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830|回复: 0

[分享] 干货:精准医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28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很高兴今天能来到人民医学传播大会,和大家一起交流。
相信大家都背过希波克拉底宣言,但我还是想和大家一起重温孙思邈的《大医精诚》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公元 581 年出生的孙真人,后来写了《千金方》,这是其中第二章,也是我个人特别喜欢的一段。
我觉得我们今天讨论医学,是在讨论如何成为一个人民的医学。医学不能简单的等同于一门科学,或是一个冷冰冰的物理加化学,医学更重要的是心的交流、爱的交流。所以我们应该本着这样一颗心,来看待未来的医学。
今年上半年,我们刚刚“告别”了新冠疫情,我特别想用一下丘吉尔这句话:“不要浪费一次伟大的危机。”
比如说,新冠疫情到底给精准医学带来了什么?
第一个,它史无前例地做了一次科普
我们不仅知道核酸检测,还知道该打什么样的疫苗,了解免疫、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可以说是一次“生命科学”的文艺复兴。
第二个,国产测序仪普及了
有了华大智造的测序仪,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去做溯源。我们不仅知道它是阴性或阳性,还知道它是哪一个毒株,具体在哪一个基因位点上发生变化。我们看到了大规模核酸检测的普及。可能大家后期对核酸检测颇有微词,但我还是想说一句,今天在欧美做 1 例核酸检测的价格差不多是 100 美金,而中国去年下半年 10 混 1 的检测价格能做到 1.2 元人民币。这样一个巨大的差别,是中国智造加上互联网的非常了不起的群防群控行动带来的。
第三个,我们看到 mRNA 疫苗在全世界范围内快速上市
如果没有新冠疫情,mRNA 疫苗上市有可能还要再过 10~20 年,因为人们会无穷地评估可能性。我在去年 12 月份打的 BA.4 和 BA.5 疫苗。mRNA 疫苗其实就是把合成生物学用到极致,大家甚至可以在没有病毒的情况下,只用一个序列就可以很方便地、用类似 3D 打印的方式一段一段合成起来,加上脂质体包埋,就可以用了,而且还能跟着病毒的变化不断演进。
开始我还担心中国跟不上美国的发展,而后期我们看到了,不管是石药还是沃森(都是中国药企)都已经跟上了。
另外,还有大量的逆转录病毒药物,像前不久比较热的 Paxlovid(辉瑞新冠药),从开始立项到最后上市仅仅 18 个月,也开拓了人类对抗病毒、去靶向杀病毒这样一段药物的发展史。
这些就是我们能看到的、新冠疫情为精准医学所带来的机会。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精准医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张照片来自华大总部时空大楼,就在今年 6 月 26 日刚刚建成,也欢迎大家以后到深圳来我们这参观交流。


医学最开始先是巫医的到来。人类的农业史毕竟只有一万年,因为有了死亡大家才学会祭祀,就有了宗教,有了神秘主义,就会产生巫医,比如说跳大神、萨满等。随后大家会有一个宗教性,因为人类最后面对死亡时,无法保证自己大脑还能正常运转、希望有一个解脱。这是宗教性,不同于宗教,是我们相信有一个可能更高的智慧者能去安放我们的内心,它可以是规律,也可以是其他信仰。
第二个阶段,我们走到了一个朴素的哲学阶段,包括从亚里士多德到希波克拉底讨论的体液说,也包括咱们的“中医”。这里的“中医”是打引号的,即所谓的草药医学,在各地都有,而且很多延续了几千年。当然,今天我们也在大量地、大力地探寻一条中国中药现代化发展之路。
第三个阶段,差不多到了笛卡尔时代,人们开始讨论身心二元论,一度把人的心和身体分开了,再往后就进入到了机械唯物论,那时候治病跟修车差不多,哪不行就换件呗。但我们可能忽略了人其实是一个整体。
比如说今天我们说糖尿病,它绝不只是胰岛的 β 细胞受损,实际上更接近于一种泛血管病,从大血管到微血管都有。如果说新冠,绝不是肺炎,新冠是可以从无症状一直到死亡的、连续的综合征,它可以发生在任何脏器上、产生各种各样的累积效果。
那么精准医学就开始发展了,这是最开始的医疗器械石刀,接下来变成了柳叶刀、组合式外科手术器械,然后到了今天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
实际上,我们并不是第一次遇到精准医疗,只是精准的定义一直在变,从柳叶刀能够替代我们过去的工具,本身就是一次精准的进步。所以医学还是会根据技术的演进而不停进步的。


