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561|回复: 5

[分享] 如何看待华为进军医疗器械行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27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近日,华为旗下全资子公司哈勃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深思考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经营业务发生变更,公司经营范围新增健康管理、健康咨询(需经审批的诊疗活动除外)、销售医疗器械I、II类、计算机、软件及复制设备。
哈勃科技注册资本7亿元,白熠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白熠还是华为全球金融风险控制中心总裁,此前曾担任华为财务管理办公室副总裁。
早在今年3月,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变更公司经营范围,新增了医疗器械(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等业务。
医疗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商业体系,如何看待华为未来在医疗器械、医疗信息化领域的野心、布局和未来呢?

原文地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7030431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7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行业研究#
市场担忧: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引发大量核算检测和抗原自检需求,体外诊断(以下简称IVD)行业整体业绩大幅增长,市场担忧疫情结束后业绩增速会有大幅收缩回归,而另一方面IVD纳入集采降价后,担忧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影响。
投资逻辑:IVD行业属于典型的“大行业、小公司”,行业整体增速高,下游应用广泛,而疫情和集采带来的量增,更有利于国产龙头抢占市场,加快国产替代进程。随着疫情恢复预期、医疗新基建、分级诊疗等因素推动,市场需求将持续旺盛。行业PE估值当前处于2000年以来最低位,与行业盈利预期增速比较,安全边际较大,整体盈利能力好,当下有更优的投资价值。
第一部分 行业研究
体外诊断,即IVD(In Vitro Diagnostic),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样本(各种体液、细胞、组织样本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按检测原理或检测方法可以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血液诊断、 POCT(即时诊断)等。从整个产业链规模分布看(下图),我国2019年体外诊断上游核心原料及仪器元件的市场规模在 200 亿元左右,中游体外诊断仪器及试剂的市场规模约800亿,而下游面向终端用户的体外诊断服务市场规模达到近2,000 亿。本报告仅对中游生产制造行业及相关上市公司进行分析研究。



一、大行业,小公司,高增速
预计2030年全球IVD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将超过1,302.9亿美元,2019 至2030年期间年化复合增速预计约6.0%。IVD领域是全球医疗器械细分领域中销售额排名第一的领域,占比达到13%,心血管、影像、 骨科、眼科则分别排名第二到第五。
我国 IVD 产业属于新兴产业,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兴起,经过十几年的早期发展,现已步入规范发展的轨道。市场规模从2015年约人民币 427.5亿元增长至2019年约人民币805.7亿元,期间年化复合增长率达到17.2%,远高于全球增速水平。中国 IVD未来5-10年,仍将保持15%以上的年复合增速。预计至2030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人民币2,881.5 亿元,在全球占比提升至33.2%,成为最大的IVD消费国。
由于产业发展阶段仍处于成长期初期,行业整体呈现出小而分散的竞争格局。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报告(2020年)数据,国内IVD达1392家,相关上市公司40余家,2019年40家IVD上市公司相关业务营业收入合计384亿元,行业集中度不高。
二、外资为主,国产替代空间大
在全球市场和中国市场都呈现“5+x” 的市场格局,五大国际巨头罗氏、西门子、丹纳赫、雅培、赛默飞占比在50%以上,仅罗氏一家企业占比约22%。国内企业呈现“小而散”的状态,仅10家左右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比超1%,占比最大的迈瑞医疗约为3.1%。在化学发光和POCT这些中高端技术方面,具有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
三、产品细分,增速差异明显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免疫诊断已取代生化诊断成为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最大的细分市场,占据38%的市场份额;而生化诊断市场则增长乏力,只占据19%的市场份额;分子诊断和POCT发展最快,市场份额不断上升,分别占据15%和11%。


