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00|回复: 5

[分享] 如何评价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关于「一滴血就可以测癌症」的报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20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0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滴血查癌终于翻车了,这项曾经风靡全球的技术,随着创始人霍姆斯被起诉至法院,人们似乎看清了它的真面目。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希望能更早地诊断出癌症,从而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而正是这种愿景的存在,才让某些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通过夸大宣传所谓的滴血查癌而误导投资者及广大普通群众,从而从中获利。
滴血查癌在临床上真实存在吗?是的,的确有这样的技术,但是被很多人夸大了。当你翻看查体报告时,其中有一项为肿瘤标志物,其原理与滴血查癌相似,但是目前来说,肿瘤标志物只是肿瘤诊断的辅助手段,而远非金标准,除了个别癌症中敏感性较高(比如肝癌患者中的血清AFP,前列腺癌中的PSA)外,大部分肿瘤标志物在癌症的诊断中的意义并不是很大。
一般来说,肿瘤标志物的来源主要由以下四种途径:肿瘤细胞代谢产物、分化紊乱的基因产物、肿瘤细胞坏死释放入血的物质、肿瘤宿主细胞的反应产物。当血液中检测到某些肿瘤标志物上升时,从某种角度上讲不排除与肿瘤细胞有关,特别是随着分子基础技术在癌症领域的应用,肿瘤标志物的种类越来越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正常细胞的增生或者炎性反应也可能会导致肿瘤标志物的上升,所以单纯的肿瘤标志物异常并不能代表确诊某种癌症,最终癌症的诊断需要通过病理这项金标准。
另外,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已经确诊癌症的患者肿瘤标志物指标全部正常,这更说明了滴血查癌在当前的技术下还不够成熟。
就目前来说,选择合适的查体套餐规律的查体才是筛查癌症的重要方法,具体项目如下:
甲状腺癌的早筛:彩超
乳腺癌的早筛:彩超
肺癌的早筛:胸部低剂量螺线CT
肝癌的早筛:肝脏彩超超+血清AFP
其他腹部脏器的早筛:腹部彩超
胃肠消化道肿瘤早筛:胃肠镜
宫颈癌早筛:HPV+TCT
前列腺癌早筛:彩超+PS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0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视、人民日报相继报道一则“一滴血就可以检测癌症”的新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永章教授团队就通过肿瘤标志物Hsp90α来检测肿瘤。那么真的有这么神奇吗?事实真相如何呢?
1、滴血验癌上央视!是传奇还是科技?


人民日报和央视报道的新闻和之前美国硅谷独角兽公司Theranos的故事如出一辙,其CEO——Elizabeth Holmes发明用手指尖扎的几滴血的测试技术,而且Theranos声称他们可以用这滴血完成的检查项目超过200个,能检测出多种疾病。此成果被《纽约客》(New Yorker)和《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等各大媒体上广为传播。


但最后联邦监管机构突击检查了该公司的实验室,发现该公司的技术方法、人员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都存在严重问题。公司出具的检验报告全部作废,该公司的加州实验室被吊销联邦执照,而Holmes本人也可能面临为期两年的行业禁令。
同样,这次有很多医学界人士,包括该研究的负责人罗永章教授都出来辟谣,Hsp90α的作用是对肝癌患者进行及时的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价(注意!不是检测,是监测!)。Hsp90α的灵敏度远远高于传统的肝癌检测的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对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混合性肝癌等常见肝癌类型均有较高的灵敏度。