最典型的就是白血病。100 年前我们知道这就是血液的病,但还不清楚它到底是什么。80 年前我们开始有细胞病理,观测到白血病患者中有大量的白细胞,所以就用了白色 leuk ,再加上肿瘤合成 leukemia ,这就是白血病的一个由来。到 60 年前的时候,我们大概就能区分慢性或急性的惰性淋巴瘤、侵袭性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等。我们开始用细胞病理来分型,而目前至少有 38 种白血病、51 种淋巴瘤。我们可以根据你的基因变化,靶向地给出免疫治疗方案,比如 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格列卫(肿瘤靶向疗法)或三氧化二砷(砒霜,也能治疗某一类罕见的白血病)等。这归功于,我们对疾病的分型更加精准了,能根据它的情况提出不同的应对策略
真正讲到精准医学,最开始提这个词的是一位特别热爱科学、特别会造词的政治家——奥巴马。2012 年时,他把海量数据叫做 big data ,突然有一天中国所有的书都改叫“大数据”了。甚至影响到一些新的命名,比如现在什么都得在前面加一个 big ,大数据、大模型等。到了 2014 年,他把神经生物学叫成 brain science ,脑科学。2015 年,他把 personalise medicine 个体化医学直接改成 precision medicine 。所以要从造词的角度看精准医学,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实际上,中国在 2015 年 8 月 1 日就启动了自己的精准医学计划,到今天已经 8 年了。我可以负责任地讲,中美这两套体系并不一致。中国的精准医学计划是参考了自身情况,进而给出的对应计划。我更愿意从形而上的角度来对比一下:
比如说个体化诊疗,我们的《黄帝内经》里叫辨证施治;他们叫伞形效应,我们叫同症异治;他们叫篮子效应,我们叫异症同治;他们叫免疫治疗,我们叫扶正祛邪;包括最近大家说得很多的抑郁,他们叫正念干预,我们叫情志致病。
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至少中医在系统论、在形而上的问题上,跟今天讨论的精准医学别无二致。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能更好地,把我们哲学上正确的方法、世界观和技术上的方法论结合在一起。


关于下一阶段的医学,各方有很多种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 AI 会在其中起很大作用
但今天的医学是一个稳态的医学,它不仅解决我们所谓身体上的病痛,也更加关注生物性、心理性、社会性和普惠性。医学现在确实走到了一个分水岭,到底是有钱人才能用得起的精准医学,还是我们能把精准医学变得普惠?我们今天提的人民医学,非常符合当下中国的实际情况。再往后看,我们看到很多好莱坞大片里似乎已经不要医生了,一个 AI 就能给患者解释清楚很多事情,它主要是靠机器学习。所以,人工智能这个奇点、这个涌现点、这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点会不会来临,是每一个医疗行业从业者关心的事。
但我依然要说看病还是要看到人的。所有灵长类动物中,只有人类的眼睛黑白分明,您知道我在看着您。医者医的是心,很少被治愈,有时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我见到医生的那一刻,是为了跟你达成一种信任,而不是简单地开几片药。
从这个意义上讲,医学不是服务业。大家把医学、医生看成服务业,大错特错。医学是非常了不起的,它是一个咨询业,是一种心理疗愈,我想这才是医学的本质


