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2664|回复: 5

[讨论] 高通量测序还能火几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28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13年转录组2G数据要1w大洋,现在2G 3000块  外显子捕获测序100x 当年2w ,现在5000      三代测序仪只有80%的正确率,还能怎么玩  。 国内的科研环境也不好,还能发展吗?不行我就早点换工作了。。。
原文地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958190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8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挖个坟,5年过去了,现在是2020了,早就过了当时随便测测都能发文章的“新技术红利期”。当然,受这种“红利”的吸引,这五年测序的热情还是一直高涨的,测序量也在不断增加,准确性和通量提高的同时测序成本也在不断降低,因此客户群体不断壮大。15年前后小测序公司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着实火了一阵。但随着现在各种组学的研究不断进入瓶颈,大家都在想着怎么转型。
高通量测序,如果是蹭的红利,要时刻想着抢在别人前面去做各种新的东西,那样肯定会越来越累,也越来越耗钱,现在发个Scientific report的工作量都远超以前的一区,测序门槛降低了但分析与写文章的门槛提高了;如果不是单纯的因测序而研究,而是抱着借用这个工具来研究问题的态度,永远都不会过火。接下来几年无论是在科研服务还是商业应用,高通量测序应该还会不断慢慢发展,但也不会如当年那么“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8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通量测序前景很好,不过规模化的同时也会标准化、工程化,就不是这种科研小作坊的生产模式了,只需要不多的几个科研人员建模和做流程,剩下的生产环境不管是软件架构还是高性能计算,多半就交给码农用软件工程的方式去开发了。
就跟所谓生物制药一样,用不了几个生化博士,大头还是化工、运营、市场,就连会计、行政和IT部门都比生化招得多。国内公司甚至大多不做研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8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的不是市场大不大的问题,而是还有多少没开发的市场。现在大家提到的应用场景还主要是在健康和医学领域。那么未来在环境,农业,甚至食品领域,是不是也能普及推广测序的应用场景?无非就是把研究的对象从人换成了庄稼,或者土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8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一定要做科研呢?产业化的前景还是很好的啊
BTW,也不要把基因组数据的应用局限在医学领域,基因组数据是人体的基本数据,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用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8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之见,未必准。
我认为基因组这块,一个是上游的测序技术开发,一个是下游的科研利用。夹在中间做测序是非常重复、流程化的工作。你要是作为科研人员,不要在测序、建库技术本身上面下太大功夫,那比较适合公司做。
测序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测序仪的性能远远谈不上理想,要么读长短,要么错误率高。这离理想的测序技术还有非常大的距离。
================================
高通量测序的市场发展应当还是乐观的。别的不说,如果往医疗行业渗透,这个领域的市场可远远比现在科研口的要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