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 首先要有个大事年表 2. 思维导图理解记忆:绘制思维导图+了解每个时代的历史特征 3. 巩固记忆:学会刷题,知道刷什么
举个例子:“为什么会有革命呢?为什么要起义呢?”沉下心自己去想,一个革命的发生,需要哪些条件。“既然是要革命,那必然是有一种思想在鼓动”“不过……光有思想还不行,革命的可是一群人呢,因此得有受众,也就是这个思想号召了一个团队。这团队怎么集合在一起的呢?一部分处于道德之心,一部分处于利益之心,但根据马哲,世界是物质的,所以归根到底还是经济基础决定的,所以还要看看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还差什么条件呢?光有思想和团队也不够,还得有武装力量,也就是军队。内因分析完了,还得思考,为什么非得革命呢,不就是原来的社会不够好了,大家有怨言了,社会矛盾激化了呀。”
(1)经济:井田制,工商食官,商人出现 (2)政治: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等级森严,未形成中央集权 (3)思想文化:学在官府,后期私学出现
(1)经济: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小农经济产生。 (2)政治:宗法制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地主阶级兴起;各国变法,封建制度建立 (3)文化:由学在官府变为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法家思想成为主流;重农抑商思想出现。
(1)经济:小农经济;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手工业的发达。 (2)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级制度;世袭制度;皇权至上 (3)文化:从法家思想到儒家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后期出现早期民主思想;出现反封建的市民文学;八股取士;文化专制;科技与农业相关,注重实用。
经济: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繁荣,全面打破坊市制,出现纸币交子,出现夜市晓市等,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景德镇成为瓷都。 政治:中央集权加强;重文轻武;元朝设行省制。 文化:理学形成;指南针用于航海,活字印刷术发明,火药广泛用于军事;宋词;元杂剧标志戏曲成熟。 对外:海外贸易发展,在广州设“市舶司”。
(1)经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白银流入。 (2)政治:封建制度衰落;君主专制强化 (3)文化:出现早期民主思想;反封建礼教,个性自由的文学作品。 (4)对外:西学东渐,西方殖民者侵略沿海,闭关锁国
(1)经济:小农经济解体;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运动;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发展;政府奖励实业的措施;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外国对中国经济掠夺 (2)政治: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成为潮流;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成为主流,维新变法开启政治改革,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五四运动,从旧民主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动荡,内忧外患。 (3)文化: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器物----制度---观念,西方启蒙思想(民主思想)传播;实业救国的思潮;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武器
(1)经济: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2)政治: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十月革命的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开展 (3)文化: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动摇儒家礼教的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传播
(1)经济: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奠定工业化基础,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2)政治:一部宪法、三大制度,奠定新中国民主法治的基础。 (3)文化:双百方针、扫盲教育 (4)外交:独立自主;三大政策;两次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经济: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人民公社体制到家庭联产承包制;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设立经济特区,加入世贸组织等 (2)政治:停止阶级斗争为纲;政体改革;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基层民主选举等 (3)文化:三中全会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恢复高考;科教兴国;实行义务教育;恢复双百方针 (4)外交: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发展与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参加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奉行不结盟政策等。
(1)经济: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圈地运动,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形成; (2)政治: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确立;议会改革;资本主义改革和革命的潮流;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3)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等,经典力学,进化论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形成发展,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艺术 (4)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商品输出
(1)经济:列强资本输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逐渐形成;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 (2)政治: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成熟;十月革命,苏联建立;两次世界大战。 (3)文化:相对论,量子论;电影和电视发明;
(1)经济:苏联的经济改革(三个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调整(干预);“滞胀”;七十年代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2)政治:战后初期的两极格局、冷战-----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两极瓦解,一超多强,和平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3)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时代,知识经济,互联网出现,现代主义文学艺术
(2017年全国二卷·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
(2017年全国二卷·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2018年全国一卷·33)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2017年全国一卷·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2017年全国三卷·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2019年全国二卷·30)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 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 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2019年全国三卷·34)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 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