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本人背景做个简单介绍,211农学本科-中科院植物遗传学硕博连读-医药界某CRO企业任职。希望我的内容会对你们有所帮助。
接下来,我对生物类就业分类做一些介绍。该回答主要还是面向研究生群体,因为我对本科生就业了解也很有限。
1.学术/升学
学术道路依然是相当一部分生物专业同学选择的方向。对硕士而言无非就是继续读博,对博士而言就是去做博后然后凭借手上的文章尽可能申请教职(国外/国内)。
下面我按照个人看法分情况讨论,给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1.1硕士未发表SCI论文/只有很小的文章
这一情况不建议强求读博,此时有硕士学历在手,无论是做生物行业还是转做其他行业/去公司等,都仍有很大的自由余地。如果希望继续读博那要么是留在自己组,要么申请外面学校,但在文章有限的情况下申请到的学校/课题组很难是最优秀的一拨,因此该情况下更推荐直接找工作。
1.2硕士有较好的文章发表
如果有好文章在手(前提是一作),那么无论是读博还是去公司,我认为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硕士学校不是很好,那么此时可以凭借文章使博士平台更上一层楼(如国外名校/中科院清北复交)会是很有收益的选择。另一个很重要的点是兴趣,如果这几年的接触让你对生物学饶有兴致,那么读博是适合你的;如果已经感到疲惫、觉得没有成就感,那就勇敢地投入工业界的怀抱吧。如果选择就业可以参见后文详述。
1.3博士毕业无无很好的发表,或只有少量产出
这种情况下应当优先考虑公司。因为没有文章很难申请顶级实验室,输在起跑线,跟科研届卷王们相比无多少竞争力。此时即便勉强出国,回来最多也就是二流学校的教职,科研圈不值得留恋。选择公司好处则显而易见,相比留学早开始工作几年,工作资历更多赚钱更多,觉得不适合也大不了跳槽;缺点是可能压力更大,加班多。
1.4博士期间发表过顶级期刊,或是有几篇还不错的文章
应当考虑联系国外最顶级大牛实验室,以获得更多筹码。预期5年左右归国(国外博后期间工资显然也不会低于国内公司),此后起码可以进高校拿副高职称,好点的情况能引进作为正教授那是再香不过了。不过现在高校要求水涨船高,没有CNS的话,往往要3-5篇子刊级别一作文章,所以就以好一点大学的副高职称、或特聘正高来作预期。钱比不上公司,但胜在稳定、社会地位高、时间相对自由。
2.进公司就业
普遍而言,对于生物学研究生而言,公司的岗位虽然不算特别多,但也算不上太少。这几年生物医药发展迅速,对于生物类的学生而言是个利好。行业整体就业环境和待遇我在本文最后一节再进一步阐述。
2.1医药类
既包括药企,也包含做研发外包服务的CRO/CDMO公司。特点是新的生物技术方向众多,包括抗体类生物大分子药、基因疗法、细胞疗法、寡聚核酸疗法等等不一而足,实际上根据个人的专业方向可以找到很多对口的岗位。近年来此类公司中发展快速的也有不少,需要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专业背景仔细考量。优点是相对其他的工资普遍更高,并且涨的会更快,能跟上前沿的热点技术的话也可能赶上未来的风口(个人看法);缺点是一些公司会比较累,加班频繁,竞争较大。
展开谈一点CRO/CDMO行业的看法(因为我在CRO公司)。这一类公司主要是给国内外药企做研发外包、生产外包的服务。具有一定程度的劳力密集型企业特点,因此倾向于通过压制员工工资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待遇普遍算不上好。优点同样很明确,名气大的企业都有自己成熟的技术/实验体系,有完备的SOP章程,丰富的生物实验类型。因此对个人而言,懂得学习的人成长速度会很快,成长的上限也很不错。我身边有不少在公司待了几年的硕士,在自己领域内的水平已经相当优秀。
2.2分子诊断类
IVD,液体活检,生化诊断,均在此列。国内做分子诊断的公司很多,却多是小公司。这一块市场可能会酝酿出新的龙头企业,但技术革新的空间有限,说不定得从自动化设备上找突破。优点是工资还可以,缺点是技术水平可能相对有限,如果是博士进去可能会觉得学不到太多东西。
近些年来,新冠诊断类的业务(核酸检测试剂、抗原检测试剂)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成长得很快,但我并不建议因此加入主营业务为新冠诊断的公司,在新冠的大潮过去之后,多少公司会是裸泳呢?未来方向来看,肿瘤的早筛、慢性病代谢病诊断、液体活检、全自动化一体仪器、民用高通量测序等,都会是一些颇有想象空间的领域,大家不妨多多留意有自己独门绝活的企业,再押注上去。
2.3生物试剂类
国内大环境,绝大多数的做试剂的企业都是小公司,甚至是只进行进口分装的套皮公司。当然也有一部分正儿八经做些自己产品的公司,但普遍较弱,跟外企尚无可比性。可以的话找外企会有更好的发展平台,promega、abcam、sigma、bio-rad等比较具有代表性,但这些公司在国内的技术类岗位非常有限,多为营销类职位。纯以国内企业而论,缺点技术力普遍薄弱,个人成长空间有限,行业的成长逻辑也是依托于医药产业发展。
2.4出版社
国内有很多国际期刊的杂志社,如cell research是上海生化所主办,molecular plant是上海植生所主办,horticulture research是南京农大的,中文期刊的话那就数不胜数了,不做展开。这些期刊的出版社可能会比较适合更喜欢文书工作的同学,既可以发挥专业特长,也有着不错的发展空间。不过我对这类岗位接触较少,了解不多。
3. 公务员、高中老师
这两类岗位特点比较接近,就放在一起讲了。公务员可以是海关检疫类,跟专业相关度不大的也可以考虑,学历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据说还是值点钱的。而高中老师无疑就是生物老师了,我身边就有一些朋友做了老师,本人也曾经面试过上海中学的国际部教师,这一职业很看个人特质(如英语水平、表达能力、是否耐心等)和意愿。优点是工作稳定,不算累;缺点是有很多地方需要熬资历,也要考虑是不是喜欢跟小孩子打交道。
4.生物是不是天坑?
不输出情绪,简单聊一些现状和事实吧。身边同研究所毕业的同学们,既有博后也有去公司的,就应届工资而言,我明确知道状况的同学们:A去了公司26w,B公司30w,C公司36w,D公司27w。以上都是2022应届毕业博士在上海的薪资情况,普遍而言会在25w以上,这一数目比上一年高了不少,也算是该行业蓬勃发展的一个标志。
就硕士而言,工资普遍更低一些,大致水平在15w以上的水平。可能经济上的压力会更大,需要力求上进才能够实现较快速的升职加薪。由于行业整体处于水涨船高的上升期,我观察到的行业现状是只有打工人跳槽,极少公司炒鱿鱼,也算是一个优点。
工资数额整体而言不算太高,却比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工作压力小不少,我自身多数时候不加班,也就是955,即使加班也是从早上九点到晚上八点之前的样子,疫情前大部分时间也是能够双休。普遍而言根据项目情况,忙了经常需要加班,项目不紧张的话就朝九晚五双休日爽歪歪。所以毕业后我在这一行业的观感还不算差。
最后想说的就是如果你已经在生物专业/行业,要么立刻下定决心转行,努力转专业、考第二学历,不要瞻前顾后;要么在生物行业继续深耕,深入了解行业的优缺点、未来发展动态。
毕竟,听再多的故事,自己的人生路还是要自己走。 |
|