如果我们按 76 岁的平均寿命计算,把今天所有的检验做到极致,人一辈子检查平均数就 563 次,总的检查费用大概七八万元钱,不算影像学、核磁 CT 这类,总的数据量大概 65 MB。这是我们在过去的情况,但可穿戴设备上来了,比如说计步、测血糖、测血氧,甚至以后可以监测更多的生理、生化指标,那么再把这些整合到大量的 HIS 系统(医院信息系统)中去,形成海量的训练集、数据量,可以把 HIS 做得更好。
同时,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数据,已经不再是原来简简单单的血糖、血脂、尿酸、免疫等,我们开始测基因、蛋白组、代谢组、肠道菌群,开始把影像组、暴露组,甚至雾霾等外部环境一起算进来,这其实就是一个多组群。
精准医学到最后,会成一个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菌群组、暴露组、表观组、影像组等的组合,会很复杂,真正分析到这个层面的时候,就需要 AI 来辅助了。
所以 AI 最后不会颠覆医生,它会变成医生的好帮手。不是硅基生命会替代碳基生命,而是碳硅应该更好地结合、融合,这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数据量就不是 65 MB了,保守估计人一辈子至少 4 TB的数据。基因数据也就是受精卵的 100 GB。然后是与时俱变的基因,比如要检测有没有肿瘤,大概还需要花几百个GB。还有影像学要去跟踪大家各种各样的表型,在其中还占很大的数据量。
你说有没有人这么干?华大的董事长汪建就经常抽血化验,希望能检测到更多指标,做一个 demo,所以大家把他称作全世界第一个记录了完整多组学的“大白鼠”,真正实现“我的基因我知道,我的细胞我存储,我的菌群我调整,我的情绪我掌控”


聊到这,有小伙伴可能会问了,情绪怎么掌控?在他家里架了个 TMS(经颅磁刺激技术),睡不好觉的时候,用磁场打一下。他也在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去看一看效果。
今天大家可能更在意的是脑电,但我想告诉大家,大脑的本质是磁的,不是电子的,或者说是量子的,之所以以前测不到脑磁,是因为地磁场的强度比脑磁高一万倍。如果我们在零磁空间内,就可以测到脑磁。所以什么叫气场强?琢磨一下有没有可能是您的磁场强。未来的脑磁常规和脑电都应该作为我们检查的一部分。
归根结底,今天我们很多结果更加准确,还是得益于工具进步了
比如干细胞,2012 年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把一个成体的干细胞,不管是小鼠还是人的,直接通过 4 种山中因子逆转到大概相当于受精卵之后的 5~6 天,去年华大的刘龙奇、Miguel 一起在 Nature 上发了一篇文章,能逆转到受精卵后的第 3 天、8 细胞期这么一个阶段。8 细胞期的细胞跟受精卵已经差不多。
所以我们把汪建董事长的细胞留下来了,这是他 2016 年的数据,用山中伸弥的技术可以把他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诱导成心肌细胞,这也是大家今天比较熟悉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 cells)。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次诱导,能看到它的 iPS 越来越小,到右端的那个图已经变成 8 细胞期的细胞了。再测一下细胞表达,所有的细胞都恢复到了一个年轻的状态。
这其实是未来再生医学一个非常大的事情,而且用的是自己的细胞,极大地规避了现在很多法律、伦理上的问题。



我想,我们最终要让每个人明白,你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年轻的时候要把自己的健康存起来。我现在特别鼓励大家存一些免疫细胞,可能还真是比较值当的。
随着技术的进步、大众接受程度的提升,这些精准医学、这些过去看起来高大上的项目都能够逐渐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然,生命科学的很多问题需要很多次的测量,有时候测一次还真就测不准。
我们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个案例:有一个女孩疑似患上狂犬病,抢救了两个月,然后发现咬人的那只犬没有携带狂犬病毒。我们就打了一个问号,这到底是一个医疗事故,还是检测失误?
后来发现不是没有,而是测量不够。因为狂犬病毒是弹状病毒科的,它走的是神经系统,在唾液中的载量极低,所以其他三家公司不管做PCR(DNA扩增技术)还是做测序的,都没测到。后来送到华大,我们测了一亿次,数了一亿条 reads 之后,才找到一条序列可以比对上狂犬病毒。
怎么办呢?我们继续测,测到四亿条序列的时候,把狂犬病毒的基因组装出了 43%,基本证明这还是一个狂犬病毒,只是它的载量确实很低。要不然这个女孩为什么发病后能坚持两个月呢?
实际上这个过程告诉我们,在大海捞针的时候,工具还要再牛一点。
各位也都是学医学搞医学的,生命科学本身是涌现的产物,这些真相不仅仅是数字,还包括怎么去计量
如果我们考虑到今天的宇宙,就是四维的长、宽、高、时间,两个基本单位就够了,一个是米,一个是秒,全世界就一套标准。然而生命这么复杂,过去我们说的测量、称量、绘量,你可以画图,也可以拍视频,而到了基因、医学、遗传咨询和健康咨询,光拿基本数据是不行的,还要变成译量,甚至是悟量,最终要给对方一个清晰的结论。
两年前有个报道,说一位得了罕见病的孩子要化疗甚至骨髓移植,竟被 4 毛钱一片的药给救了。看完后我们不知道说啥好,媒体真的应该这么宣传吗?确实在找到病因后只花 4 毛钱治疗,但问题是为了找到这个病因要做测序、要花几千块才弄清楚它是 SLC52A2 变异,这个变异只需要补维生素就行了。所以如何正确的传播医学还真是个事儿。
这里说的吃维生素已经是译量了,但病人家属并没有足够的资源去了解这背后的故事。所以生命如果是一个语言,我们拿到的基因就像一段英语,要经过不断地测量、译量、悟量,最终呈现给患者的是一个高维度结果,要有意义。


