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标题、摘要、关键的图片,我们就可以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理解。以深度学习为例,很多文章的要义都可以用一两张图片来概括,作者主要应用的网络架构一目了然。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必要再阅读大段冗长的文字。相信很多以数值模拟、实验数据为基础的文章也是如此,作者对于一张可视化图片或者表格花的精力有时甚至超过全篇文字叙述,论文中的图片无疑会成为我们理解文章的钥匙。 2. 第二遍可以关注介绍,结论,图片
除了图片外,介绍、摘要、结论都是作者会尤其注重的地方,他们会尽力让自己的论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毕竟这也是审稿人员关注的重点)。对于相关工作的部分,面对一个生涩的主题时读者仍然需要阅读,而如果是一个你已经熟悉的领域,则可以进行取舍。在这里吴恩达又从审稿的角度出发,指出很多作者会在这个部分略有逢迎,直接引用审稿人员的作品,拍一拍马屁,因此导致了相关工作这部分内容缺少干货。肯定没有批评任何人的意味,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3. 第三遍可以进入论文主体部分,但是可以掠过数学
无需多言,读者应该避免被数学公式绊住了手脚影响进度。这里说一下我对数学公式的处理。如果是重要的推导过程我还是会略读一下公式,至少明白每个参数的含义。 4. 第四遍,阅读整篇文章,掠过没意义的部分
即使是最负盛名的文章也会有些许的水分,对于其中无关紧要的部分不如直接掠过。除非一些无法短时间理解的艰深内容,你想要多花时间来攻克也可以接受。另外他在课上说的一句话我非常认同:"Great research means we're publishing things at the boundaries of our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在一个快速迭代的领域里,人们的认知边界也在逐渐拓宽。时过境迁之后,一些曾经被奉为圭臬的东西可能已经变得不再重要。因此,如果是一篇时效性差的文章,无需纠结其中模棱两可、难以自恰的文字。
读论文时思考的问题
由于是自己手写的,肯定会特别的宝贝这个本子,记得很会很牢。每次去找老板开会讨论问题的时候都会抱着这个本子,每当老板谈论到某篇论文时,恰好自己也读过做过笔记了,就赶紧翻到那一页,看看自己的理解和导师的讲解是不是一样。有可能自己当时的理解不太对,就可以立即改一改。而且当时写的下面还留了些空白,也是用于以后可以继续写下新的理解新的感悟。(这个习惯是从我硕士导师那里学来的。我硕士导师曾经翻开过他博士期间的文献记录本让我看给我讲文献)
来英国之后,我发现上了年纪的老教授们,每天都会带一本很厚的黑皮笔记本,开会或者讨论或者教导学生的时候,优雅地铺开放在桌面上,拿起老花镜仔细找,然后突然说:Aha!Here it is!那会儿我内心里是真的觉得,这样的学者真帅啊!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于是乎我决定从2019年7月开始每天记录我的科研日志,我下了血本买了一本Moleshine日程本Daily Planner(花了200多块大洋,还在封面上自定义印了我的名字和2019-2020)。日程本一共涵盖了18个月(2019.07-2020.12),每天一页,可以记录自己每的天日程安排,想法,以及科研的ideas!现在每天都打开本子摸一摸,心想赶快到七月呀!