就比方说,如果一个患者通过病理活检确诊了癌症(病理检验才是癌症的诊断的金标准),治疗刚开始,这个肿瘤标志物是1000。做了一段时间化疗以后,标致物降到了100,就说明化疗结果不错,肿瘤对于药物很敏感;但如果标志物没明显下降,或者反而上升了,那就要医生调整化疗方案了。
这玩意儿是用于癌症病人治疗后的,如果将Hsp90α用于检测癌症的话,有出现假阳性的情况。比如说,一个人一开始检验出的标志物是100,并不能说明患有癌症,可能是其他原因,比如受伤等产生炎症反应。
2、肿瘤监测与检测
对于带癌生存患者来说,评估病情很麻烦的一点在于癌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改变自身形态来适应环境。肿瘤的类型有很多,每种都含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细胞,还有不同的遗传和表观遗传的组成。这也是癌症为什么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经受各种治疗并在体内传播。
研究人员希望改变这个癌症的“要命”特性来改善治疗。用这种方式来研究肿瘤的进化,说到底就是在和肿瘤赛跑,追赶一个在快速发展的目标。调查人员必须先对肿瘤样本进行前瞻性分析,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对肿瘤进行分析,来实时追踪癌细胞的遗传变化。
在理论上,可以通过制定不断增加的癌症药库来抵抗新的癌症复发。但是,用组织活检的办法来检测肿瘤,对人伤害很大。因此,现在的挑战在于如何找到一种入侵最小的方式来监控癌症。
3、更好的监测手段
而除了肿瘤标志物以外,还有另一种方法。就是在过去几年中,血液游离DNA分析技术的发展,例如在母体血液中进行胎儿DNA的产前遗传检测。随着癌症病情的发展,血液里会充满从死亡癌细胞中释放出来的游离DNA。这些遗传片段可用于检测其来源肿瘤的发展。
Nature上的一篇报道指出,游离DNA可能比研究人员几十年来一直在寻求和提炼的蛋白质生物标志物表现更好。使用蛋白质诊断疾病并监测接受治疗的人群,更容易产生假阳性。因为,还有其他原因可以使抗原在血液中升高,但假阳性在ctDNA检测中较为罕见,它是由突变和其他基因组变化产生的,而这些变化正是癌细胞的标志。
一项发表在NEJM的临床研究报告了参加TRACERx试验的前100名患者的结果,该研究旨在跟踪正在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的肿瘤进展,以评估和比较在肿瘤和血液中的遗传变化。通过这种“液体活检”测序实现的肿瘤动态追踪表明,如今已经可以检测到疾病的早期复发,并且与循环肿瘤DNA中的可鉴定特征相关。
4、成果向临床转化


分析的结果也支持这样的想法,对液体活组织的检查可以通过简化程序来进行更密集的实时监测。这些都能提供实实在在的临床益处,临床癌症试验设计正在快速发展,以适应生物标志物检测,越来越多的注册试验正在进行中,前瞻性地监测血液中的肿瘤进展。然而,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包括在临床实践中常规性应用液体活检技术的可行性和成本。
除了帮助指导临床决策外,通过液体活检的肿瘤的密切监测获得的信息可以很容易地反馈癌症研究流程。调查人员可以使用这些信息来确定肿瘤显著可塑性背后的机制,然后药物研究人员则可以借鉴这些成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改善的杀伤药物。
最后,其实这个Hsp90α指标并不是什么新鲜玩业,很多医院早就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0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则“一滴血可测癌”的新闻火了。
新闻称,清华大学教授罗永章研发出了一种专门检测热休克蛋白90α的试剂盒,可以检测肿瘤。热休克蛋白是一种肿瘤标志物,是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可以反映肿瘤的发展情况。
按照人民日报的报道,该试剂盒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用于临床肝癌检测。
然而,人民日报也犯了错。


