要穿长袖的实验服吗?这个问题在我们这边不用担心,因为一年四季实验室里面都有中央空调。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边实验室是负压。每次我开门进入实验室的时候,门都不太容易打开。这个负压能吸走一部分有毒有害气体,可以一定程度上保护我们实验人员吧。
手套这边也会分很多种。具体看你做什么实验。如果是一般实验,就带普通乳胶手套就行。
如果要接触浓酸,比如我要稀释浓硫酸,我就要戴防酸腐蚀的手套,比普通手套更厚些,并且更长点,可以很好的保护手腕和一段手臂。
最最后面一个是鞋。我们组的要求是要穿全包的鞋,就是不能露出脚。所以凉鞋拖鞋是肯定不可以啦,我们进实验室就是穿运动鞋和皮鞋。
02 安全淋浴设备(safety shower)
安全淋浴设备长这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有化学试剂飞溅到身上,比如说浓硫酸,脱下实验服后,就要打开safety shower,减少意外对自己的伤害。
安全淋浴设备下方还有一个眼部淋浴设备(eye shower)。如果眼部有什么化学试剂飞溅,就可以用下面这个。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我对这些这么清楚呢,因为我们进入每个实验室前就要进行培训。这个培训真的不是像我以前在国内那样,开开会走走过场。
培训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网上阅读pdf,并且做题。要答对85或者90分以上,有些题甚至需要100分。对于我刚到国外,全英文看这些,真的是痛苦。
第二部分是专门有人带你去实验室,再实地的教你一遍,这些shower在哪,灭火器在哪,医疗箱在哪,等等。
只有经过培训,你才能有这个实验室的门禁(access)。
03通风橱
在澳洲,做实验全要在通风橱里面进行,通风橱里的负压比实验室的更强。主要就是怕实验过程有有毒气体挥发和飞溅。
去年,我们组的巴基斯坦小哥就弄出了一个实验事故。他当时正在制备石墨烯,浓硫酸加入后,烧杯就炸裂了。里面的溶液溅的到处都是。他的实验服上全是酸液,脸上也是。
还好事情发生后,他立马用了safety shower,他才没有什么严重的伤势。
如果他的实验不是在通风橱里做,是在外面做。那该有多严重的。
感觉我之前在国内做实验的时候,真的是没怎么用过通风橱。
04垃圾分类
澳洲这边不仅是生活上的垃圾要分类,实验室的垃圾也是要分类的。
用完的手套要扔到专门的地方,标glove的垃圾桶。
固态垃圾分为固体solid和玻璃glass。
液态废液不能直接倒在水槽,分为酸acid、碱alkali和有机。
上面这些实验室的不同,让我整整了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去培训、学习和适应。刚开始各种不习惯和吐槽,现在终于习惯了。
不管澳洲和国内实验室差别有多大,小伙伴们一定要记住最重要的都是要保护自己,注意实验安全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大家都戴近视眼镜吧……戴眼镜可以不戴护目镜……
我本科的时候,全班29个人,只有三个不近视,他们做实验基本都会戴护目镜(偶尔会忘带)
不过确实很多同学安全意识不够,我们实验室就有戴隐形做三百度以上高温的合成,戴隐形做用各种有机溶剂的实验的,讲道理,还是挺危险的……而且不戴护目镜都是次要的,都常能遇到不戴口罩手套的……
最关键所里安全培训都三令五申了,插线板都还是放在地上,氮气瓶各种误操作,氧气瓶或者氩氢瓶放在热台或者烘箱边上,用完苯还不盖盖子(我们一般都不让用苯这种溶剂的……)……
太多了,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每月卫生安全检查都被点名……
和其他回答下吐槽国内管理的不同,我的同学们以自身行动说明了,哪怕实验室管理足够严格,依然可以有足够的作死操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凑个数,因为做的有机方向,所以刺激性较大,放毒口罩和护目镜、白大褂进实验室必备,因为被硫酸蹦进去过眼睛所以护目镜额外注意,实际早已习惯,但是每次做实验总是下意识的戴上护目镜。(虽然总有人投诉我们屋子气味大,但是我们三个通风处开最大了)小声b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清楚题主是什么专业,但是这个问题勾起了我作为一只生物医学狗的吐槽欲望。
我原来也以为国外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非常到位,管理严格,就如各种教程视频中展示的一样。但亲身体验以后发现,他们是风险意识很高,但是这种基础的防护措施(白大褂、口罩、防护镜等)真的几乎没有!举个例子,这边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意味着有毒有害药品如果能被替代就一定不用,如果非要使用一定要在专人监控下使用,并且不能连续进行这个实验。但是大家进行细胞或者组织相关的操作只要不在细胞房都见不着人穿白大褂,口罩更是从来没见过…
Anyway,实验室安全课明确说了,手套防护功能有限(而且不同材料厚度针对不同情况),口罩几乎没用,防护面具除了特定情况必须使用其他地方也用不着。
问题的关键在于了解开展的实验风险在哪,怎么防护,有没有低风险的产品替代。了解这些比凡事都上防护面具和手套有用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