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通过一次偶然实验,做出来了一种古老简单机械结构的新特性。
这个机械结构有多古老呢?大概都找不到发明人是谁,可是离了它起码半个传动界就瘫痪了的那种古老。有多简单呢?我大概可以在半小时就画完它的零部件及装配图。这个新特性有多偶然呢?就好像抛一枚硬币,要么正面要么反面,几乎没有人讨论这个问题,可真正的实验结果偏偏是硬币直立,重复了上千次,一直是直立的。我清楚地记得那天实验时是突发奇想,我还和师兄开玩笑说你猜这样设计实验,那输出会是正面还是反面?没想到答案恰恰是最不可能的情况…
然后我觉得事情有点不对,怎么给激励都是这个结果…我查了几乎所有中文文献和绝大多数英文文献,因为这个东西太古老又太简单了,没有一篇文献提到过我实验遇到的问题,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这个角度去研究毫无意义。
这件事情我和导师提了下,导师也没有太在意,“鼓励”我做个仿真论证下,其实我觉得他当时也是觉得这只是个偶然。
这事儿随后就被搁置了两年,我为了毕业不得不写了几篇高大上的东西,但是这个现象我一直记在心里,眼看博士要毕业了,我觉得之前的成果(虽然也有2篇是行业顶刊)几乎没有为这个领域做出什么实质性的贡献。于是9月回到学校,挣扎了一周…然后我用严格的数学方法把上面那个问题证明出来了,一直证到收敛性。
最后发现只要满足4个很容易实现的工程假设,那么硬币就永远是直立的。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简单的问题,但越简单的问题数学证明就越难(我只是一个垃圾工科博士)。熬了整整一个星期,证的寝食难安,有好几次我也想偷偷改一下某个因子的符号,或者随便糊弄一下就说某某一定小于0之类的,甚至甚至我完全不做这部分也可以凭之前成果轻松风光地混毕业,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
写下第103个公式时,我终于得到了那个想要的0,那枚直立的硬币,它也许在自然哲学中一直存在着,我发现了它,并把它从黑暗中带了出来。
这个成果我也根本来不及发小论文,甚至原本完全不必做,它也不会为我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我只是在这个兴趣使然而读的博士生涯结束前,为我热爱的学科做出一点微小的贡献。
如果说对我最大的改变,嗯…大概就是刚证完那三天再看别人的博士毕业论文时总是脱口而出“就这?”看什么都觉得是垃圾、不严谨、堆砌算法、不实用、甚至再看那种“造假”的实验结果时会莫名的愤怒。然后就是刚写完那感觉真的是如沐春风,我明白了为什么博士都是搞哲学的,我甚至总是傻乐也许牛顿写完《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时估计和我现在心情差不多吧,哈哈。再看身边同学那种东拼西凑水论文的时候总觉得“在座的各位都是乐色”…
大论文可能需要写200页,我也可能会因为论文过长又“没说清楚”而被直接给毙掉。听说很多博士论文太长“耽误”了盲审人时间就会被B掉…
无所谓吧,我觉得我做了每一个博士都应该做的事情。只不过我有了亿点点运气和一点点坚持。我真的真的问心无愧地自冠以Dr.之名。在我自己心中,我已经毕业了。
————————分割线———————————
不知道在这里更新是不是等于回复了所有人。万年小透明第一次收到这么多关注!
其实这个东西真的非常非常简单,我真的是个垃圾搞工程项目的博士…说数学证明其实也只是简单的建模推导出做的实验结论而已。我相信已经有很多这个领域的人发现过这个问题,只不过可能发现了也没有太大用处,所以也并不在意;也有可能是我文献综述做的不够?但真的是翻遍了近10年的文章也问遍了认识的人…评论里有一位朋友说的非常对,工程研究与纯理论研究不一样,工程研究是要面向应用的,而我做的恰好是面向应用的问题(博一博二完全在整车厂公司搬砖,博三才读了人生第一篇论文)。简单来说,正是因为我意识到了这东西在我设计的新方案下大有可为,我才会对这种“没用”的结论非常敏感,才会反复设计实验去验证、甚至换了套台子去测试可能的前提假设失效情形。纯搞理论的人是绝对不会在这个方向上尝试的,因为凭常识来看真的毫无用处。可创新往往就是那么偶然。
回到主题,坚持不造假、坚持工程问题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这其实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我虽然是个学术垃圾,但是每次和同行吃饭但凡遇到一个这方面专家我都会和人家攀谈、听到他们聊起和我项目技术要点相关的话也会专门去留意。很多成果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看到很多人蹲paper、还对机械车辆这些感兴趣,我作为同行很开心。不过这个结果大概率我没空去发论文了,高校可等不起一个“厚积薄发”搞工程出身的博士,只希望尽快找到个工作滚去工业界996干活儿了…
—————-10.1更—————-
没有想到第一次科研的动力是来自于知乎的点赞数,我原本只是想把这个经历当日记一样记下来,没想到有这么多朋友关注,我这几天一直在看怎么关闭点赞和评论,因为真的搞得我心里很虚…于是这几天我又拉着师兄一起费了一番功夫(其实主要是靠工程能力极强的师兄)重新换了一套总成来测试,完全随机的不同厂家完全不一样的参数,最后测的时候我不在场远程跟我师兄说了实验大纲以及一个数字让他去和结果验证,测试结果和我之前的结论依然一样,然后我说的那个数字也与台架实验数据几乎一样。硬币依然是直立的,没有什么比这更开心的了!一扫申请国奖被穿小鞋的憋屈。谢谢大家的点赞鼓励,让我又充满动力地完成了一套实验。
也看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知乎永远不可能是讨论学术的地方,大家就当一个科研爽文来看好了,我也一直在说这是一个超级简单的东西。但如果连这份喜悦和激动都不能放肆,那还凭什么来坚守两年的信仰。最后我想说,我知道不少人的东西是靠重复100次取那1次最好的结果发表的,这算造假吗?数据也并没有改过呀,只不过没说那99次“失败”情况而已。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也许一辈子只有这么三四年来做博士做科研,祝大家都能潜下心来,寻得那枚属于自己的硬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