监测而非检测
事实上,罗永章的试剂盒被夸大报道了。查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可看到,热休克蛋白90α定量检测试剂盒 “用于定量检测非放疗肺癌、肝癌患者EDTA-K2抗凝血浆中的热休克蛋白90α,该指标用于对已明确为肺癌、肝癌患者的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价。”
也就是说,该试剂盒仅仅用于监测已经确诊癌症的患者病情,而不是用于检测发现癌症。
注意,监测不是检测,一字之差,相去甚远。
有学者指出,检测是检验癌症存在不存在,监测是在已经确诊癌症的情况下,对其发展进行连续观察,以判断治疗方法是否有效。
比如某患者经过病理活检确诊患了癌症,治疗开始的时候其癌症标记物的值是1000,化疗一个疗程之后,标记物的值降到100,说明化疗效果不错,治疗的方向和选择的药物是正确的。相反,如果标记物值不降反升,医生就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那么,专门用于监测的癌症标记物能不能用来检测癌症呢?一般来说是不能的。比如某人验血发现肿瘤标志物值是80,能说明他患了癌症吗?不能。因为这些肿瘤标记物常常会因为其他原因而存在,比如组织受伤等。
而新闻的题目“一滴血可测癌”,不论从文字上还是从语言感觉上,任何人都会理解为“只需要一滴血就可以测出有没有患上癌症”。再加上新闻里大谈什么癌症早期发现,读者还以为罗永章以检测一滴血的神奇方法突破了癌症早期筛查的难题。虽然罗永章声称已经对“一滴血可测癌”进行了辟谣——监测不等于检测,但人民日报“用于临床肝癌检测”的报道仍然在清华大学的网站上存在。
试剂盒的含金量
我们再追溯一下即可知道,罗永章的热休克蛋白检测试剂盒并非新发明。在药监局网站上可以看到,该试剂盒的批准日期是2013年4月12日,有效期至2017年4月11日——一种刚刚过期的试剂盒突然又翻炒起来,总让人觉得有点蹊跷。
疑问不止于此。就罗永章热休克蛋白检测试剂盒的报道,华人抗体协会创始人和会长、现任职于药明康德公司的王守业博士早在2013年就提出过几点质疑。
首先,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罗永章“国际上首次发现Hsp90α为一个全新的肿瘤标志物”。文献检索表明:在国际有影响的期刊上,已经有多篇有关Hsp90α是肿瘤标志物的综述文献,作者都不是罗永章。显然,他在这个领域既不是首创者,也很可能不是最有影响的学者。
此外,患者只需取一滴血液就可得出热休克蛋白数据,其实并不神奇,因为ELISA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已经是一种成熟而广泛应用的技术,而且国际上有不少公司在生产出售应用于非临床试验研究的Hsp90α检测试剂盒。
第三,无论是通过欧盟药品局(EMA)官方网站还是google,网上检索都没有发现该技术“通过了欧盟认证以及获准进入欧盟市场”。

首发“科学猫头鹰”微信公众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0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1,尚未撼动病理诊断金标准的地位。
2,仍属于外周循环肿瘤标志物,但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传统指标。
3,可以作为廉价且方便的初步筛查手段(高敏感,低特异),在人群中筛出高度疑似病例,然后通过其他手段确诊。
4,这个标题容易引起错误理解,认为肿瘤诊断已经非常简单廉价,甚至精准。
5,新技术尚未临床普及。
6,报道指的是肺癌,不是所有癌症。不同癌症的凶险性不一样。
7,党媒也开始玩标题党,这是媒体劣币驱除良币的体现。
8,医学进步是循序渐进的,大家不要过度乐观,也别过度悲观。
以上1-6条都需要有医学最基本知识体系才能理解,包括那篇报道也需要医学基础才能完全理解。但是绝大多数吃瓜群众只能通过标题理解出第4条。这才是最恐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0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首先赞同丁香医生的那个回答
其次想说点别的:
这个报道中的真实性是可以保证的,坏就坏在标题上。
其实点进去仔细阅读内容,他的本意应该是多了一种灵敏度和特异度都比目前的肿瘤标志物更好的检测方法,但是,在今天这种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很多没有肿瘤专业知识的朋友可能光看标题解读出来的意思却是:科技发达,只用一滴血就可以确诊癌症,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难免会有人进一步解读成,医生要你查那么多项目甚至叫你挨一刀活检都是为了多赚钱!然后此时我的内心OS:我能怎么办啊!我也很绝望啊!
所以,我觉得有时候媒体报道不要取一个太爆炸的标题。而且你既然说官媒,应该会有更多人会自然信任你,你更应该更客观,避免误导。
最后,整个报道而言,我觉得主要是希望大家清楚以下几点:
1、关于肿瘤诊断标准,也就是如果怀疑你得肿瘤了,只有一个标准是板上钉钉的,就是取到了活检病理。但是不是每一个疑似肿瘤的病人都可以取到活检,毕竟要挨一刀,而且大家体质各不相同,能否承受活检手术的情况也不一样。所以,在没有活检之前,医生更多是用非创伤的手段尽量找证据。这些包括ct 血液检查等等。但绝对不会因为某一滴血的结果就诊断。所以这里就是说:一滴血诊断癌症这是假的。
2、这个报道真正的意义在于,出现了新的肿瘤标志物,特异性更高。这个在治疗及早期诊断和复查的指导意义更明显。就这一点来说,这个报道是真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