读人是我的导师在与我晚上聊天时,推荐我去进行系统性文献阅读的方法。为什么要读人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如果只是平时零散的阅读文献,很难去把握一个科研领域发展的脉络。可能不同的领域存在差别,但是很多时候一个领域往往是由为数不多的几个实验室推动的。如果能够对这些实验室的相关文章进行系统性的梳理,那么一定在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脉络上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还可以通过思考,预测这个实验室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对我们布局以后的科研方向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那么如何读人呢?想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路和方法,那么在此我也来分享一下我的方法。
就在那晚与导师闲聊之后,我便开始了自己的尝试,我第一个想要读的人是David Liu,是基因编辑、定向进化等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导者,是单碱基编辑技术,PACE定向进化技术的开创者。这是这个人的简介: David R. Liu - Wikipedia想要系统性的阅读一个人的工作,那么我主要分为了以下三部分: 系统性搜寻文章——文章的阅读与归类——文章的分析和个人思考 首先是第一部分:系统性搜寻文章
我个人的经验是,想要去系统的搜索一个人代表性工作,那么谷歌学术的学者页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之一。谷歌学术搜索David R. Liu,第一个搜索就会推荐这位学者的主页,点进去就可以看到这个人的所有工作,而且可以以两种方式进行排序,一是以时间,可以看到从最新的一篇文章开始到其第一篇科研工作发表的时间内所有文章的先后顺序。第二种就是以引用量才做排序。
我一般选择通过时间排序来系统的查阅学者的工作,直到其第一篇博士工作的发表。
最后一部分则是升华的部分,在前面完成了大量的阅读工作后,想必所有人都会具有了一定的思考,这些思考可能是对于研究内容的评价,也有可能是对于未来研究方向的预测。 这些也是我们进行读人的意义:理清脉络、看清方向。
以下是我对David Liu工作的汇总,我从四个方向对其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包括:DNA-Template Synthesis、Continuous Evolution of Proteins、Macromolecule delivery into Mammalian Cells和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Genome Editing tools。
本回答欢迎大家收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谢谢大家的时间。
作为小科学爱好者,科研大牛很难企及,真大牛回答请参见饶毅老师@饶毅的答案。
我是一名普通的研究生,但是属于常年做综合性大工作,每篇工作都争取发顶刊(Nature,Science大子刊及以上)的科研工作者。谈下读文献感受。
首先,必须养成每日读并分类3~4篇文章的习惯,天天坚持,这样每年就可以收集整理1000篇以上的paper,这个量是根基。这样才会有几年以后的得心应手,领域门清的感觉。
按照上面每年1000篇的节奏,积累两三年就会感觉,文献越读越少。越来越发现领域更新很慢。paper很多,但是真正有意义的凤毛麟角,多数都是微小的improvement,所以跟进领域进展其实很轻松,每两三天茶余饭后刷刷几个子刊正刊就行了。
科研做着做着我发现,一旦发过顶刊,再也看不见什么小文章。只会关注一下最近各个Nature或者Science新出的工作,其余小journal,除非有水平跟我差不多的朋友跟我亲自推荐‘这个文章不错,感觉好像投低了’我才会抽时间看一看,否则一般看一眼图就过去了,也没必要仔细看。不排除有好工作在小journal的可能,不过时间会让这些不起眼的工作逐渐发散光芒。 做到领域里所有的paper在脑中是以milestone形式体现的,哪篇paper有什么contribution非常清楚,新出的文章归在哪类心里也有数。所以跟进文献不如说甄别和欣赏工作,值得欣赏的工作永远是罕见的。虽然高质量工作往往出现在子刊级别以上,然而journal profile也不代表工作就有意义,很多大组发了很多子刊正刊,其实并不能做到名副其实,让人看了反而也会感到痛心。 ******有同学问我跟进子刊journal要跟进多少种类,这里解答一下******
这个要看自己工作的area跟多少个子刊有重合度,只要有重合度,就应该关注。判断方式就是看一下每个journal的scope and vision,一般官网都有写,或者总结一下跟自己相关的paper都是哪个大journal出来的,就知道啦。
第二个小tip,虽然国内网有限制,但是我还是强烈推荐用twitter。学术用twitter可以事半功倍了解学科前沿。很多科研巨佬,尤其北美都在用,平时会通过推特推广自己工作,他们读到一些好工作也会转推并评论,这样可以很及时地tracking最热门的世界级科研成果,而且都是带着大佬们的insight的。
还有个小tip,因为子刊工作都是极有深度而且包罗万象的,所以一般短时间内很难理解到很高的水平。这时候不要着急,大子刊online会伴随很多评论文章(news&views)和新闻的。这些材料写得都非常通俗易懂,通过这些快速理解这些新online工作的contribution,建立联系,是非常高效的办法。如何快速tracking这些材料呢,大家可以看一下有个东西叫Altemetric,这是个衡量文章immediate attention的矩阵,如图(恬不知耻放个自己的工作的altemetric):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1-018-0287-xMonitoring of the central blood pressure waveform via a conformal ultrasonic device
可以看到news栏下有很多媒体写得评论文章,随意点开哪个都非常通俗易懂,可以快速抓住要点理解工作。
****根据同学们私信反馈,更新一点如何小白从零入手开始变成master of literature。****
阅读量的问题前面讨论过,不再赘述。现在讨论小白如何在每天坚持做好基本阅读量,快速建立自己的文献网达到高手认知水平。做好如下两方面: 1。跟进新journal,如何跟进,推荐用feedly,一款可以内嵌chrome浏览器的软件
软件图标长这样,浏览器一搜就行,安装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