有个哥们叫 Sydney Brenner,非常了不起的一个大师,南非裔的美国科学家。我认为在上个世纪后半叶对生物学的贡献里,他在哲学层面上是最大的。他在 1990 年的一次报告里讲到了 80 年代生物学为什么进步,科学的进步不是从 idea(想法)开始的。如果说按重要性来排序的话,新技术优于新发现,新发现优于新想法
没有显微镜,谁也看不到微生物学,那个时候你再能想破天也没有用,因为人类的眼睛只有 70 微米的分辨率,这肯定不行。所以,得先有新技术,等有了新工具就会有新发现,产生大数据就会导致我们有新想法,这是当下大科学工程范式转移转化的一个根本。
我们今天讨论用质子、重离子治疗,前提是核物理得到了,否则你说人类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东西,靶向性的治疗疾病,还恨不得达到鬼斧神工的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还是要把工具先发明出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过去有显微镜我们就看到细胞了,有测序仪我们就知道基因了,有时空组学我们能看到亚细胞结构了。
具体来看,第一个人的基因组测序需要 38 亿美金,今天测序试剂成本才 99 美金,这是由华大智造的 T20 达成的(已经正式发布了),领先于美国 2030 年才实现成本 100 美金的计划。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家觉得测序贵吗?今天测序本身的试剂消耗已经很便宜了。当然我们需要大量的、能看懂测序报告的医生,这个服务还是很贵的,这就走到了一个咨询业。


当测序的成本足够便宜,很多人就会从“我为什么要做”到“我为什么不做呢”。临床的检测也从原来就做一个 PCR,慢慢的到全外显子、全基因组测序,这样能看出来的结果就很多了。
讲一个我们和某地合作的项目,测全基因组序列,不仅能查出染色体疾病,顺便把单基因疾病和病原一网打尽了。在这个情况下,一管血能告诉我们的信息是过去检验科数据量的一千万倍,所以这可能就是精准医学的未来。
因为工具的进步使得先使用的医生掌握更多的、更全景的、更高维的信息。重要的是随着样本量和数据量的增加,会有更多年轻、跨界的复合型人才纷至沓来,他既懂 BT(生物技术),也懂 IT(信息技术),还懂 MD(医学)。
而这种大规模的筛查,一定能带来大规模的发现。比如去年 10 月发的一篇文章,把所有的人类身高基因位点一网打尽了。这包含 540 万人的基因数据,来自 600 位科学家的 Meta analysis(元分析/荟萃分析)。体重我们没法说,跟营养相关,身高还是有很强的遗传因素的,在过去一个位点预测不准,今天我们把这一堆位点做一个像中药指纹图谱的分析,发现可以对身高进行一个相对准确的预测了。
这是华大和另一个地区合作的民生项目,以科研的方式推进,一万个新生儿全部做全基因组检测,找到了 245 种遗传病。很多人可能会问,有这么多遗传病吗?中国遗传病的发生率是 5.6% 。所有罕见病患者的父母都是“正常人”,因为罕见病患者大概率没有后代。所以我这里说的“正常人”是打引号的,只是隐性携带,包括我个人就有 7 个严重的致畸或致死基因,关键是我的夫人不要有,两个有的人不要碰到一起就 OK 了。
所以基因上没有人是完美的,做婚前孕前产前新生儿的多级预防是非常必要的