随着IVD产业技术升级,中国市场IVD不同细分领域发展有较大差异,生化诊断和免疫诊断中的酶联免疫等低端产品正在被逐渐替代,增速较低,酶联免疫技术已进入负增长。而免疫诊断的化学发光、POCT 即时诊断和分子诊断等中高端技术产品持续高增速,市场增速均已达20%以上。高端领域产品主要集中在基因芯片、基因测序、流式细胞仪等产品。
四、优选IVD三大成长赛道
从技术生命周期及成长性综合考虑,免疫诊断的化学发光、POCT即时诊断、分子诊断的PCR三大方向更优。
化学发光已成为免疫诊断的主流技术,在IVD产业整体占比最高,技术成熟,与外资差距小,国产替代机会大。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人民币1,034.6亿元,期间年化复合增长率达15.1%。
POCT即时诊断指在病人旁边进行的临床检测,在采样现场即刻进行分析,快速得到检验结果的一类新方法。在我国起步较晚,随着我国分级诊疗制度落地,产品“小、易、快”的特点,应用领域广泛,未来增量空间较大。
IVD中的分子诊断,主要包括PCR、NGS和基因芯片等,其中PCR在分子诊断中应用最成熟、市场份额最大,被确定为全球新冠诊断的“金标准”,2030年PCR诊断市场将达到约人民币234.2亿元,期间年化复合增长率可达约13.3%。
第二部分 行业龙头企业
按照“机构一致预测净利润预期增长超过20%”、“营业收入(TTM)超过10亿元”和“ROE(TTM)>10%”三项标准,筛选了IVD行业优质龙头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比较:



注:1、迈瑞医疗作为平台型器械龙头,IVD并非核心业务,故未计入内;
2、华大基因、达安基因等分子诊断,机构未做净利润增长预测。
市场认为:IVD 企业受到集中采购、医保控费等政策影响,检验试剂价格大幅下滑,影响公司业绩;医保控费将带来检验费用的压缩,从而传导至中上游企业,影响公司产品产出。
但对于上表列示的大部分行业优质龙头企业,除明德生物24.59%外,机构仍给出了未来30%-33%的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预测,亚辉龙甚至高达68.89%,远高于行业整体增速预测(15%),看好未来增长趋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7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核心数据:医疗器械行业生产和经营企业区域分布
1、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竞争派系

受益于经济水平的发展,健康需求不断增加,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我国医疗器械的上市公司包括:迈瑞医疗(300760)、稳健医疗(300888)、英科医疗(300677)、振德医疗(603301)、安图生物(603658)、威高股份(http://01066.HK)、乐普医疗(300003)、华大基因(300676)、鱼跃医疗(002223)、迪安诊断(300244)、新华医疗(600587)。
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目前尚未改变中小企业林立的局面,但在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迅速增长、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替代形式严峻的情况下,行业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企业,以迈瑞医疗、威高股份等领先企业为代表,它们在高端智慧医疗器械的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向创造高附加值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地奠定了自身在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地位。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竞争派系主要分为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其国产品牌以迈瑞医疗、稳健医疗、英科医疗等企业的医疗器械为代表;国外品牌则以强生、西门子医疗、GE、飞利浦等企业的医疗器械为代表。






2、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排名

由于2020年初疫情的影响医疗器械企业得到了极大地关注,虽然在以往大众对于国产医疗器械多少有着一些刻板的印象和认知,但随着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多数医疗器械产品的性能已经达到了类似进口产品的水平。
互联网周刊与eNet研究院联合发布了“2020中国医疗器械行业100强榜单”。榜单罗列了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DR、分子诊断、雪球分析等领域取得的技术突破,其中迈瑞医疗、安图生物、威高股份、乐普医疗、健帆生物位居榜单前五名。




3、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集中度:行业集中度较低,区域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较为分散。由于技术原因,目前市场中竞争者较多,仍未出现垄断企业。从区域角度来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多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报告(2020年)》,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区域集中度来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河北,这五个省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区域集中度达54%。




从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区域集中度来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经营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山东、四川、江苏和浙江,这五个省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区域集中度达46%。
沿海地域由于经济发展较好,研发投入较多,产业吸引力较高。同时,内地中部城市河北、四川因为政策支持,近年来也吸引了部分医疗器械生产和经营企业。总体来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呈现东部沿海城市快速发展,中部内地城市协同发展的区域格局。




4、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企业布局及竞争力评价

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公司中,大多数企业医疗器械的业务已布局到海外市场。从企业医疗器械业务的竞争力来看,在我国本土企业中,迈瑞医疗、乐普医疗的竞争力排名较强;在外资企业中,强生、西门子、通用、飞利浦的竞争力排名较强。