同样一批新生儿,用全基因组测序能检测出 46 例异常,而用质谱只能检测出 17 例异常,它俩的一致性是 3 例。也就是说最好的方式是联检,做一个基因,顺便再用足跟血做一个新筛,这样就可以及早地处理问题
很多人说,这样的检查到底能做什么?在前述研究里,新生儿中氯吡格雷慢代谢型频率达到 0.3,他们脑血栓发生率就是偏高的。刚出生时可能无所谓,50 岁以后这就是一个药物基因组。如果酒量都有高有低,那我们所有药物的使用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剂型、基因,得出一个剂量限制,而不是简单的“小儿减半”、“每公斤加多少剂量”。在这个领域我们需要更加的精准。
同样的,耳聋基因携带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因为这是人类为了对抗疟疾而产生的。所以这样的东西用大数据看,你会觉得原来中国也太大了,如果放到全世界范围看,我们也能看到各类不一样的事。


再看看这个案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就是用孕妈妈的外周血来看到胎儿是不是染色体非整倍体。比如说唐氏综合征,当我们测到大概七八十万例的时候发现一个现象,总有一部分妈妈的血里面染色体不仅是一条乱了,而是很多条都离群了。我们一开始以为是样本降解,重新给孕妇抽血再测,还是一样,再来抽,测完还是一样的结果。我们知道了,它是想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后来发现这位母亲怀孕的同时得了肿瘤
我们用医学的角度去理解一下,肿瘤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胎儿,比如临床上能看到葡萄胎。胎儿是一种良性的肿瘤,10 个月卸货了。肿瘤和胎儿都会通过大量地向母体内注入游离 DNA,所以当我发现当孕妇的染色体,出现多条离群(染色体)的时候,她在怀孕的过程中同时也罹患了肿瘤,这个时候做一个 LPCE 检查、做一次影像学就变得很有意义了。每 6000 名孕妇中就有一个这样的案例,在 3 个月的时候你可以做一个医学抉择,到底是保孩子还是保大人、要不要做保守治疗等等。如果没有这么大的数据量,光靠猜我们是猜不到的,是数据量达到了一定程度以后,这个结论突然就从“噪音”中蹦出来了。
再比如这一篇,我们跟某地合作,对 48 万名正常孕妇做回顾性验证。我们原来认为人类不可以携带 300K 以上的、这种所谓的拷贝数变异(CNV),如果携带就是罕见病,结果发现有 26% 的正常人都携带了。什么意思呢?我们过去是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你筛的都是病人,在病人当中找“信号”其实是必要不充分条件。换言之,我们现在看到所有人的基因都不完美。包括你看第二个结论,有 38 位 45 XO 型,也就是特纳综合征,有 6 个是完全型的 45 XO,教科书上说这样的人不能生育,但她们都是生过孩子来测的。所以今天在基因科技大幅度向前推的情况下,我们所有的教科书、包括病理可能都需要有一次很大的革新。


过去我们看到所谓因果关系的遗传变异,今天发现它其实是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想,大家的基因真的一样吗?我们后来看到了,比如说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还是会有假阴性,原因是胎儿和胎盘的基因组竟然不一样。我们能测到的是胎盘基因组,这基本上代表父系基因,母亲怎么可以允许一个基因只跟她一半一样的孩子在身体内拿走大量营养?胎盘起一个“和事佬”的作用。但如果胎盘和胎儿的基因不一样,胎盘正常,胎儿却未必正常。
在所有我们漏检的项目当中,发现有胎盘嵌合的、有胎儿真嵌合的、有孕妇本身的,孕妇自己体内就有两套基因组,它是低比例嵌合,还有孕期肿瘤导致染色体异常的。换言之,我们对基因的理解到单细胞层面时就不一样了,这是第一次揭示了为什么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会出现假阴性,是在于出现一些罕见的嵌合。
我们还做过很多检测,发了这篇文章,对人类的胎盘取了 6 个位点,发现它们的基因都不一样,胎盘在快速生长的过程中非常接近于肿瘤。也就是说,胎盘入侵子宫内膜和肿瘤侵袭周围组织走的基因路径基本是一致的,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曾经我们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这位孕妇从小血小板就少,提示她 8 号染色体是三体,一致性分析最后发现她的 8 号染色体三体嵌合大概是 4% 。也就是说,100 个细胞中 96 个是正常的,4 个有 3 条 8 号染色体。这是一个极端案例,一般来讲 8 号染色体三体是活不下来的,她之所以能活下来就是因为这是个嵌合体。后来对比了一下,确实 T8 嵌合典型的临床表现就包括贫血。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呼唤我们的医学出现全新的职业——遗传咨询,他应该能看懂基因报告,也会很懂当下的临床科室。


最后这部分再给大家介绍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叫时空组学技术
这是华大去年发表的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我们去年一共在 NatureScienceCell、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及其子刊发上了 112 篇文章,但最重要的是这几篇:
猕猴单细胞,我们测了 114 万个细胞,数据量 27 TB。小鼠胚胎测了 1200 万个细胞,数据量 58 TB。蝾螈脑发育,把这个蝾螈脑切了一半,它又重新长回去了,这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枢系统神经元再生往前走了一段路,细胞数 20 万个,数据量 11.3 TB。前段时间刚刚发表的这一篇是个非常重要的、奠基性的文章,首个灵长类猴脑图谱,测了 1 亿个细胞,300 TB 数据。它们背后用到的技术叫时空组学,这些数据量、这种生命技术的快速发展第一次对IT提出更高要求。
什么是时空组学?大家看中间的小鼠胚胎,我们今天的分辨率可以把哺乳动物的细胞切成 400 份看,直接看到细胞器,同时可以看到 1 亿个细胞。相当于我们做了一个显微镜,它既是广角又是长焦的,极其精细。就因为有了这样的技术,我们第一次得知更多生命细节,比如种子如何变成植株、受精卵如何变成胎儿等。


所以请大家记住一句话,除非你自己能造硬件,否则这个实验室不管设备多高大上,它只能是一流、绝不是顶尖。如果你不能自己造硬件,比如说都买进口的,那分分钟都可能被“卡脖子”,没什么了不起。只有自己能造的硬件才是真正的国之重器。
这是用时空组学做的一个肿瘤病理,我专门选了这个片子,你能看到组织学,过去的 H&E 染色(组织学染色技术),免疫荧光(中间那个),而时空转录连每一个细胞的边界都能看得出来,可以极大地去看到单细胞的转录本。包括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病毒、所谓的宿主、肿瘤细胞与感染之间的一个互作,这就是一个时空的数字病理。
中间那张图蓝色是 B 细胞、绿色是 T 细胞,红色是其他免疫细胞,而最右边那张图里蓝色的是腺癌。如果我们的病理都能看到这个程度,是不是可以极大地减少今天最难培养的病理科医生的培养成本。我们能不能把过去用肉眼的主观判断,变成一个数据、图像的客观判断,这是未来发展很重要的点。


最后想聊一下,我怎么看待精准医学。
我们今天依然治不了天花,但生我那年,即1979年世卫告别了天花,因为我们用了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如果能用同样的方式,组织起大规模的基因检测,就可以远离很多治不好或治不起的遗传病、中晚期恶性肿瘤。肿瘤发现得早不是事儿,遗传病虽然很多很难治,但是可以防。
归根结底,我们希望精准医学不要变成精英医学,不能只给有钱有权的人用,它应该普惠
一个技术真正能普惠,首先平台是你的,成本可控,然后通过大家一起努力,让渠道可及,再通过我们的传播让大家认知正确,要做大量的科普和教育,如此我相信这就是一条未来医学的道路。
靠治是搞不清楚的,还是防大于治、关口前移。国家的政策告诉我们,到 2030 年要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化成以预防为中心,再到以健康为中心。不这么做,哪个国家的医保都兜不住,我们必须更早地解决这些问题。


所谓技术就是在过去异想天开、今天勉为其难、未来习以为常的。但是我想已知圈越大、未知圈更大,无论如何,我们这些做医学的、做基因的、做生命科学的,要铭记人文之本,不能唯技术论,而忽略了道德、伦理、宗教、文化和法律。毕竟没有科技的人文或许是愚昧的,但没有人文的科技一定是危险的。我们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确保我们的医学向善、科技向上。
我是做生命科学的,我深知生命就是一组代码,我坚信生命的代码当中有爱。今天在这里分享的,我们的人民医学传播大会,就在于将这份爱去永续传递。
这是我今天的报告,谢谢各位!

来源:尹哥聊基因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655842244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