5、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从五力竞争模型角度分析,目前,我国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且产品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
医疗器械行业上游产业较为成熟,部件供应充足,但部分高端医疗器械部件部分依赖进口,上游议价能力一般。下游购买者主要为各级医疗单位和普通消费者,用户数量较多,对于中低端产品,医院通常采用集中购买、大批量购买的方式,因此购买者议价能力一般。
一方面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快速增长、资本市场加速布局和AI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推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快速发展,行业吸引力巨大;另一方面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面临较高的资质、人才和技术服务等壁垒,行业准入门槛较高。总体而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一般。
高端医疗器械目前尚无有效的可替代产品,外部竞争主要来自于进口产品。中低端医疗器械由于技术简单,同质化现象严重,竞争激烈,容易被替代。整体看来,替代产品威胁一般。




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编辑:云朵匠 | 数商云(微信ID:shushangyun_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7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合壹汇医疗了解到,10月8日,广东省食药监局发布了《广东省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批准产品名单(截至2021-10-8)》(以下简称《名单》),华为腕部单导心电采集器正式批准生产,注册证号为:粤械注准20202071705。华为正式开始大规模生产医疗器械







进军医疗健康,华为逐渐加快步伐
从拿证到生产,华为进军医疗器械领域的步伐一直在不断增速。
今年5月,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在微博发文指出:华为首款可以测量血压的智能手表已通过医疗器械注册检验,下一步将联合专业医疗机构开启注册临床试验,预计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



果不其然,腕部单导心电采集器正式开始生产。
此外,据广东省药监局消息,除了腕部单导心电采集器外,华为还有三款医疗器械进入优先审批程序。分别是腕部心电血压记录仪(MLY-B10、MLY-B11)、心电分析系统(ECG-1)、心率失常分析系统(PPG-1)。


早在2016年,华为发布《5G的5大行业应用方向白皮书》,其中就提及到了5G在医疗行业的应用。而自2020年后,华为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动作就愈加频繁:
2020年4月,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成立,其经营范围包括医疗器械及产品的配套产品。
2020年10月30日,HUAWEI WATCH正式发布,成为华为首款获证的智能穿戴医疗设备。
在上个月6日,华为还通过其会员APP开启血压测试受试者招募,要求腕围大于200毫米,且血压高于140mm Hg者优先。
除了可穿戴血压测量设备之外,华为还服务了超3000家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据悉,在郑大附一院的建设中,第一台远程5G动物手术以及人体手术就是由华为分别和联通、移动合作完成的。在信息化建设上,华为还曾服务过一大批三甲医院,比如华西医院、同仁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南京鼓楼等。

巨头扎堆,百亿级市场竞争激烈
近年来,众多互联网巨头纷纷跨界医疗器械领域,腾讯、阿里、百度、京东、美团竞相下场。
2019年2月,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开始销售第三类医疗器械、II类医疗器械;
2019年9月,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实控企业江苏赛夫经营范围发生变更,新增Ⅲ类医疗器械的批发与销售;
2020年,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新增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
此后,电商领域的拼多多也开始销售家用医疗器械……
而在华为深耕的医疗健康穿戴领域,更是有着众多高端玩家,目前,国内获得医疗器械二类证的四款ECG功能智能手表的有华为、苹果、华米、OPPO四家。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8336亿元,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维持高速扩容态势。



从科技企业布局医疗器械的落脚点可以看出,家用医疗器械设备将是未来的重点方向。
据资料显示,欧美国家家用医疗器械设备产值达到260多亿美元,年增加率超过16%。2019年,全球可穿戴技术产品市场规模已超过500亿美元。
而在国内,家用医疗器械的比例却占不到整个医疗器械行业产值的11%。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以及疫情之后民众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家用医疗器械领域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预计到2025年,中国专业医疗级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36亿元,近五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0.01%。

合壹汇医疗观点
2018年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就提到了鼓励利用可穿戴设备获取生命体征数据,实现个人健康实时监测与评估、疾病预警、慢病筛查、主动干预。
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跨界医疗器械领域,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也会为医疗器械的创新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及政策的利好,给各大国产企业提供了肥沃的成长土壤,究竟谁能在这百亿级别的市场蓝海中拔得头筹,值得关注。

来源:合壹汇医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7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器械行业是个宝藏,每天都有新鲜事儿,无针注射又是什么奇奇怪怪的体验?除了华为,还有其他科技大佬也要分医疗器械行业一杯羹?好玩的知识太多,看看无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7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为有资金实力,也有能力去搜索匹配资源,去尝试。
医疗领域,其实我们国内与国际尖端的差距不小
赞赏华为去在这个领域发力
至于野心,布局,看不出多少。
倒是,我知道海信医疗慢慢形成了一个体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